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这玩意儿其实挺有趣儿(九)——上善若水

《周易》这玩意儿其实挺有趣儿(九)——上善若水_第1张图片

五行讲,水主智,其性聪,其情善……
老子讲:“上善若水”。
孔子讲:“智者乐水”。

如果把这三句话揉在一起,就可以推导出“智者,上善也”!

知善致善,是为上善。真正的智慧其实就是致善!不光要知道什么是善,还要达到善的德行。也就是阳明子说的知行合一。

曾在贵州屯堡看到过的一幅古对联:信儒信道信佛皆信善,思名思德思利不思邪。也是说的这个道理,不论你宗教信仰如何,真正无上的智慧就是致善,才能达到真正的智慧善行。或许可以理解为佛家的“善知识”!

古圣先贤都喜欢用来比喻智慧

《道德经》里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论语》里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
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这是孔子格物致知的分析过程和认识,分析的很透彻,讲的很明确。换句话说,这些德行就是智慧善行!孔子并没有说过照顾弱者、给穷人钱财才叫善。更没有强调一味的同情心泛滥就是善。而是说:有仁爱、高义、智慧、果决和勇毅、明察、豁达、善改;公平正直、遇满则止、处事有度、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志......这些水的德行才是君子具备的智慧善行。

《周易》这玩意儿其实挺有趣儿(九)——上善若水_第2张图片

回到易学范畴,看看在“易”的世界里,水和智又是怎么个联系?

在五行里,水主智,其性聪,其情善,其味咸,其色黑。这是古人规定好的,就像1+1=2,要想再去证明为什么1+1=2,或者水为什么代表智,显得有些多此一举。老子孔子都给过解释。若要质疑,不是不可以,可惜现如今已经失去了应有的条件。

另外,五行中水代表的人体器官为肾,中医所谓肾水是指所有的体内的体液(不包括尿液、汗液、血液等),如:骨髓、精液、贺尔蒙、关节润滑液等。水之于体内,一定要维持其平衡,就像火土木金其它四行一样。

肾水(肾精)出了问题,五脏六腑也就会不同程度的出现问题。比如肾虚了慢慢就会影响脾、胃、肝,肺等器官不同程度出现虚、弱等的问题。这就是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

精液空了,脊髓会去救援它,就会受损,脊髓也虚了,脑髓就会保护它。如若长期纵欲,脑髓就会空缺,轻则影响智力,重则痴呆……

在八卦里,水是坎卦,坎中满,两阴爻在外,一阳爻在中间,象征水,是外柔内刚、内动外静、向心集聚的代表。但由于水性曰涧下,常陷在低洼处,所以也有困顿、险陷的含义。但绝不是要你视而不见,放任不管,而是提醒你要随时保持觉醒。当然要想摆脱困顿、险陷就得需要智慧了,智慧是什么?就是致善。摆脱困陷并不是靠聪明计谋,而依靠的是善行。这就是水告诉我们的道理!

《周易》六十四卦里习坎卦(重复的坎卦)与屯卦,蹇卦,困卦,并称四大难卦!预示着危机,困难,险阻。所谓预示,就是说困境是可以避免的,然则要看如何应对!怎么应对呢?唯有靠善行!

没有任何卦象会说就是这样,不可能那样!阴阳五行八卦都是不断变化的,《周易》揭示的就是变化规律,所以没有什么事是不可变的!想得到什么结果,关键看的是如何应对变化!这才是预测学的根本所在。所谓的铁口直断,就本尊看来,根本不存在!就像水,遇强则摧枯拉朽,遇弱则随行就市,因势利导!

《周易》这玩意儿其实挺有趣儿(九)——上善若水_第3张图片

再扯远一点,佛家里所说的四大:地水火风,其中水大说的也是:以潮湿为性,能收摄万物,不使散溢。意思很明显:能包容万物,才能凝聚一切!这才是至善智慧。

我们还是以一个简短的笑话做个结束吧:

生化战争课的老师在课堂上问士兵们:“谁知道水的分子式?”
“太简单了。”一个士兵站起来回答道。
“是什么?”
“H, I, J, K, L, M, N, O.”
“什么,什么?”老师一脸疑惑,又问道。
“H to O,”化学专家解释道。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周易》这玩意儿其实挺有趣儿(九)——上善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