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点时间休息|《把时间当作朋友》

心爱的办公桌一角

进入九月以来就忙到脚不沾地。

首先是工作进入忙碌状态,除了日常事务之外,同时有三个项目在推进;其次,减肥进度继续进行,HIIT、跑步、自己做减肥餐都是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除此之外,我同时参加了三个线上项目:跑步者说的百人百天跑步活动,橙子学院的三十天专注橙长,以及好报的三十天写作活动,每天都要输出、打卡。

活动初期带给我的都是很正面的影响:与有共同目标的朋友交流,在社群的监督下去开展有目标有秩序的学习和输出,在写作群的大环境下很容易地督促自己每天写作,适当的外部压力很快就迫使我走出了舒适区,让自己的时间产生了远超过去的效益。

跑步锻炼肌肉、写作锻炼头脑、行动缓解焦虑,这个开学的九月我度过的很充实、很开心。

但是中秋节假期过后的这几天我感觉自己状态很差:工作效率比较低,做什么都不太上心,不认真,也不专注;写字也没什么灵感,甚至因为太过关注数据和投稿产生了一些焦虑;跑步也进入越跑越慢的恶性循环,连做饭都没有热情了……烦躁,莫名的烦躁,似乎之前的节奏感都被打破了,自己走上了一条奇怪的轨道。


昨天下班之后,因为想到事情太多做不完而更干坐在办公室不想干活的我,翻出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重读,读到这一段话:

“判断一件事情是否真的重要的标准只有一个:是否对你的目标(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的实现有益。然而判断一项任务是否真的紧急的标准却没那么容易,因为你总是觉得每一件都很紧急。不过,经验告诉我们,真正紧急的事儿少之又少,十万火急几乎只是出现在故事里。不信你就尝试着把所有你觉得紧急的事儿延迟一段时间再处理,如此坚持一个月左右。最终你就会明白那些事儿实际上都没有那么紧急。所以,你只需要一个判断标准就够了:这事儿是否真的重要。再往后的道理就一目了然了:真正最重要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那个真正对你的目标实现有帮助的任务。”

感谢李笑来老师让我在最需要的时间读到这段话,看完这一段,我没忍住又把它朗读了一遍,于是立刻决定收拾东西下班回家。因为对于此时此刻的我来说,工作里的这些加班都做不完的任务对实现目标没有任何价值,甚至跑步、做饭、读书、写作也没有任何价值,对于又累又烦又困又不开心的我来说,非要勉强在今天做“紧急”的每日任务/打卡只会让我进入恶性循环明天更累更没效率。对此时此刻的我来说,实现目标最有帮助的是回家好好休息、好好睡一觉。


强迫自己兑现“每天打卡”的承诺当然很重要,在外部压力和内心动力的驱动下勉强自己去做该做的“每日任务”也很重要,但是同样的,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和身体,花点时间休息一下,也很重要。

因为人生不是一场短跑比赛,甚至也不是一场马拉松,而是许多个“实现目标-休息-再次出发”的循环。人生的周期也不是一天、一周、一个月,而是起伏变化的人生四季。

想要把所有的事情在一天时间里面做完是不可能的,想要每天都保持活力充沛、灵感满满、兴高采烈也是不可能的。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承认自己只是肉体凡胎,有时候会累会生病,有时候会郁闷会不开心。

我们要尊重这个客观的事实:人的状态是有起伏的,在高点的时候可以去大展身手挥斥方遒,在低点的时候则应该蛰伏下来照顾好自己。

所以昨天我给自己放了一天假,下班回家后没有跑步没有做饭没有写作,安安心心地从晚上八点半开始睡觉,第二天早上醒过来,感觉心情愉快精力充沛,又可以投入到新的努力周期中去了。

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再出发。所以请在咬牙坚持的路上,也花一点时间关怀一下自己的身心状态,在需要的时候,花点时间来休息、休息一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花点时间休息|《把时间当作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