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_第1张图片

为什么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_第2张图片

只有当你真的把what、why、how这黄金三问同时解决了,你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好文2414字 | 5分钟阅读

来源:刘润(ID:runliu-pub)

作者:刘润,润米咨询董事长,《商业评论》“新零售50人”成员,传统企业互联网化研究者,微软前战略合作总监。


在一次私董会上,我问一位学员,你的公司是做什么的?


他想了一会儿,回答说,我们公司能够帮助合作伙伴,用最快的速度赚到更多钱。


一句话就把公司的价值讲完了。


他觉得自己讲得特别清楚,言简意赅,非常准确。


但是,我问其他的学员,你们听明白了吗?


大家一头雾水,都说没听明白。


为什么呢?


因为大家想听到的是what(是什么),而不是why(为什么)。


什么意思?


我们描述一件事情,有3个角度:


what,是什么。


why,为什么。


how,怎么办。


这是三个非常神奇的词儿,很多人在表达中特别容易混淆它们,最后就会变成这样的情况:


我觉得我表达得很清楚,但是对方却完全没听明白。


如果在描述事情的时候,能把what、why、how区分清楚,对一个人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提升。


1

在刚才的例子中,我问学员的问题是,你们公司是做什么的?

如果让你来把这个问题归归类,它到底属于what、why、how中的哪一个问题?

what的问题,是“你们公司做的是什么事情?”

如果是why的问题,应该是“你们公司为什么做这些事情?”

而如果是how的问题,就应该是“你们公司是怎么做这些事情的?”

所以,我问他你们公司是做什么的?这是一个what的问题。

这个时候你只要回答你们公司具体是做什么事的,就可以了。

比如,你的公司是做冰淇淋的,你就回答说,我们公司是做冰淇淋的。

如果别人问你的是how的问题,你的公司是怎么赚钱的呢?

你就可以回答说,我们通过分销商,最终卖到客户手上等等。

如果别人问你的是why的问题,你的公司为什么可以做得很好?

这个时候,你再来告诉他,我们公司的价值是什么,我们用的原料比别人好等等。

而他回答说,我们公司能够帮助合作伙伴,用最快的速度赚到更多钱。

这是公司的价值所在,是一个why的答案。

我们问了一个what的问题,却得到了一个why的答案,所以最终,大家都没有听明白。

这就是这次沟通的问题所在。

我们常常所说的鸡同鸭讲,很多情况下,其实都是因为混淆了what、why、how。

所以,在沟通的时候,你一定要搞清楚,对方想听的是what、why、还是how;而自己所表达的是what、why、还是how。

当你所表达的,和对方想听的相匹配,你们这次的沟通,才是有效的。



2



理解了what、why、how,我们再来理解一个更深入的问题:


什么叫做,知行合一。


很多人说,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通俗点说就是,我什么都知道,但我就是做不到。


领教工坊的创始人肖知兴教授也说过,知和行之间,隔着两个太平洋。


而王阳明却说,知和行,一定是合一的,如果不是,那就说明你并不是真的知道。


他们俩到底谁说得对?


在我看来,他们两个的观点都对,我同时赞同。


到底什么叫做“真的知道”?


如果让我来定义,真的知道,就是你必须同时掌握what、why、how。


我举个例子。


吃蔬菜有益健康。


这是一个知识。


但你知道了这个知识后,你会真的每天都去多吃蔬菜吗?


不一定。


这就是知和行的差距。


为什么会有差距?


因为你只知道了what,吃蔬菜有益健康,但是这并没有解决why的问题,这就会导致你没有动力去做这件事。


假如有一个人,每天吃得很油腻,导致血管有栓塞,生了一场大病,住院了。


康复之后,医生告诉他,以后一定要少油少盐,多吃蔬菜。


这时候,他就会很乖地天天吃蔬菜。


为什么?


因为生病住院这件事,给了他一个强大的why,让他意识到吃蔬菜对他来说有多重要。


所以,只知道what,却不知道why,就没有动力。


理解了why,才有可能做到,知行合一。


为什么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_第3张图片


3


知道what,也知道why,这也不够,你还得知道how。


how,就是做事的方法和步骤。


你知道努力就能成功,但是应该怎么努力呢?


你知道吃蔬菜有益健康,但是怎么吃呢?吃哪些蔬菜?怎么配比?一次吃多少?


不知道how,就好比给了一碗鸡汤,却没有给汤勺。


这也是知行无法合一的重要原因之一。


肖知兴教授说,知和行之间,隔着两个太平洋。


在我看来,这两个太平洋,一个是why,另一个是how。


如果只知道道理本身(what),而不知道为什么(why)和怎么办(how),我们确实过不好这一生。


只有当你真的把what、why、how这黄金三问同时解决了,你才能真正做到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



4

在工作中也同样,遇到任何一个问题,你必须完全理解what、why、how,你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比如,当你教员工一件事情该怎么做的时候,你告诉他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说了一大堆,你发现他还是学不会。


为什么他学不会?


因为你没有帮他解决why的问题,为什么我要这么做?


没有解决why的问题,他就会动力不足,没有学习的欲望。


所以,光教how是没有用的,在这之前,你要解决why的问题。


也就是为什么,在打仗时,将军一定会动员士兵,告诉他们,我们到底为什么而战斗。


他也许会说:


敌人抢夺了我们的领土,杀光了我们的亲人,我们要把领土夺回来,为我们的亲人讨回公道,正义一定会战胜邪恶!


这就是在帮士兵解决why的问题。


否则打起仗来,士兵自己可能都是心虚的,怎么可能打胜仗呢?


同样的道理,企业为什么一定要有愿景?


企业的愿景也是在解决why的问题。


我们今天这么辛苦地工作,到底是为什么?


只有真正解决why的问题,员工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内心才会有强大的动力,坚持到底,否则很容易就会放弃。


解决why的问题之后,what和how才真正有意义。



最后的话


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how(怎么办),是一件事情的黄金三问,密不可分。


没有why,就没有动力。what和how也就没有意义。


没有how,就只是鸡汤。再多道理也只建立在纸上。


所以,要想真正了解一件事,只知道what是不够的,你还必须同时理解why和how。


在沟通中也同样,你一定要搞清楚,对方想听的是what、why、还是how,而自己所表达的是what、why、还是how。


当你所表达的,和对方想听的相匹配,你们这次的沟通,才是有效的。


只有真正理解了what、why、how,你才有可能做到知行合一。


愿我们都能,知道很多道理,也能过好自己的一生。


- End -



为什么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_第4张图片 你离你的 管理智囊 只有一个手指的距离
扫码订阅,享8折 优惠


为什么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_第5张图片

点一下,让我知道你“在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