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2日,ulord主网上线活动。因为我是很少参加这种活动,没什么熟人。会前大家都在跟覃老大学一个魔术,我就在旁边看。有一个年轻人问我,要不要试一试,不等我拒绝,他就把道具给了我,这人就是欢喜同学。会后,他做了一个关于卡片素材库的分享,我对欢喜的第一印象是积极、睿智、平和。
回来以后,我就开始关注欢喜的公众号,了解到他在做一起输出平台和见感思行知识星球,他输出的内容,每一篇都能击中我,学过传播学就是不一样哈,所以,毫不犹豫的就加入了。
再后来,我开始在见感思行知识星球写自己的卡片,然后加入了欢喜组织的第一期21天见感思行特训营,和石三、崔振一起写《股票大作手回忆录》的主题卡片。到7月31日,正好是第21天。
以前觉得道理能自己想明白就算是get到了,这半年才感悟到,想明白和真正把知识融入到自己的认知体系中,还有很大的差距。能把知识打散再组合输出,这样才算真正掌握运用它。
开始《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主题卡片训练以后,我发现这本书并不好写。
一是,这本书以前看过,新鲜感和能被刺激到的点不多。
二是,和写方法论的书不同,这是本自传体的书,以主人公的传奇故事为主,投机相关的知识点和技巧散落在各章节中。但既然选择了,就不能怂,21天下来,虽然不是很顺畅,总算有所收获,我把这次重温此书的收获和大家分享:
独立思考的能力
笛卡尔说:“永远不接受任何我自己不清楚的真理。就是说要尽量避免鲁莽和偏见,只能是根据自己的判断非常清楚和确定,没有任何值得怀疑的地方的真理。就是说只要没有经过自己切身体会的问题,不管有什么权威的结论,都可以怀疑。这就是著名的“怀疑一切”理论。例如亚里士多德曾下结论说,女人比男人少两颗牙齿。但事实并非如此。”
他人的思想就像别人餐桌上的残羹,就像陌生客人落下的衣衫。只有自主的思考,才真正具有真理和生命。
不管在哪个市场中交易,都要建立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被任何消息和其他投资人影响,巴菲特为什么不去华尔街,原因之一就是他不想每天被各种消息包围,他一定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们如果习惯于看一些媒体消息、公众号、股评来决定自己的交易,久而久之,我们的交易习惯,就会和这些媒体文章、消息产生依赖联结。这就是大脑记忆事物的方式。一个神经元,代表一个概念,当两个概念成对出现时,它们之间就会产生一个联结,也可以叫心理表征,出现的次数越多,越频繁,联结就越紧密。大脑这种做法是高效的也是偷懒省力的,时间长了,你以为你是在独立思考,其实你只是在重复别人的做法。
有一个有趣的概念,描述这种现象,叫做「知识的诅咒」。指的是:当我们熟知一个信息之后,就很难跳出这个信息的框架去思考问题了。
利弗莫尔是这样描述的:“一般人不愿意别人告诉他到底是牛市还是熊市。他一心盼望的是,别人告诉他具体买进或卖出哪个股票。他热衷于不劳而获。他不愿意亲自动手。他甚至懒得动一动脑子。让他从地上捡钱,要他数一数,他都觉得太麻烦”
这样的后果是,你无法形成自己的交易体系,总是在各种消息,和别人的方法中来回变换,你会在消息的影响下买入,在股评家的评论后卖出,你始终徘徊在真正的交易大门之外。
如果你已经习惯于依赖他人的思考,唯一能摆脱的办法可能就是,在大脑联结中间加一个拒绝下意识反应的意念。我不想快,我强制选择困难的路径,对自己的大脑联结解构,重新决策。
丰田有一个经典的分析法「5 Why」,就是对问题反问,打破固有的路径,找到背后本质的原因和重构思考的路径。
很多人不喜欢这样做。因为,这样大脑会消耗更多,不再省力了。但是,这是养成独立思考习惯的必经之路。因为,在这个反问和回答的过程中,会解析重构依赖别人的「联结」,发现许多表面看似简单的事情,背后复杂的逻辑。
你会慢慢比别人走的更远,看到更深。
真理永远不在某一个点上,真理在路上。
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统
我总结了散落在《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书中利弗莫尔的交易策略:
- 耐心等待入场信号,没有大的机会休息。
- 出现信号,综合市场各方情况,确定出大势最小阻力方向。
- 寻找合适的品种,确定操作品种的价格关键点。
- 在价格关键点处,如果符合预期,开始建立头寸。
- 验证趋势正确后,重仓出击;趋势错误时,止损出局。
- 在趋势中,不要轻易丢掉头寸。耐心等待危险信号出现后,止盈出局。
这本书中,利弗莫尔总结的偏重于论道,是心法方面的,交易的细节内容并不多。在他自杀前一年,利弗莫尔还亲笔写过一本趋势交易技术的书《大作手操盘术》,两本书结合起来看,可能会有更大的收获。
构建适合自己性格的稳定盈利的交易系统是投资者梦寐以求的,在这个问题上花多少时间都是值得的。交易系统是在实践中思考摸索出来,绝不是数学模型和分析指标的堆砌。一个成熟稳定的交易系统的成型需要几个过程:
- 建立适合自己的投资哲学
投资哲学是个人的认知,和知识结构决定的,每个人都有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有的认同巴菲特,有的认同利弗莫尔,有的认同徐翔,这个并不重要,只要从自身世界观去选择方法论都是没问题的,殊途同归,没有优劣之分。
- 按照历史规律量化你的交易方法
利弗莫尔百年前就说过,“投机如山岳一样古老,华尔街没有新鲜事,今天发生的事,以后还会发生。”
回头看看历史的K线,它会告诉我们未来市场的可能走向。当然,K线只是人性在图表上留下的痕迹,要想尽可能还原当时的环境氛围博弈过程,需要日复一日的复盘和记录。
接下来,把你的交易方法的全过程,量化到每一个操作步骤,按条件顺序排列,就像写一段计算机程序。“当出现什么信号时,可以买入,什么关键点位买,买多少,什么关键点位卖,卖多少”,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交易过程。我们按照《股票大作手操盘术》中的一个例子来把它具体化:
“假定某只股票在下降趋势中运行了相当长时间,达到了40美元低位。随后,市场形成了一轮快速的回升行情,几天之内便上涨到45美元。接下来,股价回落,几周时间之内始终在几个点范围内横向波动。此后,他又开始延续前一段上涨行情,直至49.5美元的高度。随后市场变得沉闷,几天内不活跃。终于有一天,它再度活跃,先下跌了3到4个点,后来继续下滑,直到抵达接近其关键点40美元的某个价位为止。正是此时此刻,需要注意观察市场,如果市场要确定无疑的恢复原有的下降趋势,就应当首先下跌到比关键点40美元低3到4点的位置,然后才能形成另一轮明显的回升行情。如果市场未能向下跌破40美元,这就是一个信号,一旦市场从当前向下回撤的地点开始向上冲3点,就应该买进。如果市场虽然向下跌穿了40美元的点位,但是跌下去的幅度没有达到3点左右,那么一旦市场上涨至43美元,也应该买进。当然,如果不符合预期,跌下去的幅度大于3-4个点,应当果断止损。”
可以看出,其实交易系统并不复杂,就是根据总结的经验,和市场给出的信号,做出相应的交易动作。这里有两个要点:
一是,信号尽量简单。抓住关键信号甚至最后就是靠长期积累的盘感,就像奥卡姆的剃刀原理讲的,“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二是,避免完美主义。没有绝对准确的买卖点,也没有百分之百盈利的交易系统,要知道每一笔交易的对手盘都是和你一样的人,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我们只要做系统内的交易,其他交给概率。
- 不断的在实战中打磨你的系统
计划你的交易,交易你的计划
其实,到这里才是交易的核心,至关重要,等级高于交易系统。《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中有一个故事说的很清楚,利弗莫尔为了等待他交易模式中的买点,足足等了6个星期,直到股票价格突破了系统中的关键点,他才出手。要做顶级的猎食者,必须具备鳄鱼的耐心。
相反,在对赌行的最后一年,利弗莫尔的资金,从高点10000美元,回撤到2500美元。原因就是总想抓住任何赚钱的机会,系统外的交易频繁。经常交易的人应该都有体会,每次在你资金迎来一个新高时,往往就会伴随一个大的回撤。
为什么会这样?
一是,连续的盈利,让你对自己的交易系统信心暴涨,无形中就降低了标准,出现系统外的交易,过度自信又让你止损不坚决,大幅回撤就会发生。
二是,交易者自身便藏着许多敌人,这些敌人就是每个人的性格弱点,系统外交易造成情绪波动,这些隐藏的敌人就会偷偷跑出来,接管你的理智,这些都是造成大幅回撤的原因。
记住,有了交易系统只是交易的一部分,甚至只是很少部分,绝非全部,大道至简,知行合一。有了认知和判断只是具备了“知”的部分,“行”是需要在大量实战中才能得到,“行”是对“知”的执行和修正。在行情判断正确时,“行”让你的利润奔跑;在行情与“知”不符时,用“行”来控制你的亏损。没有“行”,”知”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不止不会给你带来盈利,还会让你更快的亏损。
利弗莫尔在书中说:“当你学会,绝不可做什么,才不会赔钱之时,正是你开始学习应该做什么,才能盈利之刻。”
所以,做好你的系统内交易,尽量控制不做系统以外的交易。你能提炼出来的交易系统,就是你认知内的最佳操作方法,也是你认为盈利概率最高的方法。说到底,交易都是在整体中找概率优势。对你来说,只有你系统内的买点,才是最佳买点。只有你系统内的亏损,才是你能面对的亏损。就像欢喜在内容领域的创业,这就是他提炼出来的模式,他在这个模式里成功率是最高的,不断在这里面总结得失,优化模式,才是最佳的路径。
最后,六个字,“不要怂,就是干”,好的交易者都是被市场锤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