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微信号:cns2012)
作者:冷昊阳
在中国,年轻人的“双城生活”已不是一个新鲜词汇。北京和燕郊、上海和昆山,广州和佛山……上班族的“双城记”,每天都在上演。
从北京向东看,潮白河对岸,高楼鳞次栉比,尽显繁华。这里是燕郊,夹在京津之间的一块飞地,河北三河市的一个镇,距离天安门仅有30多公里。
如果你第一次来到燕郊,你或许会觉得,这里就是北京。大街上随处可见的京牌汽车、北京本土的餐饮连锁店……就连拥堵的早晚高峰和秋冬季的雾霾,都和北京如出一辙。
“离得再近,这里也不是北京。”上班族常挂嘴边的这句话,或许最能读出他们心中双城奔波的无奈。
早上5:30,818路的始发站已有乘客排队(中国新闻网记者 冷昊阳 摄)
我的上班路,每月能省3000块钱
早上5:30分,天还漆黑,街上难觅人影,燕京航城北门外的818路快车公交车始发站,这里已经站了两排等待进京的乘客。
有乘客说,这是到北京最快的一班车。走得早,不堵车,一个小时多一点就能到。
他们的目的地有的在西直门,有的在大望路,还有的在林萃桥,但他们首先都要乘坐这班公交车,到达北京郎家园。
5:10分,67岁的李秀兰已经带着一副小马扎来到车站。开往北京的首班车将于40分钟后在这里发车。
11月的燕郊清晨,气温已近零度。戴着帽子口罩,裹上了厚厚棉大衣的李秀兰今天是第3个到的,她打开小马扎,在队伍中间坐下。此时,她的儿子儿媳仍在梦乡。
早上5:40,818路的始发站已有乘客排队(中国新闻网记者 冷昊阳 摄)
这样的排队,李秀兰已经持续了五年。
“孙子出生之后我就从老家过来了,本来想照顾一段时间就回老家的,结果发现他们上班实在太辛苦,早上没时间送孩子,晚上也没时间接,我就一直住在这里,给他们排完队,再回家准备早饭,送孙子去幼儿园。”
李秀兰说,现在排队乘车的人已经少多了,前几年人多的时候,她甚至四点多就要过来排队,为了让儿子儿媳可以多睡会,上班路上有一个座位。
在818快车站台,赶车的人会主动排成两队。左边一侧队伍等待下一班车,右边一侧的队伍则等待下下班,每当一辆车开走,右侧的队伍便会整体左移,秩序井然。
早上5:40,等候818路的两排队伍(中国新闻网记者 冷昊阳 摄)
和李秀兰一起排队的,还有陈小希。她所租住的小区距离这里1公里左右,但为了公交始发站的一个座位,她还是坚持早上步行到此。
陈小希刚刚参加工作几个月,此前,她在燕郊读了4年大学。毕业后,她找了一份在北京大望路的工作。但她并没有就此搬入北京,而是继续在燕郊租房。
“在大望路,我租一间卧室一个月都要3000,而在燕郊,一整套房子才1000块钱。我一个月赚6000块钱,就能攒下来3000多。”
双城生活过惯了,生活在燕郊的人也会有地域概念的模糊。今年双十一,陈小希的快递地址直接写了“北京东燕郊”。
“这么写就行,比写上‘河北三河’物流还要快些。”陈小希说。
连接国贸和燕郊的公交车上人满为患(中国新闻网记者 冷昊阳 摄)
我的车牌是“冀R”
生活在燕郊的北京上班族,选择这样的奔波,大都是因为房子。同样因为房子,这个河北小镇的房价甚至一度比省会石家庄还高。
2008年,当时已经北漂3年的李良思在燕郊买了房,5000元一平米。他自己说,这也算是在“北京”安了一个家。当时,开发商告诉他,这里到北京只有30分钟车程。
但他每天上班,要花2个小时。
“每天5点半起床,6点出门坐公交,7点过就可以到国贸,再转地铁到西单,步行10分钟来到单位楼下,吃完早餐后,刚好可以赶上8:30上班。”
“开发商所说的30分钟直达北京,简直就是一个笑话。”李良思算了一笔账,一天4个小时的通勤时间,一年就要花40多天在上下班的路上。
为了家人出行方便,李良思也买了车。不过,李良思说,在北京买车上“京牌”比买房还难。
如今,李良思的车挂着“冀R”牌照,而因为北京的外地车限行政策,他想早上开车去上班,根本不可能。
今年5月,他辞掉了位于西单的工作,来到了东五环外常营附近的一家公司。这样,李良思每天可以7:40从容出门,开1个小时的车到单位。
这样的幸福感,持续了1个月。
6月15日,北京发布外埠车管理新政。从明年11月开始,外埠车进入六环路(不含)以内道路和通州区全域范围道路(不含高速公路主路)行驶的,须办理进京通行证。每辆车每年最多办理进京证12次,每次有效期最长7天。
“这就像生活刚刚为你打开一扇窗,你还没来得及去欣赏窗外的风景,窗户就被关上了。”李良思说。
早6:50,上班族来到燕郊火车站乘车(中国新闻网记者 冷昊阳 摄)
我每天坐着火车上下班
燕郊人接受火车,大概就是这一两年的事情。
每天早上7:07,燕郊火车站会有一列K7782次火车,驶向北京东站。这是燕郊开往北京的第一班车,而第二班车就等到要8:21才发车,到北京已是8:55。
张生就是每天坐火车通勤的人。因为家附近没有公交始发站,他又不想站一个小时去上班,所以就选择了火车。“反正早上去公交始发站也要打车,还不如去火车站,有座还不堵。”
每天7:07,这班火车都会准时驶出燕郊,28分钟后到达位于大望路附近的北京东站。张生吃过早点后,悠哉地走进国贸附近的办公室,时间还不到8:30。
每天下午6点,同事都涌向公交和地铁,融入北京的晚高峰。而张生则会前往北京东站,赶19:27开往燕郊的火车,结束一天的工作。
由燕郊开往北京东的K7782次火车(中国新闻网记者 冷昊阳 摄)
虽然火车没有月票,但相比拥挤的公交车,张生依然知足。他每天早上要买当天的往返车票,但在每周五,他会把下周一的票也一起买好。因为周一乘车的人太多,不提前买就只能站过去。
张生回忆,在2015年,动车组停运后,这列10节车厢的绿皮车上座率大概仅有一成,而如今,由于公路太堵,这班一大早开往北京的火车,也有很多人需要站着。
“过几年,有地铁就能好多了。”张生说,自己购买的房子离地铁站不远,乘坐地铁,不仅时间弹性的多,也没有这么麻烦。
2016年年底,北京地铁平谷线开工,预计在2020年竣工。在线路规划中,位于燕郊的燕顺路站、燕郊北站的名字赫然在列。
通勤族排队登上开往北京的火车(中国新闻网记者 冷昊阳 摄)
关于未来
房子、车牌、地铁线路……双城生活的上班族,最关心政策的风吹草动。
11月11日,北京公交集团发出通告,按照上级关于国贸地区疏解整治的工作要求,从12日起,原来从燕郊冶金一局通往八王坟西的811路,终点站改为通州北苑路口东。燕郊到国贸的直达公交车,少了一条。
“直达国贸的公交会越来越少吧”“燕郊族的上班路会更挤”“跨省挤完公交挤地铁,上班路就像战斗”……
网络上,奔波在燕郊与北京之间的上班族,开始担心未来。
当然,也有乐观派,就像李良思所说:“说不定哪一天,燕郊划到北京了呢?”
也如陈小希所言:“先奋斗几年看看吧,万一将来能在北京买得起房子了呢?”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姓名为化名)
编辑|王嘉琦
来源:中国新闻网(微信号:cns2012)
作者:冷昊阳
原标题:燕郊到北京:“我的上班路,就像一场战斗”
已获得中国新闻网微信号长期白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