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Jamie,他是 GeekCar 电动车社群的朋友,也是一名理想 ONE 准车主。另外,欢迎联系我们加入社群。
从去年 10 月 18 日的理想 ONE 产品发布会到今年 9 月开始的全国集中试驾活动,在等待了将近一年以后,我终于在杭州开上了理想 ONE。趁着刚试驾完印象还比较深,就用这篇试驾体验报告完整记录一下我的感受吧。
首先要说的是,这篇试驾体验 100%主观,完全是基于我的试驾经历及对理想 ONE 的个人观点。一台车到底好不好,最终还是要以自己的感受为准,我的看法只能作为参考。
一早按着预约的试驾时间来到交付中心,一进门就受到了理想产品专家们招牌式的列队鼓掌欢迎,签到、登记、讲解,还是一如既往的热情而又专业。试驾发车区旁专门放了一台 Baby Blue 的展车,那就先从外观说起。
看上去的样子
作为造车新势力的一员,理想 ONE 在外观内饰设计上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传统车企的产品,没有用激进的设计语言去展现品牌个性,而是在整体设计风格上更多地追求 「普世审美」,甚至有些设计细节会让你觉得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有人会觉得这样的外观不够科技感、不够前卫,但这确实是一个让大多数人都能接受并认可的方案。
在外观方面,最吸引眼球的应该就是前后呼应的星环头灯和星环尾灯了。ONE 的星环灯在三种情况下可以点亮:1、行车星环模式;2、驻车警示灯;3、解闭锁动态点亮。
星环头灯采用厚壁注塑工艺,现在的定义是作为示宽灯使用,因此为了符合示宽灯的相关法规降低了一些亮度,近看的话能在灯带上能看到一些颗粒感,但只要离得远一些,颗粒感就基本不太能察觉出来。如果是从马路上看的话就更不用担心了,试驾的时候我从后视镜看后车的星环头灯,望过去就是一条亮度十分均匀的灯带。如果实在不喜欢这个颗粒感,也可以把中间的灯带关掉,只亮起大灯上边的两条日行灯,这时日行灯的亮度会自动调亮,即使近看也觉察不出颗粒感。
星环尾灯用的是一个叫做雾化表面的工艺,近看也十分精致,第一次见实车的家人对它的评价是:「和保时捷的一样漂亮」。之前在理想微信交流群里有人问,既然星环尾灯的效果这么好,为什么不把星环头灯也改成同样的工艺?我了解到的答案是,「厚壁注塑工艺」能够在灯不亮的情况下仍然表现出玻璃的质感,而如果采用「雾化表面工艺」,把星环头灯关闭以后灯带就会变成一条白色的塑料带,视觉体验反而差很多。
再说回到车头尺寸巨大的进气格栅。目前从中网往里看还是能看到硕大的散热器。根据李想微博的消息,里边将会增加一个很重要的配置,虽然大家都知道增加的是什么,但本着看破不说破的原则,那就期待一下以后中网里边的效果会是怎么样的吧。
前脸另一个深得我心的细节是两侧下方导风槽的「獠牙」,虽然只是两个金属质感竖条小点缀,但恰到好处的增加了霸气感,这两处导风槽并不仅仅是装饰,是能够连通前轮拱疏导气流的。
打开发动机舱,里边被全部罩了起来,只留下一个可打开的盖板,盖板内是玻璃水加注口。这里有一点容易被忽略的是,已经做了全封闭处理的发动机舱在引擎盖盖板下还有一块隔音棉,这大概就是之前有媒体说的 「为了优化 NVH 不惜代价」?
坐进去的感受
打开车门,接着说内饰。作为一台新车,坐进 ONE 的车内几乎没有闻到刺鼻的味道,只闻到了一些皮革的味道,这点必须给好评。
ONE 的内饰走的是简约科技路线,属于耐看不容易过时的风格。当然,必须承认的是,和奔驰宝马这样公认的优秀选手比,ONE 的简洁风内饰在豪华感氛围营造方面还是欠缺些火候的。
三个连屏和底下的功能控制屏是整个内饰中最抢眼的部分,双闪按钮是中控台上唯一的物理按钮,除了打开、关闭双闪灯以外的所有操作,都将通过这几个屏幕来进行控制。
整套车机系统的显示和功能菜单布局简单明了,上手几乎无难度。数字仪表屏没有二级菜单,中控屏的功能设置最多在第二级菜单就可以找到。副驾娱乐屏现在还只能看爱奇艺和听音乐,更多的 App 需要等后期适配。产品专家表示车机界面还在继续优化中,在试驾车上能看到的是已经加大了中控屏左侧菜单按钮的尺寸。
在三联屏的上方有伸出来的「遮阳帽檐」,同时屏幕表面也有防反射图层,从驾驶位的视线来看,能保证查看仪表屏幕和中控屏幕不会反光。
中控台的皮质包裹部分新增了发泡材料,在两侧大腿碰触的地方发泡材料较厚,而三联屏下方的部分为了造型的需要,发泡材料并不是很厚,和其他采用了搪塑工艺的汽车中控台相比,这块的手感还是相对偏硬的。
对于大家吐槽最多的方向盘样式,可能是我要求太低的缘故,我表示对这种外观设计「无功无过」型方向盘没啥槽点。相比外观,我更关心的是方向盘的功能、手感和使用便利性:具有握力感应,辅助驾驶用起来能比用扭力传感器的方向盘轻松很多;带有方向盘加热,冬天开车不会冻手;类似苹果遥控器的按键操作起来挺顺手。
打开 ONE 第一排的中央扶手箱,上层是一个置物篮,可以用来放零钱、卡片之类的常用物品。下层比较私密,奶爸们可以用来藏私房钱。扶手箱里边还配了两盏照明灯,深度可以参考上图,图中的手机是一台 iPhone XR。除了扶手箱内的 USB 接口和档把旁的无线充电位,二排三排也都配备了 USB 充电口,无论坐哪个位置都可以充手机。
ONE 的车门采用全包式设计,可以防止上下车弄脏裤腿,同时门板大面积包裹了水性皮革,能摸到的地方几乎都覆盖到了,门把手底部是封闭的,可以多个放手机的地方,把手内部还有个内凹的设计,握起来会比较顺手。对于平时开轿车的人来说,上下车的时候会感觉离地距离有些高,特别是老人上下车可能会有些不便。
现场的试驾车和展车已经把音响调回了之前的版本,但对于音响我完全是外行,空气感、解析力、透明度这些专业词汇一概不懂,让我来说感受的话,我只会用「好听」这个词来评价。需要指出的是,门板金属音响面板的小孔边缘有些尖锐,手背靠上去滑动的时候会有毛刺感,建议这个地方可以提升一下做工。
另外要给好评的是脚窝和门板氛围灯,我挺喜欢目前的这个白色。对于氛围灯的颜色,理想 App 和微信讨论群里有不少车主希望能增加多彩的选项,我的观点是氛围灯颜色必须和内饰风格相协调,比如奔驰的内饰设计,用彩色氛围灯就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而理想 ONE 的白色氛围灯则更符合简约内饰风格的调性,如果强行用彩色反而会给人廉价的山寨感。
还要特别提一下的是空调,ONE 的空调在所有车里绝对是属于制冷效果强劲的,根据之前的介绍,在 ONE 上设定为 24 度温度的空调差不多能达到别的车 22 度的制冷效果,对温度敏感的人日常使用还是更建议手动设定温度。
后排空调的风量和温度调节通过旋钮式进行调节,旋钮的手感转起来比较像大众,阻尼适中且不松散。
说到座椅,首先必须提的是前排副驾位和第二排的三个「迈巴赫」软枕,把头靠在软枕上边真的很舒服,属于谁用谁知道的实用配置。对于为什么不给驾驶位也配备软枕的问题,产品专家的解释是由于安全上的考虑,驾驶位的头枕造型和其他头枕不同,如果配了软枕就会顶到脑袋,反而不舒服。
ONE 一二排座椅椅面打孔部分采用的是 Nappa 真皮,手感十分柔软。前排座椅有座椅通风和座椅加热。座椅通风采用的是往外吹风的形式,风力强劲。六座版第二排座椅也是电动调节,有座椅加热功能,二排扶手放下以后调节座椅会略有不便,这条先前试驾的朋友都已经确认了,就不多赘述了。第二排向后放倒的角度不如第一排,把二排靠背调到最后,可以后仰 45 度,我试了一下,躺着也足够舒服了。
由于第二排和第三排之间有个小台阶,第三排座椅高度相对第二排会偏低一些,一般成年人乘坐会感觉大腿的承托相对欠缺,好在第三排座垫足够软,二排中间过道也可以伸腿,并且三排靠背支持两档调节,把靠背往后调节一档以后乘坐舒适性会好很多。第三排的靠背由于座椅可放倒的关系,表面偏平,包裹性自然是不用奢望了,靠背在柔软程度上也比三排坐垫也会更硬一些。
如果同时在「有大鼓包的 SUV 二排中间座位」和「ONE 的第三排」这两个座位之间让我挑的话,我肯定会毫不犹豫地选 ONE 的第三排。我的感觉是身材中等的成年人坐 ONE 的第三排应付两三个小时的出行问题不大,当然如果是坐一米八的壮汉那得另说。
总结一下座椅,我觉得前两排的乘坐舒适性可以打高分,第三排总体上更适合坐个子不太高的乘客。但座椅乘坐体验其实是十分个人化的感受,在理想 App 上也有人对座椅的包裹支撑性、座椅软硬度等方面表示不满意,所以最好还是亲自感受一下,以自己的体验为准。
关于座椅,还有个需要提升的细节是安全带限位装置。很多品牌使用的是纽扣式限位扣的方式进行插扣的位置固定,ONE 试驾车上用的是缝线结的方式。虽然不影响使用,但观感上要差不少。就在我快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得到的最新反馈是最终交付的时候会把缝线结改成纽扣式的限位扣,为理想快速迭代的执行力点个赞。
ONE 的后备箱除了有一点小坡度以外,整体上比较平整。在实用性方面,后备箱两侧锚点、挂钩、12V 电源(全车唯一的 12V 电源)都有配备。后备箱在六座模式下仍然能放下一个 26 寸的行李箱或者一部全尺寸的童车,完全能满足日常出行。如果放倒第三排的话,用来搬家也没啥问题。此外,由于后备箱没有配备遮物帘,虽然有隐私玻璃,但在安全性方面还是会让人有点顾虑。
掀起后备箱盖板,里边是补胎液、打气泵工具和三角牌,另外电瓶也在盖板下,ONE 的后备箱盖板下填充了一块完整的泡沫塑料,没有像其他 SUV 那样底下还藏了大块储物空间,这点让人觉得比较遗憾。ONE 的电动后备箱尾门带有防夹功能,但目前防夹功能还在调试,因此关闭试驾车尾门时需要注意一下别被夹到。
开起来的体验
作为一台主打家庭使用的车,理想 ONE 的试驾活动没有安排场地试驾环节,在简单介绍完车辆和试驾路线以后,直接就开始了道路试驾。初上手理想 ONE,给人感觉这是一台开起来挺轻松的车,不像是在开一台 5 米长的中大型 SUV。
当天的试驾路线是从理想杭州交付中心出发,经机场高速到奥体博览城周边体验市区道路,到达换乘点后再由机场高速返回交付中心,全程大约 26 公里,耗时约 45 分钟。
动力
作为一台动力系统总功率 240kW 的中大型 SUV,理想 ONE 的动力水平是绝对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的,无论是红绿灯起步还是高速中途急加速都能给人足够强的信心。
ONE 在动力模式的设置上有舒适和运动两档可选,舒适模式的油门更像汽油车,踩下油门以后初段的动力输出平缓,会给人一种动力延迟再爆发的感觉。而运动模式则是电动车的「随踩随有」风格,踩下油门以后马上就能得到动力响应。
舒适模式这种动力响应略有延迟的油门调教,比较适合在车里有乘客的情况下使用。电动车电机的大扭力快速起步容易让乘客晕车,柔和的加速能避免乘客对加速的不适感。
从驾驶乐趣来说,这种动力略有延迟的设定肯定是不讨司机喜欢的,如果是自己一个人开车,我还是更喜欢把动力模式调到运动。
悬挂
理想 ONE 的悬架可以设置运动和舒适两种模式。按舒适模式设置从交付中心出发不久,就遇到一个因为修路被铲掉柏油的大浅坑,减速后以正常开车时过坑的速度经过,车身晃悠了几下,但这种晃悠不像雷克萨斯 RX 那样,会晃得快拉不住,以家庭用车的评判标准属于可以接受的程度。舒适模式的底盘给我的感觉是「软而不散」,能过滤大部分的细碎变化,但在起伏较多的柏油路上摆动略多。
再说运动模式,运动模式和舒适模式总体上没有很强烈的区别,和舒适模式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对路面的感受变得清晰了,路面的细碎变化也能感觉到,路面的回弹也有变硬一些,产品专家说运动模式在支撑性上也会增强,但因为道路试驾没法做激烈的动作,支撑性的变化没能体验出来。
NVH
试驾往返的全程为了体验 NVH 特地没开任何音乐,没有专业设备,只说个人感受。出发时仪表盘显示电量为 73%,设置为增程模式,此时完全由电池为电机提供动力。起步后在交付中心的园区内低速行驶时,在车窗全关的情况下完全没听到车外的低速提示音,以至于我都以为低速提示音没开,但产品专家表示提示音就是打开的。深踩油门加速,在第一排没有听到电机的啸叫声。在经过一段高架桥下的地面道路后,上匝道进入限速 100 的高速,在这样的路况下,路噪及风噪水平大概是在车里按平时的正常音量说话,前后排差不多可以无压力对话。不知道是不是没有发动机声音的缘故,在车内对风噪和路噪的感受似乎会更加明显一些。
行驶大约 10 公里以后,拐弯下高速经过一段市区道路来到换乘点,交换驾驶后改坐第二排。回程的试驾将驾驶模式调到混动模式,此时电池电量约为 65%。起步后在路口碰到红灯停车等待,从第二排可以听到发动机舱有「咕噜咕噜」的低沉声音,这是增程器处于运行状态在给电池充电。
变绿灯起步以后,开始还能听到一点增程器的声音,但声音马上就会被速度提起来以后的路噪风噪给覆盖掉。需要强调的是这是在车里没开音乐也没人聊天的情况下的感受,增程器的声音其实并不大,如果车内开着音乐的话大概率是不太能觉察到的。再次上高速以后,在风噪和路噪的掩护下,增程器的声音就更难听到了,整体上车内噪音水平和刚才使用增程模式时的情况差别不大。
深踩油门急加速,在第二排能听到明显的电机声,并且似乎坐在第三排时听到的电机声会更大一些。从我个人的感觉来看,急加速的电机声大概比小电驴的电机声还要小一些,只要你能接受小电驴的声音,对 ONE 的电机声可以完全不用担心。并且,电机声只在急加速时会听到,当平稳行驶以后,在一二三排都是听不到的。当然,因为每个人对电机高频噪音的耐受水平都不一样,还是要以自己的感受为准。
动能回收和刹车
理想 ONE 有两档动能回收强度,即使开到强档,动能回收介入也十分柔和,不会出现松开油门以后突然被拖拽一下的顿挫感,体感上和普通汽油车松开油门滑行的感觉差不多。ONE 采用了博世的 iBooster 2.0 刹车系统,脚感和传统汽车刹车差别不大。不少人试驾完反馈刹车初段偏软,我倒没这个感觉,踩下去的制动力和我现在开的汽油车刹车差不多。
驾驶辅助
驾驶辅助功能也是 ONE 的一个非常受人关注的试驾项目。从应用场景上来说,理想 ONE 的驾驶辅助功能可以分为「市区开放道路」和「高速/环路」两种情况。
1. 市区开放道路
在市区道路驾驶时,把方向盘右侧的辅助驾驶拨杆往司机方向拨一下,就能开启自适应巡航,这时候可以松开油门,只需握住方向盘控制方向即可。配合 120 秒的超长自适应巡航等待时间,基本能完全覆盖市区红绿灯的灯时。
另外,ONE 在停车状态也是能开启自适应巡航的,在排队等红灯的时候拨动拨杆,仪表盘即显示开启自适应巡航。但这种情况下,前车起步后 ONE 是不会自动跟车的,需要人工再踩一下油门激活一下自适应巡航才会开始跟车。
而当前面没车以后,ONE 会自动加速到设定的最高时速,只是这个加速的速度比我自己平时开车的加速要快不少,初次使用还是挺不习惯的。
2. 高速/封闭环路
进入高速以后,把车对准车道正中间,仪表盘会显示灰色的方向盘图标,这时候把拨杆往司机方向拨两下即可开启辅助驾驶。和自适应巡航相比,开启辅助驾驶在松开油门的同时,只需轻扶方向盘即可,车辆会自己实现车道保持。初次使用时,要注意不要把方向盘握得太紧,不然容易出现与方向盘「较劲」导致车道保持退出的情况。
ONE 的车道保持会把车维持在车道正中间,而大多数人的习惯是偏车道左侧行驶,对于第一次使用这个功能的人来说会略不习惯,特别是当超越隔壁车道的货车时,总觉得离对方太近了。
开启辅助驾驶以后,ONE 在高速上的跟车距离会按照当前时速进行调整,速度越快跟车距离越长。跟车距离共有 7 档可调,选择最短一档的话,大概是老司机可以插进来,但一般司机不太敢进来的距离。上午的机场高速车流繁忙,10 公里的路程碰到了两三次有车变道插进来的情况,ONE 每次都能先平稳减速拉开与前车距离,再按照前车的车速跟随,操控平稳程度约等于一位四五年驾龄的稳重司机。
和特斯拉的变道辅助逻辑不同,理想 ONE 变道辅助功能更偏向于由司机进行决策,司机在确认安全的前提下开启变道,打灯以后车辆马上就能开始变道,动作干脆利落。从试驾实测的情况来看,整个变道动作过程和人工操作耗时差的不多。
但这样的功能逻辑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也有部分车主认为这种方式并不安全。根据李想在 App 评论里的剧透,在最终交付时会提供另一种「人车合一」的变道辅助模式,开启转向灯以后会车辆退出车道保持,由司机进行人工变道,待变道完成以后继续恢复辅助驾驶。多个选择,各选所需,挺好。
如果要说对这套辅助驾驶系统还有什么改进建议的话,我想提的是退出车道保持的提示还可以再明显一些。在试驾过程中,由于对这套系统还不熟悉,好几次因为「抢」方向盘,在自己没察觉的情况下就退出了车道保持,直到看了仪表盘显示才发现。
「理想同学」
ONE 的导航、空调、车窗开闭音乐播放等和车辆操控安全无关的设置都可以通过语音助手「理想同学」来控制。一般只要吐字清晰一些,基本都能识别,用习惯以后也是个再也回不去的功能。
总体上,「理想同学」的功能已经比较完善,但是一些小 bug 及细节还有待修复和改善。当天在车里用语音命令让理想同学连续几次打开关闭车窗,前两次都顺利执行,但在第三次说完之后,屏幕显示已经接收到打开车窗的指令,但没有马上执行开窗的动作,迟钝了大约十秒以后才反应过来打开车窗。另外,和一般的家用智能音箱一样,如果你说的某句连续话里边的某个词正好是激活语音助手的关键词,这时候理想同学也可能会被唤醒,这条不知道能不能也再优化一下。
360 环视
对于 360 环视的评价,简单来说就是使用流畅,画面清晰。手指滑动屏幕上的车子绕圈查看周围环境,画面就会跟着转,丝毫没有卡顿,同时画面的拼接也比较到位。有一个特别贴心的功能是在自动视角下,过狭窄路段时,360 环视会根据现场情况,将画面自动切换到最窄的那一侧,方便司机观察情况。
最后再写一点
这篇体验报告在试驾完以后断断续续的写了好几天,啰里啰嗦的写了 7000 多字,终于把想说的都写完了。
最后的最后,我还是想再重复一遍开头的话,一台车开起来到底好不好,最终还是要以自己的感受为准,别人的看法只能作为参考,自己觉得好才是真的好。
如果非要问我的看法,我的观点是:理想 ONE 不是一台百分百完美的车,但抛开未知的质量稳定性,用 32.8 万的价格去衡量目前的配置和驾驶表现,这台车绝对是超值的。至于其他的,那就让时间去验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