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家暴,叫做语言暴力

有一种家暴,叫做语言暴力_第1张图片

众望所归,尤其是对于很多女性朋友们来说,为了防止家庭暴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已于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到如今,差不多三年时间,可是,我们依然还是时常看到,一件件家暴事件的发生。

但,至少,对于抵制家暴,我们有了最基本的法律支持和保障。

所谓家庭暴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一章第二条中,已明确表述:

第二条 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从中我们看到:

一、家暴不仅仅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夫妻之间,还有长辈和孩子之间,亲人之间,以及同居关系之间(但不包括同性恋);

二、家暴不仅仅是肢体上的,还包括语言暴力。

动手的家暴,是伤身,动嘴的家暴,是伤心,都是对,对方身体、精神的侵害行为。

1

说好的,一日夫妻百日恩呢?

由梅婷和冯远征主演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就是经典的,以家庭伦理、家暴为题材的电视剧。

该剧最早是在2001年10月电视台播出,距今差不多有18年的时间,但是对里面的家暴剧情情节,至今,还记忆深刻。

还记得那时候,我正值青春期,在读高中,每每看到剧中的,安嘉和对梅湘南的“变态”家暴行为,让我害怕到,手心都发凉,身体都瑟瑟发抖。

那也是我第一次,从剧中感受到,家暴的恐怖。

有一种家暴,叫做语言暴力_第2张图片

对于剧中的,更多的“血腥”、“变态”、“暴力”的动作画面,都是双手蒙眼,不敢直视电视屏幕。

有一种家暴,叫做语言暴力_第3张图片

剧中男主安嘉和的家暴行为,可以用“变态狂”来形容,他对女主梅湘南,不仅有肢体上的,动手打人的身体家暴,更有语言上的,冷暴力的精神家暴。

即便是放在,如今的现实生活中,有这种“处女癖、洁癖、精神癖、变态癖”家暴的,认为“经常打骂妻子(或丈夫)不是家暴”的人,也大有存在。

公众人物家庭一举一动,总是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对更多普通家庭的家暴,就像是“沉默中的尖叫”,你看不到,听不到。

曾经红极一时的疯狂英语,因为其创始人,李阳的家暴事件,而落得鲜有人问津。

对于很多80后的“英语情节”来说,对当时的李阳,肯定不会陌生,那时候的李阳疯狂英语,从产品包装、市场营销、校园宣讲,到大街小巷的“喊破天、叫破地”式的练英语口语,可谓是一个“热火朝天”的“全民说英语运动”。

有一种家暴,叫做语言暴力_第4张图片

随着李阳的美国妻子Kim李金,爆料出,她被李阳多次家暴的照片,李阳家暴事件就此爆发。

有一种家暴,叫做语言暴力_第5张图片

以及后来李阳,在电视等公开场合上,所表达出来的针对家暴的各种“非常识性”的,“争议言论”,把他自己,也推向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李阳家暴事件爆发后,他曾上某电视节目表达了自己对其家暴的看法:

“谴责几次就够了;获得的社会共识和智慧是什么;打人的错误并没有多严重的错误;打了就是打了,道歉一次就够了”。

也因节目中女嘉宾的一个词语“乱七八糟”,李阳就对其直言:

“我会向你攻击的,你注意啊,你如果要是不客气的话,我一定会不客气的,对啊,是啊,你想试一下吗”。

有人表示“打妻子不是家暴,持续的不间断的,甚至是无端的,没有任何的理由的,就是打老婆就是打孩子,才算家暴”。

更有人“甩锅”说,家暴是“一个巴掌拍不响”。

有个网友总结的好:“自卑的极端,是自负”。

李阳家暴事件,法院最终判决李阳和李金两人正式离婚,认定李阳行为构成家庭暴力。

去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报等官微,也发文表示,李阳家暴案,是“里程碑式”反家暴案件。

有一种家暴,叫做语言暴力_第6张图片

还有去年传的沸沸扬扬的“蒋劲夫家暴”案,也在给我们提示:

在婚恋中,动手打人,过激的语言暴力,都是不对的,有时候,克制自己,就是保护自己,也是尊重对方;

好不容易,两人吸引彼此,走到一起,就算之后发生什么不情愿、不乐意、不爽的,好聚好散,也胜过你大打出手、恶言相向、两败俱伤;

最关键,家暴就是违法。

有一种家暴,叫做语言暴力_第7张图片

2

这样的爸,这样的妈,是什么?

家暴不仅发生在夫妻,恋人之间,还有那些家长对孩子、老人,以及互相之间。

去年12月,引发大家关注和热议的,8岁深圳女童遭亲生父母殴打案,就是家长对小孩家暴的典型。

有一种家暴,叫做语言暴力_第8张图片

为人父、为人母,要肩负起“父母”这个称呼,孩子是需要父母来爱护,不是用来给你打、发泄私欲脾气的。

男女平等,社会进步,对于自己的孩子,更不能有“重男轻女”的思想。

我们时常会看到,这些未成年孩子受到侵害的事件发生,面对这些,必须要用法律来保护这些未成年人,同样,未成年人犯法,也需要得到法律的严惩。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都说有“熊”孩子,也有“熊”家长,正因为对孩子的管教无方,父母自身的失责,不是打就是骂,造成了一些悲剧、惨剧的发生。

父母对孩子而言,父母是最好的老师,本就代表是爱、保护、精神港湾,绝不要让你的行为、言语,变成了孩子们的恐惧。

语言暴力,家暴的一种,指的是,去使用那些歧视性、侮辱性的语言,比如:嘲笑、谩骂、诋毁、蔑视等,从而使得他人,精神上、心理上遭到侵害。

比如,那些夫妻、情侣间的谩骂、蔑视:

“你这个窝囊废、穷光蛋;你这个渣男、废人;你这个丑女人、贱B;你这个白痴、弱智;你脑袋进水、被驴踢了吧……”,反正是所有骂街的词语,都用尽,还是不解心头之气,到最后,由语言暴力到大打出手。

比如,那些不尊重孩子,对孩子的嘲笑、诋毁:

“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不去死;你狗都不如;生你出来干嘛使得;考这么点分,你是猪脑子吗;你没手没脚啊……”,说多了气不过,到后来,变成了对孩子的施暴、发泄。

比如,那些不孝敬老人的恶毒语言:

“你这个老东西;你怎么不早点走;你活该……”,到最后,抛弃老人。

每一个人都是从小长到大,从小孩到老人,永远不要去做,那个“忘恩负义”的家伙,你也,总有老的、动不了的那一天。

懂得感恩,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教养。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每一个家庭的和睦,带来的是整个社会的稳定。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大家越来越重视,育儿及教育。

孩子,需要的,不是打骂,而是鼓励!

3

有其父必有其子?最毒妇人心?虎毒不食子?

以上这三句话,是我们常听到的。

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一出事,就先认为,那是别人的错,那是对方的错。

想起最近的两个热点事件:

一个是翟天临学术造假事件。教育部也表态,对学术造假,坚持零容忍。

有一种家暴,叫做语言暴力_第9张图片

一个是三观不正的自媒体“咪蒙”,被全网封杀。各大自媒体平台,纷纷关闭“咪蒙”及旗下账号,坚决抵制“咪蒙”的“毒鸡汤、胡编乱造、低俗污文化、传播消极、贩卖焦虑”。

有一种家暴,叫做语言暴力_第10张图片

这个两个事件的主人,背后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为了贪婪和虚荣,不惜一切“代价”,到最后,把自己,给作死!

他们是因为虚荣,那么实施家暴的那些人,是为了什么呢?

翻看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都说家暴背后的原因,很复杂,有的说是因为他们脾气导致,有的说是他们自尊心不同,有的说是他们本性就坏。

最后,思来想去,我觉得,家暴的最根本原因,是这些人,都太过,自私!

太自私自利,第一想到的,都是别人的错,骂不过,就想着怎么制服对方,制服不了,就开打。

“变态狂”,占有欲极强,是自私;

夫妻、情侣吵架,非得争出个“高下”,发泄并满足自己的泄欲,最后到家暴,是自私;

拿自己的小孩,当发泄的对象,当“出气筒”,殴打发泄,是自私;

不孝敬老人,觉得“麻烦”,到折磨,甚至是抛弃老人,是自私;

为满足自己变态、畸形的心理,去伤害一切,还是自私……

正是因为,这些人的自私,他们忘记了,什么是善良、什么是感恩、什么是道德、什么是法律,最终导致了,一个个血泪的家暴。

写在最后:

对家暴,我们也坚决要零容忍,有一次家暴,就会有第二次,有第二次,就会有第三次,到更多。

面对家暴,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可以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你可以报警,还有亲人、朋友可以帮你代报案,你可以求助社区、社会救助机构等,我们要对家暴,说“不”。

两个人从相知到相爱,最终步入婚姻,实属不易,若是沦落到最后的家暴,不得不分开,要学会取证,比如:

肢体上的行为暴力,身体受到伤害,拍照留证;

语言上的冷暴力,通过录音、录视频,留作证据。

不过,一段互相猜疑,互相伤害的家暴婚姻,早已是,名存实亡。

请记得,好聚好散,但也别忘记,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毕竟,有法律保护,总比没有强。也希望,反家暴法,越来越完善,比如,针对性暴力。

请重视,语言暴力,家暴中的一种,这一最无形,却最具杀伤力的“武器”,所带来的侵害!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一种家暴,叫做语言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