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色雷斯人

色雷斯人是居住在巴尔干半岛东部——今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希腊和土耳其境内——与攸克辛海西岸的一个古代族群,语言上属印欧语系中的色雷斯语族。

注释: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languages)是一个极为广泛的概念,是十九世纪的英国学者威廉·琼斯提出的一个政治概念,即认为印度和欧洲的大部分语言都是从“原始印欧语”分化出来的,这些语言彼此之间具有亲属关系和相似性。它不仅包括两千纪时期进入亚洲和欧洲的赫梯人、米底人、波斯人、达赫人,还有凯尔特人、日耳曼人、亚该亚人、多利安人、斯拉夫人等。

2.1、源流

约前二千纪下半期,色雷斯人的祖先从今天的东欧平原出发,向西翻越喀尔巴阡山脉,进入多瑙河下游平原定居。以此为基地,他们不断向外扩张,逐渐征服了邻近的地区,其势力范围一度从攸克辛海(Euxine,今黑海)延伸到亚得里亚海。

约前一千纪初期,色雷斯人内部发生分化,以多瑙河和哈伊莫斯山为界,分为南北两支。其中南支色雷斯人因靠近文明世界(虽然是地位仍处于边缘地带)而得到较快发展,出现了早期国家的雏形;而北支色雷斯人则因其位置偏僻而发展较为落后。

大约在同一时期,同属印欧语系的伊利里亚人从多瑙河中游平原向南迁移至巴尔干半岛西部,驱逐或同化了这一地区的色雷斯人。

今赫布鲁斯河流域(今马里查河)的一个色雷斯部落的名称,到7世纪中期以后,逐渐成为对巴尔干半岛东部众多实用类似语言的部落之统称。

在进入巴尔干半岛东部后,一些色雷斯部落开始向东渡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入小亚细亚西部,如比提尼亚人(Bithynians)和弗里吉亚人(phrygians)。关于比提尼亚人,阿庇安认为他们的祖先是在特洛伊战争中被希腊联军打败的色雷斯人,他们是特洛伊人的盟友,因找不到渡船而被迫滞留在亚洲;而希罗多德则称他们最早可能是定居在斯特里蒙河流域的一个色雷斯部落斯特里蒙人(Strymonii),马其顿王国建立后(前8世纪上半叶),他们被迫离开向东迁移,进入小亚细亚西北部,驱逐并同化了当地的考克涅斯人(Caucones)。至于色诺芬则干脆称他们是“比提尼亚色雷斯人”。

注释:阿庇安(Appian),约公元95年~约公元165年,罗马帝国早期的历史学家,出生于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著有《罗马史》。上始于罗马王政时代,下止于2世纪初图拉真皇帝时期的历史;

希罗多德(Herodotus),约480年~425年,希腊历史学家,有“历史之父”的美誉,出生于小亚细亚西南部的希腊城市哈利卡纳苏斯,著有《历史》(又称《希波战争史》);

色诺芬(Xenophon),440年~355年,希腊历史学家,雅典公民,是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曾领导万人远征军从波斯返回希腊,著有《长征记》、《希腊史》等;

斯特拉波(Strabo),64/63年~公元23年,古罗马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出生于小亚细亚的阿马西亚,著有《历史学》《地理志》。

弗里吉亚人大约是在前二千纪晚期陆续进入桑加里奥斯河流域(Sangarios,今萨卡里亚河),逐渐定居在哈里斯河(今克孜勒河)以西和密细亚及吕底亚以东的一片区域。希罗多德称他们的祖先是居住在马其顿北部的布利吉人(Bryges),其中的一部分人早年移居亚洲,便改称为弗里吉亚人。斯特拉波也提到过曾有布利吉人渡越海峡进入亚洲而改名为弗里吉亚之事。到了前8世纪,弗里吉亚人完成了内部整合,建立了弗里吉亚王国。至前7世纪初,来自北方的辛梅利安人的入侵小亚细亚,攻陷并摧毁了弗里吉亚王国的都城戈尔迪乌姆,弗里吉亚王国因此元气大伤。前7世纪中叶,吕底亚王国逐渐强盛起来,他们打败了辛梅利安人,兼并了弗里吉亚王国。在历任弗里吉亚国王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戈耳狄俄斯,他留下的关于戈耳狄俄斯之结(Gordian Knot)的传说广为流传。弗里吉亚人的另一个独特文化是他们的帽子:弗里吉亚帽,在古代世界极为流行,从希腊人到斯基泰人都使用这种帽子。

延伸阅读:比提尼亚在6世纪中期为波斯帝国兼并,成为卡帕多西亚行省的一部分。4世纪初期,随着波斯帝国的日渐衰落,比提尼亚开始有独立倾向。从376年到326年,在一位叫巴斯(Bas)的贵族统治下,比提尼亚实际上处于半独立状态。334年,亚历山大大帝在格拉尼库斯之战中打败了波斯帝国在小亚细亚的驻军后,比提尼亚由于偏处西北,不但未受到马其顿军队的入侵,反而乘机彻底独立。326年,巴斯死后,其子泽普特斯(Zipoites)继位,建立比提尼亚王国。亚历山大死后,他的部下(继业者)瓜分了帝国,泽普特斯则周旋期间,保持了比提尼亚的独立。3世纪中期,泽普特斯之子尼科美德斯一世(Nicomedes I)建立了尼科米底亚(Nicomedia),并将加拉太人(高卢人的一支)作为雇佣兵引入小亚细亚,帮他对付塞琉古王朝。然而到了他的儿子基埃拉斯(Ziaelas)在位时,比提尼亚人就不得不面对加拉太人的威胁,为此他在245年主动与统治小亚细亚西部的安条克.希拉克斯联姻。基埃拉斯在一场与加拉太人的战斗中被杀,他的儿子普鲁亚恩斯一世(PrusiasI)继位。普鲁亚恩斯一世在位时,曾收留来此避难的迦太基名将汉尼拔。156年,普鲁亚恩斯二世入侵帕加马,阿塔鲁斯二世(Attalus II Philadelphus)在罗马人支持下获胜,战败的比提尼亚被迫向帕加马缴纳一笔巨额的赔款,以及500名质子和20艘战船。149年,在阿塔鲁斯二世的帮助下,普鲁亚恩斯二世的儿子尼科美得斯从罗马返回比提尼亚发动政变,迫使其父普鲁亚恩斯二世退位。尼科美德斯二世(Nicomedes II Epiphanes)维持了与罗马的友谊,并帮助它们打败了篡位的帕加马国王攸美尼斯三世(Eumenes III)。其子尼科美德斯三世即位后,插手卡帕多西亚的王位继承权之争,协助罗马与本都国王米特里达梯六世交战。95年,尼科美德斯四世继位,曾在王宫中单独召见年轻的罗马军官尤里乌斯.凯撒。74年,尼科美德斯四世病逝,死后无嗣,王国被遗赠给罗马。

比提尼亚诞生过许多的著名的学者,如哲学家卡尔西顿的塞诺克拉底(Xenokrates of Chalcedon,396/395年~314/313年);医学家布尔萨的阿斯克勒皮亚德斯(Asclepiades of Prusa,129/124年~40年);哲学家和辩论家卡尔西顿的狄俄尼索斯(Dionysius of Chalcedon,生卒年不详);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数学家尼西亚的希帕科斯(Hipparchos of Nicaea,190年~120年);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狄奥多西奥斯(Theodosios,160年~约100年)等。

2.2、经济

色雷斯人居住的巴尔干半岛东部和北部,自然资源丰富。其中哈伊莫斯山(今巴尔干山脉)区和喀尔巴阡山区有着丰富的森林和矿产资源(如金、银),以及适宜畜牧业发展的大片优良草场,尤以出产骏马闻名。而;而多瑙河下游和黑海沿岸的平原地区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沿海地区则有数量众多的天然良港,从前8世纪起,就有来自希腊殖民者在此定居,建立了诸如阿布德拉(Abdera)、拜占庭(Byzantium)、佩林塔斯(Perinthus)、埃努斯(Aenos)、庞提卡.阿波罗尼亚(Appollonia Pintike)、奥德索斯(Odessos)、托米(Tomoi)、伊斯托斯(Istros)等城邦。在希腊进入古典时代后,通过沿海地区的城邦,色雷斯出产的木材、鱼类和谷物出口至希腊各地。除谷物外,色雷斯人还在园圃中栽培葡萄、橄榄、无花果、洋葱和大蒜,懂得用地窖(siroi)来储藏食物,以及酿造葡萄酒和一种用大麦制作的啤酒(Bryton),种植亚麻用以制作衣物。

2.3、地理和分布

关于色雷斯人内部共有多少个部落,历来众说不一。前5世纪时的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认为色雷斯人共有19个部落;前1世纪的罗马地理学家斯特拉博则认为仅在多瑙河以南的色雷斯部落就有22个;而到了公元6世纪,一位地理词典的作者斯特凡努斯 (Stephanus of Byzantium)则在他的著作中列举了43个色雷斯部落。出现以上原因,可能与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有关,似乎一些大的部落内部发生了分裂,因此数量不断增多。

注释:如培奥尼亚人(Paeonians)虽通常被认为属伊利里亚族系,但因其有一定色雷斯成分,故而仍有人认为应将其划入色雷斯族系。而据希罗多德所述,在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方面都与色雷斯人颇为相似的阿加杜尔索伊人(Agathyrsi),却被现代学者划入了自亚欧草原西迁而来的游牧族群斯基泰人(Scythians)或萨尔马提亚人(Sarmathians)中。此外,作为现代罗马尼亚人祖先的盖塔人和达西亚人,如今虽已确认其属色雷斯族系,但长期以来对此仍存在争议。

根据现存的文字资料,属于色雷斯人的族群包括以下部落:

(1)居住在赫布鲁斯河支流阿尔提斯库斯河两岸的奥德里西亚人(Odrysians);

(2)居住在靠近马其顿东部边界沿岸狭长地带的皮埃里亚人(Pierians);

(3)居住在奈斯托斯河与斯特里蒙河之间的埃多内斯人(Edones)和萨特莱人(Satraes);

(4)定居在卡尔西迪克的锡索尼亚半岛的锡索尼亚人(Sithonians);

(5)被(希罗多德)认为是萨特莱人一支的培西人(Bessi);

(6)居住在斯特里蒙河以西的比萨尔提亚人(Bisaltians);

(7)居住在阿克修斯河右岸的波提亚人(Bottiaeans);

(8)居住在阿克修斯河与斯特里蒙河之间的克列斯通尼人(Crestonii);

(9)居住在埃诺斯河流域的阿普辛提安人(Apsinthian);

(10)刻尔松涅斯(盖利博卢)半岛附近的多洛科伊人(Dolonci);

(11)居住在罗多彼山区东南部的特劳索伊人(Trausi);

(12)位于赫布鲁斯河以西沿海地带的奇科涅斯人(Cicones/Ciconian);

(13)居住在马其顿东部、接近塞尔迈湾一带的米哥多尼人(Mygdones);

(14)居住在罗多彼山区和爱琴海之间、阿布德拉城附近的比斯托内斯人(Bistones);

(15)居住在潘加欧斯山附近的撒帕伊亚人(Sapaeans);

(16)曾被视为累姆诺斯岛古老居民、后来移居至靠近马其顿边界的辛提亚人(Sintians);

(17)居住在斯特里蒙河西岸、斯科米乌斯山南坡的密底人(Maedians);

(18)居住在赫布鲁斯河与迈拉斯湾之间的科埃拉勒泰人(Coeletaes);

(19)居住在伊斯克尔河附近的萨尔迪人(Serdians); 等

除此之外,还应包括居住在多瑙河以南的默西亚人(Moesians),赫布鲁斯河平原的彼洛格里人(Pyrogeri),居住在多瑙河流域的巴斯塔内人(Bastarnae),除此之外还应包括帕埃托伊人(Paeti)、德西亚人(Dersaeans)、奥多曼特人(Odomantes)、迪伊人(Dii)、德罗伊人(Droi)、培尼亚人(Panaean)、第安人(Dian)。

在希罗多德笔下,盖塔人被称为“一切色雷斯人中最勇敢、也是最尊重法律的族群”。达西亚人和盖塔人居住在多瑙河与哈伊莫斯山脉以北,多瑙河中游平原和喀尔巴阡山区之间的广袤土地上。

注释:在托勒密的记载中,提到过的达西亚人部落不少于12个,其中包括西部的普雷达文西人(Predavensii)、比艾菲人(Biefii)、阿尔伯森西人(Albocensii)和萨尔德西人(Saldensii)。中部的拉卡坦西人(Racatensii)、布里达文西人(Buridavensii)、波图拉坦西人(Potulatensii)和凯亚基西人(Keiagisii)。东部的科斯托波契人(Costoboci)、考科恩西人(Caucoensii)、锡恩西人(Siensii)和皮艾菲吉人(Piefigii)等。除此之外,属于达西亚人的还包括东北部的卡尔皮人(Carpi)。居于奥尔特河口的苏契人(Suci)。索梅什河一带的安萨门西人(Ansamensii)以及阿普利人(Apuli)诸部落。甚至达西亚人本身的属名或许也是起源于他们之中的一个重要部落。盖塔人当中包括科拉利人(Coralli)、居处多布罗加南部的蒂里齐人(Tirizians)、克罗比齐人(Crobizians)等部落。曾因被亚历山大大帝击败而闻名的特里巴利人(Triballi),亦可能是盖塔人的一个分支。

2.3、大事记

约前二千纪下半期,色雷斯人的祖先从今天的东欧平原出发,向西翻越喀尔巴阡山脉,进入多瑙河下游平原定居。以此为基地,他们不断向外扩张,逐渐征服了邻近的地区,其势力范围一度从攸克辛海(Euxine,今黑海)延伸到亚得里亚海。

约前一千纪初期,色雷斯人内部发生分化,以多瑙河和哈伊莫斯山为界,分为南北两支。其中南支色雷斯人因靠近文明世界(虽然是地位仍处于边缘地带)而得到较快发展,出现了早期国家的雏形;而北支色雷斯人则因其位置偏僻而发展较为落后,逐渐形成了达西亚人和盖塔人。

大约在同一时期,同属印欧语系的伊利里亚人从多瑙河中游平原向南迁移至巴尔干半岛西部,驱逐或同化了这一地区的色雷斯人

前8世纪初,来自阿尔戈斯(自称)的佩尔狄卡斯一世(Perdiccas I)率领马其顿人东迁至阿克修斯河流域,建立了马其顿王国,他是阿基德王朝首任君主。

马其顿立国后,不断对外扩张,逐渐征服了在阿克修斯河上游和斯特里蒙河流域的色雷斯部落。

前8世纪中期,随着人口的不断膨胀,希腊人掀起了新一轮海外殖民,来自希腊本土和爱奥尼亚的殖民者沿着塞尔迈湾向东,穿越普罗庞提斯海,进入广阔的攸克辛海,沿途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如前657年,来自麦加拉的殖民者在拜占提昂(Byzantion)的带领下,在亚洲的希腊殖民地卡尔西顿(Chalcedon)对岸,巴尔干半岛最东端的一处海岬上建立了拜占庭(Byzantium);前610年,在哲学家阿那克西曼德的带领下,来自爱奥尼亚的米利都人绕过普罗庞提斯海(马尔马拉海),在黑海沿岸建立了庞提卡.阿波罗尼亚,该城位于通往黑海的贸易路线之上,地理位置重要;25年后(前585年),来自米利都的殖民者又在阿波罗尼亚以北的海岸边建立了奥德索斯。除此之外,还有托米、伊斯托斯、麦西布里亚和阿布德拉等城市。

注释:324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决定迁都拜占庭,经过6年建设,新都在330年落成,更名为新罗马(Nova Roma),也称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is),在此后的千余年里,一直是东西方贸易的重要枢纽。

前513年,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率军远征巴尔干,随军的工程师用船在赫勒斯滂海峡上搭建了一座巨型浮桥。波斯大军征服了色雷斯与沿海的希腊城市,又使马其顿国王阿明塔斯一世臣服,只是在随后对多瑙河以北斯基泰人的远征中失利,大流士一世遂返回亚洲。

大流士一世将帝国划分为20个行省,分别是亚洲的吕底亚、卡帕多西亚、乞里奇亚、叙利亚、亚美尼亚、亚述、巴比伦尼亚、米底、埃兰、波斯、帕提亚、德兰吉亚纳、卡尔马尼亚、阿利亚、格德罗西亚、阿拉霍西亚、巴克特里亚、索格迪亚纳;非洲的埃及和利比亚;欧洲的色雷斯。

注释:根据大流士一世的谕令,规定居住小亚细亚的希腊人每年要缴纳400塔兰特的白银。密细亚人和卡里亚人每年要缴纳500塔兰特的白银。赫勒斯滂和色雷斯每年缴纳380塔兰特的白银。乞里奇亚人每年除了要缴纳500塔兰特的白银之外,还要进献360匹白马。腓尼基、叙利亚和塞浦路斯每年要缴纳350塔兰特的白银。埃及每年除了要缴纳700塔兰特白银外,还要交纳法尤姆地区的渔业收入和一定数量的谷物,此外埃及人还要对居住在孟斐斯的波斯人及其雇佣兵提供数万麦斗的谷物。苏萨和米底每年要缴纳300塔兰特的白银。巴比伦尼亚和亚述除了要缴纳1000塔兰特的白银外,还要进献500名充当宦官的少年。印度人则每年要缴纳300塔兰特的砂金。至于波斯人作为统治民族无需缴纳任何贡赋。另外还有一些边远部落民族只要进献礼物而无需缴纳税赋,埃及南面的努比亚人,他们每年要缴纳一定数量的金子、200块乌木、5个努比亚男孩和20根象牙。高加索诸民族每四年进献年轻男女各百人。而阿拉伯人则每年要进献1000特兰特的乳香。

前499年,波斯帝国统治下的爱奥尼亚发生起义,领导者是米利都城的僭主阿里斯塔戈拉斯(Aristagoras),他因进攻萨摩斯失败而被波斯总督阿尔塔弗尼斯废黜,为了保住权利便号召爱奥尼亚的希腊人发动起义。

起义迅速蔓延到邻近的卡里亚、赫勒斯滂和塞浦路斯岛,但由于彼此之间缺少联系,未能及时且有效的相互支援,因而被前来镇压的波斯军队各个击破。

前496年,阿里斯塔戈拉斯远征色雷斯,并在当地被杀。

前493年,波斯军队攻陷米利都,爱奥尼亚起义失败。

前492年,为了报复雅典在初期对爱奥尼亚起义的支持,大流士一世决定出兵入侵希腊。

同年,征服色雷斯的波斯将军马多尼乌斯领导的对希腊的第一次远征,因舰队在阿索斯山附近遭遇风暴以致无功而返。

前490年,阿尔塔弗尼斯领导的对希腊的第二次远征,在马拉松之战中被严阵以待的雅典人击败。

前480年,大流士一世之子薛西斯第三次远征希腊,波斯的陆军与海军相继在温泉关和阿特米西安海峡遭到希腊人的顽强抵抗,而另一支企图绕过优卑亚岛的分遣舰队因风暴而沉没,最终在狭窄的萨拉米斯海域被联军舰队击败。

前479年,希腊联军先后在普拉提亚战役和密卡尔山战役中歼灭了留守希腊的波斯陆军和舰队。

同年,雅典将军桑西巴斯指挥联军占领了位于赫勒斯滂海峡西岸的塞斯都斯(Sestos),缴获了薛西斯留下用来固定浮桥的巨大缆绳。

前477年,旨在抵抗波斯入侵威胁的提洛同盟成立。

同年,同盟舰队在塞米斯托克利、桑西巴斯和西蒙(Cimon)的指挥下,攻占了位于色雷斯南部斯特里蒙河畔的艾昂(Eion)。

注释:斯特里蒙河位于马其顿和色雷斯之间

前470年代,波斯入侵希腊战争的失利,以及希腊的反击,使波斯在色雷斯的统治瓦解。

前460年,色雷斯中部的奥德利西亚人(Odrysian)在特雷斯一世(Teres I)的领导下,在部落联盟的基础上建立了奥德里西亚王国。

奥德里西亚王国的统治结构松散,没有常备军,战时主要依靠从各部落临时征募的战士组成军队。国王的权力时常受到由部落贵族组成的议事会制约。

约前445年,特雷斯一世病逝。

西塔尔塞斯时,奥德里西亚人征服了罗多彼山区的色雷斯诸部落以及派奥尼亚的一部分,势力扩展至斯特里蒙河流域与巴尔干山脉以北的盖塔人地区,向西进抵下马其顿平原和阿克修斯河谷。从爱琴海沿岸的阿布德拉延伸至多瑙河口的全部地区都被纳入其治下。

势力扩张至斯特里蒙河与哈伊莫斯山以北的盖塔人地区,向西直至下马其顿平原与阿克西厄斯河谷地,海岸线从阿布德拉延伸到多瑙河口。

前431年,特雷斯一世之子西塔尔塞斯(Sitalces)继位。

前429年,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马其顿国王佩尔狄卡斯二世(Perdiccas II)背离雅典转而与斯巴达结盟,西塔尔塞斯应雅典人的请求,率领15万大军入侵马其顿,其时佩尔狄卡斯二世的侄子阿明塔斯亦在军中,西塔尔塞斯许诺在战后将扶持他为马其顿国王。因为雅典军队迟迟未能赶到(他们不相信色雷斯人会履行约定,故未派兵参战),西塔尔塞斯只得在马其顿境内肆意劫掠了八天后,在侄子塞奥底斯的劝说下班师回国。为了酬谢塞奥底斯,佩尔狄卡斯二世不顾妹妹斯特拉托妮可(Stratonice)的意愿,将她嫁给塞奥底斯。

前424年,西塔尔塞斯死于对特里巴利人的远征途中,王位由他的侄子塞奥底斯一世(Seuthes I)继承,马其顿公主斯特拉托妮可是他的王后。

塞奥底斯一世时,自称“色雷斯人之王”,奥德里西亚王国进入全盛时期,其每年向内地各附属部落及沿海的希腊城市中征收的贡赋高达400塔兰特,而彼时提洛同盟极盛时所获的贡赋也不过490塔兰特。

约前410年,塞奥底斯一世去世,阿玛多斯一世(Amadocus I)继位,奥德里西亚王国由盛转衰。

前400年,带领“万人远征军”从波斯腹地返回希腊的色诺芬在途中经过奥德里西亚王国控制下的沿海希腊城市。

在雅典将军色拉西布洛斯(Thrasybulus)的劝说下,奥德里西亚同意再次与雅典结盟。

约前390年,阿玛多斯一世去世,赫布里泽米斯(Hebryzelmis)继位。

前384/383年,在一场政变中,赫布里泽米斯被推翻,科提斯一世(Cotys I)成为国王。

科提斯一世是奥德里西亚的中兴之主,在位时继续保持与雅典的同盟关系外,还将他的女儿嫁给雅典将军伊菲克拉特斯(Iphicrates)。

注释:伊菲克拉特斯是前4世纪上半叶的雅典名将和军事改革家,曾组建过一支使用小圆盾、长枪与长剑的轻装部队,多次参与希腊城邦间的战争,甚至作为雇佣兵加入波斯国王对埃及的远征。

在稳固了外部环境后,科提斯一世决心恢复奥德里西亚王国昔日的疆域,因此不断与邻近的色雷斯部落作战。然而随着战场上的节节胜利,科提斯一世与雅典的关系却日趋恶化,后者担心重新强盛起来的奥德里西亚王国会威胁到雅典在色雷斯及黑海地区的利益。

前377年,雅典与邻国缔结盟约,成立了旨在对抗斯巴达的人的第二次海上联盟,

前375年,特里巴利人的首领哈勒斯(Hales)可能是在科提斯一世的支持下,入侵希腊城市阿布德拉,(据狄奥多鲁斯记载)只是由于雅典舰队的及时干预,才未能成功占领该城。

注释:特里巴利人是色雷斯人的一支,活动范围在多瑙河南岸与巴尔干山脉之间,深受凯尔特人、斯基泰人和伊利里亚人的影响。

前367年,波斯的吕底亚省督阿里奥巴赞内斯(Ariobarzanes)出兵占领了塞斯都斯。

前365年,阿里奥巴赞内斯起兵反对阿尔塔薛西斯二世(Artaxerxes II)的统治,而科提斯则反对前者及其盟友雅典

雅典将军提莫修斯(Timotheus)收复了塞斯都斯和克里索特(Krithote)。

前362年,阿里奥巴赞内斯因其子米特里达梯的背叛而失败被杀。

科提斯一世因与雅典为争夺切尔索内斯(Chersonese)而发生冲突,雅典将军查利德穆斯(Charidemus)的军队被打败。

战争期间,奥德里西亚王国内部爆发了由米托科瑟斯(Miltokythes)领导的叛乱,科提斯旋即镇压了叛乱。

前361年,和平协议签署,双方恢复盟友关系。

前360年,科提斯一世控制了整个切尔索内斯半岛。

在一次王室宴会上,科提斯一世被他的前顾问埃努斯的培松(Python of Aenus)和赫利阿里德斯(Heraclides of Aenus)刺杀。当两人回到雅典时,受到市民们的热烈欢迎,他们被授予荣誉市民的称号,并各获得了一顶黄金花环。

前359年,科提斯一世死后,奥德里西亚发生分裂,他的三个儿子瓜分了王国,其中塞索布勒普特斯(Cersobleptes)统治东部、由贝尔萨德斯(Berisades)统治西部,阿玛多斯二世(Amadocus II)统治中部的切尔索内斯和马罗涅亚(Maronea)。

前358年,西色雷斯的贝德里萨斯以其子塞特布利斯(Cetriporis)为自己的共治君主。

前356年,马其顿的腓力二世(Philip II)率军入侵西色雷斯,迫使贝德里萨斯及其子塞特布利斯臣服。其时雅典正深陷同盟战争之中,而无法干涉色雷斯事务。

注释:同盟战争,指前357年--前355年,第二次海上同盟与盟各国与雅典之间的战争。

前354年,腓力二世攻打中色雷斯的阿玛多斯二世,并夺取了阿布德拉(Abdera)和马罗涅亚(Maronea)。

前352年,贝德里萨斯去世,其子塞特布利斯成为西色雷斯的唯一君主。

前351年,阿玛多斯二世病逝,其子特雷斯二世(Teres II)继位。

前343年,腓力二世打败了东色雷斯的塞索布勒普特斯,迫使其臣服。

前342年,腓力二世再次入侵中色雷斯,夺取了欧摩比亚(Eumolpia),将其改名为腓力比(Philippopolis),阿玛多斯二世之子特雷斯二世被迫臣服。

腓力二世在色雷斯留下一支驻守,由一名将军指挥。

前341年,东色雷斯的塞索布勒普特斯去世。

前340年,腓力二世的军队包围了色雷斯最东端的希腊殖民城市拜占庭(Byzantium),雅典立即派出一支舰队前往增援。拜占庭建立在一段延伸出大陆的岬角上,临海且易守难攻。马其顿军队用尽了各种手段都无法攻破拜占庭的城墙,因此只得撤军。

腓力二世在外征战时,留其子时年16岁的亚历山大在国内摄政。西色雷斯的密底人以为腓力二世大军远在拜占庭,遂乘机入侵马其顿,为年轻的亚历山大所破。获胜的亚历山大长驱直入,在被占领的密底人的土地上建立了一座名叫亚历山大波利斯(Alexandropolis)的城市。

同年,安提帕特打败了希马斯山中的特拉诺里塔人,使其臣服于马其顿。

前339年,在结束对西徐亚人的战争后,腓力二世率军返回马其顿,途经哈伊莫斯山时,特里巴利人占据山路索取战利品,腓力二世指挥军队强行通过。双方战斗十分激烈,马其顿军损失惨重,就连腓力二世本人亦腿部负伤。

注释:特里巴利人居住在多瑙河中游其支流盎古斯(Angrus)河与布拉古斯(Brongus)河的交汇处附近

前335年,为了在远征亚洲之前解除后顾之忧,继位不到一年的亚历山大(Alexander the Great)即发动了对特里巴利人的战争。亚历山大的军队由来自上马其顿的方阵和骑兵、安菲波利斯的骑兵中队和其他轻装部队组成,约有1.5万人。从安菲波利斯(Amphipolis)出发,亚历山大首先到达腓力比(Philippi),然后向北渡过涅斯托斯河,翻越罗多彼山脉,向着哈伊莫斯山脉(即巴尔干山脉)挺进。从安菲波利斯出发到抵达哈伊莫斯山脚下,亚历山大和他的军队仅用了十天时间。色雷斯人在山脉南坡的西普卡隘口设防,试图阻止亚历山大的进军。亚历山大以方阵从正面发起进攻,以弓箭手从右翼发起攻击,而他自己则率领近卫步兵、持盾步兵和阿吉里亚人从左翼迂回。不过这些色雷斯人实在不堪一击,甚至还没等到亚历山大的左翼完成迂回,他们就已被正面的方阵步兵击溃。在成功通过哈伊莫斯山后,亚历山大率军进入特里巴利人的土地。在将所有老人、妇女和儿童送到多瑙河中一座名叫皮斯(Peuce)的小岛上后,特里巴利人集合了几乎所有成年男性,在利基努斯(Lyginus)河畔严阵以待,阻断了马其顿军的退路。亚历山大率军返身迎战并大获全胜,歼敌3千,只是由于夜幕降临他才未下令追击遁入山谷中的特里巴利人。亚历山大率军继续进发,进至多瑙河岸边,在汇合了从拜占庭赶来运送补给的船队后,计划对皮斯岛发起进攻。不过由于河中水流湍急,且缺少渡河所需的船只(运输船的体积太小,除了划桨手外,无法搭载太多士兵),再加上岛上设防严密,在尝试了一次登陆作战失败后,亚历山大遂放弃了占领该岛的计划。而此时,在得知河对岸的盖塔(Getae)人集结了一支4千名骑兵和约1万名步兵的军队,并(似乎)打算与皮斯岛的特里巴利人联手时,亚历山大决定先发制人。他下令征集南岸所有能找到的船只,不论渔船还是商船,此外又让士兵们在用来包裹帐篷的牛皮里填充稻草,或将它们绑在一起作为渡河用的舟筏。利用夜色掩护,亚历山大利用有限的渡河工具,仅用了一个晚上,就将4千名步兵和1500名骑兵运到了北岸。亚历山大以少胜多,一举击败了在岸边的盖塔人,然后向内陆深入,破坏沿途经过的农田,并焚毁了他们的城市,随后带着战利品渡河返回南岸。亚历山大袭破了盖塔人后,临近部落摄于他的威势都派出使者前来谒见,其中包括特里巴利国王塞卢马斯(Syrums)投降的使者。亚历山大接受了特里巴利人的投降,条件是提供贵族子弟作为人质,并派兵参加次年对亚洲的远征。盖塔人也派了一个使团前来,签订了与特里巴利人同样的条约。

前331年,驻色雷斯的马其顿将军索皮利昂(Zopyrion)指挥的一支3万人的军队在多瑙河北岸被斯基泰人、盖塔人和特里巴利人歼灭,后者可能是为了报复亚历山大在四年前的入侵。当时,索皮利昂率军包围了黑海北岸的奥尔比亚(一座米利都人建立的殖民地),而负责运送补给的马其顿舰队却在海上遭遇风暴。奥尔比亚人将公民权授予被释放的奴隶和外邦人,以加强守军的力量,并与斯基泰人结盟。索皮利昂决定撤退,然而他的军队在途中不断遭到斯基泰人的袭击,盖塔人和特里巴利人亦加入进来,最终使索皮利昂的军队全军覆没。

前325年,科提斯一世的一个后裔塞奥底斯三世(Seuthes III)起兵反抗马其顿的统治。

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后,马其顿将军(同时也是继业者之一的)利西马库斯在巴比伦会议上成为驻色雷斯的将军,他继续同塞奥底斯三世作战。

前320的霸权王国。

前314年,第三次继业者战争在安提柯父子与托勒密、利西马库斯、卡山德、塞琉古之间爆发,塞奥底斯三世与安提柯结盟。

前313年,利西马库斯打败了塞奥底斯三世,迫使其向自己臣服。

前310年,多瑙河中游的凯尔特人南下入侵特里巴利人的土地。

前300年,塞奥底斯三世病逝,王位由其子科提斯二世(Cotys II)继承。

前295年,凯尔特人再次入侵特里巴利人的土地。

前280年,科提斯二世死后,其子拉泽多斯(Raizdos)继位。

同年,塞尔特里乌斯(Cerethrius)带领2万凯尔特人大举入侵色雷斯。

前278年,莱昂诺托斯(Leonnorius)和卢特如斯(Lutarius)率领凯尔特人进攻拜占庭。

前275年,贝里萨德斯的另一个儿子塞科斯托多斯(Scostodos)继位。

前260年,拉泽多斯之子科提斯三世(Cotys III)继位。

前250年,特雷斯三世(Teres III)继位。

前240年,利斯珀利斯一世(Rhescuporis I)继位,他是科提斯三世的儿子。

前215年,利斯珀利斯一世病逝,其子塞奥底斯四世(Seuthes IV)继位。

前213年,普劳塔斯(Pleuratus)继位,其统治一直持续到前208年。

前212年,普劳塔斯曾率军攻灭了位于色雷斯东部的泰里斯王国。

前2世纪初,奥德里西亚王国分裂为若干小国(包括Canite和Odrissae),更加衰落。

阿玛多斯三世的统治一直持续到前184年。

前183年,阿玛多斯三世的儿子特雷斯四世继位,其统治一直持续到前172年。

前172年,特雷斯五世继位,其统治一直持续到前148年。

前180/170年,塞奥底斯四世之子科提斯四世继位(Cotys IV),其统治一直持续到前168/160年。

前171年~前168年,第二次马其顿战争期间,奥德里西亚王国因在战争中支持珀尔修斯而受到罗马的惩罚。

前149年,自称为腓力六世(珀尔修斯之子)的安德里斯库斯(Andriscus)在色雷斯召集了一支军队,打败了前来镇压的罗马裁判官尤文提乌斯(Juventius)。

前148年,腓力六世在入侵色萨利时被罗马裁判官梅特鲁斯(Metellus Macedonicus)在第二次皮德纳战役中打败,后逃往色雷斯。

同年,梅特鲁斯进军色雷斯,迫使当地人交出了安德里斯库斯。

前146年后,奥德里西亚王国沦为罗马的一个附属国。

约前140年,科提斯四世之子贝瑟斯(Beithys)登上王位,实际上他只是罗马人的一个傀儡,他的统治一直持续到约前120年。

约前100年,罗马重新建立了奥德里西亚王国,作为它的一个附庸继续存在,统治者可能是末代君主贝瑟斯的一个儿子。

前1世纪上半叶,部分色雷斯人和凯尔特人入侵巴尔干南部,伊庇鲁斯、达尔马提亚和希腊北部遭到攻击,他们甚至深入到伯罗奔尼撒半岛。而当时的“世界霸主”罗马,此时正处于内战边缘,无暇顾及。

前57年,科提斯一世(Cotys I)建立萨皮埃(Sapei)王国,其与奥德丽西亚王国颇有渊源。

前48年,科提斯一世死后,王位由其子雷斯库波罗斯一世(Rhescuporis I)继承。

凯撒在法萨卢斯战役中打败庞培。

前44年,凯撒在罗马遇刺,罗马内战再度爆发。

前42年,科提斯二世(Cotys II)取代其父雷斯库波罗斯一世成为萨皮埃的国王。

前30年,萨皮埃征服了另一个分裂于奥德里西亚的小国安塔埃(Antaea)。

前15年,科提斯二世病逝,他的儿子罗梅塔尔斯一世(Rhoemetalces I)。

前13年,因叛乱而失去王位的罗梅塔尔斯一世逃往罗马避难。

前12年,在罗马皇帝奥古斯都的干预下,罗梅塔尔斯一世复位。

公元12年,罗梅塔尔斯一世死后,奥古斯都将王国一分为二,分别交由他的弟弟罗梅塔尔斯二世(Rhoemetalces II)和儿子科提斯三世(Cotys III)。

公元19年,罗梅塔尔斯二世(Rhoemetalces II)杀死了侄子科提斯三世,并宣布后者为自然死亡,顺势兼并了他的王国。

公元26年,科提斯三世的妻子带着孩子出逃,并向罗马皇帝提比略提出申诉,在后者的干预下,罗梅塔尔斯二世被废除,王国再次交由科提斯三世的儿子罗梅塔尔斯三世(Rhoemetalces III)。

公元46年,罗梅塔尔斯三世被他的妻子谋杀后,罗马兼并了萨皮埃,成为色雷斯行省。

2.4、历任奥德里西亚君主列表

特雷斯一世,前460年--约前445年在位

西塔尔塞斯,前431年--前424年在位

塞奥底斯一世,前424年--前410年在位

阿玛多斯一世,前410年--前390年在位

赫布里泽米斯,前390年--前384/383年在位

科提斯一世,前384/383年--前360年在位

东色雷斯的塞索布勒普特斯,前360年--前341年在位

西色雷斯的贝尔萨德斯,前360年--前352年在位

中部色雷斯的阿玛多斯二世,前360年--前351年在位

西色雷斯的塞特布利斯,前358年--前352年(共治)、前352年--前342年在位

中部色雷斯的特雷斯二世,前351年--前342年在位

塞奥底斯三世,前331年--前300年在位

科提斯二世,前300年--前280年在位

拉泽多斯,前280年--?在位

科提斯三世,前270年--前250年在位

利斯珀利斯一世,前240年--前215年在位

塞奥底斯四世,约前213年--前190/175 年在位

普劳塔斯,前213年--前208年在位

阿玛多斯三世,?--前184年在位

科提斯四世,前180/170年--前168/160年在位

贝瑟斯,前140年--前120年在位

你可能感兴趣的:(2、色雷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