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字节丈量土地、感知晴雨,阿里云这次飘向了外太空!
日前,在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的见证下,阿里云联合长光卫星、Maxar 技术、四维测绘、超图软件等顶级卫星影像产业链公司发布数字地球引擎,汇聚全球数百颗卫星影像的数据集,向社会提供集智能分析及可视化为一体的能力。
用通俗的话说,这是一个可以承载各种顶级卫星影像的平台,它为人类搭建了一条直通卫星影像的桥梁。
任何用户都可以在平台上搜索、浏览卫星拍摄的地球图片,并且用 AI 技术来帮助人类对这些复杂且神秘的卫星影像进行智能分析。
通过与生态伙伴的合作,该平台可以提升政府和企业在自然资源监管、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效率。
阿里云合作伙伴长光卫星旗下“吉林一号” 但是,卫星遥感技术都诞生近 50 年了,阿里云现在为何要做这样一件事?
自 1972 年第一颗遥感卫星 Landsat-1 的发射后,人类就可以从太空跟踪土地、云层、台风的变化,预测天气、预防灾害。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现在已有数百颗卫星在地球上空,这些卫星记录了地球每一寸土地的变化,也为地球拍下了有史以来最多的“写真”。
如果把这些数据汇集起来,那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每年的数据规模就达到数十 PB。
在过去,卫星遥感、天文领域的研究人员不得不把这些数据保存到线下,然后再进行研究分析。
例如,今年年初的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其背后是全球 8 个天文台观测产生的 7PB 数据,为了收集这些数据,科学家们不得不用上 1000-2000 块硬盘(重达半吨),再通过飞机运输到机房进行分析。
现在,卫星遥感领域的研究已经向前迈进了一步。
数字地球引擎基于阿里云自研的时空数据库技术,可以对多维空间数据按照标准有序在云上存储、调用和计算,在大规模遥感空间数据读写访问操作上,性能可提升5-27 倍。
目前,平台上已经聚集了最丰富的遥感影像,分辨率覆盖 0.5m、1m、2m、5m…… 当然,数字地球引擎的价值不仅仅为长光卫星、Maxar 技术、四维测绘这些卫星影像公司提供一个弹性伸缩的存储空间。
它还可以替代肉眼实现影像的智能化分析、处理,大到湖泊水体面积变化、小到农作物生长情况,都能快速、精准分析。
长白山脉针叶林植被盖率约 82.4% 阿尔卑斯山冰川厚度减少 70 厘米;亚马逊河流域土壤松动 ......
这些肉眼几乎无法感知的细微变化,数字地球引擎都可以及时反馈给人类。
事实上,这背后的阿里遥感 AI 早已在实际场景中服役。
例如,在土地资源监管领域,阿里与山东省淄博市国土资源局合作,用遥感 AI 技术替代人眼对淄博 5965 平方公里面积的遥感影像进行分析通过对比海量新旧照片,最终通过创新的算法模型精准定位到违章建筑、乱占耕地等信息,耗时从原来的几个月缩短至一分钟。
不妨把眼光放长远,未来全球几百颗卫星影像都可能在阿里云数字地球引擎上展现,让遨游在数百万米外太空的遥感卫星变得更加智能。
我们希望用云计算、AI 等前沿科技,帮助人类加速对地球和太空的探索进程。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