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场的机会”在别人手里,怎么得到得靠本事。
昨天萧秋水老师在“分答”里面回答“如何利用笔记类软件做知识管理”的时候,提到两个方法:
一是到看彭小六的《我就是靠这个软件实现第2职业的》,
另外一个方法就是去买她写的《有道云笔记,记录 成为更好的自己》。
她是知识管理界的大神,是我一直追随的偶像。
那他是怎么知道我的呢?原因是我们都在秋叶大叔的一个叫“知识型IP社群”的微信群里,她在和其他人聊到知识管理的工具的时候,我举手发言,说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文章,请教主拍砖···
我从第一次接触知识管理到现在的时间不到一年,但是我已经把萧秋水老师所有的知识管理文章,以及知乎上的热门文章都收集,整理过一遍了。
再举手发言之前,我学习并尝试做知识管理的分享,写文章十几篇相关的文章了。
大神们在舞台中央,舞台的边缘机会是留给我们的。我们要有先在边缘跑龙套,再往中央一步一步挪的精神。
但至少,你得先有跑龙套的本事。
做自媒体和个人品牌也是这样,3个月成名?半年成为一线网红?
这里又要提剽悍一只猫4个月做出12万的公众号,如果你知道他过去几年的工作和学习经历,你就知道他完全是靠自己的本事了。
秋叶大叔的例子也很有启发。
他曾经坦言在2013年以前他还不知道PPT能挣钱。但是你去百度文库搜一下秋叶,你会发现他在2013年以前,做了数量庞大的PPT课程资料。
靠本事,不是爆发爆发,而是通过积累,然后得到一个机会。
2.
没机会没关系,可以免费干活甚至花钱去干活。
很多小伙伴说现在没有机会展示自己,我觉得并不是。
我做分享收费是最近才开始的事情。
而从14年到现在,我经历了3个阶段。
第1阶段:贴钱学习
这个阶段每周六我都会自费坐高铁,往返苏州,参加拆书帮的活动和大神们一起学习拆书。
这个阶段,知识管理,阅读能力,手绘技能都是靠贴钱进去学的。
这个阶段就是学习,你不要去考虑该学什么。你要考虑的时候,如果学完能用到你的工作和学习上,那就去去学!不到筋疲力尽,你不要问自己该从里面挑哪个。
第2阶段:免费干活
15年拆书帮年会的时候,拆书帮总部给了我一次15分钟的上场机会。
没有任何费用,但是需要我自掏腰包:承担年会门票,机票,食宿费用,外加两天时间。
贵不贵?当然贵!
但是去的都是各个城市的拆书帮核心团队,我要是一个一个城市去拜访,得花多少时间和钱?!
后来的故事是:
收到拾捌邀请,去武汉做专场分享,认识BetterMe的小伙伴,是因为那次年会相识;
上周之所以在杭州能得到网易云课堂高级运营官Andy的邀请,是因为那次年会;
给我的新书的做推荐的战隼老师和赵周老师,也是那一场活动中得到的见面和交流机会。
免费的分享,20个人我也讲过,几千人我也讲过。
去年六月到现在刚好一年,我做了64场分享,意味着我每个月有平均近5次公益分享。
免费是相对的。免费干活,你会得到经验,得到经历,就算失败,你也会得到教训。
第3阶段:上台免费,靠本事挣打赏
我在第2个阶段得到很多小伙伴的支持。
于是开始和组织方商量改变一下模式,免费做分享,但是可以让来听课的小伙伴打赏红包,讲得好打赏,讲得不好可以不打赏。
很多社群那时候都刚开始起步,他们也很乐意用这种方式进行。
现在这些社群都变得很大了,利用类似朝夕日历这样的分享平台,讲师每场分享都能得到打赏。这是未来的趋势。
而我也从最开始的几十块到现在的每次上千块,靠自己本事挣钱,特别体面。
3.
珍惜每一次上台的机会。
我每一次分享的时间是1-3个小时不等,但是每一次分享不管有没有讲过,我都会准备好几个小时。
同样一份PPT,我会找组织方要LOGO和社群二维码,我会根据他们的LOGO的颜色,调整我PPT的主色调。
这些小细节,不做也没什么。
你做了,组织方和参与的小伙伴就能看得到你和别人的不一样。
现在我做分享是会收费,但是我尽量多提供一些附加体验。比如线下活动拖个行李箱,带一些书和礼物送给参与的伙伴;线上在分享后直接分享自己的PPT,让他们好复习做笔记。
我现在做分享的收入,一半钱是投回去的。
因为我知道,只有这样机会才会越来越多,而挣钱只是附加价值罢了。
小结:
现在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开始运作自己的品牌,这是一个很好的时代。
我把它比喻当年淘宝开店,只是我们先卖的不是物件,是我们的知识和内容。
所以记得珍惜每一次上场的机会。
你不仅仅是在分享知识,而且还是在自我修炼:让你的未来,现在发生。
END.
——————————————————
我是彭小六,30岁IT老处男,产品狗,铲屎官
我是一个三线城市的上班族;
我是周末里满世界乱跑的高铁侠;
我擅长知识管理,阅读能力训练和视觉呈现;
我每天都会在分享职场、学习相关的原创文章。
喜欢我的文章,记得关注我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