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迷失的自己:拯救伪快乐的人生》(1)

《找回迷失的自己:拯救伪快乐的人生》(1)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被困在哪里

你是能够顺利过桥的人吗

一行四人携手寻梦。

一天,他们来到地势险要的山崖边,崖底是湍流的河水, 山崖间有座只能容一人通过的独木桥。这就是通往山崖对面 的通道。

四人在岸边犹豫半天,其中三人终于鼓起勇气,一个接 一个地踏上独木桥,凌空前行。

结果呢? 一人顺顺利利通过;一人在桥上摇摇晃晃,好 不容易才走到对面;另外一人则在走到一半时,掉落山崖, 丢了性命。

还有一人看到桥窄、崖高、水急,就两腿发软,始终没 有勇气踏上桥。最后他在桥边搭了间茅屋,开始了百无聊赖 的日子。

到底他们遇到了什么不同的情况?为什么四个同样健全 的人,有的人顺利过桥,有的人命丧谷底,有的人留在原处? 其实他们并没有遇到什么不同的情况,唯一不同的是,当他 们人在崖边或桥上时,他们的心在哪里。心在哪里,他们的 人也就将在哪里。

顺利过桥的人说:“我的目的是过桥,险峰与我何干?急 流与我何干?不看、不听、不想,专注脚下,落脚稳健就够 了。”他的目的是过桥,人和心都在桥上,心身合一,自己与 桥始终保持协调一致,所以他能轻松过桥。

摇摇晃晃通过的人说:“我尽量不看山崖的险恶,不听水 流的湍急,克制自己心中涌现的恐惧,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 的心从谷底拉回桥上,才坚持到了最后。”他的心时而在险恶 的山崖,时而在谷底的水流,时而在桥上。值得庆幸的是, 他能及时把自己的心召唤回来,避免了葬身谷底的悲剧。

那个留在原地的人说:“与其要冒那么大的风险,还不如 留在原处来得稳妥。”他的心在悬崖以外的安全地带,所以他 留在了原地,无缘感受桥对面多彩的世界。

我们也许会为掉下去的那位感到惋惜,但是让他掉下桥 的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而是他自己。他的心始终在谷底和山 崖间,是他的心把他留在了那里。

为什么四个同样健全的人,面对同样的处境,会有不同 的结局呢?其实,不同的是他们对自己心的驾驭能力。

你也许又有了新的问题:“同样都有一颗心,为什么有的 人能让自己的心送自己过桥,有的人被自己的心送到谷底, 有的人被自己的心牵制在原处?”

因为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平衡自我和现实之 间关系的平衡系统。能否顺利过桥,要看我们的平衡系统如 何衡量现实以及从现实中衡量到的是什么。故事中的四个人, 无论从过桥这件事中衡量到的是风险,还是通往多彩世界的 通道,或者是其他的什么,他们衡量现实的标准和方式,都 受制于一种强大的力量,那就是基因程式。而基因程式控制我们的核心工具就是快乐。

由父母遗传给我们的基因经过了千百万年的进化,受到 原始祖先生活经历的深刻影响。在出生前由这些基因引导的 发育过程,决定了我们大脑各部位的基本结构。我们出生时 的大脑并非一张白纸,而是被基因编程过的。所以,我们的 行为受到基因程式的制约。我们心中平衡系统的原始功能以 实现基因遗传为目的。

但是,在这个人类高度文明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实现自 我价值,更需要活出自己人生的意义。我们的平衡系统能否 担负起自我实现的重任,能否确保基因遗传和自我实现两种 目的的协调发展,决定了我们能否顺利通过人生的每一座桥 以及我们能否获得真正的快乐和成功。归根结底,能否过桥 要看基因遗传和自我实现两种目的较量的结果。

现在可以回想一下,我们曾经和谁一同走出校门,曾经 和谁一起迈进同一家公司,到今天我们走了多远,顺利通过 了几座桥,或者我们是不是已经在桥边搭了个茅屋过着按部 就班的日子。你会发现,同样的起点,有的人活得海阔天 空,有的人活得举步维艰,有的人活得碌碌无为。虽然大家 都能看到人与人之间有如此大的差距,但很少有人知道产生 这些差距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以及自己的现状和自己有什么 关系。

总之,大部分人都违背了自我意愿,在基因程式中随波 逐流。

是你要做什么还是基因要你做什么

从过桥的故事中,我们看到能否很好地协调基因遗传和 自我实现两者的关系,是决定我们能否过桥的根本原因。虽 然这种协调能力,摸不着、看不到,让我们对它的掌控无从 下手,但它的确是把我们顺利送到桥对面,或是把我们推到 桥下的隐形力量。

虽然这种协调能力无法用眼睛识别、无法用手触摸、无 法用耳朵龄听,但我们可以用心去感受它、认识它。因为对 于心的问题,用心的方式解决是最有效的方法。

掌握与生俱来的这种能力,将其从无意识的状态上升为 有意识调节的状态,从而避免我们的人生随波逐流和混混沌 沌地坠落,让从容不迫地通过人生中的每一座桥,成为我们 人生中最值得做的事情。

接下来,我们将一起结伴开始心灵的探索,用心感受那 些被我们忽视的、藏在我们内心深处使我们脆弱的禁区。我 们会发现所谓的禁区,只发生在自我的世界里,而不在于桥 窄、崖高、水急。

大多数人都见过用来衡量物品重量的天平。我们在天平 两端的托盘中,一端放人所称物品,另一端放人砝码,以此 称出物品的重量。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类似天平的平衡系统,用来衡量现实的分量。我们对现实的认识以及处理现实问题的方式, 都是我们心中的天平衡量现实所得出的结果。与现实中的天平不同的是,我们心中的天平以获得快乐为原则,我们把心 中这个追求快乐的平衡系统,叫做快乐天平。这个平衡系统 是人类基因经过千百万年进化形成的自我保护系统。

快乐天平的两个托盘分别是现实托盘和自我托盘,现实托 盘里放入的衡量物是不断变换的现实,自我托盘里放人的是我 们衡量现实的砝码,这些砝码是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反应等。

自我托盘中的砝码分为两种。一种是我们受制于基因目 的,对现实的无意识或主观的认识和反应,我们称其为失调 砝码,它是导致天平失去平衡的砝码。

另一种孩码是我们以自我实现为目的,对现实作出的客 观认识和反应,我们称其为快乐砝码。快乐砝码是让自我与 现实保持协调一致,使快乐天平保持平衡的砝码。

无论我们在自我托盘中加人的是失调砝码还是快乐砝码, 都是为了追求快乐。只是两种砝码让我们获得的是不同的快 乐。通过加人失调破码获得的快乐,是违背自己真正意愿受制 于基因目的的虚假快乐——伪快乐。通过加入快乐砝码获得 的快乐,是和自己的真正意愿相一致的快乐——真正的快乐。

面对现实事物,我们在自我托盘中是添加失调砝码还是 快乐砝码,取决于我们是受制于基因的目的,还是以自我实 现为目的。

重要的是,我们大多数时候都受制于基因目的,习惯性 地、无意识地在自我托盘中添加失调砝码。人类对自我保护 系统根深蒂固的依赖,导致我们在基因遗传与自我实现两种 目的的较量中,没能战胜基因的目的,没能让快乐砝码牢牢 占据自我托盘的空间。结果是,大多数时候,我们的行为不 是出于自己真正的意愿,而是对基因目的的妥协。这正是我 们过得碌碌无为和并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的深层原因。

在过桥故事中的四个人,没过桥的人和掉到桥下的人, 都是属于被基因力量制约的人。生活中大部分人都属于这一 群体,都被基因牢牢控制,在基因程式中随波逐流、不知所 为,任由自己坠落。

在基因目的与自我实现目的的较量中,自我现实目的略 占优势的是晃晃悠悠过桥的人,但他并不了解自己出现这种 晃晃悠悠状况的原因。虽然这次他能勉强过桥,但不表示下 座桥他也能顺利通过。生活中有些误打误撞地获得点儿成就 的人,就属于这个群体。但在基因目的的驱使下,我们所获 得物质的多少,并不代表一个人真正快乐和成功与否。

那个顺顺利利过桥的人,才是真正让快乐砝码始终占据 自我托盘空间的人,才是以自我实现为主导的人。他才是能 顺利通过下一座桥的人,也才是真正快乐的人。

每个人都在寻求快乐的感觉在基因程式里,基因设计了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对 我们行为的奖罚方式一给予我们痛苦或是快乐。如果我们作岀威胁到基因目的的行为,就会受到基因的惩罚——让我们痛苦;反之,如果我们作出的行为有利于达到基因目的, 就会感到快乐——这是来自基因的奖励。基因以此制约我们 的行为,达到它的目的。

快乐天平会对我们所面对的事物进行衡量,这是为了确 保我们的生存不受威胁,自我不受侵犯。一旦快乐天平感应 到一丝“威胁”,就会立刻启动自我防御系统与其对抗,或是 远离这个事物,以此来捍卫个体的安全和完整。

在过桥故事中,没有尝试过桥的人看到悬崖上的桥,解 读到的是会掉下去的危险,于是心中生起会丧命谷底的恐惧, 非常痛苦。此时的恐惧和痛苦就是基因对危及个体生存的危 险发出了警报并启动了防御系统。因为基因绝不允许有任何 危及个体生命的行为发生,所以不敢过桥的人为保全自己的 性命,在悬崖边建个窝棚住了下来。而这恰恰是基因希望我 们在风险面前作出的反应。这时快乐就是保全自己不受侵犯。

基因程式的两大功能是:首先保全自己,其次无限扩张。

我们从现实事物中衡量到有利于个体扩张和变强大的信 息时,大脑中会产生快乐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我们有无限的 力量去开拓进取,去积极地获得比别人更多的优势以及更多 的社会能量。这时快乐就是我们积极扩张的动力。

掉到桥下的人,面对桥时衡量到的是,过桥对自己利大 于弊,于是他便兴致勃勃地上路了。他踏上桥后才感受到, 当下的状况对自己的生命会有重大威胁,于是心生恐惧。当 他无法摆脱心中的恐惧时,痛苦便产生了。基因用痛苦对我 们进行惩罚,是希望我们马上逃离险境,保全自己。在痛苦 中他找不到安全的出口,持续的痛苦让他无法承受,最终葬送了自己的生命。我们生存的环境越来越复杂,有时候基因 设计的“傻瓜”程式,也会适得其反地葬送基因的目的。

摇摇晃晃过桥的人,面对桥时体会到的也是过桥对自己 利大于弊。同样的,他踏上桥后才感到自己有生命危险,心 中充满了恐惧。但他与掉下去的那个人的区别在于,他能抑 制心中的恐惧。他在自己与基因的较量中,战胜了恐惧,最 终才得以顺利过桥。

从这三个人的状况看,他们都是没有摆脱基因程式束缚的 人。让他们作出行动的,是他们从现实中衡量到的不同的快乐, 岸边舒适地带的快乐和过桥可以获得更多优势的快乐。这些都是 会葬送掉我们人生的快乐,这就是基因程式将我们推向的困境。

对于我们来说,快乐的感觉到底是什么呢?它们是如何 制约我们的呢?

快乐到底是什么

我们是捕捉快乐的工具

早在1954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心 理学家奥尔兹(James Olds)和米尔纳(Peter Milner),就在 白鼠(白鼠的基因有90%与人相似)的脑中发现了主控快乐 的部位是中隔核和前脑内侧束。他们把这个部位称作“快乐 中枢”(Pleasure Centers)。

在实验中他们把针状电极插人白鼠大脑的“快乐中枢”,把控制电极开关的杠杆放在鼠笼内。起初小白鼠只是无意间 按到杠杆,获得快感。结果没过多久,小白鼠就学会了通过 按压杠杆来获得快感。小白鼠对快感的依赖,导致它按压杠 杆的频率加快,甚至达到每小时6000次。

如果不对小白鼠进行人为控制的话,它会不知道停下来 吃东西,只会累了倒地就睡,睡醒接着再按,直到在快乐中 饿死或累死。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发现小白鼠是多么难以抗拒快乐的 感觉,以至于不吃不喝。这岂不是很恐怖的事情?但是人类 对于快乐的感觉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在人脑中同样也有控制快乐感觉的“快乐中枢”。

人的大脑是一个化学工厂,能产生各种化学物质。比如, 缓解疼痛的止痛剂、产生快感的多巴胺(Dopamine)、安定心 神的血清素(Serotonin,又叫5-羟色胺)等。大脑就是通过 这些不同的化学物质来控制我们的感受的。

多巴胺是使我们产生快感的最重要的一种化学物质。它 参与控制我们的注意力和头脑清醒度,能提升好奇心、学习 能力和幻想能力,从而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性欲。在多巴胺 的作用下,我们能感觉到动力、乐观、自信和快乐。

大脑中产生的这种快乐的感觉,能够给予我们开拓进取 的力量,让我们获得比别人更多的优势。我们越强大,就会 争取到越多达到基因目的的机会。人们在性爱中获得的快乐, 就是基因为了实现遗传目的对我们的奖励。

人们在性爱时,在感官刺激下,大脑的神经元“喷射” 了大量的多巴胺。多巴胺作用于我们大脑的“快乐中枢”,于 是我们就感觉到了妙不可言的快感。大脑奖励人类性爱行为 的方式就是性高潮,这也就激发着我们不断地重复性爱这一 行为。

当进行性爱这一行为时,我们就在完成基因遗传的使命。 这意味着基因已经成功地把这一行为遗传下去。基因的这种 奖励机制,让我们在追求快乐的同时实现了基因遗传的目的。 人或许不会为了复制基因而生孩子,但却会在寻求快乐的同 时,无意识地达到基因的目的。基因用快乐引诱我们作出能 使其受益的行为。这样一来,快乐就成了基因达到遗传目的 的一种工具。

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在我们的大脑中,也安装一个可通 过按压杠杆获得快乐的装置,那么我们能否控制自己不去触 碰它?

虽然我们的大脑中并没有可通过按压杠杆获得快乐的装 置,但可卡因、安非他明等毒品都是刺激大脑产生多巴胺的 强有力的激动剂。

人吸毒的时候,毒品替代大脑释放出化学物质,让人借 助毒品就可以获得快感。吸毒就像小白鼠按压杠杆一样,会 让人沉浸在其中无法自拔。由此可见,我们在快乐面前和小 白鼠同样脆弱。

我们的行为被局限在基因目的的程式中。我们追求快乐 的本能,是人类基因在进化中形成的制约我们的工具。追求快乐的本能将我们保护在安全、快乐的生存状态,最终达到基因遗传的目的。

快乐只是脑细胞的劲歌热舞

斯坦福大学和加利福尼亚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做过一 个实验,他们邀请了 20个志愿者来品尝五种葡萄酒。这些志 愿者都是普通人,不是品酒专家。

五种葡萄酒的标价分别为5美元、10美元、35美元、45 美元、90美元。经过一一品尝,志愿者都表示喜欢标价更高 的葡萄酒的味道。

事实上,研究人员在葡萄酒的标价上做了手脚。在五种 酒中,实际价值90美元的酒出现了两次,一次标价90美元, 一次标价10美元。而实际价值45美元的酒,也出现了两次, 一次标价45美元,另一次标价5美元。然而品尝者都没有发 现这件事,而且不管怎么设计,他们都喜欢标价更高的葡 萄酒。

研究人员通过对受试者的大脑扫描进行研究发现,喝标 价更高的酒时,受试者大脑的眶额叶皮质产生了更活跃的信 息,而喝标价低廉的酒时,大脑皮层只反射了较少的快乐 感觉。

那么大脑的眶额叶皮质是个什么区域呢?这个部位并不 直接对事物作出判断,而是将判断翻译成相应的感觉。它会对一些积极的经验作出反应。

在这个实验中,刺激大脑产生快乐感觉的是人对酒的想 法,而不是酒对其直接的作用。

神经学家对一些停止用药的可卡因滥用者做过一个实验。 实验发现,受试者描绘准备可卡因的方法和使用过程时,大 脑眶额叶皮层被激活,产生了较强的反应,受试者感受到更 多的快感。而神经学家在与其交谈关于可卡因的一些中性话 题时,受试者大脑此部位的活动并不明显。

受试者并没有直接接触药物,不同的谈话内容,刺激大 脑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快感。这说明是否快乐很多时候并不是 取决于我们所感受的客观事物本身,而是我们对客观事物的 想法以及对事物的一些积极经验。

在做同一件事情的过程中,当我们解决了一个棘手的问 题时,情绪会高涨,感觉自己可以战胜一切,面前一片光明; 可是当某一个环节无法突破时,我们又会垂头丧气,感觉面 前一片灰暗,仿佛到了世界末曰。

事情依旧还是我们面对的那件事情,不管我们是否乐意 面对,它都会不动声色地在那里看着我们。我们却时而欢喜 雀跃,时而泣不成声,时而暴跳如雷,时而心如止水,甚至 有时想要放弃自己的性命。这个世界并没有什么改变,不同 的是我们的想法和感受。

我们感觉到的是痛苦还是快乐,大多数时候取决于我们 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很少取决于真实 的事物是什么。不同的想法刺激大脑神经,使我们产生了不同的感受。

我们倾注一生,挖空心思去追寻的快乐,只是在我们思 想和感觉的伴奏下,脑细胞全身抖擞的劲歌热舞。

i快乐在人群中发生了变异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获得快乐的方式和人类的进 化一样,由赤裸裸的方式进化成为用衣服掩饰起来的方式。 我们作为社会中的人,快乐体现为一种社会性的行为——自 己要比别人好,要比别人强。怎么体现自己比别人好,比别 人强呢?我们企图通过拥有更多的外在物质,体现自己的强 大和优势。这时我们就迷失在了外在世界。

快乐受到基因目的和社会规范的双重作用力,促使我们 偏爱进步和成就。谁比别人更好,谁才能得到认可,才能拥 有更多,才会有更多机会实现基因的目的。这就促使我们无 限渴望做那些有利于自己的事情。比如,做个有道德的人, 做个有成就的人,做个善良的人,做个更聪明的人,从而贏 得异性的好感,贏得别人的认可,赢得作为社会中的人需要 的能量。同时我们恐惧自己比别人差,不被别人认可,不受 别人尊重。因为只有比别人好,我们才能争取到实现基因目 的的机会。

实际上,达尔文早就指出,“正是个体间无情的竞争和淘 汰,才维持了生物体的诸多功能和复杂结构。”对于人来说, 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促使我们追求成就和进步。只要我们比别 人多占一点优势,与别人有一点差异,情况就会大不一样。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追求自己比别人好,就天经地义地成为 我们做事的原则。但是这种天经地义,也没有逃出基因目的 的魔咒,我们依旧在基因程式中打转。我们这样做也只是在 争取获得更多实现基因目的的机会。

快乐成了葬送我们

人生的毒药 丨快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口粮

早在中世纪,享有“医学之王”美誉的著名伊朗医学家 伊本•西那(Ibn Sina)曾做过一个实验。

他找来同样健壮的两只公羊,把它们分别放在两个不同 的地方。一只公羊被安置在一个平静、安全,没有任何危险 的草坪上;另一只公羊被安置在旁边关着狼群的动物馆。

两只公羊同样好吃好喝,环境舒适。前一只公羊一直生 活得自由自在,而后一只公羊由于经常感到狼在旁边窥视自 己,在打自己的主意,终日提心吊胆,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 张的状态,不久便死掉了。

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发现,公羊想要生存不但要有吃有喝, 而且需要精神的安宁。当公羊长期处于恐惧、焦虑状态时,无论摆在它面前多么美味的食物,都难以维系它的生命。

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如果不能保持一个快乐的精神状态, 恐怕我们和那只羊的下场是一样的。精神世界的崩溃与生理 系统的瓦解具有同样的破坏性。快乐天平的作用就是帮我们 不断地从现实中获取快乐的营养,将我们保护在快乐的生存 状态。

让我们回到现实生活的情景中,看看我们的快乐天平是 怎样不断地从现实中获得快乐,来维系着我们的生命的。

在一个小型的朋友聚会上,一个男孩注意到有个漂亮女 孩不断地向他这边看过来,而且两个人的眼神也不时地相遇。 男孩从女孩的眼神中感觉到,她没有回避自己的意思。男孩 很想上前和女孩打招呼,但始终没有勇气。

正在男孩犹豫不决的时候,女孩起身向他这边走来。男 孩心跳加快,本能地清理了一下自己的嗓子,心里准备着和 女孩打招呼的台词,考虑着用什么姿势和语调接受她的问候, 可以让自己显得更绅士更有魅力。

转眼,女孩已经走到他的面前。男孩刚要开口,女孩却 与他擦肩而过,走向他身后的一个男孩。

你能想象在这种尴尬的情况下,男孩心中会有什么样的 反应吗?

“我没有要和她打招呼;我看得岀她是要走向我身后的男 人;她不够吸引我……”他会作出与这些类似的有利于自己 的解释。或许他能意识到自己在作什么样的解释,也或许他不知道自己作这些解释有什么用。.

不过,重要的是,他通过对这件事进行解读,很快摆脱 了刚才的尴尬和不愉快,内心恢复到平静的状态。这一系列 的反应看似混乱,其实都是为了解读到自己比别人好的信息, 从而汲取到快乐的养分,滋长自己的优越感或避免自我感的 萎缩。我们心中的快乐天平,无时无刻不在起着这样的调节 作用。在基因程式中,我们就是靠这种快乐的感觉来过活的。

如果男孩作出这样的反应:“看来我今天的形象不太好, 或许我的形象本来就不好。我不够有魅力,不够有吸引力, 反正是比不上我身后的那个家伙。”这种想法会不断强化他内 心的冲突,让他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心理状态,久久不能恢 复平静。这就是在加剧这件事的破坏性。任何一个负面想法 的浮现,都是我们的基因所不允许的,因为这样的反应意味 着我们承认自己不如别人。这与羊经常感到狼在偷窥自己的 效果是一样的,羊的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总担心 狼随时会吃掉自己,最终精神崩溃,导致死亡。

如果不能有效地化解心中的冲突,那么我们最终的结果 会怎么样?由于不能及时、有效地化解心中的冲突,长此下 去,我们就会出现缺乏自信、不愿意和别人接触等问题,严 重的话会出现抑郁、焦虑、自闭等精神症状。当我们无法承 受这种压力时,甚至会放弃自己的生命。当我们的快乐被瓦 解的时候,我们的生命也被瓦解了。

那么是不是只要从现实中不断地解读到有利于自己的信 息,就能确保我们快乐地生活呢?其实,只要是沉浸在基因 程式里寻求自我的完整感或者避免自我感的萎缩,就意味着 我们是在基因程式中打转,而不是看清事实,并作出积极的 改变。那如何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呢?每个人都不愿碌碌无 为、一事无成地活着,不是吗?在基因程式中,一切快乐的 感觉都是短暂的,我们终究要面对这个现实得不能再现实的 世界以及自己真正的意愿。当自我和现实之间的差距越来越 大,当差距大到不能借由大脑的简单解读来化解时,我们离 崩溃的边缘也就不远了。

我们的平衡系统出现了巨大漏洞

前不久,我国新完成的一项涵盖12%成年人的大型精神 疾病流行病学的调査显示,成年人群精神障碍总现患率为 17.5%,也就是说约有1.7亿人受此困扰。其中患心境障碍 的为6.1%,患焦虑障碍的为5.6%,患物质滥用障碍的为 5.9%。对于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40 岁及以上人群现患率高于40岁以下人群。这一数据只是患有 精神障碍群体的数据,并不包括心理不健康的人群。

从这次医学调查的数据来看,我们的平衡系统已经存在 很大的漏洞了。我国已有1.7亿人从这个洞中漏了出去。如 果我们不能及时阻止基因程式对我们的左右,那么下一个从 这个洞中漏出去的,可能是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

20 -找回迷失的自己:拯救伪快乐的人生

今天,我们迫切地需要对自己的平衡系统进行认识、了 解,将其由无意识状态上升到意识状态;将它对我们的左右, 转化为我们对它的有效利用;将它对实现基因目的的服务, 转化为服务于我们的自我实现。

快乐天平对我们的生存有保护作用。它总是能通过调节 自我托盘中的砝码,使我们免于遭遇风险,将我们保护在一 个安全、舒适的生存状态。在此基础上,使我们顺利地完成 生命繁衍的使命,实现基因遗传的目的。这是快乐天平最原 始的功能。它对我们的保护已经成为一种自动化的模式,不 需要我们的意识参与,随时都在对我们进行着保护。

但重要的是,在人类社会高度文明的今天,作为社会中 的人,我们需要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和意义。我们的人生 目标是自我实现,而不是在基因程式中随波逐流,平庸地荒 废自己的一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快乐天平,不仅担负 着实现基因目的的使命,同时也担负着我们自我实现的使命。

当我们的人生目标是自我实现时,我们的某些行为方式 就将与基因目的下的行为方式背道而驰。为了自我实现,我 们需要拼搏奋斗,需要积极地面对及体验不同的事物。这样 做意味着我们要去面对很多未知事物,这些不确定因素会威 胁到我们的生存安全。同时也意味着我们为自己制造了更多 失败的可能。失败就证明自己没有能力取得成功、自己比别 人差,失败就意味着我们将会失去更多社会能量,被社会边 缘化,失去更多实现基因目的的机会。我们追求自我实现带 来的一系列问题,对实现基因目的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一击。

在基因目的和自我实现两股强大力量的冲突中,我们无 法摆脱快乐天平自动化模式的左右,又不能对快乐天平的平 衡系统进行有效地更新。在旧有的模式摆脱不了,更新又无 法实现的矛盾中,我们就将自己置于了进退两难的地步。

我们的人生目标是自我实现,而我们却以实现基因目的 的方式行事。这样我们不但很难完成自我实现的目标,而且 也妨碍了快乐天平对我们的保护作用。这就像现实中的天平 一样,一旦使用原则和标准混乱,这个天平也就形同虚设, 不能发挥其平衡作用,结果就导致很多人游走在崩溃边缘, 出现心理问题或精神障碍。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我们的基因一定没有料到,用于 实现基因0的的快乐,在我们强烈追求自我价值和人生意义 的今天,会成为葬送基因目的的毒药。

是什么让我们凿开了这个漏洞,把自己的人生漏掉的呢? 那个罪魁祸首就是伪快乐。

你可能感兴趣的:(《找回迷失的自己:拯救伪快乐的人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