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82《孤独》

核心书摘

《孤独》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孤独进行了解读,令人信服地驳斥了重视人际交往、视孤独为病态的传统观点。作者通过对牛顿、贝多芬、卡夫卡等天才人物的心理剖析,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个人所能感受到的最深刻、最治愈的心理体验都发生于内部,因此,独处的能力是成熟的标志,它不但可以激发个体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能够引导个体完成内在的整合和精神的升华。

适合谁读

· 内向者

· 不善交际者

· 关注心理健康的人

关于作者

安东尼·斯托尔,英国首屈一指的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同时也是英国皇家文学学会的资深会员。斯托尔的研究领域涉及了人类对于孤独的需求、创造的冲动等诸多方面。他专注于分析人类的负面情绪,以富有创造力的理念治疗相关疾病。

学什么?如何正确认识孤独

提起“孤独”二字,恐怕大多数人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这是一个很消极的词。现代社会中,人们一方面调侃自己“社恐”,另一面又惧怕自己不合群,成为群体中的另类。然而,丰富的人际交往真是每个人必须拥有的吗?感到孤独真是件可耻的事情吗?

《孤独:回归自我》这本书中,作者用具体的事实告诉读者,亲密的人际关系虽然重要,但并不是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唯一幸福来源。孤独的正面作用远超一般人的想象,而它的负面作用也可以通过某些途径来化解掉。在这个喧闹的世界中,适时的孤独状态可以帮助我们认清自我,积极面对人生。

你还会发现

· “少数服从多数”的局限性;

· “休息疗法”的意义;

· 消除孤独的负面影响的方法。

一、独处的能力以及孤独的用处

本书作者安东尼·斯托尔在这本书的开篇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他说:“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引用大哲学家叔本华的话说:“我们承受的所有不幸,皆因我们无法忍受独处。”接着,他重点讲述了为什么说独处也是一种能力,人为什么需要独处以及强迫性孤独的作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让很多人感到恐惧的孤独有多么重要。

1、独处的能力

如果说不善于人际交往是一个短处,那么不能够一个人独自与自己相处也是一种能力缺陷。

在人还处于幼儿时期的时候,他们对于母亲的依恋是相当的强烈的。一旦母亲或是熟悉的人离开,留下他们一个人待着的时候,即便是时间很短暂,婴儿也会渐渐变得焦躁恐惧。这是因为那个令他有安全感的人不在了,他无法面对一个人的独处。而当婴儿随着年龄渐渐长大,对自己、对周围的事物开始逐渐地有所了解,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时,他内心的安全感就开始渐渐地建立了起来。

他慢慢地变得不再惧怕独处,能够独处的时间也会随着内心安全感的逐渐强大而变得更长。从这一观点上来看,独处的能力是与一个人的自我发现和自我了解有关的,也就是说这关系到一个人是否能够察觉自己内心的需要、情感与冲动。而能够做到独处并且不惧怕的人,他的自我发现与自我了解的程度都是比较高的。

就好像我们所熟悉的历史故事“苏武牧羊”中的苏武一样。他是西汉时期的外交大臣,在出使匈奴时被扣留。匈奴先是让变节投降的卫律用高官厚禄诱惑他投降,没有成功,于是就将他流放到了冰天雪地的北海去牧羊,而且放牧的全是公羊,告诉他要等到这些公羊生下小羊之后才可以放他回汉朝。

这明摆着就是告诉苏武若是不屈服投降,他这一辈子就只能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待在匈奴这个荒蛮之地了。这要是换作一般人早就忍受不了了,可是苏武居然孤独地在北海(也就是现在的贝加尔湖附近)苦苦坚持了整整十九年。

究竟是什么能够使他独自一人坚持这么长时间呢?

那是因为苏武明白自己真正所追求的是什么。苏武所追求的是自己对于大汉的那份爱国忠诚之心,明白饿死冻死事小,失节事大的道理。所以他才能够一个人在条件恶劣的环境下,孤独寂寞的一直坚持了二十年,直到等到了可以回到大汉的那一天。

所以说,能够做到独处的人心中都有一种坚韧的力量,独处也是一种能力。

2、孤独的用处

从上面的讲述中,我们知道了独处的能力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个人资源。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能会利用到这项资源呢?

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他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可能总是一成不变的。当一个人的际遇经过重大的改变之后,他需要有时间和能力去调节自己来适应变化的这一切。这个时候孤独就能够派上用场了。他可能会选择休假这种方式来暂时避开这一切,利用这段时间来改变一下自己,调节一下自己的心理状况和精神状态。

在19世纪的欧洲,就有一些精神病医院提倡“休息疗法”,他们让人远离尘嚣静静独处的方式来改善病人内心纷扰的心灵。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独处而不与外界有所交际本身就是一种休息。当一个人在独自相处的时候更加容易获得一种心灵上的开悟。

在一些武侠小说中,我们常常会读到练功的人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闭关修炼的情节。他们这种让自己变得孤独的方式,其实就是为了帮助自己获得更高的领悟,促进自身的变化与提高,使自己的武学更加精进一层。

当年佛祖释迦牟尼也是在伊朗雅娜河畔的菩提树下静坐冥想了七天七夜之后,使自己对于人类处境的长期思考达到了最高点,终于大彻大悟顿悟成佛创建了佛教。禅宗初祖达摩也是一个人在少寺山的达摩洞面壁九年,最终参悟大道,创立了禅宗。

我们多次讲过的阳明心学创始人,知行合一的王阳明,则更是极端,他在贵州龙场的阳明洞里,为自己做了一口棺材,每天躺在里面,细细感悟自己的“圣人之道”,直到彻底领悟“心即理”,“吾性自足,莫向外求”的心学大道。事实上,许多伟大的创造者都了解孤独能够助长领悟,促进变化这一道理。他们经常都要远离这个世界,过一段时间之后再回到人群之中,将分离期间所得到的启示与众人分享。

由此可见,自愿离开习惯的环境一个人独处,可以提高对自我的了解,促使自己接触到内心世界的最深处,从而促成自己的内在改变,更好地面对以后的人生之路,这就是孤独的作用。

二、个人的重要性

在一般的认知当中,我们通常会认为团队的力量胜于个人的力量,“人多力量大”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那么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都要遵循“少数服从多数”这一原则,为了能够融入到一些团队之中,不使自己置于被孤立的局面,从而放弃掉自己的个性发展呢?安东尼·斯托尔认为,并不需要这样。

我们接下来要解读的正是这本书中所提到的有关于“个人的重要性”这个问题。

在众多人群中,有些人天生就喜欢在人际关系中寻求人生的意义,有些人则偏好某些兴趣、信仰或思考。对于人际交往这类事游刃有余的人往往更善于迎合他人的意见,他们能够快速地根据一些现象和语言来琢磨出对方的内心想法,从而说出一些符合对方心里,做出一些让对方高兴的事情。

这自然是一种具有较高水平的能力,可是许多这样的人却会在这种长期的迎合态度中,不知不觉间逐渐丧失掉自己原有的想法,从而使自己变得庸俗没有主见。这就像近年来特别流行的一句网络语说的“如果所有人都理解你,那你得普通成什么样”,这话虽然有调侃的成份,但背后的逻辑是对的,个性与普遍认同之间是对立统一的,你如果试图去迎合所有人,势必就要以牺牲个性为代价。

其实对于一个天才的创造者而言,不管人际关系有多么的重要,他所擅长的特殊才能往往还是更重要一些的。他展现的创造力远比他的人际关系更加能够体现出他生命的意义。

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创造者都无法建立成熟的私人关系,有些人更是极端的孤立,他们在发挥自身的优势天赋时,似乎比处理私人关系,以及所创造出来的作品是否符合主流意思更加用心。在这一点上,我们从绘画与雕塑的艺术历史发展中能够更加明显地看出来。

在工业革命之前的大多数时间里,欧洲的绘画和雕刻一直是为宗教这些服务的。它并不属于个人的艺术创作趣味,那时的艺术家们只是匠人,就如同今天在生产流水线上的操作者一样。他们不需要有什么独特的创意,只要认真执行资助者的命令就行。

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让文盲的礼拜者随时想起宗教的教义,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需要在教堂的墙上画出圣经的故事,尤其要重点描绘基督耶稣和圣徒们的故事,所以我们看到的欧洲早期的绘画代表作品大多与宗教有关。即便是像拉斐尔这样身处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其作品也绝大多数是安宁恬静的圣母像。

在今天,对于一位艺术家的基本评判之一就是他是否能够表现自己的创意,他的作品必须具有独一无二的特色。艺术已经变成了个人的现身说法,而对于艺术家本身来说,这是一种追求自我认知的途径。

我们前面说过,独处的能力是与一个人的自我发现和自我了解有关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一个人是否能够发挥自己的天赋才能,是与他是否具有独处的能力以及他对于孤独的耐受能力有很大的关联的。

安东尼·斯托尔在书中引用英国散文家及批评家戴昆西的名言说,“一个人的生活如果没有孤独交错着,他的智力范围永远无法拓展”,这里所指的“孤独”一方面讲的是个人身体的独处,另一方面讲的其实就是内在的独立思想。即便是你身在一个团队之中,是其中的重要一份子,也不要忘记你同时还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个人的重要性,并不比团队的重要性小到哪里去。

或许有些人会说,天才毕竟还是少数,大多数像你我一样的人都只是平凡的普通人,我们只能够老老实实地依附于团队大众。这话的前半句说的自然是没有什么不对的,具有超强天赋的人还是少数的,但是这并不表示我们因为自己是平凡的人,就要为了搞好人际关系而迫使自己完全违背内心去屈从于大众。

我们虽然不能够像那些天才们一样,因为才华卓著可以随心所欲地张扬自己的个性,却也可以适当地保有自己独立的认知与性格,这对于自己今后的人生发展也是非常有益的。

三、如何治疗并化解孤独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前面我们一起了解了“孤独”在人一生中的正面力量,但是世间万物都有两面性,尤其是关于“孤独”的负面认知,长期以来一直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要想改变这种负面影响,也是不太容易的。

安东尼·斯托尔在《孤独》这本书中,就重点讲述了一些改善这些不良的影响的方法,他告诉我们,可以在面临孤独的时候通过做一些事情来分散我们对于孤独的负面感知,从而治疗因为孤独给内心世界造成的伤害,并化解孤独所带来的负能量。

持有理想的均衡心态的人,是那种既可以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满足感,又能够保持自己的兴趣爱好从中求得人生意义的人。但是对于有些人来说,他们无法从容不迫地应对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性,书中说,对于这种人,也不必刻意地要求他们去委曲自己的内心,让他们专注于对自身兴趣的发掘也可以弥补他们在社交上的不足,相对来说,孤独的状态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而长期持之以恒的信念和自律,则能够让这种改善产生最大的效果。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也的确有很多人是不需要在人际关系交往中寻找到个人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的。他们的自尊和成就感主要是来自于他们的兴趣所在和在工作中的创造,而并非是他们的人际关系,他们同样能够因为这些创造获得与一般人同样多甚至是更多的幸福与认同,收获到来自于他人的真诚尊重。

著名的德国作家和古典哲学创始人伊曼努尔·康德可以说是证明这一观点的最佳例证。在康德几十年的人生道路中,他一直是深居简出的,终身没有结过一次婚,一辈子都过着单调的学者生活,甚至到了1804年他的生命终止时,这位活了八十岁的哲学家还从来没有走出过他的出生地。以至于德国著名诗人海因里希·海涅曾用“康德是没有什么生平可说的”这句话来概括康德的一生。

那么康德的一生之中真的就如同海涅所说的那样,根本没有什么可供谈论的吗?事实当然不是这样子的。

从康德的人际关系经历来看,他的一生的确是孤独的,但却是极其富有意义的。他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学说对于近代西方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德国唯心主义和康德主义等诸多流派都是由他所开启的。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天文学家,提出了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

康德对于自身兴趣的开发和学术上的成就弥补他看上去残破的人际关系网,他因为个人才华的释放所取得的成就为他赢得了普遍的尊重。康德在生活中的确是缺乏来自于人类的各种温情,但是他却受到举世的尊崇,并且他的朋友对他的爱护和崇敬也是诚挚的。

除此之外,自律性也是康德能够抵御孤独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他的自律性简直是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康德生活中的每一项活动,如起床、喝咖啡、写作、讲学、进餐、散步这些事情,多年来时间几乎从未有过变化,就像一台精密的时钟一般那么准确。甚至于每天下午三点半,邻居们一看到康德先生出门散步了,都会纷纷以此来校对自己家的钟表。

安东尼·斯托尔在书中分析说,康德对于生活作息的过度执著有效地防止他因为孤独而陷入忧郁。所以虽然是一生独处,但是康德给人的印象主要是愉快、冷静,甚至是一种理性的愉快,他并没有因为一个人生活而表现出明显的忧虑。

康德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因为孤独所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其实完全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化解掉的。兴趣、创造力、信念、自律性等因素都能够帮助那些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处于孤独状态的人免遭负能量的影响,这些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抵御孤独带来的不良功击,可以让我们获得充分的自信和强烈的自我支配感。也许我们无法做到像伟大的伊曼努尔·康德一样完美,但我们至少可以成为一个忠实于自己内在的独立的人。

总结

好了,《孤独:回归自我》这本到这里就讲得差不多了,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今天的这本书中所讲主要内容:

我们首先讲了独处的能力以及孤独的用处,安东尼·斯托尔认为,能够忍受孤独并且抵御孤独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这种能力有助于我们发现自我、了解自我,最终回归自我。

接着我们讲了个人的重要性。安东尼·斯托尔认为,我们没有必要为了搞好人际关系而强迫自己完全违背内心去屈从于大众,适当地保有自己独立的认知和性格是非常必要的。

最后我们讲了如何治疗并化解孤独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安东尼·斯托尔告诉我们,兴趣、创造力、信念、自律性等因素都能够帮助我们免遭因为孤独所带来的负能量的影响。

本书作者安东尼·斯托尔说:“唯有在孤独中,我们才能深入内在的心灵花园,体验到那种忘形的一体感。”,当真正理解了孤独,我们会发现,其实孤独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它的正面作用远超一般人的想象,他的负面作用也是可以通过某些途径来化解掉的。我们不应该像对待洪水猛兽一样看待孤独。

相反,在这个喧闹的世界中,我们有时候还是需要让自己去感受孤独的。适度的孤独时间和状态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反思自己的内心,发掘更深一层的自身创造力。经过孤独历程的一番洗礼之后,我们能够更加积极的认清自己,面对人生。

《孤独》金句:人类并非只为爱而生,就算活得孤独,也一样能活得精彩。

孤独既不可怕也不可耻。能够忍受孤独并且抵御孤独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这种能力有助于我们发现自我、回归自我,从而更好地面对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No.82《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