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了老家一次,我对三四线城市房价有了新看法

回了老家一次,我对三四线城市房价有了新看法_第1张图片

好几年没有回老家了,想着这次十一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干脆就回家一次。说实话,之前对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观念,理由很简单。首先,三四线城市人口流出或者说下降毫无悬念,长期来看房价没有支撑;其次,三四线城市收入不高,房价泡沫很大;最后,国家加大调控,对货币化棚改、专项债等政策最近又收紧了。所以总的看三四线城市房价既有泡沫,又缺乏支撑,此时不跌更待何时?

我相信不只是我,很多财经媒体,以及像我这种长期在一线城市生活的人都是持有这种观点。但是8、9月份,随着三四线城市房贷利率逐步与LPR挂钩,步入实质性上涨阶段,最近一段时间的房屋成交反而持续放量。

这个背后的原因,我相信不是一个“恐慌营销”,或者“房贷利率上涨提前透支消费”这么简单就能解释的了。这次回家走了不少亲戚、朋友,从跟他们的交谈中,我发现了不少我从来没想过的情况,也许能够为三四线房价作出一些解释。当然啦,这又是我非正式的田野调查,我稍作整理,拿出来给大家参考参考。

1.“过去几年这里发展的多快啊,经济发展的好房价自然要涨”

要不是亲戚提醒,我都不知道我上次回来原来都有2年多快3年了。我简单回忆了一下,上一次回来新区还基本上处于啥都在建设的阶段,路也修得一般,几个新楼盘周边宣传的所谓配套设施连地基还没有挖。可能我是在大城市看二手房看久了,给我总的感觉是,这种楼盘也能卖的出去?

但是这一次回来就完全不一样了,周围几个大超市、商业中心楼不仅环境好,而且物价亲民,人流也还算比较多。医院、学校的新楼也都投入使用,便民公园不仅环境优美而且免费开放。最重要的是,和老城区的小区比,停车位非常充足,开车出门非常便捷。我这没回去几天,只是稍微走走就能看到这么大的变化。所以我跟亲戚随便聊两句,亲戚说的都是,这两年我们XX(地名)发展的可好了,路也是新的,房子也是新的,公共配套完善。

既然经济有这么大的发展,老百姓又有切身的体会,居住质量与老城区相比提高的不只是一星半点,而且在可见的未来,新区还会不断的扩张做大。在新区买一套好房子给自己住,老了还能留给子女,房价高一点好像再正常不过了。

2.“有几套房,脸上有面子,跟亲戚一起办事也方便多了”

大城市有大城市的规则,小地方有地方的玩法。在三四线城市,人情社会还是主流中的主流,关键时候没有个亲戚出来撑场面,或者是亲戚出来帮帮忙,那在三四线城市根本就混不开啊。上到看病,下到路边下馆子,基本上都得先找找有没有熟悉的亲戚朋友,找到熟人好办事,我相信这个在小地方应该都是一样的。

但是不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地方,所有人的想法都一样。“贫穷而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两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做出了这么贴切的总结。所以越是小地方,有钱有资源的亲戚越有“人缘”,来“巴结”的人越来越多,也就越有资源办成自己的事情和别人委托的事情,从而进入一个正循环。也正因为如此,许多人要在饭局上“不显山不露水”的炫富。

那么问题来了,炫富最好的手段是什么?既不会招来亲戚的妒忌,而且不会担心亲戚之间不正常的要求?说自己手上有500万?这样肯定不行,一来,钱这种东西说出口了,就算亲戚不惦记也怕贼惦记。而且钱这种东西,在许多人眼中也就是一个数字游戏,并没有什么大的作用。说自己有豪车一部?这样肯定也不行。一来,车子越开越旧,磨损的消耗太大;二来,亲戚借车有的时候也很危险,万一出点什么事故,赔钱事小,出点其他意外,那真的是后患无穷。

这个时候,什么东西都比不少5套房来的实在,也不管这五套房在什么地理位置,大小怎么样,只要住的那一套,也就是招待亲戚做客的那一套够大就行了!所以有了几套房,在亲戚面前也吃得开了,人缘也好了,资源也更多了。从外地或者乡下来了亲戚,不用住酒店了,就住自家房子里,不但做了人情,而且说出去特别有面子!

3.“儿女要结婚生孩子了,多的我也留不下,就给他们留一套房子吧”

与大城市不一样,小城市结婚早,而且新房婚房绝对是标配。恰好这几年,正是90后结婚的高峰期。在三四线城市,结婚没有新房那简直……怎么说呢,不可接受!北上广深这种大城市,房价太高,双方家庭负担不起,让年轻人奋斗几年再买房,这种事就算是回老家说说,也没几个人能真的来“挑刺”。

但是三四线城市就完全不同了,特别是本地人找本地人结婚,或者是本地人找省内其他城市的结婚。就算双方父母都有140平大房子,或者是别墅,那不给一对新人买一套新房加一个全新装修,这要是传到了亲戚的耳朵里,岂不成了笑话?

所以什么房价涨跌都无所谓,关键是不能让自家儿女一上来就输了一等,必须得买新房子。而且新房子自然是越贵越好了,越贵越能说明对婚姻的重视,把小两口扶上马送一程,以新家庭身份出现之前,打一个好的基础。

4.“输入型通货膨胀”

实在不好意思,有些亲戚的话实在有点长,我能力有限缩减不到一句话。但是有一个亲戚用一个非常好的经济学词语来比喻了这种现象,我听了也觉得非常好,就是“输入性通货膨胀”。

一般三四线城市的私家车,大多都是10万左右的代步车,牌子也都是非常常见的普通品牌。但是一到十一或者春节这种大的节日,突然就会发现,许多小区里莫名地多了好多外地车牌,而且大多都是一线城市或者浙江、江苏、广州这种经济发达地区的车牌。有些小区更夸张,里面不仅全是外省车牌,而且全是奥迪、奔驰、宝马这种贵了许多的车。

相信大家肯定都知道,这就是所谓的“衣锦还乡”吧。在外面做生意的,在外面做公司高管的,或者在外面创业、打工小有成就的,许多都是开着这种外省车牌回来的。和本地老百姓相比,他们的收入通常要高很多,购买力也要强很多,但又有许多人拿不到户口或者被限购资格挡在门外。于是他们自然而然地,或者说也带有一种家乡情感在里面,选择在当地买房。而以他们的收入来看,当地的房价岂止是便宜,简直是便宜!

这就是房价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外面的人不断把更多的货币带回来消费,推高了房价。所以越是外省车牌多的小区,这种情况越是常见。

我简单总结了一下,我短短几天接触到的情况主要都涵盖了。所以说,三四线城市房价的“韧性”还很大,短期来看还有很强的支撑在。我认为,其根源就在于限购和户口制度下房地产市场的割裂。我曾经给过一个评论说“一二线城市的人不会买三四线城市的房子,三四线城市的人也买不了一二线城市的房子”。我回来一趟才发现,不只是房地产市场存在割裂,大家的信息和认知也是割裂的,甚至存在很大分歧的。

尽管已经有白菜价的鹤岗在前,但是亲身在三四线城市生活的人,大部分还是处于当地经济有所发展的预期中,自然也会认可房价有所增长,反而认为北京上海这种大城市房价过高。如此看来,在大城市打通户口自由流动和放开限购之前,房地产市场地域割裂不会减少,这反倒是在“保护”三四线城市房价。至于未来几年三四线城市房价会怎么走,我觉得是该好好反思一下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回了老家一次,我对三四线城市房价有了新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