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2016)购买了W3之后,漂流了出去。
上周去帝都,顺道回收了W3~小别胜新婚,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新的感受
什么性能啊这是
首先是对这种老工艺的小尺寸CCD性能不适应
—— ISO到400就有很多“点点”,加上开放F3.7的光圈,且没有光学防抖,
事实上可以拍摄稳定画面的环境受限。
我大概已经被新世代的高性能cmos惯坏了吧……
机身做工
机身的做工也感觉到,非常粗糙。
比如回放键的三角形就被磨掉了,但是又很奇怪,外框的方形几乎没有磨损。
作为当时售价3000+的机型,不合适啊。
屏幕优化
屏幕优化调校做的很好,特别是绿色的发色;
在电脑上看完全又是另外一回事。
而且相机背屏的分辨率其实并不高。
晕眩或闪烁
一些朋友表示看久了会头晕……
一开始我没有感觉,后来觉得,会不会是因为品质关系,其背光闪烁导致。
W3上使用的光栅,对背光亮度需求较高,是否因为这样的关系,导致LED基准亮度较高,而使用PWM调光产生了晕眩感?不得而知。
复产可能性
不由得讨论起复产的可能性。
去年,2016年,创维云视推出一款3D手机,『CRE.Z』。
所以其实,3D裸眼屏幕仍然有在产。
至于手机,因为市场定性,所以销量不好
而W3上使用的镜头……其实日常用下来,不常变焦;
加上差不多1/2.3规格,其实很容易想起……
类似今日手机上的相机模块规格。
这样的总成,……不是特别新款的,似乎零售价并不高昂。
或许华强北打听打听,也不是那么难?
只是想想罢了……
共享的MPO图片
在百度网盘 (也许未来追加其他网盘),建立了一个MPO图片分享。
主要是我,和漂流用户使用富士W3拍摄,基线长度75mm。
希望对于 3D裸眼显示器 (及3D电视)、VR头盔 (Oculus、Vive以及PS VR),还有诸如nVIDIA 3D Vision的使用者,调试设备能有一定帮助。
图片说明:
图片编号 | 拍摄 | 说明 |
---|---|---|
0658 | 本文作者 | 首都机场T2候机,两位等候飞机的乘客 |
0633 | 本文作者 | 四元桥宜家,一对畅想生活的情侣 |
0631 | 本文作者 | 搬运调剂共享自行车的货车 |
0627 | 本文作者 | 沐浴夕阳,简直艺术品的共享自行车 |
0625 | 本文作者 | 逆光,Flare |
0619 | 本文作者 | 阳光里的黄裙少女 |
0612 | 本文作者 | 老而有伴 |
0602 | 本文作者 | 摸去798的路上 |
0589 | 本文作者 | 刚得到Vive无线套组的网红 |
0569 | 本文作者 | 地标建筑物下的送餐员 |
0558 | 本文作者 | 四月的阳光透过树枝 |
0540 | 本文作者 | 南京大排档 |
0537 | 本文作者 | 路口 |
0523 | 本文作者 | 停车等候Time in Tin未来的卷盒 |
0513 | 本文作者 | 帝都街头的电话亭 |
0497 | 本文作者 | 索尼2017年PE上搭建的篮球场 |
0495 | 本文作者 | Time in Tin 在PE |
0462 | 银 | 水面都显得立体 |
0276 | 本文作者 | 微波猫 |
原则上,使用BY-SA的 非商用-署名 分享,但因为我并不能完全保证画面中物件的展示权 (如可能涉及的私有建筑外观) ,所以还请使用时谨慎小心,不要另行分发。
参考与引用
Fujifilm FinePix Real 3D - 英文维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ujifilm_FinePix_Real_3D
富士胶片 FinePix Real 3D W3 - 富士胶片(中国)
http://www.fujifilm.com.cn/products/3d/camera/finepix_real3dw3/
之乎 于2017-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