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有感----圆桌读书中国史

       一个月前毫不迟疑的加入了圆桌读书小组,接着热情高涨的提交了一份阅读计划表,详细到每天的阅读时间和具体页数,一开始就许下了美好的愿景,丰富历史知识外加治疗拖延症!然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混乱懒散的执行打卡和计划表。

         参加圆桌读书小组之前,历史课本上教过的基本已经忘光了,历史和地理至今仍是我的两大盲区,而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的开篇就一直在强调“地理条件和历史的发展极有关系”,原来如此。在自序中刚接触到作者宏观历史学这个概念时,只是似懂非懂不明觉厉,真的从第一章开始阅读后,却感觉异常艰涩迷茫。完全颠覆了以往按部就班的某年某人物某事件的讲述方式,作者以俯瞰的角度顺着朝代演变自如叙述,轻松穿插跳脱,而作为一个历史基础薄弱的读者,我总感觉抓不住重点,找不到内在的联系。期间组员提供的中国历史朝代演进表真的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直观上有了一个梳理。读到现在,印象最深的就是对兵马俑的描述“据估计有七千个陶塑的兵士用实用的兵器与战车和陶塑的马匹防卫始皇的陵寝。”“所塑士兵好像是根据活人为模型仿制,没有两个一模一样。”惊叹于它的宏大和逼真,更惊叹于历史学家能从出土文物印证史书上所说战国时代高度的动员水平和百家争鸣的景况,真真读史如镜。一本书即便读不懂,也要把它读完,因为前面的章节可能需要读完后面的章节,再回过头来看才能有更深的理解。由于前面的懒散已经掉队了一大截,但现在开始慢慢找到了节奏。读完中国大历史,希望能在今年过完之前亲自去十一个朝代都城所在的西安看看,看看中国的地理中心,看看光凭文字就惊叹不已的兵马俑。

         分享下最近新学到的一个概念:一个人的注意力,很可能是唯一能够称得上是“与生俱来”的有产出能力的资源。我觉得圆桌读书会现在的模式和注意力的培养模式异曲同工,阅读、思考、记录。我会好好珍惜剩下的两百多天,也明白了再详尽的阅读计划表也只是辅助工具,时间不可管理,能管理的只有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反思有感----圆桌读书中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