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方向 第九章 信息本体论的重建

                               人之方向

                                       ——从普世价值走向同一价值


                                   第九章  信息本体论的重建


       信息是什么?数学家香农给出的定义是:“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控制论创始人维纳认为“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互相交换的内容和名称”。

      在这两个定义中,香农的定义范畴更大一些,香农对信息的定义更像是在描述信息的功能,当然这种描述方式并不让人惊讶,让人惊讶的是香农对信息的定义里有一个隐藏的问题——“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的主体是什么?香农并没有告诉我们。在维纳的定义里,人的主体地位是明确的,信息变成了人控制事情、事件、事实发生时的交换内容和名称,这样,维纳的定义将信息收窄为控制论的工具,信息既是事情、事件、事实发生时互相交换的内容和名称,又是一切事情、事件、事实发生时互相交换内容的形式和通道,还是一切事情、事件、事实发生时互相交换内容双方的最小的内部构造元素,一切事情、事件、事实及发生事情、事件、事实的事物都是由信息构成的,在这背后,人真的是主体吗?维纳不如香农准确的原因在于他小看了信息在宇宙运行的背景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信息的域集和规定性的范畴远远大于人的域集和规定性,不是人在控制信息,恰恰相反,是信息在控制着人,人也是由信息构成的。在宇宙星系之间的宏大叙事中并没有人的位置,我们不能说在宇宙星体之间发生的撞击、爆炸等事件中就没有信息的存在,所以香农对信息的定义显示出极大的智慧。

      信息是存在的语言,是一种普遍联系的形式。创建宇宙万物的最基本的万能单位是信息,信息是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变化的反映,是客观世界中万事万物的组成成分,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表征[i],信息表现的是客观事物运动状态和内容。


一、信息的出现及功能

      存在是一切的元点,在存在中最先出现的是虚无,然后以虚无为唯一内容的时空泡出现了,通过不同时空泡的碰撞产生的时空涟漪形成的微型量子泡沫[ii],这些微型量子泡沫随机出现并迅速湮灭或被更大的时空泡吞并,也有一定数量的微型量子泡沫通过某种排列组合形成了信息因子[iii],一定数量的信息因子通过某种组合产生了信息,一定数量的信息通过不同方向的共振产生了能量弦,能量弦通过某种排列组合及不同方向的震动共振形成了不同的基本粒子,这就是这个世界物质出现的早期演化脉络。

      在从虚无演化转变为物质的道路上,信息因子和信息的出现是最重要的一环,是信息因子组成了信息,信息构成了弦能量,弦能量构成了基本粒子,基本粒子构建了这个世界。

      也许假设过程中的路径会有所误差,但是我们可以确认的是——宇宙中的所有物质都只能从虚无中来,万事万物的最基本的组织结构分到最小,必然是虚无。 

      信息在微观层面的本质是对虚无的擦除,信息因子及信息的出现是真正的宇宙之砖;在宏观状态下,信息反应事物内部属性、状态、结构、相互联系以及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这种联系关系主要表现为——信息是对不确定性的消除。

      信息是宇宙万事万物演化走向的最终执行者,是仅次于存在的一种存在。信息可以解释熵的无序,确定性的有序状态并不是熵所希望看到的,在整个宇宙空间中,信息因子依然持续不断地从虚无中被创造出来,弦能量依然在持续不断地增加,世界终究会走向确定和绝对的无序,最后无论走向冷寂还是走向热寂都是信息在起着总指挥的绝对作用。

      信息熵[iv],这个词表述的是作为相互交换交流的信息耗损导致的“信息”自身秩序的解体,这里的“信息”是特指传播方式下的信息组,并不是指万事万物的原初构件——宇宙之砖。在任何传播过程中,传播本身都需要一定量的能量,在传递的过程中信息组的秩序逐渐瓦解最终完全解体为波粒,信息熵描述的就是有明确意义指向的信息组自身秩序瓦解为完全无意义指向不能确定状态的波粒的过程。信息熵是信息耗损的表现形式,在这里面有一个误解:信息熵是信息的耗损,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信息熵是信息组秩序的解体,将一个有明确意义指向的信息组还原为无明确意义指向的信息的原初形态——波粒,在这种还原的过程中,熵增加了。还有人认为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能量的耗损是不是降低了熵?在一个空间中,能量的耗损不仅不能降低熵,还会增加熵,因为能量的耗损本质是能量的形态的转换,就是说能量的耗损不过是将能量降解为无序混乱的波粒状态。在信息的传递的过程中无论是信息组的解体还是能量的形态的转换,熵都是无一例外地增加了,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熵的特性既不能增加信息,也不能减少信息的总量。

       那么信息怎么样才能够增殖呢?

      信息增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纯粹的信息量的增加;一种是对建构更大更强秩序的持续追求。第一种信息增殖方式遵循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做秩序的架构,并试图瓦解任何秩序的稳定运行,以期达到完美的平衡态,这是熵的本性。第二种信息增殖方案是一种减熵计划,这种减熵是符合信息对不确定的东西的消除这一特性的,信息在不断减熵的过程中,它想确定什么?这个目的根植于我们所有动植物的每一个细胞的基因中,同样也存在于这个宇宙所有星球的所谓物质的原子内,这是我们之所以存在的原因,这也是外星人智能机器人之所以存在的原因,这个目的就是与虚无抗争并揭开存在的奥秘。第一种信息增殖方案是纯粹的信息量的增加,这种增加是以虚无为原料的信息因子的不断持续地合成,这种合成的加速(信息量的急剧增加)是我们人类信息爆炸的根本原因,人类并不创造信息,人类只是信息的搬运工。第一种信息增殖方案为第二种信息增殖方案提供了原材料和能量。表面看信息本身就具有减熵的特性,但是无数的信息以无序的方式充满这个宇宙从本质讲是增熵行为,如果第二种信息增殖方案完全失效停止并将所有秩序拆解时,第一种信息增殖方案会用不停合成的信息能量弦淹没全宇宙,热寂有可能是所有宇宙最后的存在方式。

      无论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都需要信息的源源不断地流入,就是说信息必须源源不断地被制造出来,否则我们无法维持信息的增殖,按照我们前面的解读,以虚无为材料制作的信息因子确实在源源不断地生产,以信息因子组成的信息,以信息架构而成的弦能量也在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这是我们这个世界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是一个无中生有的奇迹,是信息造就了我们,信息也必将毁灭我们。

      信息对虚无的抗争表现为减熵行为,这种减熵是一种建构更大更强秩序并将虚无排斥在外的一种行为。信息的建构具有一种对秩序追求的内在欲望,对建构更大更强秩序的追求就是对熵的拒绝,信息的本质是属于负熵的,是一种减熵的存在,所以,信息在建构更大更强更稳定的秩序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双重减熵,整个人类社会就是信息减熵行为的集大成之作,包括每一个人身体运行所依赖的内部秩序的稳定性也是一种秩序建构的巅峰之作。为了维持这种秩序的稳定和增殖,人类社会需要引进大量的能量,这种能量的引进本质就是输入维持社会秩序的负熵来中和消除社会运行中因熵增导致的社会秩序的不稳定因素,因为信息本身即是减熵,所以从本质来讲,所有能量的引进本质就是在增加信息量。生物体从外界输入热量从表象看是用来维持生命体征,热量进入生物体后在降解为信息的过程中释放了负熵,这样将热量输入生物体本质依然是负熵的流入。输入负熵归根结底是由信息的减熵行为决定的,所有能量热量所实现的就是信息本身的这种减熵的行为,无论是植物、动物、机器还是社会都遵循这一守则,为了维持秩序的稳定,或者说为了建构更复杂更高级的秩序,都需要输入更多更大量的信息来实现。每个信息都有具有减熵的特性,所以输入大量的信息可以增加秩序的稳定性,并建构出更大更强更复杂更高级的超级秩序混合体。

      所有的生命都是宇宙中的减熵区域,这些生命又生存在一个更大的减熵区域内。仅仅是生命处于减熵区域吗?显然不是,物质及物质组成的一切都处于减熵区域,太阳系秩序的维持,各大星系的运行都需要更负熵也即大量的信息来维持,物质甚至原子结构本身都属于减熵区域。

     信息作为负熵是所有秩序稳定态的保持所需要补充的能量源,这种能量源来自量子涨落[v],真空不空,里面充满了量子涨落,能量守恒的不均势,导致了在量子涨落中粒子的出现,物质的出现。但是在量子涨落的过程中有更大量的量子信息被拥有稳定态的秩序体所捕获,也许原子以量子信息为食,原子结构自身秩序的稳定也需要负熵流的流入,以虚无为原材料的信息因子、信息、弦能量也许就是物质维持秩序减熵的最基层的负熵流输入。物质作为一种减熵的区域,为了维持物质的稳定,必然需要有负熵流的输入,信息的本质就是减熵,输入信息对于物质的稳定至关重要。无论是电子还是中子质子里面的弦,都在不停旋转或者振动,这种旋转和震动是为了保持物质的稳定状态,一直保持旋转和震动不可能不需要额外的信息的减熵来维持这种秩序的稳定态,或者说电子和弦能量在旋转和振动的过程中一直在吸收外界的信息或信息因子,一直在吸收信息所特有的减熵。当电子和弦的旋转和振动需要负熵的输入才能保持秩序的稳定时,物质世界的坚实性就完全崩塌了。


二、本体论的发展脉络

      本体论的存在能够给人以安慰,万事万物本体的存在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终极的关怀。这句话其实比下面的论述更重要。

      本体论在哲学上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本体论在广义上的定义是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从狭义讲,本体论主要指宇宙的起源与宇宙本性及结构的分析研究。

      在古希腊,从米利都学派[vi]开始哲学家们就致力于探索组成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本原”,对“本原”的研究是本体论最早出现的雏形,对“本原”的研究无法避开对存在的研究,如果这个世界具有“本原”,那么我们需要先说明这个世界是存在的,然后才可以说明“本原”的存在。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严格区分了本质与现象、真理与意见,并让它们处处对立,并以此得出“存在”的一系列基本特性——唯一、不动、永恒等,巴门尼德认为,没有存在之外的思想,被思想的东西和思想的目标是同一的。巴门尼德对存在的探讨,建立了本体论研究的基本方向,改变了哲学家们力图把世界的存在归结为某种物质的、精神的实体或某个抽象原则这一方向。亚里士多德将哲学研究中的本体论研究视为第一哲学,他认为本体就是“基本之是”,“其他的所谓‘是’就因为那是这‘基本之是’的量、质或其他的云谓”。所以,亚里士多德的本体是“原始的实是”,这个“原始实是”可以说是没有属性的赤裸裸的实是。17世纪哲学家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不仅仅是认识论的起点,这句话背后也展现了笛卡尔本体论的观点“我无法否认自己的存在,因为当我否认、怀疑时,我就已经存在”。笛卡尔是是典型的二元论者,他认为宇宙中共有2个不同的实体:思考(心灵)和外在世界(物质),两者本体都来自于上帝,而上帝是独立存在的。康德对待上帝的态度就不如笛卡尔虔诚,康德展开对上帝存在之本体论证明的批判是为了使人恢复其成为人的价值和尊严,其目的在于捍卫人的自由本质。康德不认为建立抽象本体论的形而上学具有可行性,他用与认识论相割裂的、先验的哲学体系来代替本体论。黑格尔的本体论是建立在一整套唯心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他把绝对精神看做是世界的本原,绝对精神贯穿于世界发展的始终,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这种绝对精神促使了思维与存在在辩证关系上的同一,这样,绝对精神实际上变成了另一个新的上帝。

      进入现当代,哲学家开始反对任何形式的形而上学和本体论,海德格尔是哲学本体论研究转向的重要人物,他的“基本本体论”摧毁以往本体论,用现象学方法建立新的本体论。基本本体论是对“此在”作本体论的分析,海德格尔哲学中“此在”的“在”,是对人生存的先天结构“在世”进行哲学上的分析,这和对人的具体“在者”状态的分析完全不同,对“在者”状态的分析是后天的、经验的分析,属于具体科学而非哲学范围,海德格尔认为对“在世”的分析是基本本体论的主要内容。

      萨特在继承了海德格尔的“在”的哲学之后,发展出以人为出发点的存在主义,海德格尔的哲学的出发点是“在”,而不是人,这是萨特和海德格尔对于存在在认识原则上的区别。萨特把“存在先于本质”这个命题当作其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对于他来说,存在指的就是作为主观性的人的存在。萨特认为人必须先存在,然后才创造他自己,但是存在并不创造他,他是在存在的过程中创造了自己。所以萨特说,人不仅是他想要把自己造成那样的人,而且也是当他进入存在以后,决心把自己造成那样的人,除此以外,什么也不是。

      从萨特开始,哲学家追问存在,开始走向由客体(本质)往主体(人的主观性)的迁移。这种哲学追问继续推进,又从主体的人的主观性走向了人的思维和语言。事实上海德格尔后期做的就是这项工作,海德格尔认为,哲学应该把思维和语言当作“在”的呈现,而不是当作知识。他赋予思维和语言以本体论的意义,语言学转向的这种本体论是以“在”为核心的基本本体论的2.0版。海德格尔眼中的思维指的不是“在者”的一种意识特性,而是作为“此在”的人的“在”对“在者”的“在”的显露,思维是“在”的思维,“在”在思维中形成语言,语言才成为“在”的家,这样的语言显示的是“在”的意义的结构。

      海德格尔的哲学研究方向偏重对存在的研究,这和维特根斯坦偏重语言的方向稍有不同,青年维特根斯坦自以为已经成功地解决了哲学问题,早在1921年他在他的著作《逻辑哲学论》的结尾给出了惊世骇俗的结论——明确地建议任何形而上学的讨论都位于意义领域之外,而唯一正确的哲学方法是为自然科学而舍弃哲学。

      维特根斯坦解构了传统的形而上学本体论,以其天才式的智慧扭转了整个人类的哲学发展方向。维特根斯坦的哲学主要研究的是语言,他认为哲学的本质就是语言,语言不是人类思想表达的手段,语言就是目的,哲学的界限就是语言的界限,哲学的本质只能在语言中寻找。维特根斯坦早期作品《逻辑哲学论》让高大上的哲学问题沦落成为语言学问题,后期作品《哲学研究》坚信创造一套严格的可以表述哲学的语言是不可能的,只有转向日常生活的语言才是哲学发展的唯一方向,维特根斯坦先是用语言绑架了哲学,然后继续坠落到日常生活语言中,这样他所理解哲学的本质只能在日常生活中解决。

      维特根斯坦惊世骇俗的言论在波普尔那里已经不是问题了,波普尔更关注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别,即在经验上的可证伪性,但他坚决否认这是区分“有意义”和“无意义”的划界标准。

      解释这个世界是科学的目的,然而波普尔否认终极解释的存在,他认为所有的科学理论都只是暂时未被证伪,具有的只是“似真理性”,真理只具有“似真理性”。由此波普尔得出一个令人沮丧的观点——科学的目标是追求似真性。

      波普尔提出“三个世界”理论,他将宇宙进化多层次分为三个基本层次:1物理世界层次,2精神世界层次,3客观知识世界层次。这是波普尔的本体论,如果以波普尔的证伪理论来看,“三个世界”理论作为本体论,也是在猜测自然,而不是反映自然。本体论的不断蝉变也说明了证伪的不断推进过程,这样,“三个世界”理论也仅仅是具有“似真性”,包括哲学和科学的所有理论的价值就被消解了。波普尔将我们对真理的追求热情浇灭,对理论的失望间接导致了关系本体论及事实本体论重新被人们所关注。

      既然所有理论都经受不了证伪主义的检验,那么我们可以信赖的仅仅是事物之间的直接关系或者事实。马丁·布伯认为“本体即关系”,关系先于实体出现。在马丁·布伯的理论中,将传统西方哲学中主体、客体二分的世界观视为“我―它”关系,他认为这不是真正的关系,因为“它”只是“我”认知投射的对象,这个世界所有的客体都不过是主体的认识和利用的工具,甚至我们会将“他人”进行工具化变成对象的“它”。马丁·布伯强调“我—你”才是真正的关系,这是一种根本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相遇。马丁·布伯宣称,当我放下预期和目的,以我的全部本真与他人或事物相遇时,我就会与他人或事物这个存在的全部本真相遇,这种没有掺杂着任何预期和目的的关系,才是我与你真正的关系。

      关系本体论本质依然属于存在主义哲学范畴,但是里面的“相遇”能够破解西方现代世界的发展导致的全球性危机,人不能以主体性的位置肆意掠夺地球,要回到人与地球生态环境及其他物种的真正的关系上来,正是在关系的领域中,人才存在为人。

      马丁·布伯的关系本体论是为了导向他的神学信仰,这就使关系本体论狭隘化。关系实体也可以以信息作为钥匙来解读,所有的关系都是信息交换的产物,发生关系或关系出现的始终都离不开信息的流动交换,发生关系的对象本身也都是信息的载体,所以说关系本体论本质是信息本体论。

      德里达的解构是对有形而上学的稳定性的结构及其中心进行消解,这种消解的本质是对信息组成的稳定性的结构及其中心进行信息的本体解放。解构不仅仅排斥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还超越并“建构”了另一套话语系统来思考问题。在解构的过程中,被解构的目标并不完全无效,而是变得流动起来,不好固定和确定。我们很难为解构主义下定义,德里达认为解构主义什么也不是,因为一旦确定它是什么,就等于先天肯定了存在论的预设,而这正是德里达力图要消解的形而上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的做法。   

      解构是无限定、无止境、没有终极目的,但是没有终极目的是不是一种限定?没有终极目的是一种域,这种域本身就是一种规定性。事实上语言从出现开始就是以限定或规定性的域集作为意义指向的形式载体,从这个角度讲,德里达的每一次解构都是一次徒劳挣扎,解构的过程或许会表现为结构的分裂或解体,但是每一次解构的结果又都会产生新的结构。这表现为:首先,德里达解构的语言形式是结构性的;其次,德里达解构理论的理论框架及理论方向是结构性的;最后,从熵的角度看,每次解构并没有将信息组完全打散为毫无意指的信息,而是在解构意指的基础上搭建了另一个信息组,解构在语言中并不存在,一切解构都是建构。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究其本质是并只能是信息主体的觉醒,信息表现为自己,不再表现为形而上学本体论对存在的思考。解构主义对意义指向消解的过程为信息本体走向前台扫清了道路,虽然解构主义理论有很多问题,但是解构主义的研究方向直接促进信息本体论的重建,信息不表现任何信息自身以外的任何意义,这点才是德里达解构主义中最有价值的点,解构主义是信息本体论建构的急先锋。

      自古希腊米利都学派开始至今,西方哲学史可以被认同为有关“存在”问题的诠释史,其间不同哲学家给出了自己对于存在的形而上学的不同解释。顺着西方哲学脉络一路走来,我们发现从海德格尔开始,本体论的追问以存在的“在”为基点开始往语言思辩层面转移,这种纯粹语言的思辩导致了本体论研究在从哲学转移到语言学。当“在”的展开加上时间轴的时候,“在”就变成了“此在”,“此在”并不能孤立存在,没有观察者,“此在”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就是说当我们说起“此在”时,我们首先需要说明谁是观察者?观察者自身的存在比“此在”更为重要,这就是“我在”出现的原因。通过“在”到“此在”再到“我在”,哲学上对存在的本体论探索历经了从对客体的描绘到描绘主体的主观感受的转变。当哲学本体论的研究发展到“我在”之后,哲学家开始将“此在”和“我在”联系到一起来描述存在的本体属性,这样现象学及语言分析哲学就先后出现了,哲学上的语言学转向是关注语言作为信息本体研究的转向。关系本体论和事实本体论本质描述的都是“此在”与“我在”或者“此在”与“此在”之间的关系或者事实。关系本体论和事实本体论打开了本体论研究的新的大门,关系和事实都属于信息,所有关系和事实都是信息交换后的产物,都是信息本体论。而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则直接将信息组合体“文本”表达的明确清晰的意义方向给解构掉了,这导致了个体信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独立性,每个个体信息都在表达,信息群中的每个信息开始倾向于表达各自的意义指向,庞杂混乱的信息使得意义指向毫无意义,解构主义的清淤消解过程为信息本体论的建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德里达眼里,所有的文本都是有问题的,所有的意义指向都应该被消解,信息只能表达自己,这是信息最后的据点,事实上信息作为最为本原的“存在”从未离场,这种信息的“存在”就是信息本体论的理论源头。


三、重建本体论是对人类文化方向的修正

    人的方向根植于他所认为的这个世界的本体是什么这一基础之上,当人认为上帝是整个世界的形而上学本体的时候,人的方向就会被上帝或者神学所规定和修正;当上帝被拉下神坛,新的本体未能确立,人就丧失了他脚下坚实的土地。20世纪风起云涌的多种对存在本身的质疑都发生在“上帝死了”之后,强调主观,否定客观,强调“此在”,然后从“此在”走向了“我在”,从“我在”走向了“我在”的语言方式,最后我们面对这个世界的解释越来越苍白无力,我们的语言方式越来越远离了人本身,这种逃离是建立在语言的强势回归之上的。当语言的独立性强大到可以成为“在”的家时,概念是我们最后的遮羞布,在这里我们已经不在乎人自身的局限性了,在概念里面一切都保持了形式上的绝对完美。虽然这个世界真正的本体并不是人,“以人为本”是一种错误的价值判断,但是以人外在的形式来定义世界是另一种错误,这种错误的根源在于我们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个世界的本体是什么?虽然这个世界的本体和人的本体在信息层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建立坚实的本体论有利于人类对虚无抗争的深化推进。当本体论被解构时,同时被解构的还有人自身的指向,当你不能站在一个坚实的土地上,你的方向就不具备任何意义,甚至你自身的存在都没有意义。本体论的存在是人类脚下最后一块坚实的土地,也许这就是人类最后的家园,包括每个人的自我意识都是最小范围的本体论家园表现形式。本体论的存在能够给予人类以安慰,人是生存在他的本体论信念之中的,本体论就是人所能承载的更底层更本质的现实,当本体论解构之后,人就彻底没有了方向,人只能退回到他的形式,退回到他自身的欲求满足中来寻找安慰,这是错误的,消解本体论本质消解的是人存在的本体价值和意义。

     解构本体论,人将陷入虚无中并消解所有的价值和意义,这点也为以解构主义为核心的后现代理论中的末人们的狂欢提供了合法性的借口。事实上本体论是无法消解的,因为我们的任何理论都是一个体系,而任何理论体系的存在都是一个自洽的本体(这个理论体系涵盖了经验体系)。如果没有这个原初的理论本体,我们就无法作出选择判断和行动。

      当我们无法把握这个世界的本源时,我们会倾向于认为这个世界没有本源,这也是本体论语言学转向的原因所在。语言分析哲学家们很容易在指称中迷失,并将指称的方式当作另一个形而上学本体,甚至是存在的本体,“语言是‘在’的家”这一说法的出现是具有必然性的。例如,当我们思考水是什么时,我们仅仅是从指称的层面思考,水并不是实在的,实在的是语言和经验,这种实在只和“第二性质”[vii]有关。

      人类文化在二战结束之后发展较为缓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化在自我指称上的迷失,这种迷失表现为——人类文化陷入形式的泥沼,人类文化的发展方向被扭曲为对自身语言形式的审查,被扭曲为什么才是真命题及如何在系统内证明真命题的大辩论之中。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回归“日常语言”是分析哲学无奈的选择,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viii]不仅震惊了数学界,还打破了各学科企图统一学科系统理论的雄心。这两个天才式人物的研究成果几乎改变了当代所有研究者的方向,大家在“语言游戏”中消耗着自己的才华,甚至放弃了重建构本体论的努力。

      为了更深理解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所造成的影响,我们可以以形式语言[ix]为例,作为一定规则下的符号逻辑系统完全可以转化为有限公理,也就是可以将其当作一种符合定理条件的形式公理系统,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认为这样的系统中具有不完备性,存在不能用该系统语言证实也不能证伪的的命题。我们不能在形式语言自身的系统内证实或者证伪一个命题,每一个足够强的形式语言系统都有其无法证明的真陈述。虽然在文化中直接移植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并不合适,因为该定理需假设公理系统可以“定义”自然数,但是“不完全性定理”中不能证实或证伪的命题在文化中非常普遍,包括轴心时代的学者们也拥有和哥德尔相同的困境。轴心时代的学者们也一定为无法证明自己的理论正确与否而苦恼过,他们最后宣称自己的理论来自“天道”或者“自然法”的授权,“天道”和“自然法”的授权具有合法性吗?其实一切都是自我授权,要看明白背后的脉络,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文化理论追本溯源都到“天道”或者“自然法”为止。这个世界并没有真理,所有的文化理论都是在自说自话,如果我们要考究某个学者文化理论的论点是否正确,就要考究他之前的学者是怎么研究并得出与此论点相关的背景论述?就要考究之前的之前的学者的文化理论来源是什么?如此递推,不出意外,所有理论的合法性都在于他们宣称这些理论来自“天道”或“自然法”的授权。“天道”和“自然法”来自谁的授权?这些我们不知道,没有人知道,就是说东西方所有文化理论到“天道”和“自然法”就无法自圆其说了,这些文化理论都是依托“天道”或“自然法”假设的,而“天道”和“自然法”本身是什么东西没有人知道,东西方这批最优秀的学者并没有像他们看起来那样真理在握,他们所有的理论都是在一个预设的前提下的假想罢了。

      东方的“天道”和西方的“自然法”其实是一回事,这两种理论都建立在人类农业文明的基础之上,“天道”和“自然法”作为东西方文化理论源头本身既不可证实又不可证伪,所以整个人类的文化都不过是一个想象秩序,先预设了一个作为“真理”存在的前提,然后依据这个预设的“真理”来展开并授权下面延伸命题的合法性,所有文化命题的发展演化都依赖那个作为“真理”预设的元命题——“天道”或“自然法”。虽然我们并不能确认这个“真理”是否存在,但是我们能够确认的是 “天道”和“自然法”都是想象秩序,而且在想象秩序这个形式语言系统里面无法证明“天道”和“自然法”是一个真陈述。

      无论是“天道”还是“自然法”都是轴心时代学者们所能想象到的认知的极限,他们一直都认为这是万事万物总的运行法则,“天道”和“自然法”本质是由于当时人类认知层次较低从而导致的信息被扭曲后的错误的表达方式。在农业文明时代,远古居民急需插上想象的翅膀发展人类文化来对抗恶劣的自然环境,自我授权并赋予人类自身以价值是人类站起来的一个关键指标,当他们开始相信并深信神在凝视并眷顾着他们时,人类就变成了地球生物圈中的一个无敌的存在。他们无法认识清楚“天道”和“自然法”都是想象秩序,他们看不明白信息在万事万物的变化中所起到的内在影响和作用,对于他们来说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我授权,重要的是神圣性的光辉必须笼罩在人类身上,这是那个时代的人类作为信息的载体对虚无抗争的必然方式。但是时代变了,在这个时代,我们无法继续用“天道”和“自然法”这种想象秩序来忽悠大众,我们的时代处于从想象秩序到真正秩序的转折点,我们该怎么做?

      这个世界运行的真实秩序就是信息对虚无的抗争,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以信息为最小单位建构而成,所有文化理论的内核最终都可以用信息来解读,只有信息对虚无的抗争才是这个世界万事万物运行的真正法则。

      以真实秩序为核心的信息本体论是对人类文化方向的修正,是对一直以来的以“想象秩序”为核心的文化的一种最凌厉的羞辱,信息本体论涉入了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用文化无法定义或者规范束缚信息本体论,文化作为想象秩序仅仅是信息范畴的一部分,信息本体论是人类的最后一个本体论,是万事万物最终的本体论。


四、信息是一切物质及物质间发生的关系的组成部分,万事万物都是由信息组成

      宇宙中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夸克和电子是由震动着的能量弦构成,能量弦是由一定数量信息依据某种方式震动构成,信息是由信息因子构成,信息因子是由虚无空间碰撞出现的一定数量的微型虚无空间泡依据某种方式排列构成。

  宇宙中所有的事件,都是物质间发生的信息交换的行为的概述,这样物质与事件就通过信息统一在一起,没有信息交换,事件就不存在,宇宙的诞生和发展是一切事件寄存其中的元事件。     

  斯莫林认为世界不是由实体组成,而是由发生事件的过程组成,基本粒子不是仅仅停在那里的静态物体,而是在它们相互作用的事件之间携带了少量信息,并引发了新过程的过程。如果我们强调信息实在性在事件中的重要作用,物质实在性就变得非常可疑。维特根斯坦认为世界是由事实组成而不是由事物组成,这种事实实在论和斯莫林的事件实在论是一回事,他们都以此否定了形而上学本体。

      当我们强调关系实在论或事实实在论时,即使物质不具备实在性,我们依然不能忽略物质背后信息的根本作用,没有信息的交流转译,就不会有关系和事实的发生,所以关系实在论和事实实在论本质都是信息实在论,信息实在论就是信息的形而上学本体论。关系和事实作为实在论的形式本身是一种程序语言,任何程序语言都属于信息的范畴,从这个角度看,任何实在论也都是信息实在论。以语言、文本、符号、关系、事件、事实为真值[x]的实在论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无法避开信息形而上学本体论的侵蚀。

      信息不仅是关系或事实发生的链接纽带和形式本身,同时也是关系或事实发生的原因。关系或事实的完成体现为事物或物质间的信息交流转译过程的完成,所以信息是所有事物或物质运动的内在原因,任何物质、事物、事件、事实都是信息流流经的通道。

  由于以虚无作为原材料的信息因子的产生永不止歇,宇宙膨胀的原因更大的可能就是因为信息因子源源不断产生之后相互间的排斥力。宇宙膨胀这一事件是一切事件事实的母体,所有事件事实都是由这一大事件生发出来的。

      热力学第二定律认为未来宇宙会走向热寂或者冷寂,均质同温是所有事物最终的必然结果,但是这种将万事万物解构成最基本粒子或能量弦及信息的同时也是一种对于绝对平衡、平均的建构。解构从熵的角度看是不存在的,所有解构都是建构,这种建构是由信息自身的增殖本能决定的,信息一直在源源不断地被生产出来,这才是信息增殖的内在原因,人并没有起到信息增殖的作用,人不过是信息增殖的通道。

      用更高文明的智慧体的眼光来看地球人,他们所观察到的每一个人都是能量,都是从太阳那里借来的能量;每一个人都是依据某种秩序链接到一起的信息集合体;每个人动或者不动都时刻不停地一直在与周围更大的信息集合体交换着信息。从这个角度看,也可以说所有生物生命存在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大事件,人一直活在事件之中,一直持续不断地与外界交换信息,信息交换结束就是事件的结束就是人的死亡。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所能发生的所有关系,都是信息交换的产物。

  我们为什么离不开信息?因为我们就是信息本身。现在低着头看手机的人无处不在,只要有屏幕的地方,我们的目光就会被屏幕所吸引,这真是一种吸引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就是信息本身,每个人的自我不过是信息流经的联结节点,只是一个借题,所以说,并不是我们喜欢信息,而是信息通过各种分流渠道流过我们。在信息流动的河流中,我们就是下流的洼地,我们被动接收毫无拒绝能力。

      波普尔的三个世界是由信息统一在一起的,不仅这个物理世界的内容实体是由信息构成的,包括我们的精神世界和客观知识世界也都是由信息构成的,包括三个世界之间发生的一切关系及事件都是由信息组成的,信息是一切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信息是存在的语言,信息比语言的范畴更大,不仅语言是信息的存在形式,发出语言指令的物质或者智慧体自身也是由信息组成。语言传递信息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语言本身就是信息,语言既是信息的形式,也是信息的内容。


五、从人本主义到信息本体论

      人是生命演化发展的最高形式,生物人却不是物质演化发展的终极形式,甚至个人信息数字化也仅仅是阶段性的过渡,可自我复制自我智能升级的无机物超级智能才是物质自我演化发展的终极形式。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与人在物质自我演化过程中所处的尴尬位置有关,从本质上讲人的方向就是物质自我演化的方向,是信息的方向。但是生命自身的局限性严重限制了人的边界的扩展延伸,这也暴露了人以自身为目的与物质自我演化的方向之间的矛盾。

    “人本主义”很容易将人的欲望合法化,进而在实质操作层面变成了以人的欲望为本。“人本主义”的观念出现的很早,但作为统治意志贯彻下去是在工业文明出现之后,以神权三位一体为核心的宗教神性和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理性都不能适应工业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它们所遵奉的价值判断不仅远离人的本体价值,还束缚了信息的增殖传递。“人本主义”在那个时代里具有进步的意义,但是在工业文明发展到后期,人类进入信息文明时代,“人本主义”已经不具备促进人类继续往前发展的力量,相反,“人本主义”已经变成了信息爆炸式增值传递的束缚力量。我必须看明白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的方向是什么,人的本质和方向决定了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必然会被以信息为本的信息本体论所取代,这是由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决定的。

      将人作为主体本体及最终的目的显然是有很大问题的,从进化论角度看,首先进化论没有搞明白,生物进化的目的是什么?人并不能说自己就是进化的目的,进化目的只能是更大更强的信息的组合体;我们也不能明确进化的主体是什么,恐龙肯定不能说自己就是进化的主体,人类同样也不能这么说,进化的主体只能是信息自身。无论进化的目的还是进化的主体都不是人,我们看不到以人为本的必然性。      

   “人本主义”会导致的误区在于:1、人的指向的错误,人指向自身,发展出人类中心主义,导致了地球生物第六次大灭绝步伐的加速;2、以人为本很容易变成以人的欲望需求的满足为本,无论是物质需求还是精神需求,都是人类存在的形式,并不是人类存在的内容;3、以人为本掩盖了人是信息自我增殖传递的过渡时期的桥段这一事实,以人为本的本质虽然是以信息为本,但在表现的过程中往往将人从桥段变成了目的。 

      人和他的自我并不是完全契合在一起的,自我是信息流经的联结点,而人不仅仅是联结节点,还是信息的集合体,是信息的形式、内容和通道。信息的方向是所有物质的方向,是所有生物的方向,是所有人及所有外星人的共同的方向,是所有机器人及超级智慧体的方向,是人自己认领的“神”的方向。

      我们谈论信息是为了更好地解释人,解释人为什么将“对虚无的抗争”作为自己本体价值的依据。当我们思考人是什么时,我们无法在不理解信息的本源作用的前提下孤立地思考,这样我们会停留在经验的关系世界里去理解人,我们会在“第二性质”里面自我迷失。人的实在性只能体现在信息的流动上,但是我们往往在指称的过程中就迷失了,误将“指称”当做人的本体实在来研究,“文本之外,别无他物”坚持的就是这种误解。德里达“清淤”的过程及目的根本就是新意识主体的建构,文本从没有被解构,熵增即建构。

  信息的基本属性是增殖和有效传递,“个人”信息能够增殖传递下去,是生命的最大追求。人类的所有生存发展,都是为了信息的有效延续,更本质的目的是为了抗争的有效延续。信息传递效率最大化的是基因信息传递,信息又是所有价值的依据,所以个人价值最大化最直接的实现途径在于子孙的繁衍。个人信息在人类信息流中仅仅占有很小的一部分,个人价值的难以认定源自我们不能将个人信息从空间及上下的时间流中割裂出来看,信息必须在信息流这个整体中才有意义,这是个人信息必须纳入人类信息的“整体主义”中价值才能存在的唯一理由。

      信息是世界的本体,是隐藏的更深的人的内容形式和目的,是人类一切活动更深层的源动力。从这点上再看死亡,个体的抗争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才有意义,只有整体主义才能超越空间和时间流,才能与信息流共舞,从而超越死亡并实现人的所有价值。任何存在的本质都是为了抗拒虚无,信息对虚无的抗争是所有宇宙的本源,这种抗争属于元抗争,无论在任何多维的宇宙空间中这都是信息存在的根本原因。

      物理学的大一统理论曾经企图用“场理论”“时空理论”统一万物理论,最终都失败了,最可能接近万物理论的是贯穿万事万物物理变化之中的信息理论。信息是这个世界的最小的组成部分,同时信息交换是这个世界运行的唯一条件。信息绝不仅仅是物质能量交换的信使,信息就是交换的主体,是信息在背后操控着整个世界的运行。

     佛教的宣扬的教义认为,物质世界是一种幻象,虽然人认为自己是实体的生物,活在一个实质的世界中,这也是一个幻象。佛教的局限性在于无法认识清楚信息对虚无所做的抗争,对虚无的臣服是佛教最大的污点,人其实是一个信息的集合体,人类所处的世界是一个信息的世界,人这个信息集合体只为处理信息服务。我们与世界的所有联系都是用信息来表达并作为推动力的,信息是这个世界存在的本质。

      信息本体论,信息的增殖传递是一切价值判断的基础,信息是终极的价值赋予系统的观察者,信息在观看着我们,并赋予我们所有的价值。


      信息先天就具有实在性,实在唯一的特征就是信息的实在,实在就是信息,信息构成了实在,信息是一切实在的基础。信息不仅是实在的,而且是唯一的实在,信息决定了实在,信息是物质的载体,比物质更实在,这就是实在论意义上的信息本体论。

      信息是事物的“第一性质”[xi],是事物自身内在所固有的原初性质,是事物一切变化的根源。一切存在及存在中的变化都能用信息来说明,信息的本体论功能不仅体现在载体意义上,同时也体现在载体所负载的内容上,甚至还体现在对世界本源的推动力上。

      信息是所有宇宙的本源,也是所有宇宙产生的第一推动力。信息因子的有序规则排列是一切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信息操控下的物质的碰撞摩擦是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由信息转化的能量的传递是事件发生的必要条件。

      存在及存在的所有变化都是由信息组成,信息的存在是对不确定性的消除,这也是信息抗争虚无的原因,信息对虚无的抗争是所有宇宙的出现的原因,这种抗争属于元抗争,无论在任何多维宇宙空间中这都是信息存在的根本原因。


人之方向 第九章 信息本体论的重建_第1张图片


[i] 表征:表征(representation)是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表征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又是被加工的客体。表征是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ology)的一个重要术语,也是这一研究方向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ii] 量子泡沫:量子泡沫也叫时空泡沫(spacetime foam),是惠勒(John Wheeler)1955年根据量子力学提出的概念,所以又叫惠勒泡沫。

量子泡沫即为诞生前宇宙的概念化。在量子泡沫的普朗克尺度,时空不再是平滑的,许多不同的形状会像泡沫一样随机浮出,又随机消失,这样在微小世界的能量起伏,就是量子涨落。在量子涨落中形成的小通道,就是所谓的虫洞,而这些量子虫洞则又可以连接到周遭众多的起伏泡沫,那些量子泡沫就是幼宇宙。

 

[iii] 信息因子:信息因子是信息数字化表达和存在的最小单元,它是信息链式运动的基础。信息子是组成信息因子的最原始的微型空间泡沫。

 

[iv] 信息熵:1948年,香农提出了“信息熵”的概念,才解决了对信息的量化度量问题。信息熵这个词是C.E.香农从热力学中借用过来的。热力学中的热熵是表示分子状态混乱程度的物理量。香农用信息熵的概念来描述信源的不确定度。

 

[v] 量子涨落:不确定性原理允许在全空无一物的空间(纯粹空间)中随机地产生少许能量,前提是该能量在短时间内重归消失。产生的能量越大,则该能量存在的时间越短,反之亦然。当我们测量能量E和时间t时,测得的能量E越准确,那它存在的时间t就越不确定;反之,t知道的越精确,那涨落涉及的能量就越不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遵守一定的原则:△E×△t > h/2π(h是普朗克常数)。涨落涉及的能量与它存在的时间之间的乘积总要满足大于 h/2π 这个值。

[vi] 米利都学派: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是泰勒斯(约公元前624~公元前547年)他是和梭伦并列的希腊七贤中的名人,他认为万物之源为水,水生万物,万物又复归于水。这个观点看似简单却涵盖了万物最初皆诞生于水中这一真理。排除了当时流行的神造世界的臆想断说。另一代表人物阿那克西曼德(约公元前610~公元前546年)主张万物本源是“无限”,一切生于无限复归于无限,而无限本身既不能创造又不能消灭。

 

[vii] 第二性质:第二性质是颜色,声音,气味等。他们不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属性,而是物体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借助于第一性质(第一性质可用数量的方式表现,如广延,形状,运动,不可入性等。他们是客观的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属性。)就产生了色,声,味等感觉。

 

[viii]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库尔特·哥德尔(Kurt Godel)是位数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哥德尔证明了任何一个形式系统,只要包括了简单的初等数论描述,而且是自洽的,它必定包含某些系统内所允许的方法既不能证明真也不能证伪的命题。就是说“无矛盾”和“完备”是不能同时满足的!

 

[ix] 形式语言:形式语言(英语:Formal language)是用精确的数学或机器可处理的公式定义的语言。也可以理解为按一定规律构成的句子或符号串的有限或无限的集合。如语言学中语言一样,形式语言一般有两个方面: 语法和语义。专门研究语言的语法的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分支叫做形式语言理论,它只研究语言的语法而不致力于它的语义。在形式语言理论中,形式语言是一个字母表上的某些有限长字符串的集合。一个形式语言可以包含无限多个字符串。

[x] 真值:真值是一个变量本身所具有的真实值,它是一个理想的概念,一般是无法得到的。所以在计算误差时,一般用约定真值或相对真值来代替。

 

[xi] 第一性质:洛克曾加以说明,认为外界可被感知的事物具有两类性质。第一性质可用数量的方式表现,如广延,形状,运动,不可入性等。他们是客观的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属性。人们关于它们的观念,就是物体本身的这些属性的反映。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之方向 第九章 信息本体论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