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Ⅰ级濒危珍稀蕨类植物:光叶蕨

国家Ⅰ级濒危珍稀蕨类植物:光叶蕨

花木君

国家Ⅰ级濒危珍稀蕨类植物:光叶蕨_第1张图片

在1999年8月4日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蕨类植物中有4种(属)被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分别为光叶蕨、玉龙蕨和水韭属全属,而在1984年作为8种Ⅰ级(濒危)珍稀物种之一的蕨类植物中的桫椤,退居成Ⅱ级保护。

国家Ⅰ级濒危珍稀蕨类植物:光叶蕨_第2张图片

从颁布的情况来看,从中可以看出光叶蕨等三种属植物的珍稀程度,以前我们已经介绍过世界上最耐寒的高山蕨类植物玉龙蕨,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光叶蕨。

国家Ⅰ级濒危珍稀蕨类植物:光叶蕨_第3张图片

光叶蕨(学名:Cystoathyrium chinense Ching),为我国特有物种,属于蹄盖蕨科、光叶蕨属常绿蕨类植物。根状茎短横卧,被有残留的叶柄基部,先端被有浅褐色卵状披针形鳞片;叶近生,能育叶长40-45厘米;叶柄长可达7-8厘米,叶柄基部褐色,稍膨大,近光滑;叶片狭披针形,向两端渐变狭,顶部羽裂渐尖头,向下一回羽状一羽片羽状深裂;羽片30对左右,近对生,平展,无柄,中部狭披针状镰刀形,渐尖头,向上弯,基部不对称,裂片可达十对左右;叶脉在裂片上羽状,叶干后近纸质,淡绿色,无毛;孢子囊群圆形,囊群盖卵圆形,孢子圆肾形,深褐色,不透明,表面具较密的棘状突起。晚春发叶,7-8月形成孢子囊,9月成熟。

国家Ⅰ级濒危珍稀蕨类植物:光叶蕨_第4张图片

蹄盖蕨

光叶蕨属是介于蹄盖蕨属(Athyrium Roth.)和冷蕨属(Cystopteris Bernh.)之间的种属,形体极似盖蕨属,但根状茎短横卧,几乎光滑无鳞片,叶柄基部不变尖削,孢子表面具刺状突起;囊群盖下位如冷蕨属,不同于后者在于叶片狭披针形,近纸质,常绿,柄短,向基部逐渐变狭,一回羽状,羽片深羽裂,羽片极多,无柄,披针状镰刀形。最为奇特、与二者均不同的是中部羽片的羽轴顶部下侧具有性质尚不明的小突起。

国家Ⅰ级濒危珍稀蕨类植物:光叶蕨_第5张图片

迄今为止,光叶蕨仅被发现分布于于我国四川西部天全,二郎山,团牛坪地区,生长在海拔2450米的林下阴湿处。该地区年平均气温6-8℃,极端最高温28℃,极端最低气温-16℃;年降雨量1800-2000毫米;相对湿度85-90%;全年雾日达280天以上;因而光叶蕨对生存环境极其挑剔。

国家Ⅰ级濒危珍稀蕨类植物:光叶蕨_第6张图片
国家Ⅰ级濒危珍稀蕨类植物:光叶蕨_第7张图片

光叶藤蕨

光叶蕨从名字上容易和光叶藤蕨相混淆,其实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蕨类植物,光叶藤蕨属于光叶藤蕨科、光叶藤蕨属,主要分布在海南和云南地区。二者区别在于:光叶藤蕨叶片远生,二型,叶片要比光叶蕨长,一般可达1米左右;光叶蕨叶片近生,叶片多在30厘米左右。另外光叶藤蕨根茎木质坚硬,幼时被鳞片,老时光秃,也是比较明显的特征区别。

国家Ⅰ级濒危珍稀蕨类植物:光叶蕨_第8张图片

光叶蕨从名称上经常引起一些歧义,有的植物爱好者从字面意思理解,以为是叶片光滑的意思,其实,这里的光字,是“全”“都”以及“净”的意思,因为光叶蕨通常只有一片叶子,上面密密麻麻分布30多对对称的羽片,因而被称为“光叶蕨”

国家Ⅰ级濒危珍稀蕨类植物:光叶蕨_第9张图片

光叶蕨被发现于1963年,后来由于大规模砍伐森林,二三十年都没有发现光叶蕨的踪迹,因而在上世纪末有些人认为光叶蕨已经濒临灭绝,直到本世纪初,人们在天全县又发现了野生光叶蕨,然而数量极为稀少,不超过百余株,有些自媒体为了吸引点击,说全球仅6株,纯属哗众取宠,无稽之谈,如今数量应该在几百株左右

你可能感兴趣的:(国家Ⅰ级濒危珍稀蕨类植物:光叶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