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烂片制造机”到“爆款收割机”,阿里影业如何走向丰收?
文丨猎云网 ID:ilieyun2019年是阿里影业的丰收年。
今日,由周冬雨、易洋千玺主演的电影《少年的你》票房超过14亿。这部围绕“校园霸凌”现象展开探讨的现实主义作品,收获了社会各界的交口称赞,在豆瓣上斩获8.4的高分,连社会学家李银河都称其为“一个意外的惊喜”。
受其影响,联合出品方阿里影业股价从其上映日24日至今上涨13%,报价1.3港元,最新市值346亿港元。
仅在2019年,阿里影业已经主发行电影11部,发行总票房达34亿,主出品了31部电影,出品总票房达97亿,位列出品票房排名第一位。
而票房之外,阿里影业也凭借《流浪地球》、《我不是药神》、《狗十三》、《何以为家》等作品收获了口碑,更是通过其参与出品的《绿皮书》成功与奥斯卡牵手。
可以这样说,如今的阿里影业已经实现了口碑与票房双丰收。当我们梳理其成功背后的方法论,则会发现,这一个成立五年的年轻企业,已经走过了一段坎坷的前行,并通过独具阿里特色的打法,最终交出了这份答卷。
“永福有一天会收回自己的话。”
2017年,光线传媒CEO王长田直接如此评论时任阿里影业CEO的俞永福。
因为俞永福如此规划阿里影业的未来:“阿里影业不想做传统电影公司,阿里影业定位为基础设施公司,在我从业期间会非常坚持。对上游内容公司来说,我不会作为竞争者出现。”
他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更是表示,阿里影业以后只会生产极少量的影片,主要业务将是利用其强大的用户触达能力、内容产业化能力和商业运营能力,专注于智能宣发和衍生品运营,并以此为上游的内容生产者提供服务。
从2014年认购文化中国近60%的股权,随后将其更名为阿里影业起,阿里影业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在内容上,阿里影业收购多个热门IP,如琼瑶小说《还珠格格》的电影改编权、中影投资的春节档电影《狼图腾》的海外发行权和畅销盗墓小说《鬼吹灯》的电视剧改编权。
在体系建设上,成立之初阿里影业便完成了对中国最大影院票务系统供应商之一粤科的全面收购,并收购阿里巴巴旗下的娱乐宝。2016年,阿里影业更是将“烧钱大户”淘票票注入体系内,并进行大量补贴。
这样的定位是基于阿里的科技和数字平台基因,而这个判断也无可厚非,毕竟按照互联网的惯有思路,进入一个传统行业后,不会急着去做竞争者,而是要用科技和数据做服务者。
虽然搭建基础设施的愿景正在路上,但是阿里影业的却迎来了不小的质疑和嘘声。
一方面,是大量资本投入导致的持续亏损,财报数据显示,2014年阿里影业净亏损4.15亿元,2016年净亏损9.59亿元。
另一方面,在内容上,阿里影业主打思路是对“IP+流量”模式的电影进行主投主控,斥巨资提升前期热度,但主控项目《摆渡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不仅市场反响不佳,更是遭遇口碑危机,前者豆瓣评分4.0,后者登陆暑期档时遭遇锁场退票风波。
这样的结果,源于阿里影业的定位出现了偏差。电影圈的中心是电影本身,而头部优质电影资源的把控,才能决定行业的话语权。
改变来自于刚上任不久的阿里影业CEO樊路远。
樊路远加盟阿里12年,是支付宝金融帝国的缔造者之一,凭借快捷支付、支付宝无线化、余额宝等战功成为第一批阿里合伙人。
从时期上来说,可以将樊路远的加入看作是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市场表现不佳后的一种举措。
而他的加入正好赶上了《战狼2》的市场爆发,淘票票是《战狼2》的独家互联网联合发行平台,一手是《战狼2》为代表的头部优质内容的聚集效应,一手是自家主控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市场评价。
清晰的对比下,樊路远明确了自己的立场:重拾内容,视其与基础设施为驱动双轮,并将阿里影业定义为一家以互联网为基础平台的全新的内容公司。
在具体操作上,樊路远也更为稳健,不再坚持主投主控,而是选择牵手头部电影公司,深度绑定华谊兄弟、博纳、北京文化等近年表现突出的企业,而投资的电影也开始集中在春节档、贺岁档、暑期档、国庆档等几大重要档期。
在阿里影业的平台体系化运作下,这样操作的效果是明显的。2018年春节档成了阿里的翻身之仗,《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捉妖记2》纷纷拿下36亿、33亿、22亿的票房,在他们的幕后推手中,阿里影业都赫然在上。
随后,阿里影业继续押宝暑期档的《我不是药神》、《西虹市首富》取得佳绩。直到2018年11月,阿里影业公布了财年中期业绩报告,三大核心业务板块均亮点不少:互联网宣发收入达11.72亿元,同比增长近20%;内容制作收入达3.1亿元,增长超80%;综合开发业务实现收入0.49亿元,同比增长55.7%。
尝到了之前操作的甜头的阿里影业在财年中期业绩报告发布的第二天便推出“锦橙合制计划”,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四大档期,推出20部合制优质电影。阿里影业将以主投、主控或主宣发的身份,和一流制作团队合作,扶持青年导演、编剧,拍摄出的影片选择在人气最旺的四大电影档期播出,即贺岁档、春节档、暑期档和国庆档。
此后,阿里影业又陆续参与了2018国庆档凭借口碑逆袭的《无双》《狗十三》和今年年初的《流浪地球》等影片的出品工作中,而在2019年的最强国庆档中三大献礼电影背后,阿里影业更是无一缺席。
除此以外,自成立之初,阿里影业就确立了国际化发展战略:2015年,阿里影业在美国加州帕萨迪纳成立了海外分部;2017年6月,阿里影业收购印度在线票务公司TicketNew的大部分股权;2018年2月,阿里影业宣布与STX公司共同开发制作科幻动作片《钢铁战士》……
今年第9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阿里影业联合出品的《绿皮书》一举囊括最佳影片、最佳编剧和最佳男配角三项大奖。当晚,马云、柳传志等出席了阿里影业在北京举办的《绿皮书》超前观影礼,马云在电影放映结束后发表了讲话,高度评价了《绿皮书》这部电影的普世价值。
阿里影业高级副总裁、淘票票总裁李捷曾如此表示:“用户业务平台起来后,对一流制作团队的吸引力也相应提高,同时阿里影业具备了数据、宣发和触达用户的三大能力,内容选择的准确度也比一般公司高。”
所以,究竟是内容拯救了阵痛中阿里影业?还是阵痛期的铺垫让阿里影业迎来了优质内容?
但无论如何,如今基础设施对于阿里影业来说,已经不再是看似简单的“水电煤”工程,而是构建体系的基础。
目前,阿里影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已经构建了服务制作端的云尚制片+帮助影视投资及回款的娱乐宝+进行互联网宣发的淘票票+一站式数字宣发平台灯塔+影院终端凤凰云智系统+衍生品授权和开发平台阿里鱼的闭环体系,几乎覆盖了电影全产业链。
宣发对于一部电影来说至关重要,回顾今年大热的几部影片《我和我的祖国》、《流浪地球》无不是引起了全网热议,话题的传播最终反哺了票房。
作为阿里影业宣发的主要阵地也是基础设施重要的一环,对淘票票的投入与重视,用樊路远是原话来说是“不惜一切代价,投入绝对无上限”。
淘票票一度的巨额亏损,甚至让当时的阿里影业股价一蹶不振。但最终淘票票没有辜负阿里影业的付出与扶持。
根据淘票票官方数据,淘票票为全国9500+家影院提供在线选座购票服务,覆盖影院票房约占全国总票房的99.5%,覆盖用户数量达到2.9亿。第三方数据平台易观数据显示,2019年春节档,淘票票的日均启动次数达到589万,居电影在线票务平台第一位。
《少年的你》的成功背后,也是阿里影业宣发能力的再一次证明。在影片上映前夕,淘票票联合优酷发布预告片,上映过程中又为《少年的你》推出了定制的“专场红包”,正是以淘票票为核心的宣发逐步深入,《少年的你》得以出圈,上映10天票房突破10亿。
市场表现亮眼的同时,2019财年阿里影业实现营收30.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其中,互联网宣发业务是营收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并且业务板块首次实现了全年盈利。这其中包括了淘票票、凤凰云智、灯塔等基础设施。
而这些基础设施又同时形成了业务协同,通过淘票票、灯塔等平台积累的大量用户观影决策的数据,一方面可以增强阿里影业对内容的判断力;另一方面,借助这些平台可以帮助影片更好的触达观众。
作为一家互联网影视公司,阿里影业在与传统内容公司竞争时,给出了自己的路径,不仅发力优质内容,也注重基础设施的构建,这也是阿里作为平台型公司的基因带给这家年轻影视公司的“阿里味”,从“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电影”。
阿里影业出品的影片除了《少年的你》正在上映之外,其投资的《双子杀手》也仍在院线上映。虽然《双子杀手》在口碑、票房层面双双折戟,但不可否认的是电影采用120帧、4k、3D的影像规格以及最先进的特效,完全用数据处理与人工智能技术,通过面部识别设备和动作捕捉设备来生成一个20岁的威尔史密斯,不管是120帧的影响规格还是AI技术都是电影技术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性实验。
而此前,因主演原因迟迟推迟播出的《赢天下》(巴清传)宣布将与天猫技术合作将《赢天下》原定主要演员在该剧中的镜头,修改为由天猫技术另行确认的一线演员出演的镜头,花费将超6000万,可以说几乎是通过AI“换脸”来解决换主角的问题。
不管是投资《双子杀手》还是天猫技术的AI“换脸”,都可以看出阿里在电影技术上的加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AI+”已经开始渗透各行各业,电影也不例外。人工智能在处理图像上所具备天然的优势,可以用于电影特效制作。此外,AI大数据对电影选角、剪辑等都可以提供有效参考。
背靠阿里多年的技术积累,加上人工智能在电影制作上的赋能,阿里影业有着传统内容公司不可比拟的技术优势,这有可能让阿里影业在电影技术上实现“弯道超车”。
阿里影业相比于其他拥有二三十年积累的传统内容公司而言,还只是一个小少年,掌门人樊路远也是第一次领军一家文化领域的企业。此前樊路远出席电影论坛,坐在王中磊、于冬旁边,他谦虚地拿笔做记录。
阿里影业一开始在电影内容上的征程也确实栽过跟头。《摆渡人》、《古剑奇谭之流月昭明》、《阿修罗》的接连失败,甚至给阿里影业扣上了一顶“烂片制造机”的帽子。
但到如今,阿里影业一扫阴霾,有媒体统计,在过去一年内15部10亿级别的电影中,阿里影业占据了8部,从“烂片制造机”到“爆款收割机”,阿里影业只花了一年时间,可见阿里影业磅礴的“少年力”,让我们更加期待未来阿里影业的成长。
-END -
推 荐阅 读停摆450天后,滴滴顺风车“复活”,但江湖已变
染病丧命,巨头被查,电子烟迎来至暗时刻?
高管大清洗,资产狂甩卖,后诺伊曼时代的WeWork能否完成自救? 我就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