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8

学生与传承面对面:走进湖笔小镇 感受非遗魅力

       5月26日,来自湖州爱山小学教育集团、湖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上外附属浙江宏达南浔学校、南浔锦绣实验学校、湖州师范学院南浔附属小学等学校的30多名小学生来到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走进名闻遐迩的湖笔小镇,亲身体验感受家乡湖笔文化的独特魅力,初夏的阵雨也没有挡住孩子们追溯湖笔奥秘的决心。

2019-05-28_第1张图片

  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湖笔小镇研学营地联合书涯研学共同策划“我与传承面对面,探索湖笔文化”活动,共同开启湖笔小镇童玩节,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

  孩子们围在湖笔厂制笔车间,静静的看着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邱昌明老师傅、省级非遗传承人王晓华老师端坐在制笔第一线,择笔、水盆都是制作一支湖笔非常重要的环节。他们作为“湖笔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用自己的双手在谱写自己家乡的文化史。

  研学体验者来到的善琏镇,是中国著名的“文房四宝”之一湖笔的故乡。

  相传当年秦始皇的大将蒙恬在善琏发明了毛笔,2000多年来湖笔给这个小镇带来无尚荣光。

  “湖州出名笔,工遍海内,制笔者皆湖人,其地名善琏村”。善琏制笔业约始自晋代。据清代同治《湖州府志》载:“(善琏)一名善练,……居民制笔最精,盖自智永僧(隋朝人,名王法极,王羲之七世孙)结庵连溪往来永欣寺,笔工即萃于此。”经过唐宋两代的发展,湖笔技艺有了很大的进步。

  湖笔的成名,与元朝大书画家赵孟頫有关,他对当地的湖笔制作技艺,十分关心和重视,据《湖州府志》记载:他曾要人替他制笔,即使一支不如意,即令拆裂重制,要求非常严格,这种严格的质量要求,一直流传下来,名声鹊起,奠定了毛笔之冠的地位。湖笔工艺操作纯系手工,主要工序有笔料、水盆、结头、装套、蒲墩、镶嵌、择笔、刻字等十二道,大小工序达120余道。每道主要工序分别由技工专司,制作选料精细,工艺精湛,讲究锋颖尤显其独特之处,所制湖笔以“尖、齐、圆、健”四德具备而著称。

  湖笔制作“千万毛中取一毫”,上好的羊毛取自杭嘉湖地区一岁以内没有交配、阉割过的山羊脖颈后的一小撮毛。上世纪70年代末,国家领导人访问日本时,曾将200套善琏湖笔厂制作的湖笔作为特制礼品,赠送日本友人。但随着信息网络条件下的书写工具简化和快节奏时代的冲击,翁其昌和他手中的湖笔,以及他所在的有着2000多年毛笔制作历史的善琏镇,正在默默的寻找新时期发展之路。

  有着3万多人口的善琏镇,有湖笔生产和经营主体92家,但多属家庭小作坊经营,全镇年产湖笔800万支,固守传统工艺的善琏,在中国毛笔市场占有率约为20%。

  由于湖笔所载的厚重历史文化价值,早在2006年,湖笔制作工艺就入选了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善琏湖笔厂前任厂长邱昌明被指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为扶持这项没落的传统手工艺,湖州市成立了“振兴湖笔”的专门机构,注册“善琏湖笔”地理标志商标,保护这个传统特色品牌。同时,官方出台工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培训新工人,开办成教班传授制笔技术。

  2015年6月,浙江省还公布了该省首批37个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善琏湖笔小镇”居于其列。小镇建设规划中除了制笔外,还包括了文化旅游与休闲的产业导向,旅游者可以参观湖笔制作上百道工序中的每一道,爱好者可以私人订制个性化的湖笔。至2019年5月,善链镇每年接待书法爱好者10万人次以上,出售毛笔1000万支,年产值利润约1.5亿。

  孩子们热情高涨,通过参加在蒙公祠的开笔礼仪式,听了智永禅师的典故“退笔冢”、“铁门槛”故事,了解了历史,还认真欣赏了湖笔工艺流程和书法美术作品、体验不同种类湖笔书写感受,还采访老艺人,充分了解了家乡湖笔的博大厚重,增强了对学好毛笔字、将传统书法文化发扬光大的信心和决心。

  湖笔作为文房四宝之首,已经延续了几千年。越来越少的人在使用湖笔,其制作工艺后继乏人的现象也越来越令人担忧。孩子们在研学中发现,很多人觉得二三元一支的毛笔用完再买就行了,并不注重品牌和质量。但是事实上,做一支好毛笔要经过很复杂的程序,每一支都凝聚了手艺人的心血。 在善琏,织笔工多为像邱昌明一样的中老年人。实际上,目前全国专职制作毛笔的工人仅有6000人左右,且年龄都在40岁以上。来自飞英小学的曹瑞哲同学说:“湖笔的未来就在我们手中,传承和发展是我们的目标之一。”

  来自湖师附小的骆熙媛同学、南浔锦绣学校的夏琳同学在对话非遗传承人时说:“我们通过对话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了解了湖笔文化,动手制作湖笔,学习运用湖笔,非常崇敬我们的先辈,我们孩立志要将历史书中间的“文化”,鲜活地传承下去,文化不应该只进历史书,需要不断地翻动,才能做到真正的保护传承!”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