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0下午一线教师如何开展教材研究

      点评完六个报告稍事休息十分钟后,精彩继续。继续由大家特别喜欢的孔凡哲教授来做“一线教师如何开展教材研究”专题报告。孔凡哲教授从以下四方面来讲:

图片发自App

一、数学教科书研究的实证方法

1.难易程度的比较

2.师生认同度的调查研究

图片发自App


2019.10.20下午一线教师如何开展教材研究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明年暑假新教材全面到位,特需要一线教师对教材进行研究。

3.某一项目的定量研究

csp的定量研究

在问题解决中,必须合作,就叫合作解决问题能力。

2019.10.20下午一线教师如何开展教材研究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习题的内在要素、习题的物理属性(呈现方式)、习题的功能、习题的作用等。

2019.10.20下午一线教师如何开展教材研究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019.10.20下午一线教师如何开展教材研究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也可以研究人教版和北师版的插图,北师版强调趣味性,人教版强调~缺少社会主义价值观,缺少怎么做人这方面的内容。

二、数学教科书研究的历史方法

2019.10.20下午一线教师如何开展教材研究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小学数学教材到了1965年才出齐,这个时期标志着中国数学体系正式形成。十年浩劫就不说了。把国家的数学恢复到6365水平,很难,直到1992年才实行义务教育,1996年做全国实施义务教育调查。虽说没公布,但是是不成功的,教材方式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所以才有1998年酝酿改革。2011年才发生变革。六种教材中,没有按照2011版课标修改教材。

    粗略划分,教材经历三个:1.知识为本,强调双基,知识积累多了,就会生成能力。熟未必生巧,不知道技能背后的,就很难形成能力。技能强调怎么做,能力强调为什么这么决策。2.过程为本,双基到四基,两能到四能。不仅教知识,而要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知情意行,注重学生人格,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不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美,这个东西是隐性的,不同时代的反应。3.

  三、数学教科书研究的国际比较方法

图片发自App

      海峡两岸比较,涉及到传统文化上,最近出这事,有一些人是被利用的。

    国际比较,不是那么神秘,有些东西是通用的。

2019.10.20下午一线教师如何开展教材研究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019.10.20下午一线教师如何开展教材研究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个反例

2019.10.20下午一线教师如何开展教材研究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019.10.20下午一线教师如何开展教材研究_第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四、数学教科书的设计理念、价值取向的研究

2019.10.20下午一线教师如何开展教材研究_第10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教科书是社会对时代的要求

      中国强调三维,新加坡强调五维,把“数学问题解决”作为最核心目标。

2019.10.20下午一线教师如何开展教材研究_第1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019.10.20下午一线教师如何开展教材研究_第1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北师版习题表述具有成人化倾向

2019.10.20下午一线教师如何开展教材研究_第1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结束语:教科书研究基本趋势

2019.10.20下午一线教师如何开展教材研究_第1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10.20下午一线教师如何开展教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