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找钱别找游戏币,别人家不收。
1
今天晚上去菜市场遇见了一件很荒诞的事情,在一个杂货店门口一个小男孩正在清点手中的零钱。
只见他仔仔细细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然后拿出一个硬币让老板看,老板笑嘻嘻的说,哎呦,我都没发现,要不是你仔细看呀,我都不知道。
我也以为这只是偶尔发生的事情,谁知道小男孩接过了,第一个硬币之后又塞给他第二个硬币。这下子老板脸有点儿挂不住了,当然,最终老板还是以之前那样的话搪塞着小男孩。
老板此时应该是苦恼的,怎么这样的伎俩竟然被他给发现了。也许在小男孩之前他这样的鬼把戏缕试不爽,用这样欺骗的手段把游戏币当做硬币找给顾客。
当我看到这一幕子,原本还想在他店里消费的欲望瞬间消失了。他连小孩子都哄,那么其他商品也绝对不假了。为了避免不被骗,当然还是走掉为好。
人心隔肚皮,商无信而不立,难道是这家店的生意好到要用欺骗的手段来挡一挡顾客的爆棚吗?
开了这么大一家店,居然为了那一块两块一毛两毛的小钱而砸掉自己的招牌,老板的勇气值得佩服。
在菜市场上缺斤短两的现象时有发生,哪怕是当着你的面称了一下,回头你发现,分量还是不够。秤已经被调了,八两秤九两秤,你压根都不知道他的秤是标准的足量秤。
难怪大家一直说无奸不商,无奸不商。商家为了那么一丁点的利益,放弃掉了更大的利益。
做生意的人都是头脑聪明的,然后聪明反被聪明误。他以为别人不知道他的鬼把戏,其实大家都看穿了,只是没有说透而已。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当一个人的忍耐度达到极限的时候绝对会爆发的。你在坑蒙拐骗的时候,人家也看透了你的良心。
欠下的债,终归是要还的,不管什么时候你的债永远在那里欠着。
人之初,性本善,大环境已经改变了,一个人的善就显得有点怪。反正又不是我一个人在坑蒙拐骗,大家都在做,我也只不过是小小的一份子而已。
抱着这样的心态经商,只能获得短期利益。你能骗他一次能骗他两次,难不成你还能骗他第三次。假如真的有人被骗了三次,那么不是他愿意,就是真傻了。
2
骗来骗去,总以为自己得了很大的便宜,赚取了那些不道德的收入,难道就真的能心安理得的花出去吗?
记得以前我们村里有一个收粮食的商户,没事,走街串巷去收粮食。突然有一天被曝出来,他在别的村里收粮时被人揍了。究其原因就是坑人,缺斤短两秤上有问题。
那时也难怪,他基本上不在本村里收粮食要跑到外村去。也许是因为本村人对他的熟悉,都对他有了防备。
在外村收了一车粮食,足足坑了人家几十斤的称。起初卖家并没有发现,算总账的时候发现了不对劲,随后拿来第二台秤与之相较,坑人的把戏就被当场揭穿。
恼怒的卖家直接把他的秤给扣了下来,并且要揍他。其他村民也是对他谩骂有加,只是因为时日有些长,拿不出所谓的证据来。
对于这样的坏人就要以一当十论,最后的结果就是人家扣着他不让他走,要让村领导去领他,给一个说法。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都是周边村庄,事件很快蔓延开来。
做人的名声臭了,生意肯定也是要黄的。从那天起,他不在往附近村庄收粮食,跑的更远了。
至于跑的那么远,是不是又在骗人,不得而知。狗改不了吃屎,有骗人的心,绝对有骗人的行为。直到那天他在我家收粮,也把我家给骗了。
他的把戏升级了,不再是零散的过秤,还是采用的标包的方式。这种方式很大程度的会迷惑一大部分人,以为标准的标包称重,量就不会有错。其实最大的猫腻,就在这里面。
他的秤永远是不准确的,每百斤都要添上两斤才能达到标量。
做人做到了这个份上,真的是让人无语。人心穷了就真的彻底穷了,即使挣得再多的钱,心还是穷的。
3
遇到小孩子拿游戏币当零钱找,欺负小孩子不懂事,遇到大人恐怕直接就是拿假币行骗。
缺斤短两秤上做文章,这样的奸商得有多厚的脸皮呀。名声臭了,他居然还有脸出来做生意。连他家祖宗的脸都丢光了,他还以为挣了很多钱是光荣的。
别以为别人都傻,拿游戏币哄骗小孩子,让小孩子揭穿了你的鬼把戏,你的脸上可谓风光无限。
一传十,十传百,知道你这个人不地道,你家的商品还有人买吗。看似聪明的举动,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别自作聪明了,踏踏实实的做生意才是王道。用真诚用质量才能求取更大的生存,用欺骗只能是加速关门倒闭。
名声上抹了黑,那是一辈子的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