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热爱阅读的基础:认同

01

世界正在惩罚不读书的人

前段时间,香港江南四大家族之一的富豪田北辰,为了参政赢得政治资本,决定去体验底层百姓的生活。

他参加了本地一档真人秀节目《穷富翁大作战》,按节目组的要求,他体验了一把时薪只有25港币的环卫工的工作和生活:扫完一天大街,辛苦赚的钱只够吃两个最便宜的便当,还要加班才够坐地铁,回到那仅能放下一张床、条件极其艰苦的“笼屋”。

这位毕业于哈佛大学管理系,成功创立G2000和U2服装品牌的富豪不禁万分感慨:这个世界正在惩罚不读书的人!

“这个世界正在惩罚不读书的人”,并不仅仅是这个时代的现象,也不仅仅是这个时代的感慨和反思。

阅读水平的差异,会慢慢拉开人与人之间其他的差异,然后衍生出下一代人的差异。

出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赫鲁·马丁斯也深知这个残酷的事实,正因为如此,他创建了理发店书店。

02

赫鲁·马丁斯:把书店开在理发店的人

作为一名理发师,赫鲁·马丁斯把书店开在理发店,并成功做成了20多家分店,其无疑创造了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收获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力。但他创办理发店书店的初衷,是希望更多的人尤其是身在洛杉矶的墨西哥裔年轻人能够培养起阅读的兴趣。

马丁斯通过调查发现,住在洛杉矶的墨西哥裔人的阅读水平只有白人的一半。由于阅读水平跟不上,墨西哥裔人在认识、职业和教育子女的能力方面远不如比他们读书多的人。他们大多只能从事低技术含量的工作,重复一天一天的劳动,并且生活环境很差。作为一位墨西哥裔人,马丁斯想扭转这一局面,他想透过阅读,消除困扰美国教育的野蛮不平衡。

刚开始,他将收藏的图书借给自己店里等待理发的客人,随着来借书的人越来越多,后来索性将书店开在了理发店里,顾客们在等待理发的同时,可以借书,可以租书,也可以卖书。

如果马丁斯仅仅是卖书,也就没有我们想的那么伟大了。

他不仅卖书,而且极力说服前来理发的父母鼓励孩子多读书,多读好书。

他跟年轻人谈心交流,让他们从书本中汲取知识和力量,并改变命运。

他帮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选择适合他们的好书。

无疑,对于几乎从来不接触书本的人来说,马丁斯带他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纽约时报》这样评价他:马丁斯不是自己在读书,更不是在卖书,而是在推销阅读。

阅读,会让一个人走得更远。

03

让每一个孩子成为终生读者的秘密:自我认同

2017年,艾文·比尔在TED演讲中做了题为“如何激发每一个孩子成为终生读者”演讲。在演讲中指出,在他的学习过程中,他偶然间发现了帮助孩子阅读的秘密,那就是认同。(原视频为“How to inspire every child to be a lifelong reader”)

所谓认同,是孩子对“自己是位读者”身份的认同。

学习各种阅读技能,强迫阅读有困难的学生去背诵不熟悉的词语,将学生视为空桶进行填鸭式教学。如今社会上针对孩子阅读的培训机构比比皆是,放眼望去都在教孩子如何在几天之内速成某种技能。这些虽在某些方面有助于孩子阅读,但更多反映的是家长的焦虑,孩子并不真正热爱。

要让孩子喜欢阅读,成为一个终生读者,最重要的是:如何启发孩子的认同感,即认同自己是位阅读者。

首先,孩子应当是知识的共同创作者。

教育家和哲学家保罗·弗雷勒提出:教育应该是双向的。孩子不应当被视为需要被填满事实的空桶,而应当被视为知识的共同创作者。教育政策和乏味的课程要求学生上课端坐、保持安静,老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讲台下面鸦雀无声。这种我们以往称赞的场景通常不符合个人的学习需求、兴趣和孩子们专长。

其次,言传身教,让孩子觉得阅读是他应该做的事。

艾文·比尔在演讲中提到:大多数的黑人男孩由单亲母亲抚养,有的黑人男孩从未见过成年黑人男子阅读。或者从来没有一位成年男性鼓励他们阅读。”如果一个孩子一生中都未见过最亲近的人阅读,那他又如何认同自己也应该阅读呢?为此,艾文比尔也成立了一家非营利理发店书店,任务很简单:就是帮黑人男孩认同自己是位阅读者。

当然,这是由不同的文化和社会因素导致的,但回到我们自身的育儿经历:身边人的阅读场景和鼓励,更有助于孩子自我阅读身份的认同。

第三,将孩子的阅读模型融入早期识字学习

简单来说孩子大多不喜欢严肃的主题,比如法律、传记,晦涩难懂的政治术语。若果要使孩子主动阅读,在挑选书籍时要使用孩子喜欢甚至推荐的儿童书籍。有趣的书籍,更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最后,永远不要让别人决定你该何时读书、该读什么书。

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我们都无法以一所学校、一个老师或一门课程来教我们想知道的、需要知道的。

我们要发自内心的认同自己:“I am a reader ,I am a learner!”!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热爱阅读的基础: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