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傅佩荣西方哲学读书心得)

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傅佩荣西方哲学读书心得)_第1张图片

价值观,是一个人处理社会矛盾的优先级问题,价值观在哲学中属于伦理学领域,而善恶的判断肯定是价值论中跳不过去的一个环节。

今天我们将接触一位既是经济学鼻祖,而同时也是一位道德哲学家——亚当.斯密。我们都知道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这是一本对后来经济实践和经济学产生广泛而深远影响的开山之作。在经济学领域,亚当.斯密是自由主义政策的倡导者,他那个把市场对经济的调节隐喻为“看不见的手”,今天仍然在左右着政策决定者对经济的权衡与理解。

相比《国富论》,可能亚当.斯密的另一本书《道德情操论》大概就不如前者那样广为关注了,但亚当.斯密的成名,并不是经济学,而正是这本关于伦理学方面的书,让他成为了著名学者,也斩获了巨大的声誉。

一、怎样看待同情

我们跟随傅佩荣一起,先梳理一下亚当.斯密在成为经济学家前,他对伦理道德的一些独到见解。

《道德情操论》是中译本时在语义上的歧义,亚当.斯密本来想阐述的是情愫,也就是与生俱来的由基因所决定的情感,译为情操,就赋予了积极和高尚的内容。

亚当.斯密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有同情心,这种学说有点接近于孟子的“四端说”,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又从“不忍人之心”推出“四端”,其中,“恻隐之心”就是同情心,看到小孩掉在井里,不需要任何人教育你,你自然会产生恻隐之心。这种同情心是人的本性,只不过有些人强烈,有些人不强烈,人和人的差异,也只是“同情”敏感的程度不同而已。

亚当.斯密认为人们通过对别人情绪和处境的观察,设身处地推人及已,这也是同情心产生的心理学原因,是道德的起源在感情上的基础,所以,他的学说被称为“情感主义”的伦理学。

亚当.斯密看来是孟子的拥趸,认为善是天生带来的东西。但人之初究竟是“性善”还是“性恶”,这对欢喜冤家命题的对恃几乎贯穿了人类迄今的全部道德哲学史。

最新的生物进化学和心理学研究似乎证明人就是受“自私的基因”左右,我们的所有选择好象是在自由决策,其实都是基因给你下指令,基因既然是自私的,人性恶也就从理论上找到了支持。

但人性的复杂哪是那么简简单单可定义的事,从基因的角度出发,人肯定是利已主义者,但现实是,比如同情心这种利他主义的表现,却活生生广泛的存在着。这又如何解释呢?

生物进化学依然归于基因冷静的计算,作为个体,你是否生存或者健康地活下去,这是你的计算,但你背后的基因可另有它的计算,在基因的视角下,我们唯一存在的理由,就是把基因最大程度地复制下去。

所以,才出现了伟大的母爱,母爱是基因延续的工具,母爱听到婴儿的啼哭就会产生同情心,这些都在人类物种产生的初期就被基因设定好了,那时,部落和部落都是在相互隔绝的状态中,哭是婴儿遇到危险时提醒大人们给予帮助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除了有血缘关系的部落成员,是不可能被其他人非血缘关系的其它部落听到的,这种同情,看似利他,归根到底还是基因的一种利已。

只是后来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恻隐这种由古老基因注入的本能,本来是针对有基因传承的本族人的,后来因为人类的社交社会化,会错了意,移错了情。

二、公正旁观者

既然同情是人的天性,所以人在判断他人或自己的行为时候,很容易受感情色彩影响有失公允。

所以亚当.斯密提出人对感情与行为的两种评价标准。其一,对别人,要做公正的旁观者。其二,对自己,要有良心。

本节先说公正的旁观者。

一般来说,人的同情心对别人的各种情绪敏感度是不一样的,对悲伤,自己的感知就要比当事人少了那么点刻骨铭心,而对于快乐,我们却有当事人一样的融入度,对悲伤和快乐,人的同理心不一样。当然,对其它情绪也是如此。

现代心理学已证明,一个人的决策并非总那么客观与理性,更多受到动机和情绪的左右。所以我们要尽量做到对别人的言行采取公正旁观者的态度。只有把自己从“我”这个定位中抽身出来,判断才能更客观,才不会把各种利害得失交织在认知中,这也是为人处世智慧的标准。

三、良心与德行

这节说良心。

良心是一个人面对外部世界时的一种责任心与道德感的坚守。亚当.斯密走的是英国经验主义的路线,他不认可有先天的良心,认为良心是后天经验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赞成或反对什么的总则。

也就是说,有人构成的社会里,避免责备,收获赞赏的一种自觉行为,是责任感。亚当.斯密认为这种准则是造物主的指令以及戒律所安排的,还有最终的赏罚。

至于造物主,亚当.斯密没有过多解释,反正当时在宗教统领一切的西方社会,人们对这个定义没有任何理解障碍。

从良心进一步修炼出德行,亚当.斯密给出了三条途径。

一是审慎,有儒家“慎独”之意,人生的任何角度,都要有谨慎、慎重的态度,不仅是避免错误,也是明智见识的塑造和敬畏给自己带来的警醒。

二是和别人相处时的仁慈和正义之心。仁慈是内在的约束,正义是外在的约束,一切不以主动伤害他人为原则。

三是培养自制。自制力是一个人控制感情和行为的能力。德行等于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生活内涵,这些都是自制力长久积累的外推,德行是自我行为的规范,要遵守规范就要强调克制,这也是一个人自爱的基本要求。

      当然,以经验论去探讨道德问题的时候,有一个悖论就是,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独到的经验,在彼此经验的基础上,不管是良心也罢,还是以道德也罢,是以谁的经验为标准呢?这又回到另一句话,“世事本无对错,对错只是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傅佩荣西方哲学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