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夺冠后,中国电竞好好地扬眉吐气了一番。就像成功的企业家大多愿意讲述年轻时穷困的经历一样,中国电竞过去20年的历史被很多曾经身处其中的匿名人士拿出来翻来覆去地讲了好多遍。
颇有一番艰苦奋斗之后,荣归故里的感觉。
FPX夺冠之后,粉丝们更喜欢谈论“新王登基”、“凤凰涅槃”,喜欢谈论打野TIAN的精彩操作,FPX表现出的团队性。同时,也少有人再讲述那些艰苦奋斗的故事。
用了差不多20年,中国电竞终于走出了“苦大仇深”的怪圈。
如果站在IG夺冠的时间节点上,很难评价这种情绪上的释放。毕竟,借着夺冠的热度,向圈外人、圈内年轻的粉丝讲一讲电子竞技过去的故事,本身是一件好事。
而且这也确实是中国的《英雄联盟》战队第一次捧起S系列赛的冠军奖杯。
但如果把观察的视角放宽,很容易感受到一种扭曲感:一边是电竞披着金色的外衣,享受着风口上的赞美;另一边则是一再重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件事。
好像一定要拿当年的困苦和如今的成功相比,给当初的孤注一掷一个合理的理由。
当中国电竞可以以更轻松的姿态展示更大魅力的时候,很多电竞人还有意无意地生活在过去。
这不怪谁。
中国电竞一直是野孩子。这个野孩子的长大路径也决定了他可能是家里最不受待见的一位。
电竞的普及离不开硬件的普及,而硬件的普及是一个从精英到大众的过程。电竞也重复了这个路径。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当2015年整个行业在“电竞不是游戏”的问题上兴奋地发动起一场场形而上的辩论时,他们只是在重复15年前的讨论。
而两次相隔15年的讨论,最终也都指向了同一个答案。
这不是巧合性,只是因为最初引入电竞的人本来就是当时社会上的精英群体。
然而作为一种娱乐方式,电竞最终还要回到大众里去。这本身就是一种矛盾。当越来越多人喜欢电竞时,一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QQ、微信、陌陌、直播平台,任何新生事物都必须经历这个阶段。
大众只会沉溺在新形态的快感里,衍生的问题却一定要有人解决。如果所有人能直观地感受到,赛事越来越精彩了,舞台越来越华丽了,俱乐部越来越正规了,那只有一个原因:更多优秀的人在不断涌入这个产业,解决那些看似棘手的问题。
所以,关注和讨论的重点从来都不应该在是否会出现网瘾等问题上,因为问题一定会出现。重点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既然社交媒体能够解决网恋、网络诈骗,那么电竞最终也一定会给网瘾等问题一个满意的答案。
但电竞早期没有这样的人,所以没能解决那些问题。于是,不理解之下,电竞失去了来自的外界认可。
但押注电竞总需要认可,不光是为了抵抗频繁来自外界的质疑,同样也为了应对随时袭来的关于未来的不确定性。
缺席的外部认可只能用内部认可填补。
作为一个电竞爱好者,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最初都是因为竞技而喜欢上电竞游戏,也同样因为竞技,成了某个电竞明星的粉丝。在那个技术不发达的年代,很多人都有过通过不停地播放、暂停,“一帧一帧”地学习职业选手操作的经历。直到今天,偶尔我也愿意看一看当时G联赛的第一视角。
甚至我也承认,每次看WCG时都很纠结。
因为一方面希望中国的选手们能够取得好成绩,另一方面也希望自己喜欢的选手能够更进一步。
但这一切都是因为竞技,而不是那些所谓的中韩对抗,民族情感。
但如果不是非常硬核的玩家,中韩对抗背后的民族情绪自始至终都是运营粉丝的绝佳手段。更遑论,随着电竞整体上越来越好,内部的认可总想要挣扎着向外部试探。
就像当初通过“国货”和“洋货”的标签将刚刚兴起的消费主义和民族主义隐性地联系在一起,“国手”最终成了中国电竞里份量最重的一个词。
当竞技逐渐让位于民族情绪时,在国内不受到认可,在成绩上因为基础设施的落后没办法取得好成绩的中国电竞也走上了苦大仇深的道路。
当内外部输送认可的渠道都被封闭时,出现这个结果并不意外。
但今时已不同往日。电子竞技已经获得了更大的活动范围。只要不触及底线,电竞不会再“一朝回到解放前”;越来越多的人、资本和资源在对电竞表现出更大的兴趣,虽然仍有一些问题,但解决问题只是一个过程。
对于参与其中的人而言,无论是从业者,还是选手,早已不需要为了温饱挣扎,他们有条件也有意愿表现得更加专注。
……
如今,没人会再纠结于“国货”和“洋货”,大家只想在消费能力内尽可能地获得“好货”,甚至当有人企图再用同样的手法营销时,也会引起大范围的警觉;体育本身也在逐渐摆脱民族主义的束缚。
前段时间,下乡支援老师的诉苦没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引起公众讨论。有老的媒体人指出,实际上这意味着年轻一代更少地参与到公共话题的讨论里。进一步讲,物质上的丰盈、生活上的安稳、话语体系的宽松都决定了在当代年轻人的字典没有“苦大仇深”这样的词汇。
在这个背景下,电竞本该呈现出更轻松的姿态。
是缺这个冠军吗?也许是,也许不是。毕竟,从没拿过S系列赛冠军的G2也成功引领了“快乐电竞”的风潮。
但不管怎么说,IG、FPX两连冠之后,舆论场终于回到了“正轨”。喜欢电竞本身正在变得更轻松、更加个人化。
硬核粉、姐姐粉、甚至女友粉,只要行为不出格,这些不一样的粉丝的出现既象征着越来越个人化的表达,也象征着电竞本身可以同时承载越来越多不同种类的情感——即更多元。
没人否认以史为鉴的规律,我们尊重电竞的历史和那些曾经为了电竞付出的从业者们;也希望构建起电竞本身的传承;但别总拿着标清时代的困苦教育、试图感动4K时代的观众。
以史为鉴和活在历史里终究不同。
在这个新时代里,电子竞技面临着新的命题:当丢掉了那些大义、对立,只剩下竞技的时候,电子竞技能释放出多大的魅力?当没有了苦大仇深的噱头时,三大电竞赛事还能不能让足够多的粉丝为之疯狂?
电子竞技仍然走在一条充满不确定性的道路上。但走出“苦大仇深”的怪圈给了我们展望更遥远未来的自信。
杂志购买方式:
淘宝搜索店铺:《电子竞技》杂志店
邮发代码:8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