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想当宇航员的牛仔。
此时此刻,一部把70,,80年代的动漫形象,90,00年代的游戏人物搬上荧幕的年度大作《头号玩家》已经上映,其中炫酷的打动,精彩的画面应接不暇,或者说是叹为观止。
当你感慨这样一部游戏化,青春向的电影能拍的如此吸引眼球时,比这更让人惊讶的是本片并不是出自年轻导演,而是已经72岁的斯皮尔伯格。
(年轻时的斯皮尔伯格)
这位从25岁凭借《大白鲨》就一举进入好莱坞的大导演,至今拍过无数佳作,其中《E.T.外星人》《第三类接触》等太多商业大片曾风靡全球。
到现在,他依然保持着高度的创作热情,其中分离聚合又成为他大多数电影的主题,超现实即是他电影的表现形式。
HBO在2017推出的一部纪录片中,就展现了这样一位敏感而执着的电影人的成长过程。
《斯皮尔伯格》
本片讲述斯皮尔伯格从拍摄第一部影片至今的指导生涯,这种流水账的方式可能有些枯燥,但却有十分扎实的整体感。
从鲨鱼到恐龙,新时代的开始
在他的电影中,有太多特效大片。但说起第一部使用电脑制作的却是1993年的《侏罗纪公园》。
在他拍摄的这部恐龙电影之前,斯皮尔伯格都是使用塑料,金属等材料将模型建起,为此他的第一部商业片《大白鲨》达到原计划3倍的预算与2.5倍的时间
(制作一只鲨鱼要3个星期多之久)
在1977年的《第三类接触》中,斯皮尔伯格首次使用运动摄像机与后期处理相结合的方式,也就是先拍运动的人,后面再把特效加上。
这种看起来十分简陋的特效,在那时却是伟大的创举。斯皮尔伯格开创了“可以动的特效”。影片上映前电影公司也差点为其倾家荡产,毕竟投资也是不小的。
往后的影片中也是使用传统的制作方式。直到《侏罗纪公园》,想要拍摄出跑起来的恐龙就十分难了。
为此斯皮尔伯格找到了工业光魔公司,这些电脑里的新科技成为了重要的制作工具。
当你不再受限制于特效时,你可以讲任何的故事。此后斯皮尔伯格在特效大片上更是游刃有余,《世界大战》《少数派报告》等这些科幻元素都被驾驭的十分完美。
正如纪录片所说的,《侏罗纪公园》的拍摄更大意义上数码革命的破土而出。
科幻只是外衣,重要的是内核
一部特效大片的成功,重要的是能否激起观众的观影热情,所以影片的内核极其重要。
对于大部分中国人而言,《E.T.外星人》这部电影再熟悉不过了。最后那个飞过月亮的镜头,不知给多少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不同于《异形》《星球大战》《银翼杀手》,斯皮尔伯格的科幻片更多的以聚散离合为主题。这些发生在小镇上的故事,抛去科幻的外衣,表达的是爱与同情。
这种鲜明的主题正是《E.T.外星人》大火的真正原因。所以当我们在看《头号玩家》时,里面大大小小的人物就像E.T.外星人一样,无论大人或小孩都能找到对于他们的纯粹的爱,也是未曾逝去的童真。
斯皮尔伯格眼中的童真世界
不过有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斯皮尔伯格的影片中,大部分的主角都是孤僻的儿童形象,而这也是他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除了学习,他对于一切都充满好奇。来自凤凰城的斯皮尔伯格,虽然父亲是计算机天才,但自己在学业上并不擅长,甚至为此经常得到C的评价。
不喜欢摇滚,玩具等同龄人喜爱的东西。身为犹太人的斯皮尔伯格小时候常受欺负,以及父母的离婚让这种艰难的童年生活塑造了他孤僻的性格。
性格孤僻,唯一的爱好是拍摄。拍摄并不是斯皮尔伯格逃避现实的手段,而是他结交朋友的方式,以及他孤僻性格下的无限想象力驱使他追求他的爱好。
所以对于《第三类接触》斯皮尔伯格曾说“这部影片的根本主题是如何填满一个孤独孩子的内心,而只有外星人的加入才能填满失去父亲的痛苦”。
正是因为这种扎根于人类与人类的故事,才让这样的科幻片不留于画面,没有剧情。
斯皮尔伯格与好莱坞
当时有一部16岁的他一定会看的电影就是《阿拉伯的劳伦斯》,说起带来的震撼,斯皮尔伯格一度失去拍电影的自信,但对于电影的执着,他还是表示:“这会成为我以后要做的事,或者我会努力尝试至死”
(图为《阿拉伯的劳伦斯》,1962年的绝世之作)
为此他成为了环球影业的实习生,像一台过载的学习机四处“偷师”,直到拍摄《大白鲨》带来的机遇让他一举成名,但这种海上影片的拍摄压力是巨大的。
“在我去拍《大白鲨》之前,我去见了亨利·哈撒韦,他是个硬汉导演,他说“会有一些时刻,当你要去拍摄时,你不知道你到底在干什么,我们都会这样,你要拼命保守这个秘密,别让任何人看到你怀疑自己,要对所有人保密,否则你会失去大家的尊重。”
《大白鲨》带来的荣誉让他有资格进入好莱坞,他在那里也认识了不少的导演,最出名的就是那个时代的四大导演。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代表作《教父》;马丁.斯科塞斯《好家伙》;乔治.卢卡斯《星球大战》和斯皮尔伯格)
当时的社会也处于文化融合的时代,好莱坞也在逐步壮大,斯皮尔伯格算是赶上了好莱坞的顺风车。
在商业片与艺术片间装换
纪录片中,讲到当时有一个著名的评论家曾说到斯皮尔伯格是“伟大的大众娱乐家”。
虽然斯皮尔伯格表面回应这是一种自命不凡的说法,但是他还是受到评论的影响,有试图去拍摄一些文艺片。
期初,他拍摄了《紫色姐妹花》等不错的艺术影片,在磨练中寻找自己的风格,不断拍出诸如《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等不失人文关怀的佳作。
《辛德勒的名单》中穿红衣的女孩就很给人一深刻的印象。他也凭借此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与最佳电影。在文艺与商业片之间,斯皮尔伯格都已十分擅长。
比如去年的《华盛顿邮报》就又提名了最佳影片的奖项,而今年的《头号玩家》又是一部十足的商业大片。
最后,在记录片结尾也表达出了对他最中肯的评价:“看看他过去近50年的作品,肯定种类很多,也有一些不成功的作品,但绝没有人像他一样,在电影史上也有类似的电影事业轨迹,电影语言就像他的母语。”
END
这部《斯皮尔伯格》,对于喜爱他的影迷或是想要了解的他观众而言都是一部非常好的纪录片。唯一的不足是对于他内心深处的挖掘并不是很深刻,好在多方面的视角呈现了一个完整的“大师”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