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忠贞

真实的忠贞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

什么是忠?

什么是贞?

现代汉语的解释就是,忠,就是忠诚,也就是尽心尽力;贞,就是忠于自己的原则,坚持不变。

话说,孔子被围困在匡的时候,颜渊最后才赶到。

孔子说:“我以为你已经死了。”

颜渊说:“您还活着,我怎么敢死呢。”

好好来分析这句话,很有意思。如果这句话在传统社会或是就在当代定是大逆不道的。孔子是你的长辈,更是你的老师,竟说出这样的话,那是天理不容的。你怎么能够诅咒自己的老师死呢?这还得了。

在这里,我们来说说孔子的理想,孔子一生都在致力于“复礼”,复什么礼?周公所定下的礼,以实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贤,臣忠,父慈,子孝”等级分明的和谐共处的理想社会。

在现在看来,这是一种等级制度。

但这不是孔子的初衷,他希望每个人都去干自己的事,不要“逾矩”,不要“违礼”,如果每个人都按照礼的要求去做,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这样,天下自然太平。这是孔子这一生的追求。

按照孔子规定,这似乎是不合礼的,但为什么这在《论语》很为人津津乐道呢?在这里正好反映了孔子对忠贞的态度。

在众多的弟子中,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悟性也是最高的,也是最了解孔子的,自然也是孔子最合适的合法继承人。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贤哉!回也。”在一句话中说两次,这在《论语》中是绝无仅有的,只此一家,别无二店。可见孔子对颜回这种安贫乐道的精神的赞美。

孔子曾在私下里问子贡:“你和颜回两个人,谁强一些呢?”

子贡回答说:“我啊,怎么敢跟颜回比呢?颜回听一件事,能推知十件事;而我呢,听到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

孔子微笑道:“不如他啊,我同意你的看法,不如他啊。”

从这里可以看到颜回的悟性,以及孔子待人的态度。他没有欺骗子贡,不如就是不如,这就是他对贞的看法。

再回到这个故事。

大概情景应是这样的,孔子一伙人在匡这个地方被困了,饥寒交迫,可能还有流兵的迫害,不少弟子都走了,死的死,伤的伤,孔子四下一扫,没发现颜回,内心很是着急,在这焦急的等待中,颜回从后面跟上了,孔子见到颜回,自是百感交集。

颜回自然是不会背离孔子而去,而之所以能够强撑,很有可能就是为了追随孔子。

这就是忠。

这就是贞。

真实的忠贞_第2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

而现在对忠贞的理解,似乎都指向了花边。

你可能感兴趣的:(真实的忠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