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爸爸应是好教练

自己牛逼,才能期盼孩子更牛逼。

想把孩子培养成世界摔跤冠军,先问问自己是不是全国摔跤冠军。自己都不擅长的事,就别勉强孩子了,除非基因突变了,或者不是你的基因。

父母在教育孩子之前,客观中立理性地评估一下自己的积累、资源和见识,很有必要。

有个中学同学,数学系毕业,有次在群里说,他儿子一边洗脚一边喃喃自“1,1,2,3,5,8,13……”,他一听,这不费纳波切数列么?他儿子才5岁。

作为文科生,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数学基因也会遗传么?

光有天分是不够的,还得有好的教练。

小时候数学不错,自己推导出平方差公式,很开心地告诉我爸,他也很开心,然后告诉我,很早以前有个德国人高斯发现了这个定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五年级上数学奥校,被同龄人中的佼佼者碾压,丧失自信,对数学也丧失兴趣。很多年后反省过往,发现班上最牛的孩子的爸爸是我们当地石化厂的大学生。当年的大学生,那是相当稀罕。如果我爸也是大学生,我在数学的道路上会不会走得更远一点?

数学系毕业的那位同学,当时也是奥校班上的名人之一。后来听我妈说,他妈妈是我们当地最好的小学的校长。再后来有一次他不经意间提起,小学时就看过《第三帝国的兴亡》。

有次去上海,在同学家碰见她师兄夫妇带着两个孩子来玩,夫妻俩都是上交大计算机系的教师,大女儿小升初刚考上名校,英语很棒,小学就看原版哈利波特。计算机博士的孩子英语为什么这么牛?一问,在美国上过一年幼儿园,爸爸美国访学时带去的。后来听同学说,孩子的爷爷是山东大学退休的心理学教授。孩子去美国前上过外教一对一的英语课,她妈听了两节课后嫌弃外教水平不行,宁可钱不退也不让孩子再去浪费时间了,自己教。

钱钟书的爸爸叫钱基博,钱钟书的女儿叫钱媛,钱媛的妈妈叫杨绛。父母的人生高度,就是孩子的人生起点。

自己不牛逼,最好有辨别牛逼的眼力。

家长可以不是教练,但是得有挑选教练的能力。有次看澎湃新闻关于上海小学生教育压力的一篇报道。文中有个细节,我内心阴暗地怀疑记者是故意强调的——一位受访家长送孩子上的英语口语班的外教是意大利人。忍不住脑补了一下孩子以后上学时的场景:这位同学,你再读一遍rose这个单词,不要用大舌音。

家长没点见识和鉴别能力,孩子真的会输在起跑线。

让孩子去包本读经的,跟送孩子去电击治疗网瘾的,区别在哪里?

我爸没上过大学,一直跟我强调说大学就是个敲门砖。高考后填志愿,我看到招生简章上有个文科基地班,我叔叔说,学这个能干嘛?学法律吧。法学院有国际经济法和经济法两个专业,我叔叔说,国际经济法有什么用?学经济法。

填完志愿后,路遇隔壁班一同学,问他选了什么学校什么专业?浙大数学系。为什么学数学?我喜欢数学!

这境界,他家父母也不管管?

多少人上了大学才发现学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多少家长问过孩子喜欢什么?

这个学期,我听了很多大一学生选专业的故事。绝大多数来学医的孩子,是因为家长觉得医生这个职业稳定。我在课上让学生评估自己的家庭属于什么阶层,绝大多数认为属于中下阶层。看果子就知道树,看孩子就知道父母。

初三买了本《道德经百喻经》,高一买了《韩非子白话今译》,这些书对我的思想影响深远。多年以后才明白,读书和健身一样,需要好教练。自学易出偏,野路子难入流。

非常难得,我爸对我买书从没有预算限制,哪怕是闲书,也实报实销,但在指导和交流读书上,是有缺憾的。我看的书,他基本没兴趣。他喜欢的古诗词和散文,我从来不看。

跟《摔跤吧爸爸》不同的是,我爸爸在他最擅长的写文章这件事上,没有做我的教练。

好爸爸应是好教练_第1张图片

我三十七八了,还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更不知道如何做儿子和女儿的教练。

你可能感兴趣的:(好爸爸应是好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