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传播学研究的选择性处理(Selective Processing)

导语:在传播学的非线性研究视角中,强调了信息受众的多样性和主动性,认为受众在传播过程也是处于主动的。

使用与满足理论(Use&Gratification Theory)表明人们主动去寻找媒体来满足自身需求,他们能主动向特定信息开放,也能屏蔽某些信息。脑科学家发现由于我们持续地接受感觉输入,为了使周边世界有意义,避免被大量信息淹没,我们非常适应于屏蔽无用输入,同时选择和放大有意义的数据,该过程是无意识的。例子,在拥挤的聚会大厅,我们会屏蔽嘈杂的背景,忽略不感兴趣的话题,将注意力集中于我们感兴趣的人和谈话中,放大与这些人的谈话。但当其他人提到我们自己的名字,我们很可能听得到。

1951年,美国大学生足球赛,达特茅斯印第安人队对阵普林斯顿老虎队。这是一场非常粗暴的比赛。在整场比赛中,普林斯顿一个队员的鼻子断了,达特茅斯队一个队员的腿断了。然而,两所大学的报纸对这场比赛的评述却截然不同。达特茅斯校报认为是普林斯顿的队员在搞鬼,而普林斯顿大学的记者则认为达特茅斯队应对此负主要责任。这是媒体偏见吗?

Hastorf 和Cantril在1954年学习了该现象,他们让普林斯顿和达特茅斯的学生数双方橄榄球比赛中的犯规数,双方都认为对方的犯规数更多,他们看到了同样的比赛,但却以不同的方式处理信息,过滤掉不想要的信息(自己球队的犯规),放大与自己预设一致的信息,该发现引出了所谓的敌对媒体效应(Hostile Media Effect)。

1982年,Vallone,Ross和Lepper研究了该现象,向支持巴勒斯坦的学生和支持以色列的学生展示相同的新闻,让他们计算该新闻中支持和反对以色列的次数,支持和反对巴勒斯坦的次数,双方都认为媒体偏向于另一方。支持以色列的学生发现更多的反以色列信息和更少的支持以色列的信息。

这些研究显示出同样受众群体成员之间存在感知差异,他们在不同的潜意识层级下看、听、记忆和处理信息,这个过程被称为认知偏差。我们以为我们客观地观看新闻或体育比赛,但我们的意识已经在做过滤,作出选择,屏蔽无用信息。

不单是一场比赛,研究者们还在很多场合发现,当信念很强的人被问及争议性话题时,他们往往只看到他们想看到的。在人际交往方面,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都是愿意听好话的。如果是恋爱场景,在一个男孩子要追女孩子的时候不仅好话说尽,还送贵重礼品,那么这个女孩子就一定会把这个男孩子的弱点放到最小。这是人们的虚荣心在作祟。虽然通过时间的推移,你可以看到这个男孩的弱点,你已被他俘虏,还有反击的余地吗?

所谓选择性处理,用一句话说也就是:人们往往只看到他们想看到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什么是传播学研究的选择性处理(Selective Proces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