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小记W23】聊聊英国的科研生活

这一周开启了学术的六月,从周一周二的data carpentry,到周三的例行夏日研讨会,周四斑马鱼culling培训,周末又进行了半天的细胞实验,感觉一周一晃而过。加上天气慢慢变热,没有心情外出游玩,还要保持好体力迎接接下来的三日魔鬼训练。于是家里蹲的周末,做起了家庭主妇,洗衣做饭,整理花草,今天顺便来聊一聊英国的科研生活。
来英也有三个多月了,主要目的是科研,然而三个多月已过,一切还刚刚起步。原本的我以为一周足够适应生活开始全新的篇章,但事实是,总会有让你意想不到的事情会发生,而且很多时间和事情发展方向不是你自己能预料到的,而且不得不吐糟某些事情的效率,只能让你干着急。

1. 校园里的科研百态

来英之后,也见识了英国高校里不同的科研人群。他们不同的身份,做着不同的工作,构成了英国高校科研学术界的特色。我所在的实验室有PI 3名,固定博后3名(刚出站1名),在读博士3名,交流人员6名(其中2年博后1名,1年博后1名,短期交流博后1名,短期交流博士2名,短期交流硕士1名,交流人员来自亚非欧三大洲,黑白黄三色人种)。接下来,我将以我所在的实验室为例,介绍英国高校的一些科研情况,因是小团体观察到的现象,不代表整个英国高校的科研情况。

第一类是高校里的大Boss。比如,我们的导师,一半多的时间是在外满天飞,拉项目谈合作。以他们为首的往往会有一个团队,大Boss主攻对外,团队里往往还会有两三个PI,有一个会负责日常组会、实验室管理等事宜,另外的可能是较为年轻的PI,也会有自己的小项目,带学生等。每个团队的PI一般都具有带博士的资格,但一个导师每年最多也就一个博士,以一个PI为一导,其他导师也可能进行相关指导,实验室基本无硕士,即使有也是短期做项目的学生,流动性很强。

第二类是高校科研主力军,PhD&Postdoctor。当然,这里的主力军既包括固定的拿学位的博士,打工的博士后,也包括各种短期交流的博士博后们。我所在的实验室人员构成大概包括了所有可能的情况。英国博士一般是4年,自带项目经费。他们大多是有医院或企业奖学金资助,不需要导师额外出资,而且专款专用,实验室公用的试剂耗材很有限,80%以上的试剂耗材都是专人专用。英国博士毕业无论文要求,压力低,时间灵活自由。但毕竟读博士还是学点做点东西的,而且每周还有例行的组会,不定期的Seminar。相对国内学生来说,他们的时间非常自由,所有的时间安排全由自己,除了组会,导师不会像国内一样定期查岗。比如我们办公室的小伙,经常早上十点还不见影,下午三四点也有不在的情况。当然,付出与回报也是成比例的,就像比他晚一年的一个博士今年可以跟他一起毕业,也许人家相对勤奋一点。而且很多学生也会在学期中有自己的旅行计划,导师也毫无意见。周末整个楼很少见到人,而且进门还要登记。在英国,大家会把工作和生活分的很开:很少有人在非工作时间加班或谈论工作或科研。工作时间提高效率,其他时间享受生活,其实这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一点。另外值得学习的一点就是,英国博士自主性强,目标明确。最近的夏季研讨会有听几个博士的报告,尽管他们做的内容并不多,但在介绍项目背景时,内容都非常的丰富且逻辑性很强。也就是说,他们在进行自己的项目之前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文献阅读和整理归纳,目标导向型,非常明确自己在做什么,要怎么去做。而不是像国内很多博士,可能各种实验技能都掌握的很好,但没有什么自己的思路,虽懂得吃苦,但只会蛮干,结果只能事倍功半。与博士不太一样,以我所在的实验室看,博士后分两类,内向型和外向型(此处个人命名,不代表真实分类)。前者是类似博士一样每天实验室做实验的,另外还有一类像PI一样也会经常在外面跑,交流合作型的博士后,也会搭建一些实验室平台。我所在的实验室,3名博后中有两名就以实验室工作为主,而另外一名却很少在实验室见到她的身影,相反每次组会上都是侃侃而谈,介绍自己在外参加的活动与交流的项目或者搭建的实验平台。此外,实验室还会有一大批的来自世界各地长短期交流人员,我所在的实验室这一人群非常丰富。这一类人群也都是带着项目过来的,所以相当于也是花自己的钱只是用实验室的仪器场地等资源。前面提到,因为是专款专用,所以所有的试剂耗材也都要自己来订购,因此花费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从试剂订购到项目落实,也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而且这期间还要不断向本实验室固定人员询问一些严格的操作流程规范,所以看似简单的实验操作起来也需要较为长的适应时间。

第三类是科研爱好者。来英很深刻的印象是,有那么一群白发苍苍的老头,他们和蔼又可亲,他们热情又好客,早起活跃在实验室的每个角落。对,我认为这一类人应该成为科研爱好者。一把年纪了,科研的名与利对他们来说应该不是诱惑,相反,做实验应该是纯粹的个人爱好了。我们就遇到了这样一群人,三个可爱的小老头Neil,Barry &Toney。由于培养箱有限,我们被安置到了楼上其他课题组的实验室,这在国内,应该是不太受待见的。在这里,我们却受到了额外的照顾。最开始Neil告诉我们会尽快给我们腾出地方,并做好卫生。后来的Barry见到我们还问我们是否需要其他东西,并向我们免费提供了置物架和超低温室,并告诉我们实验室一些仪器如何使用。而几次早起去做实验,更是遇到了Toney早在超净台前忙碌了起来,他还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你好”向我们问候,还告诉我们自己也有一个中国儿媳妇。这一切,让在异国他乡的我们暖暖的。所以,让我一度觉得在英国上了年纪的老爷爷是最可爱的人,无论是热爱科研的老顽童,还是路上热情给你指路的老爷爷。

第四类是科研辅助人员。跟国内一样,在这里也有一大批科研辅助人员,有了他们才有了整个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英国,这一类人多被称为Technician,他们会管理实验室的一些仪器使用,门禁卡的开启以及一些日常报销事宜。英国的科研人员其实是很幸福的,很多像国内的那些杂事都不需要自己去管理。比如试剂耗材下单后,会邮递到楼下的Store,到了就会有人专门通知去取货即可,订货与财务系统相通,后期的报销事宜不再需要自己去办理。对于日常的差旅费用报销,也只需要提供好相应的收据,打印好表格交给系里的Technician就好,如国内的系统填写、预约、发票查验、各个领导签字相比,要省心省力好多。而且Technician还会很热情的提醒你大概多久可以收到汇款,一切都很愉快。像实验室的液氮二氧化碳等这些,到了时间也会有专门的人员过来通知你去灌装。另外,因老公要养鱼,本周我们还去参观了另外一个养殖中心,除了专门的自动化投喂装置外,那里也有专门的Technician负责日常维护,甚至还可以付费取样。实验室和办公室日常也有专门的清洁人员打扫,甚至用完的瓶子都可以放到专门的箱子里会有人拿去清理并送回。从这个角度来讲,英国也是科研人员的天堂,因为与国内相比,实在是少了太多的杂事。

2. 我们走过的那些弯路

作为一个留学小白,在实验室没有一个华人的情况下,初次出国每一个小问题都可能被无限放大,我们也不例外。出门在外,导师是唯一需要对你负责任的人,遇上一个心肠好的导师也是我们幸运。但前面有提到过,我们的这个大Boss经常满世界的飞,所以很多事情也都得靠自己。由于实验条件的差异,不能延续国内科研,原本我打算过来做一下科研助理之类的, 结果发现这边每个人都很轻松的样子,好像根本没有这样的一个职位存在。于是自己大部分时间用来看文献处理数据学生信上了,顺便帮一下我家那位实验。
科研计划的制定:老公在国内已经制定好了研究计划,当然具体的细节还是来了跟导师再三讨论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修正,当然,这一过程我也有幸参与,尤其是一次与卡迪夫大学Peter教授的谈论,让我感觉与几位科学家的圆桌会议还是挺刺激的。在与导师和其他教授的讨论中,确实也收获了很多很好的建议,但具体的细节还是老公阅读了大量文献后总结归纳的。由于经费的有限(其实经费并不算少,只是相对英国的物价,只能说很有限了,20多磅一对引物,你说多少钱算多呢),研究计划也一再压缩更正,这个过程大概持续了一个月多。当然这期间也在寻找细胞系,等待实验材料,等待养鱼培训课程。
等待细胞宝宝的漫长过程:我们所在的实验室是在细胞培养尤其是鳃细胞培养取得较好成果的实验室(首次建立的实验方法曾发表于nature protocol),然而老公要养的细胞系却没有(十年前曾经有人做过,后来不知道为什么不了了之)。由于该细胞系价格较为昂贵(500多胖子),导师原意是先问问身边是否有人在做,所以等待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无果,才决定在ATCC定。细胞系比预期到的快了不少,而同时定的Medium却迟迟不来,由于实在等不及,只能选择了另外的厂家来定。材料都到位了,却发现培养箱我们要的温度并没有,而原本以为没人用的那个确是另外一个温度,看似空着,但貌似并没有给我们用的意思。于是乎,与导师商量,奔波在寻找培养箱的路上。也终于在Technician的帮助下找到了楼上那个闲置很久养过细菌的培养箱。经过technician的清理和二氧化碳准备,也算有了细胞生存一席之地。大概又过去一个月,眼看细胞保质期要到了我们选择了细胞复苏。没想到的是,细胞复苏第二天就全漂了。以我曾经稀里糊涂摸索三年的细胞培养经验看,这显然是挂掉了啊。于是又跟ATCC联系,这期间老公听说漂了就挂了甚至丢弃了细胞。等ATCC回复我们得知这种细胞状态不好就不贴,但只要存活就有贴的可能性。无奈我们收集了剩余仅有的细胞去计数测成活率,却发现折腾了三四天的细胞并没有完全死掉。于是又奔波于救细胞的路上。这期间,“屋漏偏风连阴雨”,培养箱又出现过温度不稳定,CO2泄露的问题,当然被全能的老公想尽办法都拯救过来了,可是真的很虐心。这期间,我们并没有停止搜救,也曾在research gate上发现了英国另外一所高校有人遇到了同样的问题,经过老公各种福尔摩斯式推断,根据其研究方向联系到了其导师,并询问了一些建议。与此同时也收到了ATCC的回复,并同意重新邮递一管过来,当然这又意味着一个漫长的等待,但至少又给了我们希望。大概又快一个月的时间,在按照ATCC重新定制了相关试剂后,我们开始了新一波细胞的复苏。这次细胞很给力,长势很凶猛。但细胞长满后,由于过于急于求成,1:3的传代由于细胞密度较稀,原计划的周末冻存MTT,却因细胞数目太少,不得不继续培养中。细胞培养的路上未完待续,也许我们会遇到更多的难题,但相信,只要耐心对待,总有拨云见日,风雨后遇到彩虹的那一天。
养鱼的艰辛路:在英国,做个动物实验的各种约束还会很多。开展一项动物实验,至少要有三方面的资质,场地资质,项目资质,及操作人员资质,即使是不直接实验的取样人员也要进行严格的培训与评估。来的第一个月,导师就给老公发了培训课程,但还好细心地老公发现那是哺乳动物的培训,与自己需要的鱼类license并不一样。后来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隔壁高校的培训课程。两三天的培训课程让老公也是吃了不少苦:课上班上只有俩学生,老师全程互动交流,本来听力口语就不好的他还要听那些蹩脚的动物伦理法律,真是全程懵逼,生无可恋,他说估计老师都要烦了;课后,两天晚上老公都看到很晚,我看到那一堆每个字母都熟悉放在一起不认识的单词都觉得想吐了。还好,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周后老公邮件收到通知被告知顺利通过了。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申请过程,先是要拿到成绩单,然后向学校提交申请。原本老公都理清了思路,等着要成绩呢。对方告知要五周之后才拿到。老公天真的就以为对方五周之后可以把证书直接递过来了。于是真过了五周,没收到任何消息后才再次联系对方,却被告知,成绩单一个月前已经邮递了。天!可是这期间没有任何人告诉我们邮件递了,也没有任何人提醒邮件到了,我们就这样干等了1个多月。后来在办公室旁边一个架子上找到了那封邮件。直到现在我都没明白,为什么明明早就递出来的信不告知一下已经递出了呢?同样,学院的收发室难道就默认的邮件往那里一堆就不管了吗?我们去找邮件的时候发现了很多封无人领取的邮件,这中间还不知道有多少是要紧的邮件呢。但凡有一方给我们一个善意的提醒,我们都不至于白白等上一个多月。好在,老公跟导师再三沟通,实验不能再等了,必需开始了。这之后,养殖中心的培训人员才同意先对我们进行相关的培训。对,我这个到时候取样的人员也要接受全程培训并进行考核方能进行帮忙。Hogkin Centre设备还比较先进,从入门的各式消毒,到各个房间的独立,都足以看得出来其操作规范性。中午忍受着饥饿和疲倦参加完了两个多小时的培训,也算是有了进入的资格。当然这是开一张表格上的三个勾勾,还有大半页的内容需要导师进行进一步的培训。同时后续还填写了各式申请表。期待一切顺利吧,接下来将会跟他们去讨论我们的项目,如果顺利,养殖过程将会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维护,也许这也算是可以帮我们弥补时间的一种方式吧,希望一切顺利。
我的科研艰辛路:在准备好陪老公出国后,年前的几个月,在帮导师补一篇数据的文章的同时,我也加紧了自己的实验进度。理论上讲,完成了四个小实验的取样和测定任务,其中两个还有转录组的数据。给自己的目标就是完成这几个实验的分析,论文撰写,并设计好接下来的实验方案。其实按进度来,在国内的这大半年,也是做不了实验的。需要对前面进行总结归纳才有后面的工作开展。三四月份,我主要对自己的数据进行了整理,由于没有转录组分析经验加上电脑配置的不允许,这一块只能依赖于国内实验室课题组其他人员的帮忙,而人在外依靠他人只能将就人家的时间。在发现前期数据分析并不理想时,跟导师反应了情况,导师让生信同学进行再次注释并分析,只是这期间遇上了设备使用的冲突,然后自己的数据也只能放入无限的等待中。加之老公这边实验状况百出也就一再搁置。自己学生信的念头一直有,也曾在四月底给自己制定了一系列学习计划。但越来越缺乏自律和坚持的自己学习之路不断中断。到现在仍属于没有跨进半只脚的状态。不管怎样,在本月起参加的两次workshop会让自己重拾信心,将这个年头坚持并实现。这是值得拼搏的一年,要清楚自己的身份和任务,尽量少做无用功,不要前功尽弃。再多外界的烦扰与困难,要是有一颗坚持的心,一切荆棘都不是问题。
也许,我不是一个擅长做科研的人,没有人天生擅长做什么,走上了这条路,注定要不断前行。既然选择了,便只顾风雨兼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伦敦小记W23】聊聊英国的科研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