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好题目(一)

这是一篇水文,划水的水。

前不久一位不是很熟的朋友忽然发消息给我:

Y:“我发现你的文字很好,有的直接写到心坎上了”

Z:“何德何能,是说《聊聊分布式存储》这篇文章吗?”

Y:“······,什么鬼,技术的东西看不懂,是你写的《爱情小说 之 悲伤的故事》”

Z:“失恋了?”

Y:“嗯,遇到点事儿。就是觉得你的文字让人舒服,像你的签名,感觉你没有东西想占有,所以会快乐。”

Z:“我对自己的评价是‘没心没肺’。”

Y:“你是我认识的、同龄人中、男生中、程序员里,写的最好的。”

Z:“受宠若惊,如果没那么多限定词,就更棒了呢。”

Y:“······,你也是我认识的,同龄人中,男生中,程序员里,脸皮最厚的。”

Z:“哪里哪里,'厚此薄彼'罢了”

总的来说,被夸奖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如果不是被她所提及,我都忘了这条签名已经七八年没更新过了:

“生活是一件简单而有趣的小事。当一个人什么都不想去占有的时候,他该是多么的快乐。”

这句话摘自汪涵的《有味》,是我很喜欢的一本书。书里讲了一些手工艺,匠人等“无用之物”与“无用之事”。人生无常,最怕无味,书里没有大的道理,但每次品读,都能使我安静。仿佛跟着汪涵去靖港游肆一圈,在河边一栋砖瓦房前停下,蹲坐一张矮小板凳上,静静的看一位老人,专心致志。这个时候,你会觉得人生中最美好的事情就是穿衣吃饭。

事实上,我是属于不安定的那一种,有点小野心,想体验的东西很多,但另一方面确实没有太多东西想去占有。我喜欢住在城市,但心中有片山林,这种矛盾而统一的状态或许也是喜欢汪涵“既能出世,又能入世”的原因。

《圣经》“马太福音”中写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倒不是消极的与世无争,恰恰相反,我称之为“不刻意”。借用《什么是好诗》里一段评价可以解释:“《红楼梦》里的诗不好看,可能就是因为作者太想写诗传诗了,太用力,反倒伤了天机。写小说,他毫无传世负担,反倒好看。”

所谓不刻意,就是随着本意而行,返璞归真,依着正义行事就好。

说到“正义”,有时我挺欣赏电影里的反派。因为他们总是“事出有因”且“立场坚定”。反而经常看到超级英雄会困惑,会质疑,会懦弱。但反派永远“心狠手辣”,毫不妥协。他们目标明确,抉择坚定,这恰恰是很多人希望达到的状态。人的一生中,总希望有那么一两个时刻,能理直气壮,毫不妥协的说出“这就是我的选择”。至于“价值观”的对与错,已经是另一回事了。

朋友还评价我说:“你的文字从不悲伤”。确实如此,可能是双子座的原因,会有两个小人,能自己与自己对话,所有的悲伤在内部就化解掉了,也更容易自我和解。更何况“生活是一件简单而有趣的小事”,我还来不及悲伤。恰如生活中没有什么是最好,也没有什么是最坏。“我们所度过的每一个日常,也许就是连续发生的奇迹”。从某天开始让自己穿的舒服,如果好看也是舒服,我也会考虑努力穿的好看。开始坚持跑步,偶然听到一个朋友说几年前也在这里跑过,另一个朋友说“我在那儿学会了自行车。”我就觉得这条路立刻丰富起来,甚是开心。

因为没有占有,所以心是空的,能装盛的更多。

你置身在森林,有竹韵、松涛、鸟啭、虫鸣、水流,你却觉得宁静极了。

刘墉 《你不可不知的人生》

有时我会想我所希望的人生态度是什么?积极的,乐观的,随遇而安的,逆来顺受的。我希望拥有怎样的心境?心如止水还是热血澎湃,是出世的还是入世的。我希望有怎样的经历,看怎样的风景,以及以怎样的心情看风景。还有愿望,它包括对生活,工作,爱人,家人,社会等方面的期许。还有我希望的一种存在方式,所处的环境氛围和表现状态。

很多问题并没有结论,我也不是很纠结答案。我觉得能做一个正直坦荡之人,有做人的底线与原则,不为非分之想,不做虚伪之事即可。罗曼罗兰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每次安静下来写点东西,都会沾沾自喜。又是一个朋友,他说他也想写字,但总想着写出来的东西要有价值,文以载道,总想传达一些观念或一些道理,结果无从下笔。

我觉得他陷入了一个误区,有时候连自己都不确定某些价值观是否正确的时候,何必去“教唆”他人?不妨换个思路,放轻松,只要写作的过程是舒服的就好。

道理并不重要,最终还是取决于你选择相信什么。

你看,我这不是写着写着又在讲道理了。

原载——左小岸礼

你可能感兴趣的:(没想好题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