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阅读平台试水体验(多看阅读,豆瓣阅读,微信读书,Kindle)

作为一个读书爱好者(阅读的风格可见我的豆瓣书单),我对于各种阅读的媒介和工具总是充满了好奇,各种各样的阅读软件和阅读器都多多少少玩过,家里的纸质书更是多得满出书柜。

我刚开始读电子书用电子书阅读器的时候,身边人对于电子阅读还嗤之以鼻,Kindle还只有PaperWhite一代,多看的排版还能秒杀一切友商,豆瓣阅读还是那个又难看又难用还万年才更新一次的版本,其他的各种像掌阅(iReader)、GoodReader和Documents也是各有优劣。

到今天,Kindle换成了Voyage依然是我的主力阅读器,多看的精排优势在消失同时平台上开始充斥低质量书,豆瓣终于把它的阅读软件换上了自家的小清新风格,百度做了自己的百度阅读,淘宝有自己的淘宝阅读(还是挖了多看的高管,虽然现在看起来是要倒),京东也出了自己的阅读器,掌阅不再满足只做电子书平台也出了阅读器,然后就是半年前腾讯也出手推出了微信阅读。

一瞬间,好像电子阅读这个市场突然就变得异常拥挤,小小的蛋糕却吸引得大批厂商蜂拥而至,但是毕竟现在一般人肯静下心阅读的时间就那么一点,经不起这样瓜分。不过电子阅读市场这么『繁荣』的样子,不禁让我想起当初自己对于各大平台的试水取舍经历。

电子书 VS 纸质书

最早的电子书概念应该算是那些放在功能机(甚至是MP3)上的txt文件,那个时候我真是见识过在一次只能看一行的MP3上硬生生读完一大本小说的人,那样纯粹的阅读的乐趣现在也是很少了。

我当时在电子书和纸质书之间做抉择的时候,已经到了多看在Android上发出第一版的时间点了。当时我是大三到大四的暑假,已经在实习了,软件公司(导师公司)的工作时长会严重压缩的业余生活,每次早上7点半起床到晚上7点半吃完饭,基本上都算是工作时间,偏偏还遇上保持着『你主管都没走,你怎么能走』管理哲学的老板(导师),所以下班时间基本只晚不早。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发现根本做不到像以前那样自在读书,一天除去工作和生活琐碎,已经没剩多少时间,而且书还没法随手就拿到,晚上有时候待教室有时候待实验室有时候直接回寝室,又不可能把书整天随身带却只为了能看那么半个小时。

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子书就变成一种不错的选择,电子书对比纸质书的优势点是非常明显的:

  • 便携:其实就是带着手机就行,我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使得阅读电子书基本是零额外携带成本,完爆纸书。同时,邻近毕业了怎么处理自己那么多书一直是我的困扰,所以几乎每次都要一再遏制自己再买书的冲动,非常痛苦。
  • 笔记:看纸书让我最头痛的一点就是做笔记,因为带着书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要随身带着笔记本实在太麻烦,除非是去图书馆的这样专门的长时间的阅读行为,不然为了偶尔的几句笔记却需要额外带一个笔记本,实在接受不能(但是在真正需要记笔记却记不了的时候更令人抓狂)。电子书基本完美解决这个问题,做笔记基本算是各家电子书阅读软件最平常的必备功能,却完美解决了纸书的一大痛点。
  • 碎片化阅读:很显然,现在在工作日还能挤出大段连续完整时间的人已经不多了,但是各种碎片空闲时间零零总总却也不少:等公交车等地铁的时间、排队买饭的时间、工作的间隙等等。这些时间单看都特鸡肋,长不长短不短,但是一天下来这些时间总和却不算少。而且这些时间由于各种局限,其实能做的事情并不多,但是很适合用来做手机上的短篇阅读。那些对上下文依赖没那么强的文本类型,都很适合在这些时候用电子书阅读,而且积少成多,一本书很快不知不觉就读完了(我在多看上看完的第一本书就是《黑客与画家》,基本可以算是用等车和坐车的碎片时间看完的)。

当然了,劣势也同样明显:

  • 书少:纸质书本身作为记载人类智慧的最大载体,存在这上千年形成的巨大知识宝库,体量比电子书大太多了。而且纸质书一般都具有首发优势,加之很多书受版权限制暂时出不了电子版,都是电子书的巨大劣势。当然,价格可能也是一个,一本纸质书卖几十块钱没人会抱怨什么,但是一本电子书卖十几块钱就会有很多嫌贵了,毕竟大众没有培养起来为虚拟产品付费的习惯(各类应用APP同理)。
  • 排版差:纸质出版社,出版一本书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放在排版设计和校对上,电子书出版不可能也花那么多时间和人力(首先是没有这么多资源,其次是如果这么做那电子书就会和纸质书定价差不多,那样更没人会买)。所以市面上的电子书(特指2012到2013年左右的那段时间),不管是官方的(亚马逊)还是个人的(盗版或是其他渠道),排版都不尽如人意,校对也是乱七八糟,即便是以精排版著称的多看也是有让人难以忍受的时候(当初在多看 for Kindle上看《基业长青》那个痛苦还历历在目)。

在车上用多看看完了几本书之后,我算是终于踩进了电子书的坑,在手机和iPad上常年保持着多看和豆瓣阅读,同时在毕业当天,买了一台Kindle。

多看阅读

电子阅读平台试水体验(多看阅读,豆瓣阅读,微信读书,Kindle)_第1张图片
多看阅读

多看的优点非常明显,而且保持地很好:

  • 排版好:相对其他平台,多看更注重单本书的排版质量,而不是亚马逊式的先把量提上来。不过这个优势在渐渐变小,其一是由于别家的排版也开始渐渐好起来,前期冲量的时间段过去之后,大家都开始注重质了;其二是由于多看上的书多了之后,难以兼顾到每本书的质量(就像上文提到的《基业长青》,基本上几页就会有一个错别字、断行错误或者漏排之类的错误)。
  • 多平台支持:就我用过而言,多看支持Kindle(不知道最新的型号还支不支持)、Android、iOS和Web,而且每个平台的体验都不错并且很统一,切换毫无压力且支持云同步。这个优势是非常吸引人的,豆瓣阅读不支持Kindle并且自家的APP做得难用,Kindle在Android和iOS上的APP体验简直槽糕透顶并且不支持Web。这个优势可以说多看保持到了现在,不过由于目前多看对Kindle有点战略性放弃的意思,所以在平台的支持性上豆瓣阅读已经慢慢和多看持平了。
  • 笔记管理方便:多看支持标注、笔记和导出笔记到EverNote,这些基础功能多看做得有扎实又好,尤其是导出到EverNote这对我而言简直是Killer Feature(我是EverNote年付费用户)。别家的话,Kindle上做标注和笔记的体验不提也罢,豆瓣阅读上的笔记竟然不能同步到豆瓣读书上(起码当时是这样),完全浪费了豆瓣这么个大平台的优势。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多看都是我首选的阅读平台,这得益于它以上的优点。但是入了Kindle之后,也渐渐少用了,毕竟多看的这些软件优势已经被逐渐赶上,但是Kindle的硬件优势暂时还无人撼动。

豆瓣阅读

电子阅读平台试水体验(多看阅读,豆瓣阅读,微信读书,Kindle)_第2张图片
豆瓣阅读

我对豆瓣是相当有感情的,其一是豆瓣拥有我需求粘性最高的几个功能——书评、影评和音乐推荐等;其二是豆瓣是少数还没被我玩得乌烟瘴气的社交平台,也是少数我愿意打开推送的平台。

所以当发现豆瓣也开始(顺理成章地)进入电子书市场,我第一时间都开始用了,最大的体会就是豆瓣的优势还是在于它的软实力:

  • 选书:豆瓣阅读的选书可以说秉承了一贯豆瓣平台的『高逼格』气质,有一段时间我想看的书只能在豆瓣阅读上找到,那自然我不会放弃这个平台。
  • 平台:豆瓣阅读的背后是豆瓣这么大一个平台,所以它不仅仅是一个阅读软件,还是一个优质文字资源平台(优质的书和优质的作者)。

豆瓣阅读这个APP本身在第一个大版本号的时候真是惨不忍睹,尤其在多看的面前。当然这都是过去了,现在豆瓣阅读迎来第二个大版本号,全面改版,久违的小清新风格又回来了。

就发展而言,我非常看好豆瓣,原因在于:

  • 以前留下的坑基本填完。现在书量也上去了,APP也改版了,和豆瓣平台的其他应用也增加了交互。
  • 优点依旧。选书品味这事还真不是一天两天能练出来的,豆瓣阅读现在仍然保持了很高水平的单本质量,相比多看平台一打开就是各种『畅销书』,豆瓣阅读无疑有着更高的水准。
  • 平台优势发挥。现在豆瓣阅读最吸引我的,反而是它的作家专栏,很多优质的知识不见得要写成书(成本问题),用专栏的方式更容易传播和阅读,但这个能做成的关键点就是要有一批优质的专栏作家,这恰恰是豆瓣在前期积累的成果,这个平台上聚集了一批专业能力和写作水平都属上乘的用户,放以前他们如果想在纸媒开专栏可能还是强人所难了,但是现在豆瓣阅读这个平台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低门槛的专栏,那些愿意分享的用户只要提供内容就行,豆瓣提供了便捷的发布和良好的阅读体验。其实这个和知乎专栏的情况有点像,只是知乎自己不做阅读软件。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豆瓣阅读专栏门槛低成本低,可是是输出内容的质量一点也不低,这样的优势真是别的平台学不来呀。

微信读书

电子阅读平台试水体验(多看阅读,豆瓣阅读,微信读书,Kindle)_第3张图片
微信读书

微信读书在电子阅读这个市场上,算是后来之辈(2015年8月底才推出)。因为看不到数据,所以现在的市场占有率是多少也不得而知。刚推出的时候,我第一时间试用了下,没发现什么核心功能有吸引力,也就卸载掉了。最近又有朋友提起,于是重新装回来,再次使用了几天之后,发现微信读书在一个点上的优势非常明显:社交性。

其实也不难理解,依靠着微信庞大的用户社交关系数据,在微信读书上可以快速构建起你的社交圈(虽然规模较小)。要知道,我在其他平台上看了这么多书,积累了这么多使用数据,都没有几个好友,而我一进入微信读书,就马上拥有了10个好友,还都是认识的人。大家可以互相看到对方最近在看什么书,最近的阅读时长是多少,这些我曾经在其他平台上很想用的功能,微信读书轻易地实现了。

这里叉开来讲一句,虽然我在微信读书上一开始就有10个好友,但是这其中有8个是没有阅读数据的,也就是他们已经不再使用微信阅读了,不过想想有20%的人起码坚持阅读了,已经算不错了(参照中国人的阅读习惯)。

回到微信读书,它的社交性还分两条线:关注的人和关注的书。要说还真是腾讯真的会做社交呀。除了一踏进它的平台,就先为你送上一个规模还不错的社交圈之外,你每买一本书,它就会以此为你再交织几条社交线,而且这些信息是直接出现在一级tab『想法』里,可见层级非常高。这些东西不是其他平台不想做,而是真没有腾讯做的漂亮和实用(背靠大社交圈的优势体现)。

使用微信读书和其他平台最大的区别在于:在其他平台上,阅读是非常私密和个人的,你可以完全专注在阅读上,平台时常弱化成工具;而在微信读书上,信息交换无处不在,你的阅读是半公开的,阅读不仅是你的个人行为,还是你的社交信息载体。

有人吐槽阅读时长排行榜,我觉得这本来就是腾讯社交思路的惯用手法,而且其实查看排行榜的菜单层级已经比较深了,倒是不算太大的影响。至于其他的缺点和槽点,因为我体验时间还太短,暂时还没有发现(书少也许算一个,不过这个补起来很快)。

Kindle

电子阅读平台试水体验(多看阅读,豆瓣阅读,微信读书,Kindle)_第4张图片
Kindle Voyage

Kindle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你没用过Kindle之前会觉得它丝毫没有吸引力,但是你一旦真正用它看过一两本书之后却再也停不下来,再也拿不起其他平台了。

Kindle是一种优缺点极其鲜明,优势劣势都极其大的存在:

  • 媲美纸书的阅读体验:E-link水墨屏带来的是和纸书相差无几的视觉效果,它和LED屏的区别不是好坏,而是它们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东西。一个阅读平台或者一款阅读器最最核心的功能毋庸置疑就是『看书』,其他的一切一切再好也只是装饰,你在使用产品的时候,80%的时间其实就是一动不动地看着屏幕而已。而在这80%的几乎零交互时间里,Kindle完爆其他同类产品。完美的水墨显示效果,现代电子产品上的复古打印风格,这种奇妙的组合真是拿起来就放不下。
  • 安静:看书本来是一件非常个人的非常安静的活动,但是电子设备难免都会有各种纷繁复杂的功能,令人眼花缭乱的同时,也大大打扰了阅读的完整性。Kindle是纯粹地为阅读而存在的设备,所以使用Kindle阅读的过程中,除了你自己没什么能打断你。(其他设备不光是有各种其他应用,还包括可能会有反光,可能因为长时间握持太重了,这些都会打断你的阅读,而这些问题在Kindle上都不存在。)
  • 平台:Kindle背后的Amazon真是太大了,这个平台的实力和野心都远远超过了上面提到的两家(豆瓣和小米)。Amazon前期快速地扩张书籍资源,在积累到一定量之后,再精细化,同时对阅读器本身的雕琢和改进却一直没有停止,最新的Voyage简直赏心悦目。所以Kindle之于多看和豆瓣阅读,有点像iPhone之于Android一样,它不仅是一个阅读软件,一个书库平台,它更是一个阅读器硬件,更是一个亚马逊巨大的资源整合(想象一下以后可以在Kindle上直接买外文书)。Kindle提供给了更闭环的平台生态,更贴近纸质书的阅读体验和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没法不吸引人。

买Kindle几乎成为我最近几年最超值的消费,一年在Kindle上看掉的书要在20到30本左右。出了交互操作实在渣渣(E-link屏幕刷新频率的限制),其他都完美解决我的痛点(便携,阅读感和手持体验),尤其是最新版的Kindle Voyage,连以前有点受诟病的外观都变得出挑并且更进一步优化了握持体验。

有一个亚马逊官方统计显示:Kindle会增加用户的纸质书购买量——购买了Kindle的用户,他们购买纸质书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了。也就是买了Kindle的人,Kindle让他爱上的不是Kindle,而是『读书』这件事本身。

最后

这几年,我的平均年阅读量在50本上下(不含杂志),其中电子书占比在50%左右。我感觉到电子书大大促进了我的阅读欲望,因为你能更方便地更快捷地接触到那些优秀的作品,所以这一年我的纸质书购买量不减反增(因为整体的阅读量上升了)。

现在买书的流程都是先审一遍书的评价,专业书和我觉得有收藏价值的书会直接买纸质,流行书是一般先(只)买电子版,看得好了再买纸质版用来收藏。

电子书的阅读也是Kindle为主,多看和豆瓣阅读为辅。主要感兴趣的书都在Kindle上看,杂志在多看上看,一些专栏和多看上未上架的书在豆瓣阅读上看。

不过,软件硬件再好,它们也只是工具,真正有价值的是阅读本身。这世上有那么多作家那么多书,他们各有其价值,我们要做的是尽量去多看多读,去见识更广阔的存在,去消弭身上的戾气和偏见。这么开心的事情,别搞得太功利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电子阅读平台试水体验(多看阅读,豆瓣阅读,微信读书,Kind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