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公民》,给生命应有的尊重

《十二公民》,给生命应有的尊重_第1张图片

《十二公民》讲的是在一个政法大学模拟法庭之后,由12位学生家长组成陪审团,对一桩社会上饱受争议的“20岁富二代弑父”案做出最终“判决”。 这些陪审团人员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有医生、房地产商、保安、教授、保险推销员等。他们互不相识,但按照规则,必须达成一致,才能结束审判。

第一轮投票,就有11人认定“富二代”有罪,所有人证物证都指向这一结果的情形下,年轻的嫌疑犯离舆论上的死亡只有一步之遥。而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所有的线索都被逐一讨论,而随着审判的进行,讨论的深入,疑点逐个被提出,每个人背后的故事也逐渐浮出水面。接着一轮又一轮的投票,最终投票结果反转,大家一致通过认定“富二代”无罪。

虽然这部戏确实改编自美剧《十二怒汉》,确实在表现手法上撇不开与话剧的联系,但我不想讲这些,我就想关注这部戏本身以及他背后的故事。

从审判最初,每个人都因为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而对“富二代”抱着不同的偏见,所以在第一轮的投票中几乎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做出有罪推论。然而当逐个细节被质疑,隐藏在陪审团背后的故事一一被揭开,最初的偏见也逐渐被化解,存在的疑点也逐渐得到重视。

而陪审团背后的故事,有对河南人的偏见,有对社会不公的控诉,有对子女教育的无奈,更有对无视特殊群体的愤怒。每一个隐藏在背后的故事,都联系着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都牵涉着一个社会化的问题。他关乎我们一个人,因为我们都需要法律的保护。重视案件中存在的疑点,是在给司法公正添砖加瓦,更是在给生命应有的尊重。

当下社会,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着不同的故事,都经历着不同的坎坷。在裁决一个生命结束与否的时候,每一个细小的疑点都不应该被忽视。每一次无罪推论,每一次对细节的较真,都是在给嫌疑人生的希望,这也是对生命的尊重。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撇开偏见,正视疑点,给生命应有的尊重,是给嫌疑人一次生的机会,也是给自己一次机会。因为下一次,这个生命就可能是你、我、他。

《十二公民》,是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更是对司法公正的渴望。

你可能感兴趣的:(《十二公民》,给生命应有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