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朋友》—管理篇6

《把时间当朋友》—管理篇6_第1张图片
来自花瓣网

        上次分享了第五个策略直面困难,今天继续分享第六个策略,感知时间。

为什么要感知时间?

        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为宙,宇宙中一切物质的起源和消失,世界上一切事物的产生和终结,地球上一切生命的诞生和灭亡,所有的一切都和时间紧密联系在一起,时间是人类古代文明历史的主线。还有更夸张的说法,时间就是生命!

      恐怕世间的每一个人,都希望永生,都希望日子过的幸福快乐,所以,古有帝王的炼丹术,今有各种养生保健法。仔细想想,古往今来,凡是涉及生命、健康的话题,永远是人们追随的热点。这背后的根源,就是想留住时间,让生命活的更久更有质量。

        既然时间如此重要,那为什么我们不能深切感受到时间的存在呢?古往今来,很多描述时间的话语,“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光阴似箭“、”时间一去不复返“、“白驹过隙”、”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都去哪呢”等等,似乎都是在说时间过的很快,在不经意间就溜走了。

       记得小学时,从第一天上课,老师就告知时间的重要性,但大把的时光都在玩耍中度过,从来没有留意过时间的流逝。中学时,虽说已懂事许多,仍然也有懵懵懂懂的部分,仍在学习之余把玩耍放第一位。直到高中阶段,才第一次深切感受到时间的紧迫(其实是被动感知),但那也是因为,从上学第一天开始,班主任就在黑板上写下“高考倒计时”,那些字样伴随了整个高中时代。直到数字为零的那天,最真实的感受就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就这样结束了,我们终于解放了。

      步入社会,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一晃到了”狗日的中年“,忽然之间,看到自己悄然出现的白发、眼角该死的皱纹、熬夜后的黑眼圈、松弛的皮肤,还有父母老去的身影,孩子没玩没了的补课。天啦,我这些年都干了什么?怎么硬生生的活成了祥林嫂?时间都去哪呢?

      再看看昔日的小伙伴,有的把日子过成了诗、有的把自己雕刻成了美人、有的事业有成春风得意..........

     究竟人与人的区别在哪里?

      有幸读到李笑来老师《把时间当朋友》这本书后,才第一次知道,时间竟然可以是朋友!这个和我如影相随多年的朋友,竟一直被忽视,除了偶尔嘴上很敷衍的说过它很重要之后,就再也没有多看过它一眼。结果,它也没有把我当朋友,没有回赠我岁月的礼物。顿悟的那个瞬间,连死的心都有,脑海里闪出各种画面:十年前好好学习该有多好、十年前就开始锻炼身体该有多棒、十年前学会思考反思该有多获益.........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笑来老师说:相信我,你并不孤独。七年就是一辈子。还有一句很美丽的话,”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好吧,既然那是上辈子的事情,就从这辈子开始努力吧,把世间当朋友。

      为什么要感知时间呢?因为,想要把时间当朋友。

没有人会不了解自己的朋友。所谓真正的朋友,必然是也只能是那些最终被证明真正为我们所了解的少数人。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竟然有机会与世间当朋友,也确实有与时间当朋友的愿望,又有什么理由不去耐心地了解关于时间的方方面面呢?

《把时间当朋友》—管理篇6_第2张图片


来自花瓣网


如何感知时间?


      本书中提到,《奇特的一生》的男主柳比歇夫是一位前苏联科学家,博古通今,涉猎广泛,在哲学,农业,昆虫分类学,遗传学等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世人折服的成就,是一位著作等身的科学大家。柳比歇夫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坚持写日志。他的日志也很简单就是客观记录每天工作学习相关的事情,并且标注具体的使用时间,每天总结有多少时间用于工作和学习。柳比歇夫的日志,是”事件-时间日志“,是一种基于过程的记录,比单纯基于结果的记录更多详尽。

        这样做还有一个巨大的好处就是,在结果不好时,更容易找到缘由。

        笑来老师,大大赞赏这种做法,并亲自实践好几年,从中获益匪浅。这样做会使我们对时间的感觉越来越精确,可以知道时间的花销在哪里,从而调整对时间的感知,在估算完成任务的时候更准确。这样,在根源上缓解了,由于不知道时间去哪里带来的焦虑。从而,轻松地治愈了焦虑症。

       既然记录时间这么有效,我也开始了尝试。目前,各种手机APP关于记录时间开销的有很多种,但我还是更习惯手写的感觉。模仿柳比歇夫,只做事件—时间日志,客观记录事件,并不记录感受。刚开始的时候,总是会写下一些自身的感受,但时间长了,回头再看,那些当时强烈不好的感受,隔了几天竟一点也感受不到了,甚至都想不起来了。同时,给调整时间按分配带来了依据,非常有用。

       接下来,我把这种方法运用到记录开销上。既然时间这个看不见的东西都可以记录,那日常消费不是更应该记录吗?对于一个从未有过记账习惯的人来说,花了两天时间,就体会到了莫大的好处。所以,我得出一个结论:如何感知时间——记录时间,如何理财——记录开销。不论收益有多大,此刻就是实践的最佳时刻。

什么是感知时间?

肯定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时间感。在我们肌体深处滴答滴答走着的生物表,在他身上已成为一种感觉兼知觉器官。我作出这样推断的依据是:我同他见过两次面,在他日记中都有记载,时间记得十分准确——“一小时三十五分”、“一小时五十分”;然而当时他自然没有看表。我同他一起散步,不慌不忙,我陪着他;他借助于一种内在的注意力,感觉得到时针在表面上移动——对他来说,时间的急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仿佛置身于这一急流之中,觉得出来光阴在冷冰冰地流逝。

        柳比歇夫这样的人才是时间的朋友,他通过长久地刻意练习,甚至不需要借助钟表就可以精准地感受时间的每一秒,从而精准地用好时间,和时间做朋友,最终获得惊人的成就。这就是感知时间。

      无数例证表明,凡是把时间当朋友的人,他们付出足够的耐心与认真,最终,时间都会把最好的结果交付与他们。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大致也是这个意思吧!

      既然时间不可管理,那么解决方法就只能是:了解自己、了解时间、感知时间,做到知行合一。也就是把时间当朋友。

感知时间,吾日三省吾生,今天你做了吗?

《把时间当朋友》系列解读,请关注ID:chloemin。坚持日更,记录思考,持续学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把时间当朋友》—管理篇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