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技术驱动资讯业变革,媒介将变得越来越懂你,它了解你的一举一动,知道你的喜好,变身你的管家。与此同时,它也“控制”着你的视阈、你的资讯入口,甚至是你整个生活。到了那一天,技术将成为资讯的唯一主导因素吗?内容是否还有立足之地?
5月25日,坐标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主博物馆,在东道主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的主持下,知乎创始人/CEO周源与腾讯新闻助理总经理郑坚组成“技术阵营”,VICE中国总经理孟金辉、澎湃新闻副总编辑常河与财新传媒常务副主编高昱组成“内容阵营”,就《新媒体的超体——技术绝杀年代,内容向死而生?》主题进行了圆桌对话。
现场吸引了近500名学生和传媒业界人士;与此同时,该场讨论还在腾讯新闻客户端全程视频直播,超39000位网友在线实时观看。
嘉宾主持:张磊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研究员
平台模式革命下,技术和内容孰重孰轻?智能化的信息技术将主导内容业向何种方向进化?谁是未来真正有价值的内容生产者?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回顾6位众媒酷客的精彩对话。
议题一:新传播技术层出不穷,如何驱动内容业?
面对VR、AR、人工智能、直播这些新技术,各位行业大佬如何看待他们对内容业的改变?作为知识社区,知乎团队已经在尝试做体验类内容的VR版项目,比如“我在斯坦福就读是怎样的体验”、“玩滑板是种怎样的体验”等等。周源看好VR带来的“沉浸式”体验,不过他对行业现状有着较为清醒的认知:目前VR的硬件成本还很高,有待未来的应用革新。
近年来,腾讯的专业团队一直在VR、AR、直播等新技术方向布局。郑坚认为,这类新技术将对特定的应用场景、内容、游戏等产生很大影响。不过他也表示,VR技术尚未完全成熟,而且不同于手机的碎片化使用,VR对于用户时间的侵占性很大,会限制对很多东西的渗透。
高昱则介绍了财新在技术+内容方面的布局:目前财新有40人左右的可视化和视觉团队,摄影记者必备传统专业摄影机、无人机和360度VR设备,还拍摄了国内首部VR纪录片《山村里的幼儿园》。另外,在一些重大突发事件上,会利用无人机高空摄影摄像、360度的VR拍摄等,这使得报道呈现形式发生很大变化。
来自“爆款生产机器”VICE中国的孟金辉则分享了他对于技术+内容的理解,新技术会对内容提供新的形式,拓宽内容制作的思路。但作为一个内容平台,最核心的还是用形式去讲什么样的故事。
澎湃常河也分享了他对传统媒体转型过程中“技术短板”的思考。不过澎湃也在做寻求技术的突破,比如澎湃创立了一种新的客户端模式,并被后来的大量新闻客户端效仿。另外,在视频直播和VR领域,澎拜团队也已经走在了国内媒体的前列。
议题二:技术巨头如何看待个性化资讯产品?
郑坚表示,内容推荐到用户面前是一条很长的链条,从创意,到内容生产,再到分发,变现,用户运营,没有一家可以做到完全包揽;另外,当下的变现模式、流量分配等还有很多不成熟,存在很多要改进的地方。
“推荐技术下的阅读产品有一个发展过程,就像马拉松一样,我们现在才刚开始跑。”在这个过程中,腾讯致力于将优质内容推荐给更多的用户,并在通过行业的碰撞交互,生成新的生态和商业规则。
周源则认为现在的天天快报其实是一个初级版的人工智能系统,刷的那一下相当于对机器提了问题,“什么是我可以去看的”,然后机器通过算法和数据想法设法把问题回答好。未来迭代速度一定会超过我们的想象。
议题三:传统媒体抱流量平台大腿,专业新闻生产能否持续?
高昱回溯了2000年以前的内容生产业态,当时很多纸媒为了提升阅读量,都把内容提供给新浪。而如今,海外媒体纷纷入驻Facebook、YouTube、Snapchat等流量平台;国内也有诸多自媒体和内容生产方进驻内容平台。
面对这样的环境,财新表示媒体应该重视内容生产的尊严和版权,并应该找到自己的专业定位。“媒体不需要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只要有特定受众看得到就足够了。”
议题四:如何把脉年轻用户的内容偏好?
没有内容生产者不想吸引90后的眼光,而这些在资讯爆炸时代成长起来的“网络原住民”甚至是“移动互联网原住民”,他们究竟喜爱怎样的内容?一直以青年亚文化为核心的VICE中国,他们认为,“考虑大众需求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我们想推送给大众什么样的内容。”作为内容生产公司,需要有自己的品牌价值观。
对于VICE来说,不需要每篇10万,更需要的是1万个有价值的忠实受众。最重要的是用何种有意思的方式去了解这个社会。
以下为沙龙实录(有删节):
技术+内容如何缔造新叙事
胡正荣:很高兴这几位业界精英坐在一块来讨论话题。先从特别热的技术说起,今年号称VR元年,不管是投资界、业界还是内容行业,都将其视为下一步的发展热点。对此,你们都如何看待?
周源:前一阵,知乎内部有一个程序员的节日,就是把公司的工程师分成若干小团队,在36个小时内创造一个新产品。当时有个团队做了知乎VR版的项目。对于体验类的内容,比如“我在斯坦福就读是怎样的体验”,“玩滑板是怎样的体验”等,用文字、图片呈现不够直观,对此可以尝试VR视频,以身临其境的形式来给出一个新答案。我个人对于VR技术非常看好,其能带来完全不一样的连通内容。
但是,VR的发展还需要一些时间。首先硬件成本很高;另外,视频的采集、素材的搭建所需的配套摄像头、编辑工具等都还跟不上。这会带来新一波硬件技术的革新。最典型的是显卡,现在买不到任何一张支持8K技术的显卡,4K技术的显卡就非常容易发烫了。我相信到明年不仅会带动产业进步,价格也会更易接受。
郑坚:腾讯的专业团队也花了不少精力往这些新技术方向布局。这类新技术对于特定的应用场景、内容、游戏等都将产生很大影响。
有人认为这是继手机之后下一个重大的全方位变革,我个人认为还没到时候,技术还未成熟。另外,VR跟手机有根本性的区别,用手机的时候可以做其他事,但看VR的时候就不行了。VR对于人的时间有非常大的侵占,这最终会限制对很多东西的渗透。
胡正荣:新技术出现后,对内容生产会产生挑战。传统媒体会如何利用新技术进行内容呈现呢?
高昱:现在财新不仅有100人左右的文字团队,还有40人左右的可视化和视觉团队。中国第一部VR纪录片《山村里的幼儿园》是我们拍的,在人民大会堂做的首映式,刘延东亲自去看了。从去年年底开始,摄影记者出去拍要带三套设备,传统的专业摄影机、无人机、360度VR设备。今年,跟乐视签了有20部VR纪录片的单,据我所知是国内最大的VR纪录片合同。
呈现方式也有很大变化。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上,比如去年5月份的沉船事件、8月份的天津爆炸案,我们都会采用无人机高空摄影摄像、360度VR摄像。但是在一些调查报道中是无法使用的,因为大量调查报道都是跟深喉线人或事件关键人的接触,不可能允许视频、音频的出现。
孟金辉:VICE作为一个内容平台,是以内容为核心的。新技术对内容会提供新的方向,拓宽内容制作的思路。但是我们的核心永远是,用什么形式去讲什么样的故事。
胡正荣:现在说到新闻聚合产品,大家都会提到澎湃、天天快报等。这里面有内容和技术的矛盾,澎湃有优质的原创内容,但没有个性化的推荐,用户黏性较低。在个性化推荐、精准化传播方面,是否存在技术短板?
常河:传统媒体转型为新媒体时,的确存在技术短板。目前为止,我们没有自己的技术力量,每一代产品迭代都是与外包公司合作完成的。
但我们很清楚自己的强项,就是生产高质量的独立原创内容。另外,澎湃的受众面可能不会特别广,目前有4000万下载量。出了很多大学生读者,基本上科级以上官员都是澎湃的受众。
其实,澎湃在技术上做了很多突破。比如,创立了一种新的客户端模式,并被大量新闻客户端效仿,确立了一个行业标准。此外,在视频直播、VR领域,澎湃团队在国内媒体中也是领先的。今年跟腾讯合作,派出8个人的记者团队,跟着一对农民工从广州骑摩托车回达州,1900公里全程直播。在几大突发事件报道中也都应用了VR技术等。
符合人类进化趋势吗?
胡正荣:个性推荐其实还是有技术缺陷的,还不够智能,有时甚至会骚扰用户。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郑坚:这个问题的专业术语叫“信息窄化”,当一个人只通过兴趣推荐来获取信息时,他的认知会越来越狭窄。其实,一个人的自然阅读只有一部分是跟着兴趣走的,有一部分不在兴趣范围内,这是人非常宝贵的好奇心。
我们做天天快报,会思考推荐技术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一方面要推送精准,另一方面要留出空间。其实,内容从生产到挖掘需求,再到分发、技术平台,是一条很长的产业链,没有一家可以做到一对多。就像马拉松一样,我们才刚开始跑,这些年在不停地学。我们希望将优质内容推给更多的用户,并在通过行业的碰撞交互,生成新的生态和商业规则。我一直觉得今天这种变现的模式、流量的分配等商业模式很不成熟、很不理想,如果能够有很大改变的话会更好。
胡正荣:在当下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你对学生有什么建议?在内容、技术上要抓什么?
周源:现在科技公司的创业肯定比以前难很多。我刚毕业的时候做一个网页,比如hao123导航的网页可以变成估值几千万美金的公司,但是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你必须有很多的技术积累,非常好的技术研发能力,才有可能在下一波应用浪潮里找到什么技术和消费能结合得比较好。
我觉得刚才郑总说得太谦虚了,其实他们做得非常好。现在的天天快报其实是一个初级版的人工智能系统,刷的那一下相当于对机器提了问题,“什么是我可以去看的”,然后机器通过算法和数据想法设法把问题回答好。虽然现在看起来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之后的迭代速度一定会超过我们的想象。
在AI投入方面,国内公司跟Facebook、Google有着两三年的差距。反过来看这其实是个好机会,现在开始的话会发现还没有人做,三年后国内用的最好的AI技术和AI产品还没被开发出来。这种需要跨应用和技术去思考,比如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方式来更快更好地消费,什么样的技术能够跟消费更好得结合。其中的挑战是需要多年的技术积累,但收益会非常的明显。
捕捉青年亚文化潮流
胡正荣:VICE作为一个展示青年文化的平台,怎么掌握年轻用户的需求呢?
孟金辉:考虑大众需求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我们想推送给大众什么样的内容。当下中国还在一个发展中的过程,视频来了就全部做视频,直播来了就全部做直播。这时,作为一个公司,就要有自己的品牌价值观。
我们不需要每篇10万,我们更需要1万个有价值的忠实受众。在这儿说一堆技术、内容,其实没什么太大关系,最关键的是你们想要什么,要有一个有意思的方式去了解这个社会。
是明智之举还是魔鬼交易?
胡正荣:当传统媒体纷纷入驻各个内容平台,精英主义、专业主义的新闻生产还能否持续?
高昱:这个问题在2000年以前的门户网站时代就出现了。很多传统纸媒都是把内容提供给新浪,以求更多的阅读量。
财新则严禁门户网站私自转载。现在只有腾讯是独家授权转载的,其他门户网站只能出现一个标题、导语,点击后会跳转到财新网站上。另外,新闻产品并不一定需要满足那么多人的需求,只需要一部分愿意看的人看到就够了。
常河:澎湃和财新是为数不多的个性化资讯产品来购买内容的两家媒体,并为此付了很多版权费。
现在的APP应用,特别是H5产品有很强的粘性体验。比如,去年澎湃做了一份希腊难民报道,在头条客户端上是无法打开H5的,因为所有的技术、源代码、交互体验等最原始的数据全部在我们这里,所以只能返回到澎湃本站上才能看到。VR产品也是如此。
关于人,我们每次在招聘时问的一个问题是你有什么爱好?我非常看重这一点,你的事业跟爱好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偏执地喜欢一样东西,才有可能在这个领域做出专长。未来的发展更应看重有什么兴趣爱好,然后重新包装和整合,在垂直和细分领域做到NO.1,就能有空间和市场。
问题一:提问高昱,内容该怎么变现,尤其怎么激励记者?
高昱:全世界媒体都在探索中,我们也在探索中。但是有一点是清楚的,传统的广告、发行和活动,传统媒体的三个商业模式,现在都面临着挑战。
但也有几个好处,第一,新媒体让我们跟读者的距离拉近,有利于形成以后的社区模式。其实是有很多可以做的东西,并不一定非要去做一种很直接的变现,比如销售产品,这样的意义不大。但有一些商业性的社群工作可以做,我们下半年在体育、文艺领域的收购、合作会有比较大的动作,而这正是财新的精英用户消费得起的。
第二,要转变传统强调盈亏平衡的想法,向资本市场的思路转型,主要考虑未来能有多少可能性,也就是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方面带来什么好处,而非只考虑今年的广告收入、成本等。
至于说对于员工的激励,财新目前还比较原始。一方面是认同感,因为身为财新人还是非常骄傲的,能跟优秀的人一起工作,保持最好的工作状态,这对他未来发展是增值的。我们有很多女记者确实是离开了,这也没有办法,整个行业都处于高的离职率。但他们离开后,不像别的媒体人会去小公关公司或甲方,更多的是去研究机构、券商、投行,因为他们在财新有着专业的训练,对于特定领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和认知。如果只是多几千块钱,并不会有太大吸引力。
问题二:提问周源,怎么在做好知识型社区商业化的同时兼顾内容优化?
周源: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在前两天知乎盐Club上,也做过知乎在这方面的商业化、社区内容建设方面的思考。
一方面,用户价值是最重要的。我们会花非常多的精力投入到社区的基础运营,投入到社区内容质量的控制层面,这些占用了知乎整个工程和产品团队非常多的资源。一直以来我们花了很大的精力来维护社区的秩序,让优质内容有机会被生产出来,也能让各个领域的深度用户得到展示舞台,并被别人认识、建立新的连接。
另一方面,很多人包括用户都很关注知乎的变现问题。有很多用户说干脆你们开个账号,我们给你们捐款,免得出现意外的问题。但其实,对此要有一个大的思考背景,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很多深入的工作。
首先,最主要的方式是原生广告。在当下的消费升级时代,每个人在进行购买决策时都是在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其实大家都不是好被忽悠的,很多软文或粗糙低劣的广告,很难让人们形成真正的购买决策。相比之下,你会能感受到知乎的原生广告会给大家提供非常有用的价值。
举个例子,最近一个广告主投放的广告很长,非常翔实地讲述了这家公司对技术的理解、对市场的思考,以及对产品做了哪些改进。这种文章对于消费者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软文,而是非常光明正大地做硬广,大家的接受度反而更高。
去年曾经做过一个“这里是广告”的系列,非常清楚地把“这里是广告”告诉了大家。后来发现这种广告由于可用性和实用性很高,分享量比其他文章竟然还高一点。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上真正去提供有价值的内容是很有空间的,这对广告主提出了全新的挑战。知乎在这种实验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也希望今年下半年能做出有价值的广告,获得更多收入。谢谢!(全媒派:qq_q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