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国演义》现实启示

浅谈《三国演义》现实启示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谈起《三国演义》想必对大家都不陌生,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讲述的是在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间的历史风云战争故事,当时的汉魏吴群雄割据混战,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国,在这其中细致的描写了一批叱诧风云的三国英雄。

在品读《三国演义》的故事时,我不单纯把它看做一个讲究战争纷乱的小说,而是更细致的感受到其中的奥妙。

        三国最为成功的一点在于人物的塑造,每一个人物都个性鲜活有血有肉。谈起曹操都知道他可谓是三国中最成功的政治家、文学家以及军事家。然而这样一个才华横溢注定成为领袖人物的都却存在着致命的缺点,就是“多疑”,曹操曾说过“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可教天下人负我”,当曹操面对华佗这个唯一能救他命之人,他却因为怀疑华佗有害他之心而将华佗关进大牢,最终死在狱中,同时也宣告自己的死期。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会面对许多的诱惑与陷阱,此时时常怀有一颗防备他人之心,这并不为过,但切记要把握其中的度,当多疑变成一种束缚,围困住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最终极有可能为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与曹操相反的一个人物就是刘备他以仁义当先,他热爱百姓。刘备的一生都与曹操相反。但两人之间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重视人才,曹操这样一个多疑又自私之人,会为了失去典韦而失声痛哭,而刘备更是过犹不及,数次挽留赵云、送别徐庶以及之后广为流传的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都足以见得刘备的重视。

        所以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创建事业,这才是成功之道。这当今人才济济的市场,重视人才这一项最重要的眼光却被大多数公司漠视,更多的公司在招聘人才时在乎的或许是职员的外貌、交际手段,而是忽视了内在真的是实力。但与此相反的是,倘若一个人内怀真才实学却不懂得如何展示,那他的才华被埋没也是必然的结果,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之时,如果只是一味的推脱而并没有与刘备讨论自己对于管束天下的见解,也许刘备就会错过这样一个名垂青史的名仕。

        对于一个生活在现代的人而言,在储备实力的同时千万不能忘记的是如何学会展现自己的能力。毕竟如果连你自己都无法欣赏自己的优势,更别指望其他人能发现你的优秀。

        《三国演义》这本书集中显示了三国兴亡的历史画卷,形象地再现了这一风云变幻而又动荡不安地历史时代,生动地揭示了统治集团内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互相争夺的关系。向读者展现了一副精彩壮阔的场面,通过设置大量巧合,化不可能为可能,把人物性格特点描述得淋漓尽致,战争场面栩栩如生,而他在其中揭示对我们现实的意义更具有借鉴与学习经验,在职场上我们可以学习刘备曹操等将领对于知人任事的学问,在生活中还有关羽张飞的忠义精神值得学习。

        《三国演义》作为一本值得所有中国人仔细翻阅品味珍藏的艺术品,相信每一个人读者都能找到其中最合适自己的价值。

                                                  黄琴 1501146

浅谈《三国演义》现实启示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谈《三国演义》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