【第二十七节 将军:怎样在竞争中胜出】
怎样在竞争中胜出?这个问题其实隐含着一个前提,那就是:力量不够。读过《孙子兵法》的人都知道,兵力原则是打仗的首要原则,力量大的战胜力量小的,这是物理规则,没法改变。
很多人都会说,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挺多的,但其实这是我们普通人旁观战争经常会有的一个认知偏差。实际上,人类历史上从来就不存在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中的关键就蕴含着本节课的主题,也就是在竞争中胜出的方法论。本节课将通过对数场著名战争的剖析,提炼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方法论,为我们在竞争中提供可借鉴的思维模型。由于是以战争为例,所以得到大学将其命名为:将军思维模型。
一、定义此类问题的边界
1、你有明确的竞争目标和竞争对手。
2、你和对手在技术手段上没有实质性差异。
3、你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稳定的。
二、本节案例
1、在关键局部投入压倒性力量
了解战争史的人都知道,历史上那些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比如赤壁之战、肥水之战,起决定性作用的,其实都是在关键的局部战场以多胜少、以强胜弱。而那些双方实力相当的战争,就看谁能想办法将对方的力量分散,将兵力扯散,同时将己方兵力集中,一股一股吃掉敌人。
举个极端的反例:当年的八国联军侵华,加起来也就几万人,当时中国有四亿人,可还是惨败,这能叫以少胜多吗?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是:农耕时代的中国,无法将庞大的人口和经济总量有效的组织起来,聚集到一个点上精准投放,也就无法形成战斗力。
战争不是抽象的两股力量之间的决斗。所有战争谋略的本质,就是怎么配置自己的力量和资源的结构。而且,战争不只发生在战场上,它发生在一切聚合力量的时刻。利用技术、组织、训练、指挥官的反应等等来聚合,最终谋求胜利。
所以,在现实中,以少胜多、花小钱办大事都属于极小概率事件。一件事要做成,通常是在时间、金钱、人力等资源上的“压倒性投入”的结果。这或许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但却能极大程度上争取成功。
2、在关键时刻投入预备队
如果说在关键局部压倒性投入,是空间上的力量结构。那么在时间维度上,也可能形成力量的灵活配置。《孙子兵法》中“以正合,以奇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以奇胜”的“奇”不念奇怪的qi,而念奇数的ji。它指的不是从天而降的神奇兵马,而是指预备队,也就是在关键时刻投入早已预留好的一支队伍。虽然这看似是提前分散了本就不多的力量,但其结果依然是寻求在某一个瞬间,在局部战场形成压倒性的优势。
例如在二战中途岛海战中,日本明明有8艘航母和11艘战列舰为主力的庞大战舰群,却兵分三路,在局部战场上丧失了兵力优势。而且作为奇兵(预备队)的由山本五十六率领的一直分舰队没能在关键时刻赶到战场。日本等于是在关键局部和关键时刻的两个选择都做错了。
反观美军,这两条都做对了。只有3艘航母(其中1艘还半残)为主的美军舰队,是抱团儿行动,在局部战场拉平了实力对比。随后,又在被日军发现后当机立断,派出全部舰载机出战,甚至不分机种、不管编队。这虽然造成了不小的非战斗损失,却在关键时刻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从而赢得了胜利。
3、在各个维度削弱对手,尤其要打击对方的士气
如果在空间和时间两方面集中投入力量依然无法取胜,那就要采用第三个方法:想办法让敌人弱下来。最常针对的就是敌人的士气,按照孙子的说法就是“治气”,治理双方的士气对比。
对于削弱敌人士气的最好方式,是游击战的十六字真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敌后的游击战术,看似只是隔靴搔痒,但其实对日军的士气和资源都是极大的消耗,对抗战的胜利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
比如,抗战期间,山东有个游击队,缴获了日军一门九二式步兵炮,这种炮能一炮端掉一个炮楼。但因为只有三发炮弹,最多端掉三个炮楼,用了就没了。他们想了一个将这门炮的功效用到极致的方法,那就是:藏着不用。于是整个山东境内的无数炮楼都人心惶惶,彻夜不眠,探照灯夜夜长明,为此造成的资源损失无法估量,士气消耗巨大。
三、本节核心要点
要点一:面对生死攸关的竞争,要压倒性地投入,而且将力量集中于一个关键局部爆发。
白话版:狮子搏兔,蛇打七寸。
要点二:决胜的关键是资源的结构,要在关键战场,在关键时间,投入关键资源。
白话版:好钢用在刀刃上。
要点三:强化自己的同时,还要考虑在各个维度上削弱敌人。
白话版:偷袭、骚扰、劫粮、离间……一个都不能少。
四、我的延展思考
关于面对竞争对手的基本策略,无论是空间维度,还是时间维度,无论是增强自身,还是削弱对手,其本质都是要创造关键局部的优势。本节课以战争中的战略战术为例,很好的说明了这个策略。
不过,用中途岛海战和“奇兵”为案例,从战略战术维度阐释,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压倒性投入”是一次性的,是一锤子买卖。
但其实并非如此,“压倒性投入”经常是长期且持续的。依然以战争这种极端的竞争模式为例,换成兵种这个维度去看,就能更清晰的看清这一点。
在古代战争中,骑兵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很多人都以为骑兵的强大在于攻击力,但其实骑兵最可怕的是分隔能力。
战役层面,轻骑兵的快速机动和穿插,可以在敌军各军团间形成短时的分隔状态,己方可以对其中一支敌军形成合围,创造歼灭局部力量的机会。
战斗层面,重骑兵的集群冲锋,除了对士气的毁灭性打击和恐怖的杀伤力,更重要的是将敌军阵型冲散,让其只能被迫形成小团体各自为战,而己方军队就可以从容不迫的,在局部以多打少,逐个吃掉对方。
无论是战役还是战斗,一旦部队被分割开,不仅会形成局部以少对多的不利局面,还会丧失攻击的主动权,对士气的打击也是巨大的,更可怕的是指挥阻碍造成无法有效调配兵力。这会让一方获得全方面的优势,形成的战果远远大于骑兵的直接杀伤力。
从古至今,战争都是以发展“类骑兵”为主流的,就是因为它们是最容易造成局部优势的兵种。在马鞍和马镫没有出现之前,骑兵无法大规模使用,所以无论是西方的古罗马和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都是以战车为主力的。它的作用跟骑兵一样,也是用于分隔敌军。
同样的,现代战争中的坦克则扮演了与骑兵一样的角色。二战早期,德军的闪电战将坦克的效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它的恐怖并不在于能击杀多少敌军,而是让敌军彻底变成一盘散沙,真正消灭大批敌军的,是随后跟上来的步兵军团。
战车、骑兵和坦克能够在不同时代成为战争的主力兵种,有三个共同的特点:第一,个体战力优势;第二,高速机动能力;第三,较高续战性。这三个优点大家都懂,就不多解释了。而要获得这些优势,则需要大量的投入。
在古代,战马绝对是耗钱的玩意儿,据说一匹战马每天的消耗相当于5个步兵的消耗,更别提养育(或购买)和训练的费用。全套鞍具的价格也远超普通步兵全套装备的价格。能大规模组织骑兵,绝对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表现。
坦克同样也是吃钱的机器,以二战中最出名的德军虎式坦克为例。一辆虎式坦克仅造价就高达25万德国马克,按照现在的购买力核算,大约相当于1250万人民币。更别提,56顿自重造成的每百公里450L~650L的恐怖油耗,而且还要批量装备部队才能形成战斗力。
坦克的造价和消耗还在其次,要研发各种相关的技术;建造各类部件的兵工厂;培养大批的技术工人;训练大量的坦克兵,以及日常的训练和保养消耗,这些哪一样都是耗资不菲的。
要想让坦克在关键战场形成决定性的战斗力,必须从战争开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就进行压倒性的投入才能实现。
所以说,要想在竞争中获得关键局部的优势,“压倒性投入”并不是一锤子买卖,要从很早开始积蓄力量,并做好长期持续投入的准备。可即使如此,也未必能成功,二战中的德国不是一样失败了吗。
2019.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