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甲午中日战争赔款为袁世凯签署《二十一条》埋下了伏笔?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清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在日本马关签订了《马关条约》。根据条约约定,清政府除了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包括钓鱼岛)、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外,还要被迫给白银两亿两。如果再加上三国干涉还辽的“赎辽费”三千万两白银。日本一共从清政府手里得到战争“赔款”合计2.3亿两白银。当然,这些款项清政府是无法一次性付清的,后来清政府不得不靠举借外债应付,分四次付清。如果我们再加上利益,合计有2.6亿两之巨。这是概念呢?折算成当时的日元,大概有3亿6000万日元,比日本年度国家预算的四倍还要多。

为什么说甲午中日战争赔款为袁世凯签署《二十一条》埋下了伏笔?_第1张图片

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

当时的日本外务大臣高兴地说:“在这笔赔款以前,根本没有料到会有好几亿元,全部收入只有八千万日元。所以, 一想到现在有三亿五千万元滚滚而来,无论政府还是私人都顿觉无比的富裕。”

如此“横财”,日本是怎么花的呢?现在普遍的说法是,明治政府将这笔钱用在了教育事业上,巨额资金的注入加速了日本教育事业和国民素质的提升。事实远非如此。

为什么说甲午中日战争赔款为袁世凯签署《二十一条》埋下了伏笔?_第2张图片

《马关条约》签订现场复原彩照

马关条约的巨额赔偿金,只有2.7%(1000万日元)用在了教育上,所占比重简直微乎其微。而这笔款项的最大开销是用作军事费用,占84.6%左右。其中,临时军事费,也即是甲午中日战争的战争费用约占21.9%。换言之,日军将这笔巨额赔款的大部分用在了军事扩张上。

为什么说甲午中日战争赔款为袁世凯签署《二十一条》埋下了伏笔?_第3张图片

日本使用《马关条约》赔款情况表

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日本维新后的第26年。当时的日本已摆脱了半封建的阴影,基本上算是资本主义国家了。但日本缺少资本主义必须的因素,于是日本高层深感有必要深化军国主义道路来促成这种转变,军事扩张便成为日本兴国的第一手段。甲午海战后,日本的军事力量尤其是海军迅速增长,日本海军也一跃成为当时世界四大海军之一。

从此以后,中日军事力量日益悬殊,及至1915年,日本逼袁世凯签下《二十一条》时,考虑到中日军事力量悬殊,袁世凯也打消了硬碰的念头。这大概就是甲午赔款所埋下的一个伏笔。

为什么说甲午中日战争赔款为袁世凯签署《二十一条》埋下了伏笔?_第4张图片

袁世凯派代表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说甲午中日战争赔款为袁世凯签署《二十一条》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