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1号--暑期实习谈,音乐是否能有社交

最近升级了多米音乐,看到它做了很大的改动,新推出了一个“密语”的版块。这个栏目有点类似于唱吧,可以进入某个房间排麦等待唱歌或者开设一个主题房间进行个人演唱会,彼此之间加为密友进一步沟通等等。我觉得它就是想做成一个音乐社区,但是效果却是很差的,明明已经推出来一段时间,即使是在晚上高峰期“蜜语”在线的人数却也没有突破五千。多米音乐这个app的用户流量绝不只是这么点数目,我就觉得这个产品版块是失败的,产品经理在最初的定位时就出现了偏差。

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音乐能不能有社交这个问题。我今年暑假是在我们学校一个研究生导师那里进行了产品实习,一段时间后因为手术住院没有继续进行下去。我感觉只是单纯从老师身上汲取知识,非常汗颜并没有帮上很大的忙。不过那时候老师就启发我们思考音乐到底能不能做成社交,做好音乐社区有没有可能。音乐是互联网排名前三的应用,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应用。它不同于电影有时间集中性,不同于小说的低门槛性,大家可以线上讨论畅所欲言。它实际上对用户而言不够形象,难以把握,很难产生集中效应和共鸣,大众就只会觉得某首歌曲好听,某首歌曲不好听,并没有进一步详细交流的需求。

音乐社交在国内的互联网行业里并不是一个很热的词,国内似乎也没有做得很成功的音乐社交网站或者app。百度、搜狗、腾讯、虾米都在不同程度上做着音乐社交的app,唱吧也在努力整合社交关系链。但就我们所知酷狗音乐、qq音乐也只是采取主流音乐服务商提供的产品模式,用户通过线上或者线下渠道了解音乐,主动搜索后将其作为一种闲暇的调剂,只有小比例的用户才会想着和其他的人交流体悟,形成一种社交。无论是通过开通房间还是让用户自己创造歌单和大家分享,音乐社区的文化仍很难吸引大多数用户的注意。在互联网行业里“人头数”才是boss们最关心的,国内的音乐市场咋看之下似乎形成了饱和,群雄割据,但这更多的只是充当一个“音乐播放器”的功能。他们不是没有想到打开音乐社交这个市场,只是苦于没有办法理想实现。

当然会有人反驳社会上明明广为流传《江南style》、《小苹果》等一系列神曲,这不就是音乐社交吗,大家都在评论,“没听过就out了”!但我想说明的是这更多是传播而非社交。社交不是一次性的需求,传播却是一次性的,就像赶潮流一样,很有可能明天就会被人遗忘。音乐传播这个应该是靠炒作,传播心理学这一块我懂得不多,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传播过程中用户变得被动了,第一次听《小苹果》时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是什么烂歌,但后来却出于某种心理学效应接受了它。社交不是传播,互联网公司希望看到的是它能持续下去,能通过相应的盈利点稳定的为它们带来利润。

实习时我们提出需要更加突出音乐人而不是音乐本身,这样才有利于建立社交。有人在就必有社交,周杰伦的粉丝会持续地交流,会持续关注他推出的新歌。当然音乐人对音乐本身有相当的造诣,在大众中有这样音乐才能的人只占少数,大多数是音乐屌丝。于是又提出5%和95%的概念,5%是那些对音乐有独到理解的人,其余是音乐屌丝,只能评价“好听”或者“不好听”说不出什么道道来。那么,想办法留住这5%,他们之间会有强烈交流的意愿,因为他们是一类人,有兴趣又能彼此从对方身上汲取新的营养,他们更容易建立社交。而剩余的95%无法一直留住他们,所以要突出5%音乐人,发挥他们的力量,围绕着他们来帮助95%的人建立音乐社交。

总之,把音乐社交落实在音乐人身上比起盲目的探索会更明智。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4年8月31号--暑期实习谈,音乐是否能有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