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人民日报》劝诫人民坦然面对生死

文/叶丹颖

2016日5月6日一早,朋友圈就被一篇《人民日报:如何避免人财两空的“魏则西式悲剧”?》的评论刷屏了。此文一出,网友纷纷义愤填膺,有人怒斥:“制度出现问题了,不去完善制度,去研究人的心理?”有人吐槽:“把高干病房撤了,让领导先走。”有人直接对《人民日报》表示无语。当然,也有人称赞其高瞻远瞩,以及惊呼:“最近关于魏则西的文字铺天盖地,但真的都没这篇精辟、惊悚。”

根据凤凰新闻在文末附加的投票栏显示,认为“什么是‘魏则西式悲剧’的罪魁祸首?”的调查中,“政府监管缺位,市场混乱失序”一选项占据了最高票数,在“如何看待人民日报‘绝症面前,坦然面对生死’的劝告”一问里,“不认同,病患和家属非专业人士,咱们撇开心态谈问题吧”的选项占了最多投票人选。

网友和《人民日报》站在“感性则冲动”和“理性则冰冷”的两个态度立场上,情绪上的冲突势不可免。其实,这样的调查结果应该是符合预期的,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一定是站在弱势群体的一方,因为谁都不能预料,哪天悲剧就发生在你我之间,而那时我们最不愿意面对的,就是有人告诉你,听话,放弃治疗吧,这将会是你的最小损失。

只要还有求生欲望的患者及患者家属,哪怕是面临绝症,都会不自觉地把“死马当活马医”当作口头禅,将“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决不放弃”视为座右铭。而这,也恰恰是庸医、骗子谋财害命的“鱼饵”——“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此时,又辅之以百度、央视、武警医院等权威认证,很难有患者能不上当受骗。所以,这就是人民日报社《魏则西留下的生命考题》中提出的“要避免人财两空的‘魏则西式悲剧’,更需要良好的医疗制度保障”。只是,读者在阅读官媒文章的时候,很容易下意识地选择性重视和忽视,所以《人民日报》就成了“过街老鼠式”的冤大头了。

对于《人民日报》提出的“虽然医者的技术追求是永不言弃,但这并不代表医者具有起死回生之力。因此,尊重自然规律,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坦然地面对生与死,是最理性的选择”,笔者认为,这一观点并无恶意,也并非叫老百姓去任意送死。廖一梅在剧本《柔软》里写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死在家里,他们多数都死在医院的急救室里,被切开气管,插上管子,心脏电击,临死的时刻人非常无力,没人问他们是否希望平静地死去。医生为了让人多活有限的几天,甚至几小时,做许多无畏的抢救,那是通常的做法,没人管你愿意不愿意。死其实没什么,每个人都要死,但不该死得太难看、太痛苦。医生对抗的是疾病,不是死亡,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我们每个人出生的必要条件。”

所以,矛盾的关键并不是该不该坦然面对生死,而是:1、如何根据病程判断病人再如何医治也注定通向不可抗拒的死亡?如何定义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医学奇迹的区分?2、让老百姓坦然面对生死,那高官干部是否也如此?就医中的公平问题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3、如果说不能坦然面对生死是全民科学素养的错,那重大疾病国家不能及时提供免费医疗是不是国家的错呢?

未知死,焉知生?当一个国家的人民都开始关注一个终年21岁青年魏则西的死,这本身就是全民素养的进步。面对死亡,很少有人能做到冷静,能坦然面对死亡者必是大彻大悟之人。看过魏则西生前自录视频《我还有梦想,还想看看这个世界》的人,恐怕无不会为他憔悴痛苦的样子、对家人的担心体贴、对生的巨大向往感到心痛。

乔布斯说过:“‘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的箴言……你已经赤身裸体了,你没有理由不去跟随自己内心的声音……没有人愿意死,即使人们想上天堂,也不会为了去那里而死,但是死亡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终点,从来没有人能够逃脱他。”

我想,这就是死亡的意义——向死而生。而这,也正是魏则西之死的悲哀,他太想活了,一个努力拼搏了21年的青年,正蓄势待发,正想要向世界散发他的光和热,却在此时,没能逃过命运的挣扎,匆匆输给了死亡。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看待《人民日报》劝诫人民坦然面对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