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对人格的理解从两方面入手厂早期人们试图从固着的观点来理解,后期随着自我心理学的发展,被认为是表达特定防御方式的结果。
经典弗洛伊德驱力理论及其演变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基于生物内驱力学说,强调本能欲望的核心作用。通过躯体部位对应的口欲期、肛欲期、生殖器期乃至性器期的发育阶段逐步形成人格特征。
父母失败的原因无外乎以下两种:过度满足使孩子失去成长动力;过度剥夺使孩子承受过度挫折。
本能驱力发育阶段论观点优点在于:通过展示个体发育过程的连续性,帮助精神分析治疗师去注意儿童特定发育阶段所出现的受挫与冲突,从而进一步理解特定的精神病理现象。
演变过程:
①Harry starck Sulivan 提出另一种发育理论:强调儿童主要追求语言和玩耍等交际类成就,而非内驱力满足。
②Margaret mahler 她认为婴儿发展三个阶段:无意识阶段、相融共生阶段、以及分离一体化阶段。
③melanie klein 认为婴儿从偏执--分裂状态转换至抑郁状态。
④Thomas Ogden 提出自闭--毗连模式
⑤Peter fonagy及其同事提出:“心智化”的能力。
⑥Nancy强调人格发育三个阶段:相对未分发期(共生--精神病性)、分离--个体化期(边缘性)、俄狄浦斯期(神经症性)。
任何演变都推进临床精神分析的发展。
自我心理学
“本我”内心的原始驱力、冲动、非理性冲突、趋-避冲突以及各种幻想。寻求即刻满足,自我中心遵循享乐原则。本我属于潜意识,初级思维过程。
“自我”指一系列功能,包括适应生活刺激,或在家庭和文化的影响下,最大可能满足本我的需要。本我与生俱来。属次级思维过程。
“治疗性自我分裂”被视为有效治疗必要条件。“观察自我”的能力。
心理健康意味着个体不仅惯用成熟的防御机制,而且能在不同的防御间灵活转换。
“超我”自我督察作用,弗洛伊德认为超我多形成于俄狄浦斯期,通过认同父母的价值观而逐渐形成。
超我自我同源。二者皆在意识与潜意识水平运作。
防御是个体试图避免难以承受的焦虑,而采取的措施之一。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可以是物体或他人的一部分。
来访者需要的是切身体验,而非治疗师的解释。
客体关系理论使治疗师更能没身处地地体验来访者的人际关系。
性格可被视作一种稳定的行为模式,或是潜意识地按照早年客体内部成像行为。
人们主要依据早年经历的情感体验与他人建立联系,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人的合理的、逻辑人际交往。
自体心理学
Heinz kohut,强调人对理想化的普遍需求,阐述成人精神病例的含义,若个体在发育早期缺乏能被理想化的原初客体,或没能逐渐的、无创伤性的对原出课题去理想化,成年后心理状态将受到严重影响。
他的理论价值在于:不仅为治疗师处理自恋性来访者提供了新的途径,也掀起了一场扩充自我结构理论的风潮,即自体结构、自体表征、自体形象以及个体如何通过这些内部结构而获得自尊。
防御概念的外延拓展,它不仅仅作为保护个体不受本我、自我、超我造成的焦虑所累,还在于能够维持连续的积极的自我价值感。
[玫瑰]当代人际关系理论学派
如果将人格视作固定、静止的形象,等于忽视生活经历,对人格形成的刻蚀,也忽视状态因素对自我体验的影响。
在处理情感创伤和性虐待的来访者方面,许多关系理论观点都涉及早期弗洛伊德理论对创伤的关注,关系理论更强调解离过程而非压抑过程。
从人格诊断的角度来看,关系理论对治疗最大的影响在于一使治疗师能对临床经验、治疗性社会意义、多重自我状态以及解离状态保持足够的敏感。
精神分析对人格评估的其他贡献
分析理论更多强调的主要论点和动力概念,而非特质。这也是动力一词反复出现的原因。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精神分析概要》
Bettelheim《弗洛伊德与人类的灵魂》《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
Michael Kahn《弗洛伊德基础读本》
Dougherty 和West《性格模型与涵义》
Jeremy Safran《精神分析与精神分析疗法》
Blancks《自我心理学》
Guntrip《精神分析理论、治疗与自我》
Kohut《自体的分析》《自体的重建》
E.S.Wolf 《治疗的自我》
Stolorow Atwood 《存在的背景》
Lawrence Josephs 《性格结构与字体组织》
George Silberschatz《变化中的关系》
Mitchell 和Aron《关系取向的精神分析治疗》
Mitchell和Black《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精神动力学诊断手册》
Deborah Luepnitz《刺猬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