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2 系统思考与我们
第三章 系统的三大特征
适应力
如果形容一个系统,适应力(Resilience)指的是系统在多变的环境中保持自身的存在和运作的能力。与适应力相对的是脆弱性或刚性。
系统之所以会有适应力,是因为系统内部结构存在很多相互影响的反馈回路,正是这些回路相互支撑,即使在系统遭受巨大的扰动时,仍然能够以多种不同的方式使系统恢复至原有状态。
如果有一组反馈回路,可以修复或重建反馈回路,系统的适应力就比较强,也可称为“元适应力”(meta-resilience)。由具有更高适应力的反馈回路组成的“元元适应力”(metameta-resilience),往往具有更加复杂的系统结构,有更强的复原能力,可以学习、创造、设计和进化。这类系统具有很强的自组织性,也是系统的基本特征之一。
适应力总是有限度的。有适应力的系统可能是经常动态变化的。相反,一直保持恒定的系统恰恰是不具备适应力的。
不能只是关注系统的生产率或稳定性,也要重视其适应力,即自我修复或复位的能力,战胜干扰、恢复机能的能力。
自组织
系统所具备的这种使其自身结构更为复杂化的能力,被称为“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
自组织特性会产生出异质性和不可预测性:系统有可能演变成全新的结构,发展出全新的行为模式。它需要自由和试验,也需要一定程度的混乱。
与适应力相似,人们也经常会出于追求短期生产率和稳定性的目的而牺牲掉系统的自组织特性。
幸运的是,自组织作为有机系统的一个基本特性,对于大部分冲击力都有一定免疫力。
系统通常具有自组织的特性,具有塑造自身结构、生成新结构、学习、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能力。即使是非常复杂的自组织形式,也有可能产生于相对简单的组织规则。
层次性
系统通常具有自组织的特性,具有塑造自身结构、生成新结构、学习、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能力。即使是非常复杂的自组织形式,也有可能产生于相对简单的组织规则。系统和子系统的这种包含和生成关系,被称为层次性。
在具有层次性的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内部的联系要多于并强于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如果层级中每个层次内部和层次之间的信息连接设计合理的话,反馈延迟就会大大减小,没有哪个层次会产生信息过载。这样,系统的运作效率和适应力就得以提高。
层次性是系统的伟大发明,不只是因为它们使系统更加稳定和有适应力,而且因为它们减少了信息量,使得系统各部分更容易记录和跟进。
在某种程度上,层级系统是可以被拆解的。当层次被打破之后,子系统之间的边界通常被割裂开来。将系统不同层次拆分开,我们可以分别对其组成部分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从而增加对系统的了解。
同时,你要认识到,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组织系统可以演化出新的层次,改变整合的程度,因此,你要考虑的因素也需随之调整。
层次性原本的目的是帮助各个子系统更好地做好其工作,不幸的是,系统的层次越高或越低,越容易忘记这一目的。
当某个子系统的目标而非整个系统的目标占了上风,并牺牲整个系统的运作成本去实现某个子系统的目标,我们将这样行为的结果称为“次优化”。
当然,与次优化同样有害的问题是太多的中央控制。
要想让系统高效地运作,层次结构必须很好地平衡整体系统和各个子系统的福利、自由与责任。这意味着,既要有足够的中央控制,以有效地协调整体系统目标的实现,又要让各个子系统有足够的自主权,以维持子系统的活力、功能和自组织。
系统的层次性表明系统是自下而上进化的,上一层级的目的是服务于较低层级的目的的。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