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脑膜炎,如何早期判断和预防



本文翻译摘自《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第29章:头、颈、神经系统,第1节:脑膜炎(翻译:杨帆,校对:王艳


我们之前关于发烧、退烧和热性惊厥的文章,可以发“发烧”到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一小时爸爸”。


编注:在山东疫苗案后,我们需要更理性的对待疫苗,而不是因噎废食。因此我们今天的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内容,选择了一章和疫苗相关的疾病内容。希望大家了解疫苗的重要性。同时如何能快速判断出婴幼儿脑膜炎的征兆,及时治疗,是减少后遗症的重要环节,这也是家长在本章中需要重点了解的内容。




脑膜炎是指包裹脑和脊髓的组织发生的炎症反应,在某些情况下炎症也可影响到脑组织。尽管部分细菌性脑膜炎进展迅速,并发症发生率高,但是如果早期进行正确诊断和恰当的治疗,脑膜炎往往能够痊愈。


由于接种疫苗能够很好的保护机体免受一些严重的细菌性脑膜炎的损害,所以目前大部分脑膜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来讲,病毒性脑膜炎并不十分严重,但对3个月以内的婴儿来讲,一些特殊种类的病毒,如通常引起其他严重感染疾病的单纯疱疹病毒,却能导致严重后果。一旦确诊为病毒性脑膜炎,则没有必要进行抗生素治疗而最终也能够完全恢复。而细菌性脑膜炎(包括多种致病细菌)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在发达国家中,由于疫苗接种比较规范,该病发病率较低。但一旦发病,常常对2岁以内的儿童造成严重的损害。


脑膜炎的致病菌常可存在于健康儿童的口腔和咽喉部。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儿童会患上此病。除非细菌进入血液系统,否则就不会发病。



目前我们尚不清楚,为什么一些儿童患上脑膜炎而其他的则没有,但部分儿童确实容易患有此病。例如:

*婴儿,尤其是2个月以内的婴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细菌容易进入血液系统)

*鼻窦反复感染的儿童

*近期发生严重头外伤和颅骨骨折的儿童

*近期进行过脑部手术的儿童


配合正确的诊断治疗,70%的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能够完全恢复。然而,务必牢记的是,脑膜炎有可能是一种致命的疾病,在20%的病例中,疾病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耳聋,抽搐,上肢和/或下肢瘫痪以及学习能力低下。由于脑膜炎进展迅速,因此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尤为重要。当你家宝宝出现如下预警征兆时,务必及时通知你的儿科医生:


2个月以下的宝宝:发热,食欲下降,无精打采,或者容易哭闹发脾气,则需加以注意并通知你的儿科医生。处于此年龄阶段的患儿,脑膜炎的体征可以非常轻微并难以察觉。因此哪怕早期的错误咨询也比太晚咨询要好。


2个月到2岁的宝宝:这是脑膜炎多发的年龄段。需注意一些症状,例如发热,呕吐,食欲减退,过分狂躁或者过度思睡。(狂躁期可能会非常狂躁,而嗜睡期甚至难以唤醒。)抽搐伴随发热可能会是脑膜炎最先表现出的症状,但大多数持续时间较短的全身强直痉挛发作的抽搐最终会被确诊为发热性抽搐而不是脑膜炎。(参考热性惊厥的文章)此外,皮疹也可以是脑膜炎的一种表现。


2岁到5岁的宝宝:除上述症状外,该年龄段脑膜炎患儿常会诉说头痛,后背痛或感觉颈部僵硬,并畏惧注视明亮的光线。



治疗



经过检查后,如果儿科医生怀疑你家宝宝患有脑膜炎,她会进一步进行血液检查以及可能通过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检查了解是否有细菌感染。腰椎穿刺是将一根特制的长针刺入患儿下背部并进行脑脊液抽取。这是一项比较安全的操作,能够抽取到脊髓腔底部的脑脊液。若脑脊液化验表现出了感染迹象则能够确诊孩子患有细菌性脑膜炎。一旦如此,患儿需要住院进行静脉输入抗生素治疗并进行适当的补液,并密切观察是否有并发症的发生。治疗第一天时,孩子也许不能够进食,因此要通过静脉输液提供需要的营养物质和药物。某些种类的脑膜炎需要连续输7~21天的抗生素,这主要由孩子年龄和感染的细菌种类来确定。


婴幼儿脑膜炎,如何早期判断和预防_第1张图片


预防



可通过疫苗接种预防某些细菌性脑膜炎。需要问儿科医生下述疫苗情况:


HIB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这种疫苗可降低孩子感染b型流感嗜血杆菌的几率。该病菌常常导致免疫系统不成熟的低龄儿童感染细菌性脑膜炎。该疫苗常在2个月,4个月,6个月月龄时进行接种,然后在12到15个月的时候再追加一次。(一些联合接种的疫苗也可以不打最后一针)


肺炎球菌疫苗

这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肺炎球菌导致的多种严重的感染疾病,包括脑膜炎,菌血症(血液系统的细菌感染性疾病)以及肺炎。因此推荐在2个月时候进行初次接种,在4,6以及12到15个月之间的时候进行追加。对于高危易感患儿(包括免疫系统功能异常,镰状细胞(贫血)病,某些肾脏疾病以及其他一些慢性疾病)需要在2到5岁时补打一次。


脑膜炎球菌疫苗

在美国有两种脑膜炎球菌疫苗,但常应用的是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MCV4)。这种疫苗能预防四种脑膜炎球菌病,可用于年龄在11-12岁的青少年儿童以及开始上高中的青少年群体(年龄在15岁左右),但不建议用于年龄过小的孩子。



关于本次山东劣质疫苗事件,以及其他疫苗相关文章,可以发“疫苗”到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一小时爸爸”来点播。


关于发烧和热性惊厥的文章,可以发“发烧”来点播。



关于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

本文是《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中的部分内容(本书介绍请见:新手爸妈的第一本书——《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因为目前该书的英文去年就更新到了第六版,而中文只有第五版。为了能够让需要的爸爸妈妈更早的了解目前最专业权威的育儿知识。有一群热心的爸爸妈妈一起将英文第六版的本书翻译成中文,并授权给“一小时爸爸”平台进行发布

请勿转载本系列文章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感谢本文的翻译:杨帆,校对:王艳的辛苦工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婴幼儿脑膜炎,如何早期判断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