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被法院列入“老赖”名单 限制各种高消费

据中国执行信息网公告显示,贾跃亭因违反财产报告制度,未全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

贾跃亭被法院列入“老赖”名单 限制各种高消费_第1张图片

据悉,贾跃亭已被某地法院出具“限制消费令”。法令规定,贾跃亭今后不得进行乘坐飞机、G字头动车组到前往星级以上酒店、购买不动产到旅游、度假等消费行为。

贾跃亭被列入“老赖”名单的案件与平安证券相关,立案时间为9月28日。根据披露的法律文书,贾跃亭应履行的法律文书的义务共有四条:一、向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支付初始交易金额人民币4.621亿元。 二、向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支付利息414.9847万元。 三、 向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支付违约金,以对应的购回交易金额为基数,按照日万分之五的比率,计至贾跃亭实际清偿之日止,暂计至2017年6月27日为909.8872万元。 四、向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支付执行证书公证费人民142.6万元,律师费人民币256万元。

贾跃亭被法院列入“老赖”名单 限制各种高消费_第2张图片

这不是贾跃亭首次尝到成为“老赖”的滋味,今年9月,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和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就已经被列入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每况愈下,乐视年内信息汇总

2017年,正是人们眼看着乐视飞速倾覆的一年。真应了那句“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曾几何时,贾跃亭和他的乐视是投资者及媒体热捧的宠儿;瞬息间斗转星移,天上人间,贾跃亭和他的乐视一下子变成了投资者及媒体眼中令人厌弃的扫把星。

乐视生态圈危机早于2016年下半年就已经彰显,乐视拖欠开发商巨款的负面消息曾一度引发乐视股价遭遇重挫,两天之内市值蒸发近80亿,同时还有乐视金融的支付牌照面临收购的问题。当时,乐视方回应称有人故意抹黑,但并没能阻截已经四起的关于生态圈危机的传言。

2017年1月13日,贾跃亭引融创中国的150亿投资,以股权转让的方式来拯救乐视告急的资金链。当时的媒体这样报道:“融创中国战略投资乐视的终极意义在于,市场极度关心的乐视资金链问题将一次性被破解。融创中国的出手,将让乐视的上市公司和整个乐视生态体系均得到充足资金灌溉。”然而,乐视深陷“泥潭”太久,150亿的投资并不足以覆盖诸多“创伤”。乐视难偿巨债的说法仍然甚嚣尘上,乐视大厦门口挤满了索债的供应商。

贾跃亭被法院列入“老赖”名单 限制各种高消费_第3张图片

2017年3月,乐视超级汽车创始人兼CEO丁磊率先离职,紧接着乐视旗下的易到用车、乐视网&乐视控股、乐视致新、乐视移动、乐视金融以及乐视云都有骨干单独或携团队结伴离职。

高层出走、裁员风波、版权丢失、架构调整、融资乏力、资金危机、业务不盈利、接连被告、出海不顺、发债失败、卖楼追债……乐视生态危机猛烈大爆发。

2017年5月,贾跃亭辞任乐视网CEO;2017年7月,贾跃亭辞任乐视网董事长。之后,他远遁美国去运营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总部在美国加州,主营汽车,由贾跃亭投资),潜心造车。

2017年7月3日,贾跃亭夫妇名下家产与3家乐视系公司共计12.37亿资产遭司法冻结。第二天据乐视网公告,贾跃亭持有的5.19亿股上市公司股份,再遭法院冻结,时限为自冻结之日起三年。

2917年7月6日,贾跃亭在个人公众号上发布公开信称:我会承担全部的责任,会对乐视的员工、用户、客户和投资者尽责到底。然而这个声音十分微弱,难以在汪洋的舆论漩涡中掀起一丝波澜。

2017年7月21日,在以电话会议形式召开的乐视网董事会上,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孙宏斌,以7票全部通过的成绩当选为乐视网董事长,兵不血刃地入主乐视网。与此同时,乐视网大批高管更换,真正意义上完成了“大换血”。

2017年9月27日,乐视发布公告将其改名为“新乐视”,孙宏斌时代的乐视网,由此率先从标签打开了新篇章。接下来,新乐视不再广泛涉猎,而改为深度聚焦,集中锁定在乐视视频、电视、云平台和影业上。

2017年11月15日,中邮基金对外披露公告:公司决定自2017年11月14日起对公司旗下部分基金持有的乐视股票的估值再次进行调整。无独有偶,截止至今年11月18日,至少已有26家机构宣布调降乐视网的估值。

你可能感兴趣的:(贾跃亭被法院列入“老赖”名单 限制各种高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