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冯小青:如果生活太苦,不如放过自己

才女冯小青:如果生活太苦,不如放过自己_第1张图片

文 |朱颜言· 主播 |应犹

十点读书邀约作者才女冯小青:如果生活太苦,不如放过自己_第2张图片

作为一名才女加美人,冯小青之所以留名于世,不是因为她的才华,也不是因为她的美丽,而是因为她非同寻常的爱情故事——她爱上了自己的影子,并和影子谈起了恋爱。


400多年来,她的遭遇让无数人同情唏嘘。


但是我想,她不会在意,因为寂寞如她,需要的不是怜悯,而是懂得。



公元1595年是明万历二十三年,冯小青出生于江苏扬州一个官宦人家。


因父亲早逝,小青与母亲相依为命。


《小青传》记载,冯妈妈做过女塾师,也就女家庭教师。小青从小跟随母亲游历江南闺门,“精涉诸艺,妙解音律”。


才女冯小青:如果生活太苦,不如放过自己_第3张图片


十岁那年春天,她们在江边遇到了一位化缘的老师太,小青听了一遍《心经》就完完整整地背了出来。


师太郑重其事地将她打量了一番,对她母亲说:“姑娘早慧福薄,不如舍与贫尼做徒弟吧。”


冯母对女儿爱如珍宝,哪里肯依。师太又说:“如果舍不得,千万不要让她读书识字,那样差不多还能有30年的阳寿。”


“这是些什么疯话!”母亲一把将女儿揽在怀里,便匆匆地离开。


梳着双丫髻、穿着杏花衫的小青边走边不断地回头,只见江水绿如蓝,山花红欲燃,师太在一片桃红柳绿中双手合十,渐行渐远……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她并不明白那些佛经是什么意思,只是恍惚间觉得此情此景似曾相识,好像是在梦里。


很久很久以前她就做过一个梦,梦中她折了一朵花,花瓣片片飘落流水中,花落尽了,她的一生也结束了……


她懵懵懂懂,谁知将来花落谁家呢?



似水流年,如花美眷。


转眼到了十六岁,冯小青成为远近闻名的江南才女,母亲做主将她嫁给了杭州冯生为妾。


与其说是嫁,不如说是卖。


才女冯小青:如果生活太苦,不如放过自己_第4张图片


母亲将她视若珍宝,原来不过是为了用才貌双全的她换取更多的真金白银。


小青看到冯生的第一眼,心就死了大半。


古籍形容冯生状貌,用了八个字:“嘈唼戚施,憨跳不韵。”


嘈唼,是鸟叫;戚施,有四个意思,一是蟾蜍,癞蛤蟆,二是驼背,三是阿谀谄媚,四是俳优小丑,每一个意项都不是什么好词;憨跳,是顽皮不庄重;不韵,是不风雅,没文化。


总之,冯生除了有钱其他一无是处,而女文青冯小青却是“丰神绝世,才韵无双”,嫁给这样一个粗俗的男人,而且还是做妾,心里真是有一百个不愿意。


她一直隐隐知道自己的人生可能是个悲剧,但一直不知道是怎么个悲法,如今遇见这么个人,总算揭开了这部悲剧的序幕。


成亲之后,随夫到杭州生活,冯家家有悍妻,正牌夫人再不许丈夫与小妾亲近半分。


小青寄人篱下,在大妇面前极尽逢迎,但依然被视作眼中钉。


亲戚中有一进士夫人杨夫人与小青十分要好,欣赏她的才情,同情她的遭遇,要帮小青逃离冯家,重新寻找幸福。


但小青却不肯走。


每当读到这里,我就无比愤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难道会写几首诗就可以被称为“才女”吗?


斯宾塞说:“作为心智脂肪储备起来的知识并无用处,只有变成了心智肌肉才有用。”


真正的才女难道不是应该像蔡文姬、谢道韫、李清照、朱淑真那样吗?


她们同样遭逢命运的戏弄,但她们从不认命,从不认输,哪一个不是竭尽全力,维护自己的生命尊严?


才女冯小青:如果生活太苦,不如放过自己_第5张图片


而冯小青呢,她从不反抗从不拒绝,这样逆来顺受、懦弱认命的女人怎么还能被称为才女呢?


不说她枉读诗书已经口下留情了吧。


可是,我又怎能以21世纪大女主时代的标准,来衡量一个400多年前封建时代的弱女子呢?


也许是习得性无助,也许是惧怕当时的道德舆论吧,继续追问,我发现这些其实都并不是冯小青放弃幸福的理由。


她的故事,不仅是一部红颜薄命的古老传奇,还有着很强的宿命色彩。


小时候对经文的敏感,化缘师太的预言,幼年时的梦境,无不表明小青颇有慧根,她到世间似乎就是为了成就一部唯美又悲伤的传奇。她并非愚昧胆小,而是异常清醒理智。


为什么不愿离开冯家?


小青自己的解释是“夙业未了”。


夙世孽缘,命中注定。



她是生性空无的人,未曾得到过任何人的爱,也未曾爱上过任何人。


心无挂碍,无所念,无所恋,亦无所执。


乘船游春,西湖暖风微醺,艳服少年们两堤间挟弹驰骑,满船女子无不卷帘凭槛指指点点,而小青却“淡然凝坐,绝无轻佻之容”。


除了传记和些许诗词,冯小青还有一封《与杨夫人永诀书》流传至今,从中可以窥见她的活泼机敏。


她绝非木讷无趣,只是她的才情和有趣,只能交托给那个对的人。


可惜的是,她一生都无缘遇到势均力敌的爱情。


才女冯小青:如果生活太苦,不如放过自己_第6张图片


不久,连杨夫人这样的闺中知己也随夫北上离开了杭州,小青失去了唯一的情感慰藉,更惨的是冯家主妇把她赶出了家门,独自居住在西湖孤山别院,并且吩咐下人们,没有主母允许决不许冯生私自踏进半步。


除了身边的丫环老仆,冯小青几乎与世隔绝,更要命的是,虽然正是青春年华,她的身体却一天比一天差了起来。


依然有人劝她另谋高婿,但她遵从内心的意愿,既无意于了断尘缘出家,也不想为了改善处境随便再嫁。


那些细腻的感情如同幽微的触角,斩不断理还乱,这一世的才情与爱恋无可附着,她把满腔缱绻情思尽付与诗书笔墨。


才女冯小青:如果生活太苦,不如放过自己_第7张图片


她流传最广的一首诗,是关于读书的:


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

世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牡丹亭》里,后花园中孤单寂寞的杜丽娘历经生生死死有情人终成眷属,而西子湖畔的冯小青至死也未遇到一个懂她的情郎。



她的美丽,让她加倍怜惜自己。


新妆竟与画图争,知是昭阳第几名?

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天外云卷云舒,院中花开花落,她总算明白了什么是“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被幽禁一隅,虽在病中,小青依然每天明妆靓服,光彩照人。


后来,时日无多的她竟对着池水中的影子喃喃自语。


有人说,她是爱上了自己影子,还有的人认为冯小青和杨夫人有一段非同寻常的情缘。


在我看来,这些说法都未免太过捕风捉影,冯小青的人生确实寂寞悲苦,但是她从未被寂寞和悲苦打倒,她独自读书,独自美丽,独自对着自己的影子说话,何尝不是在用高傲的诗性人生,维护最后的人格尊严,抵抗不堪言说的人生苦难?


才女冯小青:如果生活太苦,不如放过自己_第8张图片


就像刘瑜在《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中所说的:


人生若有知己相伴固然妙不可言,但那可遇不可求,真的,也许既不可遇也不可求,可求的只有你自己,你要俯下身去,朝着幽暗深处的自己伸出手去。


虽然人间无所爱恋,冯小青依然爱着无限美好的自己,这不是心理的变异,而是自我的拯救和安慰。


公元1612年,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冯小青仿照《牡丹亭》里的杜丽娘,命人找来画师,为自己画了一幅风神艳艳的画像,而后自奠而亡,虚年十八岁。


镜花水月的人生是那样虚空,可悲欢苦乐的感受又是那样真实。


冯小青曾在佛前发下宏愿,死后不升净土不升天,愿做菩萨宝瓶中的一滴杨枝水,洒向人间并蒂莲,让世间有情人皆能成双成对。


心中有这般大爱,想必小青已无幽怨。


才女冯小青:如果生活太苦,不如放过自己_第9张图片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关注十点人物志

听免费人物传记 / 名人故事 / 文学名著

才女冯小青:如果生活太苦,不如放过自己_第10张图片

-音乐&图片-

背景音乐|梦儿爱琵琶《画颜》

图片来源| 《思美人》剧照

-作者-

朱颜言,心有诗情画意,笔有烟火人间,公众号:朱颜言国文共读(ID:zhuyan533)。本文首发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29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主播-

应犹,十点读书签约主播,爱摄影的主播一枚。微信公众号:枕边经典,聚听。个人微信号:z67021248,新浪微博:@应犹uull,喜马拉雅电台:枕边经典。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

参与十点双十一,超多优惠等着你

才女冯小青:如果生活太苦,不如放过自己_第11张图片

10天陪你读完《金粉世家》

极写豪门盛衰和世态人情

下载十点读书App,与1120万人一起打卡共读!

才女冯小青:如果生活太苦,不如放过自己_第12张图片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你可能感兴趣的:(才女冯小青:如果生活太苦,不如放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