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好的计划,不落实处只是梦

不知道点开这篇文章的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际遇。

在某个夜晚,你准备开始做一件新的事情,开启一段感觉马上自己就要名扬天下的旅程,洗手焚香,点开柔和的古筝曲,对着洁白的纸,还有精心放得整整齐齐的钢笔,打开自己无穷无尽的思路,开始了无数次的在纸上写画着,写立意,画框架。你深信当你构建好所有的细节后,这个想法足以震惊世界。因为我们都希望一击而中,所以就想在筹备阶段就万无一失,滴水不漏。

同时,你抬头看了看墙上的字,对自己说,古人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说明了计划的重要性。嗯,我一定得把计划写好。

然而,看到这里,你一定觉得我会强调计划的重要性。因为我毕竟用了这么多的篇幅描述了很多人的一种日常状态——不一定有特指,这件即将开始的事,有可能是读书,健身,学外语,写作,等等。

一天天过去了,你对计划修修补补,增删加减,小蜘蛛都在你的腿上结了网,你还在努力,努力。沉浸在计划带给自己的仪式感中,觉得自己优秀得不可自拔。

计划的重要,不言而喻。然而古往今来,最不缺的就是口号派,很多筹谋了几十年的计划,到死也没正经的付诸实施,你能说筹谋的人不够用心?还是这帮人不够周密?相反,就是因为太用心,太周密了,反而拖累得计划寸步难行。

计划,是一个大纲,是一个框架。当明确了大标题之后,就可以开始动手,慢慢地将这个大框,填充得有血有肉,生动形象。这才是正常的。如果反客为主,列提纲就要考虑到每一处细节,明确每一个点,那么这也不是提纲了。如果提纲一说无从谈起,那么不还是蒙头横冲直撞?

推而演之,很多创业者的失败,就是想得太多,做的太少。易中天先生说诸葛亮空城计也正好碰上司马懿是个知识分子,要是一伙山贼,管你什么弹琴伏兵,先进去再说。我想大概就有点这么个意思。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只怕也是同类词。如果鸿门宴外,刘邦还在纠结要不要进去告个辞,樊哙也没有说出那句经典的“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今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历史只怕改写了。

我在很多时候,一度陷入了计划的泥潭。首先,我要确立名字,说真的,一个名字拖了一个星期,然后一张纸上密密麻麻,罗列了很多名字。说真的,如果在某个细节上,你一时半会儿想不通,那就记下,别纠结着非要满足条件才能开工,没那一说,马上就做,做着做着,就知道该做什么了。

没一个打仗的会像诸葛亮那样,战前都已经把所有想好,一说开始打,每人发锦囊,到地方打开看。所以,做事情,也不一定必定筹谋得头头是道才能开始,不否认计划可以提升进度中对事情的把握,但是如果太纠结于拟定计划,那反而本末倒置了。

于是,在我构思了一周之后,在一个晚上,十一点多,我对着稿纸,看着上面写的东西发呆。

你的立意是什么?

你要做哪一类?

你是干什么的?【解决了什么需求】

你能帮人做什么?【提供了什么价值】

和别人有何不同?【长处和特色是什么】

你的目标群是那些人?【性别年龄上网时间收入学历】

突然决定不再考虑自己的立意在于做分享还是写原创;不再纠结是做科技还是做文学还是个人管理;也不再思索是要解决别人的什么需求,还是提供什么价值,还是有什么长处特色,也不再筹谋目标群的年龄性别上网时间收入学历。曾经读到的那些都被我放在了一旁,因为我知道我的重点不该是因为这些东西无法一时决断而停滞自己开拔进军的时间,只要在路上,什么都还可以筹划,管他三七二十一,先写他一篇。

于是,我开始了单纯地将每天自己身边的事或者读到的感受写下来,捕捉每一丝可以发散自己思维的机会,然后写写写写写,觉得还可以的就发到上,平时的一些读书感受就自己汇总好。我很喜欢张公子说的,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不断的练习才是基础。这个练习当然包括大量的摄入和有效的输出。不管是对时事发表自己不成体统的个人看法,还是做的读书笔记,都是一种积累。

很多事情本就没有那么复杂,一切的混乱,大多是我们自己带给自己的麻烦。

再好的计划,不落实处只是梦。想那么多干什么,你又不是只剩下这一次抉择的机会。

曾经看到星姐一句话,深受打动。

很多人愿意为爱无所顾忌,但很少为自己的梦想放手一搏。

你还年轻,怕什么困顿难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好的计划,不落实处只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