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笔记(37): 职业转变——如何应对工作变动和职业转型?

前几节课讲了转变的三个心理历程:结束、迷茫、重生。下面讲生活中最常遇到,也是最重要的三种转变:工作的转变、关系的转变和创伤后的转变。

这节课讲工作的转变。


真实的自我存在吗?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前进的时代,这个时代充满了变动,工作的变动是我们常遇到的变动。

这也难怪,工作不仅是我们参与生活的途径,也是塑造自我、体现自我价值的途径。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工作。

什么是好的工作呢?

每年毕业季,很多大学毕业生都想去赚钱的行业,去赚钱的公司。有时候,他们会说,找这样的工作很难,因为竞争很激烈。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样的选择并不难,因为你不需要思考你真正想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并根据自己的思考,做出独立的选择。

大部分人在找工作上都是“随大流”,而走常规的路,也会积累一些职业经验。

可是也有很多人,在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开始困惑:这个工作真的是我想要的吗?我真的要以这种方式度过一生吗?于是,在经历了一番思考和内心的斗争之后,很多人选择了转变,开始了艰难的职业转型。

这些年,陈老师看到了很多周围的人完成了,或者正在进行职业转型。

有从it男变成了作家的,有从公司高管变成心理咨询师的,也有从程序员变成木匠的。

有些职业转型的跨度没有那么大,可能只是从一个公司的部门换到另一个部门,但是经历的心路历程是相似的。

职业转型绝不是找一个能赚更多钱、有更大职业发展空间的工作那么简单。每一个职业背后,都有一个自我。

1 在公司做运营,这是一个自我。

2 在机关当公务员,这是一个自我。

3 在大学当老师,做一个创业者或者做一个自由职业者的背后,都有一个自我。

这个职业决定了我们会这么思考、行动和感受,决定了我们和别人建立什么样的关系,别人怎么看到我们,我们怎么对待自己。

所以,职业的转变过程,就是新旧自我更替的过程。而这也是职业转变最难的地方。


前段时间,陈老师接待了一个来访者,她在一家it公司做产品开发。产品开放的工作有很多沟通,有时还要去争夺资源,她觉得自己不擅长这些。这让她有些烦恼。

她问陈老师:自己是不是选错了职业,是不是更适合做那种有创意的、设计类的工作?陈老师问她:为什么这样想?她说:以前做过一个职业倾向测试,好像说她更适合那一类工作。

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想法,通过类似职业测验这样的工具,来发现自己的真实愿望,并根据这些测试结果,规划自己的职业选择。

这种方式是有问题的。

陈老师认为:当我们说发现真正的自己时,我们正在用一种静态的方式对待自己。我们假设,自我是一个已经成型的东西,只不过是被像似纱布之类的东西给遮盖了,让我们看不清楚。而你所做的,就是把这些遮盖的纱布拿掉,看清楚真正的自我是什么样的,然后,根据这个真实的自我做出合理的职业选择。

而实际上呢?

在你做出选择之前,根本没有什么“真实的自我”,思维“真实的自我”,是在你寻找和选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选择一个“可能的自我”

与真实自我的假设相反,斯坦福大学认知心理学家黑兹尔.马库斯(hazel markus)提出了一个可能自我的概念。

这个概念说:与所谓的真实的自我不同,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很多可能的自我。

这些可能的自我,有些事我们梦寐以求的理想化的自我,有些则是我们非常厌恶、不要去面对的自我。这些不同的自我,在你的内心展开了激烈地斗争。它们好像都在对你喊:我是真是的,选择我、选择我。你选择了其中一个自我,那另一些自我就会慢慢地隐退,甚至消失。

而职业转型就是选择其中的一个可能自我,让它跟真实世界互动的过程。

如果这个可能的自我在现实中是适应的,那它就会逐渐成长起来,变成真实的自我。如果它不适应,那我们就可能换一种可能的自我,重新做类似的尝试。

如果你已经转型成功,回过头来,你会有一种“一切理当如此”的感觉,而实际上,在选择后的萌芽期,一切可能都是你心头的一些念想而已。

陈老师举了自己的例子。

陈老师博士毕业后,在浙大的心理中心工作。那里有他喜欢的部分,比如学生、教学和咨询,也有他不喜欢的部分,比如体制内的种种约束。

陈老师认为,自己生性自由,不习惯被约束,只是想钻研专业,对行政工作不太上心,这给他带来了

一些麻烦。于是,他就想:我要不要辞职,做一个自由执业的咨询师?但只是偶尔冒出的念头,如果,你那时候给陈老师说,“陈老师,你一年后要辞职”,陈老师一定会认为你胡说八道。

但一个小小的种子,最开始是不起眼的,它只是在安静的角落。

这时,陈老师在网上写了一些文章,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另一方面,他感觉在工作中受到的束缚越来越多,开始变得心浮气躁,经常感觉疲惫、别扭,做什么都不顺利。这时,那个偶然产生的念头,就逐渐变成了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选项。

回过头来,你也许会觉得,这个念头是重要的,它像是冥冥之中提示你要走的道路。这有一定道理,但也不是绝对的。

事实上,当时的这个小小的念头,只是一个小小的可能自我。


念头的成长需要尝试

那么,一个可能的自我,是怎么从一个念头逐渐成长为一个可能的选择的呢?

陈老师认为有两个原因:

1 这个可能的自我是符合你的价值观的。也就是说,它对你有某种特别的吸引力,你对它有某种特别的亲近感。

2 你需要去尝试它,它只有在实践中,才会变得清晰起来。如果没有尝试,这个可能的自我就不会发展。

以往,我们有一种观点:觉得职业转型是先了解自己,然后根据自己的个性做一个计划,并逐步去完成。可实际上呢,职业转型是一个试错的过程,中间有很多反复和纠结。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计划通常排不上用场,而始终左右你的决定的,是你尝试后得到的反馈。反馈会告诉你,你对未来的规划是对是错,是不是需要改变。

陈老师还记得,当他有了做自由执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念头后,他就开始在外面做一些收费的心理咨询。

陈老师说:回头看起来,一切都像是自自然然地走到了这一步,可是在过程中,当时尝试迈出的每一步都不轻松,都是对自己心理舒适区的突破。

陈老师最初收费做咨询,有些不好意思,受到也比较便宜。慢慢地,他发现自己已经有了稳定的咨询客户群,找他咨询需要排队了。这个时候,那个自由执业的咨询师的角色才变得越来越清晰了。它越来越变成一种可能的选择了。

并不是所有的尝试都是都是顺利的。有时候,尝试需要兜兜转转很长时间,你才可能看到一个可能的,自我朝理想的自我转变的影子。

这时候,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自我过度期。在这个过度期,新的自我和旧的自我在一起共存、竞争、逼迫你做出一个选择。而你会不断跟自己讨价还价,拖延做出选择的时间。

这种拖延,既是因为放弃那个旧的自我所承受的损失,更是因为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和焦虑。这种恐惧和焦虑,会让我们感到巨大的压力。

比如,陈老师自己当时就想:我就不能业余做咨询吗?我就不能等过几年学校分了房子吗,一切稳定了再出了吗?

当陈老师重浙大离职以后,没有马上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而是去了另一家高校短暂工作了一段时间。他当时想,反正高校很自由,只是上两天课嘛,我就不能上完两天课,剩下的时间就做自己的事情吗?

现在想来,陈老师也知道自己也是心里害怕。

在过渡期,旧的自我和新的自我还在不断地此消彼长,你会一直处在撕裂的、焦虑的状态,直到某个契机告诉你,你不要再逃避你的选择了。这时候,真正的转变就来临了。

这就是职业转变的过程,从萌芽期的念头,到不断的尝试,再到新旧自我相互撕扯的过渡期,一直到职业转型的完成。

这个过程通常是漫长的,有时候甚至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可是,你不去响应内心的招呼,在你厌倦但又不得不天天去上班的那一刻,在你半夜醒来的那一刻,在你偶尔失神的那一刻,你会意识到,自己因为没有结束人生的挑战,而失去了一些重要的东西。


职业转型期完成以后呢?

陈老师有个朋友,大学时就开始玩音乐。大学毕业后,因为父母的要求,开始经商,最红火的时候公司里也有两三百人。在他三十五岁的时候,他公司卖掉了,重新开始做音乐。陈老师问他当商人和当音乐人有什么区别。他说:“以前做商人的时候,说我是某某公司的老总,心里很虚的。出入商务场合,总是再三给自己壮胆,才能让自己觉得属于这里。当了音乐人之后,就再也没有这种感觉了。跟别人介绍说自己是做音乐的,一点都不别扭,心里踏实极了。”从他的话里,听到了,不安的灵魂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地方,不再惊慌,不再焦躁,安之若素,内心也终归于平静,也变得踏实而有力。

也许,在职业的转型中,兜兜转转吃了那么多苦,最终想要的,心里又踏实的感觉。因为我们知道,这个踏实的感觉里,有我们真正想成为的自己。


总结一下: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很多可能性,而职业的转型,就是选择一种可能性,让它跟真实世界发生互动的过程。如果想让这个可能的自我从一个念头逐渐成长为一个选项,你需要尝试它,让它在实践中变得清晰。

你可能感兴趣的:(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笔记(37): 职业转变——如何应对工作变动和职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