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量化宽松(QE)你应该知道的

量化宽松(英语:Quantitative easing,简称QE)是一种非常规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相当于间接增印钞票。量化宽松政策所涉及的政府债券,不仅金额庞大,而且周期也较长。一般来说,只有在利率等常规工具不再有效的情况下,货币当局才会采取这种极端做法。

其操作是由一国的货币管理机构(通常是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购入国债、房贷债券、等证券,使商业银行在央行开设的结算户口内的资金增加,使外部的银行体系注入新的流通性(变成外部银行的货币资产),以提高实体经济环境中的货币供应量。

中央银行利用凭空创造出来的钱在公开市场购买国家债券、借钱给接受存款机构、从银行购买资产等。这些都会引起政府债券收益率的下降和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的降低,银行从而坐拥大量只能赚取极低利息的资产,央行期望银行会因此较愿意提供贷款以赚取回报,以纾缓市场的资金压力。

当银行已经松动,或购买的资产将随着通货膨胀而贬值(如国库债券)时,量化宽松会使货币倾向贬值。

由于量化宽松有可能增加货币贬值的风险,政府通常在经历通货紧缩时推出量化宽松的措施。而持续的量化宽松则会增加恶性通货膨胀的风险。

在部分准备制下,银行保持一定比例的存款准备金,其余的资金可作贷款之用。从量化宽松的过程中增加的存款,银行可通过借贷,再创造出更多的货币供应,即存款倍数效应(deposit multiplication)。例如,假设货币流动性是平均10次交易,量化宽松每创造$10,000,可产生的最终货币供应为$100,000。

量化宽松向本土银行同业市场提供充足流动资金,大大降低借贷成本,最终期望所有借款人都能受惠,以支持整体经济运作。一般来说,量化宽松可支持整体经济,并“有助纾缓或遏抑经济逆转的影响。”

虽然被形容为“开机印钞票”,但量化宽松通常只是调整电脑账目。一个国家要实行量化宽松,必须对其货币有控制权;所以,欧元区个别国家不能单方面推出量化宽松政策。

当以降息来增加货币供应成效不彰的时候,央行便可能推出量化宽松措施;通常在利率接近乎零的时候出现。

美国

针对2007年开始的环球金融危机,美国联准会主席柏南克以量化宽松手段应付,在实施三次后于2014年10月结束。

关于量化宽松(QE)你应该知道的_第1张图片

08年金融海啸后,美国推出了三轮量化宽松,货币基础大幅增加。

零利率政策:从2007年8月开始,美联储连续10次降息,隔夜拆借利率由5.25%降至0%到0.25%之间。联邦基金利率自08年12月16日起,一直维持在0.25%。

补充流动性: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至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期间,美联储以“最后的贷款人”的身份救市。收购一些公司的部分不良资产、推出一系列信贷工具,防止国内外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出现过分严重的流动性短缺。美联储在这一阶段,将补充流动性(其实就是注入货币)的对象,从传统的商业银行扩展到非银行的金融机构。

主动释放流动性:2008年到2009年,美联储决定购买3000亿的美元长期国债、收购房利美与房地美发行的大量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在这一阶段,美联储开始直接干预市场,直接出资支持陷入困境的公司;直接充当中介,面向市场直接释放流动性。

引导市场长期利率下降:2009年,美国的金融机构渐渐稳定,美联储渐渐通过公开的市场操作购买美国长期国债。试图通过这种操作,引导市场降低长期的利率,减轻负债人的利息负担。到这一阶段,美联储渐渐从台前回到幕后,通过量化宽松为社会的经济提供资金。

英国

英国也同样以量化宽松政策作为金融政策以减低金融危机的影响。

日本

最先采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国家是日本。在2001年日本央行作出了这样一个惊人的举措,他们采用了一个新型的货币政策工具,是在零利率基础上实行的进一步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来应对出现的通货紧缩,而在此之前并没有哪个国家尝试过这种政策。其做法是将大量超额资金注入银行体系中,使长短期利率都处于低水平,从而刺激经济增长,对抗通货紧缩。

日本在2012年底开始实施的安倍经济学实质上也是量化宽松政策。

欧元区

2015年1月22日,欧洲央行也宣布欧元区于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实施欧洲版量化宽松政策。

2015年12月04日,欧洲央行宣布延长QE至2017年3月,再度调降主要利率从负0.2%下调至负0.3%,并将量化宽松期限延长至少半年,每个月维持购债600亿欧元不变,总规模将扩大至1.5兆欧元。

造成影响

这一在当前几乎普及全球的非常规政策措施,虽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通货紧缩预期的恶化,但对降低市场利率及促进信贷市场恢复的作用并不明显,并且或将给后期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一定风险。

第一种情况,如果量化宽松政策能成功生效,增加信贷供应,避免通货紧缩,经济恢复健康增长,那么一般而言股票将跑赢债券。

第二种情况,假如量化宽松政策施行过当,导致货币供应过多,通货膨胀重现,那么黄金、商品及房地产等实质资产可能将表现较佳。

第三种情况,如果量化宽松政策未能产生效果,经济陷入通缩,那么传统式的政府债券以及其他固定收益类工具将较为吸引。

量化宽松极有可能带来恶性通货膨胀的后果。央行向经济注入大量流动性,不会导致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但是,一旦经济出现恢复,货币乘数可能很快上升,已经向经济体系注入的流动性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将直线飙升,流动性过剩在短期内就将构成大问题。

量化宽松政策,不仅降低了银行的借贷成本,也降低了企业和个人的借贷成本。现在全球同此凉热,各国政府都在实行超低利率,其本意是希望经济迅速复苏。但结果事与愿违,那些本该进入实体经济的量化宽松货币,在有些国家却流入了股市,比如美国,在经济基本面根本没有利好的情况下,股市却扶摇直上。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一把双刃剑,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大量资金,有助于缓解市场资金紧张状况,有助于经济恢复增长;但是,长期来看,埋下通胀的隐患,在经济增长停滞的情况下,或许会引起滞胀。另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还会导致本国货币大幅贬值,在刺激本国出口的同时,恶化相关贸易体的经济形式,导致贸易摩擦等等。对于全球经济霸主的美国而言,实施这种激进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其本国和全球经济的影响更是不容小觑。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量化宽松(QE)你应该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