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手里有一把锤子,那么你看全世界都像钉子。
查理芒格常引用这句话,意在劝诫人们不要成为只有一把锤子的人,不要陷入思维定势。但这句话也可以用来反映工具、技术、知识等微环境对人们的影响,反映人们潜在的意识。
一、从木人桩到习字帖
看过电影《叶问》的人,应该对其中有着很多横棍的木头疙瘩不陌生。它叫木人桩,按标准规格制作,桩身、桩手和桩脚的粗细以及长度都是按咏春的动作提前设置好的。这样的木人桩可以帮助练习者纠正动作姿势和角度。如果练习者能充分利用木人桩,则进步神速。
习武、健身之人,往往都需要大量的器械,包括沙袋、哑铃、臂力器等。这些工具要么训练力量,要么训练速度,要么训练动作和角度,往往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抛开武术,看一般体育项目,乒乓球练习中也有发球机,能源源不断地以不同角度、不同力度发球,如果练习者能成功挡回,还可以自动回收,大大提高了训练的效率。再扩展一点,书法初学者也往往采用描摹或者压痕字帖来练习笔画。锤子(这里泛指工具),可以训练我们的技能。
二、从盲打到间谍测试
在电影《摩登时代》中有一幕是看着扣子就当成螺丝,拿扳手去拧。这种讽刺剧总有些夸张。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些类似的事情,当某种工具或某种知识对人长期训练之后,就会形成非条件反射,人们的行为方式就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职业病。
让一个人迅速地说出键盘上每个字母的位置,大多数人做不到,但是只要手往键盘上一放,打字就不受任何影响,貌似打字这个动作已经形成了非条件反射,不再受大脑控制。
即使一个知识点对我们的训练次数不像打字这么多,也能对我们的本能反应产生巨大的影响。比如著名的间谍测试。假设,我国怀疑一个外国人在美国呆过,而他不承认,那么就会用红色字体写出Green,用绿色字体写出red,然后让他快速指出字体的颜色。如果确实没呆过,那么一般能通过测试,而如果呆过,则很难通过。(本例子改编过,对于英语这样的世界通用语言或许不合适,但是对于土耳其语等小语种却很合适)
锤子(这里是知识)可以改变我们的思维,并且这种改变常常不被察觉。
三、工科生的格子衫
“放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貌似是2013年,工科生的格子衫在微博上被一夜黑出了翔。为什么工科生对格子衫情有独钟,为什么只有工科生对格子衫情有独钟?
不仅是格子衫,几乎每个地域、每个行业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穿着、打扮和气质。比如IT男,牛仔裤、运动鞋(或大拖鞋)、双肩包就是这个群体的统一特征。一个成年人,其职业、学识和素养,往往是写在脸上的。
没有任何一本计算机教材中有IT男该穿牛仔裤、该穿格子衫、该背双肩包,但是为什么最终,他们中的大多数走向了这一共同特征呢?或许,工具(这里是知识和技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甚至外貌。(大概是因为工科生的自信更多来自于实打实的技术,所以,当握着技术这把锤子,他们习惯性地忽略其他)
四、为500米购买的自行车
从我单位宿舍,到最近的地铁站,一共500多米的路程,还不是每天都走。但是2012年,我还是买了一辆自行车,很多人对此表示不可理解,我也犹豫了很久,但最终做出来这一决定。
如果是每天上下班必走的路,反倒是无所谓。恰恰是非必走,所以,在拥有这辆自行车之前,很多次出门之前我都先抉择一番,还有好多次干脆直接放弃。比如有很多次打算去人大看书,恰恰就是从宿舍到地铁这500米不算远的距离,让我打了退堂鼓而最终放弃。
其实,不仅是我,大多数人都这样。住在低楼层的人更多地走出家门(我只统计过我周围,将来需要大数据的支持),网页链接每深一级访问量就降一个数量级,我们单位同事自从有了计步器就走了更多路,知乎周刊上也有作者说,有很多人对于跑步的坚持来自于一双舒适而漂亮的跑步鞋(更有甚者来自于运动耳机)。
自行车也好,跑步鞋也好,工具的作用不再是通过长时间来训练我们的技能或改变我们的气质,而是在短时间之内,就影响了我们的决策。
五、我们到底是理性的吗?
很多人认为,工具、技术的作用是为了大幅提高效率,从而改善我们对某件事情的执行能力,也就是人仍然是主人,工具和技术是仆人。但通过上面很多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工具、技术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它还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和决策,正如一开头那句话:当你手里有一把锤子,那么你看全世界都像钉子。工具在很多时候成了我们的主人。
在很多事情来临之前,我们总觉得自己能抵制住各种诱惑,是理性人。但是一旦事情真的来临,我们却往往成为非理性者,甚至让一件芝麻大的小事,就影响了我们的决策,最终成为蝴蝶效应。人们非理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于时间先后的认知往往本能地大于对事件重要程度的认知。
死亡,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事件,如果想到死亡,我们或许应该在有限的人生中只做最重要的事情,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死亡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且不知道哪天来临。于是,我们对于死亡的考虑认真程度甚至不如打连连看快没血时的认真程度。
上面这个是个最典型也最极端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时间先后即使没有这么悬殊,我们的决策也往往非理性。假设,有一个任务,用电脑15分钟可以完成(含开机时间),用平板20分钟可以完成,如果是个理性人,那么应该选择电脑,但是很多人往往选择了平板,因为不用开机。也就是仅仅在20分钟之内的事情,我们也是更愿顾及眼前(当前一秒)的利益。
基于此,我们再看下一个例子。
六、另一种令人讨厌的“锤子”
最近互联网思维比较火,是正面的(当然也有因其太虚而贬的)。但是我这里,却说的是另外一回事。坐在电脑前的人,大多跟我有一种共鸣:看看这,看看那,几乎什么也没干,就将一上午的时间给荒废掉了。所以,最后就有了这么一个矛盾:人们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然后又在计算机和互联网中将节省的时间全部荒废掉。移动互联网时代更是如此,人们一时一刻也离不开手机,未读消息、未读邮件、没有wifi、电量不足,让人心里不安。
并且,计算机和互联网对我们本身的改变,远远比上面这些现象更令人悲观。2011年,我在人人网上写过一篇《让自己慢下来,让整个世界慢下来》,其中有这么一段:“并且更令人担心的是,计算机和互联网不仅将知识碎片化,久而久之也将人的记忆、思维和注意力都碎片化:不再摘抄,而是复制粘贴,钢笔在纸上沙沙的声音不再了;不再朗读背诵,而仅仅需要记住一两个关键词,那种唇齿间的抑扬顿挫不再了;文章很难一看到底,而是在看完甚至在看之前就去看故事梗概或者评论,那种与作者共鸣的波澜起伏的情感也不再了……甚至好多人最终也没能将文章看完。电影拖着看,文章跳着读,知识搜着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注意力越来越难以集中,书看不下去了,看博客,博客也看不下去了,看微博……人们专心做一件事情的时间甚至撑不到几分钟,有太多的人在关机的时候没把开机时候的计划完成,而在互联网上溜溜达达晃过了一上午的时间。”
工具的作用并不只是正面的,还存在对人们的侵蚀和毒化。
七、顺势而为——承认非理性的好处
让我们思考一下,为什么简单的木人桩没有毒化我们,而高级的计算机却将我们毒化了呢?计算机太智能了,控制了我们?本文不是科幻小说,自然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木人桩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训练”人,而计算机存在的意义在于“解放”人。在前者中,人们甘心去做学生、做仆人,而在后者中,人们却非要当主人。而实际上是,主人离不开仆人,因此,最后就是,越想做主人越想什么事情都不管放给仆人,就越成了仆人的奴隶。
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什么不换一种思路,甘心让自己当仆人呢?其实,是有的。回顾几乎所有的时间管理方法(GTD、清单革命、番茄工作法、手机应用“我要做学霸”)其核心都是承认人们在将来是不理性的,趁着现在还算理性或是有激情,赶快放自己手里一把“锤子”,将来,用这把锤子改变自己的思维,影响自己的决策。尽管握着锤子的还是我们,但是种种时间管理方法的有效性就表明,手里握没握锤子,我们的思维和决策确实是不同的。
时间管理上,前人已经有过很多想法和试验了。但是这种锤子效应却未被人们用于其他领域的理性决策。比如在选楼层的时候,人们往往认为高楼层比低楼层多了一些上下楼的时间,但其实两者最大的差异却在于未来很多年内外出的次数和时间。我有个同事,原来在班车点挨着的小区,每天都坐班车,后来去了一个离班车点十几分钟的小区,此时如果坐班车仍不算太麻烦,比起其他通勤还是“划算”很多的。那她是不是每天早晨就会多花这十几分钟呢?不!实际上搬完之后她就经常赶不上班车了(实际上是不想赶),多花的时间不止这十几分钟,尽管这不是什么大事,但我相信这个结果仍然是她当初决策时未曾计算到的。在很多领域,不管是线上的还是线下的,“便利”两个字带给人们的,都不能单独用节省的时间来计算,更重要的是,让人们更敢于、更愿意去做一件事情。而作为个人,永远不要低估便捷的力量,也不要高估自己的意志力。
八、手比头高
上一部分说的锤子都是实实在在的工具,似乎有恋物癖的倾向,下面的,是无形的锤子:技术和训练。
在信息过剩和体验为王的时代,很多人越来越不重视记忆、技术和训练等看似笨拙的东西。“我不用记住,到时搜索就行”,“我不用自己会干,有思路就行,具体的外包出去”,于是,资源整合、战略等词汇频频出现,产品经理更是火得一塌糊涂。这其实还是主人思维,我不用下苦功夫,指挥计算机、指挥别人干就行了。我们就看这种浮躁到底有何危害。
对事物的认知是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的不断循环。起点永远都是感性认识,都是try和do(因此有just try和just do的谚语)。有句话是游泳中学会游泳,有人要说“我知道游泳技巧就行呗,干嘛要亲自下水啊”,能行得通吗?所以,纸上觉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技术功底决定了对新事物的理解程度,并且更为甚者,决定一个人的想象力。那些说“我干嘛要学习、记忆和训练,到时候去搜索就行呗”的人,往往恰恰就是不知道该搜什么怎么搜的人。也正因此,在产品设计中,唯用户论是个错误的导向,因为没有任何技术功底的用户,大多没有技术上的想象力,也无法顺利表达自己的真正需求。正如福特所说,在汽车发明前,你问人们要什么,他们会告诉你是一辆更快的马车。更极端一些,你从原始部落里拉个人就问他需要什么APP,这是作死的节奏。并且,正如每天都回复邮件,并不能练出打字速度,很多学习都是先通过突击式训练将基本功“砸”实,才能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刺激,从而充分利用“暗时间”。一旦知道了歌词每次听都能加深记忆而一开始死活听不出唱的是什么,一旦背过一篇古文每次看都能迅速回顾一遍而如果没背过即使经常刺激也毫无效果。从这个角度,知识的接受能力是存在“阈值”的(“万事开头难”大概就说的是这),基本功越扎实、知识水平越高的人接受新知识就越快(从脑科学上大概是容易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从而容易形成轴突树突的通道)。
中国有个成语是熟能生巧(英语中恰恰有对应的:practice makes perfect),就非常清楚地说明了悟性来自于训练。当然,相对于此成语,我更喜欢“手比头高”,因为方向更具体。
九、我们真的不要做主人了吗?
我们真的不要做主人了吗?当然不是。如果那样,我们活着还有什么意义。之所以,一直在强调我们做仆人,是因为我们如此浮躁,如此抵制不了诱惑和不理性,所以,我们通常需要锤子(某种软工具或硬工具)来辅助我们控制自己的思维,就像系上一条安全带。
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更要发挥主人的精神。比如,我们在选择或者制造一把“锤子”的时候,就要精挑细选,精雕细琢。那么,一把理想的锤子,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十、一把什么样的锤子?
一把理想的锤子,必须具有如下特点:
1.不简单迎合需求
现在很多的软件,始终迎合用户的简单需求,还把此作为注重用户体验。但其实一把理想的锤子不是如此,而是应该让用户不仅短期爽,而且长期爽,让用户更加博学和聪明。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喜欢谷歌而不喜欢暴雪(魔兽世界等众多游戏的开发公司)。还有,这两年热起来的“碎片化阅读”其实也是对用户的简单迎合,碎片化阅读让用户感觉时间得到了充分利用,感觉什么都懂,其实知识不系统、思维不连贯,因此很难利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深度的创新(当打算写一款软件,所有的代码都要去网上搜,就别想写出这款软件来,即使需要的代码网上确实都有)。
2.低进入和使用成本
刚才已经看过PC和平板的例子。人们就是因为不理性、更注重眼前的便捷、控制不了自己,才去找一把“锤子”。如果进入成本过高,即使后边使用起来再方便,人们也难以接受。这也就是很多网站把注册时间控制在20秒之内的原因,多了,即使网站做得再优秀,人们也懒得注册。而使用成本,关系着人们能不能持续地使用该工具,是黏性的因素之一。
3.不减少训练次数,而是提高训练强度
如果一款工具,是为了训练人们的某种技能。那么,核心设计点就是不减少训练次数,而提高训练强度。所有鼓吹一遍顶过去几遍,鼓励偷工减料的工具都是耍流氓。提高训练强度的核心点是抛弃所有与训练要素无关的时间和动作,例如发球机,并没有减少训练次数,而是去除了捡球的时间,再如手机应用“我要考交规”,并没有减少做题的次数,只是减少了来回翻书对答案的时间。
4.工具主动起来,人被动起来,增加黏性和沉浸度
我认为,人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被动学习。举个例子,期末考试背题的时候,我们都感觉很痛苦,而为什么《一站到底》和《征服全场》却吸引了那么多观众呢?并且,三人同看,必有抢答者。两者究竟有什么区别?看电视节目没有功利化目标没有压力,此为其一。另一个原因是,看电视节目时,人是被动学习,并且微知识点不断刺激,不容易产生疲惫感。工具主动起来,人被动起来,并不是把工具设计得多智能,更不是多花哨。最简单的,学英语中,听(还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磨耳朵记忆法)就是最简单有效的被动学习。(曾有人在贴吧里说,本来想着寒假记单词,但是早晨起不来怎么办,我就告诉他,到淘宝买个带外放的、带定时播放的老年mp3,放到不能被随手关掉的地方比如柜子顶上,定在每天7点定时播放单词,这其实就是一把理想的锤子)当然,如果更高级一点就是增加工具和人的互动,以及人与人的互动。在产品设计中,前者往往称为交互,后者称为社交,都是增加黏性和沉浸度的方式。
5.可量化
一款优秀的工具最好可量化,这也就是游戏中设置的进度条的作用。当一件事情,让人不知道进度的时候,容易产生迷茫、困惑和疲惫。有些事情即使没有一个固定的界线,硬是给量化一下,也往往让人觉得心安,比如马尔科姆在《异类》之中提到的一万个小时练习和王羲之告诉儿子的十八缸墨。这种方式容易让人忘记对未知结果的恐惧和过于期待,而在“进度条”中愉快地享受过程,从而最终达到少林扫地僧的境界。
十一、后记
上周末,我写了一篇《感知力》,关系到家庭教育和早期教育。感知力是一切的基础,因为感知力关系到进取心。正如自助者天助,如果一个人对所有事情都不敏感、都没有要求,那么,再好用的方法都没有用。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家长决定了孩子的一生。
这一篇《锤子效应》则关系到高等教育、时间管理、职业发展等。我们总认为自己是理性的、是有自制力的,我们总看不起工作清单、番茄钟等雕虫小技,觉得自己完全可以掌控一切。在信息过剩的时代,不少人对精准记忆的知识、炉火纯青的技术和百年磨一剑的训练也都开始漠视,今天云,明天大数据,后天体验为王,而很少人去关注背后真正的点点滴滴,并且不少人还会拿出乔布斯、马云等个例来说事,看,他也不懂技术。技术、训练等昔日的优良品质也逐渐被看做另一种雕虫小技,整个社会走向浮躁和眼高手低。但我认为,我们不是理性的,正如开篇便提到的,当手里握着一把锤子,看全世界都是钉子,因此,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实实在在的工具。另一方面,精读、背诵、强化训练,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正如我在2014年年终总结中说的,技术的魅力不仅在于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在于改变我们的思维,从这个角度,技术是一门哲学。
另外,我对当今的大多教育产品非常失望,因为它们大多不符合我“十、一把什么样的锤子?”中的五个要素,却把大量的精力用于做花哨的界面和华而不实的功能。当然,也有一些非常优秀的产品,如金山打字通、百词斩、我要考交规(正是通过此软件,我的科目一科目四全是100分)、驾考宝典等,如何把这些东西让更多的人使用,如何开发更多类似的工具,如何让魔兽世界那样的风靡世界的游戏和人的教育与成长理想结合,才是一个文化从业者需要认真思考的。
由于内容多,篇幅有限,所以各部分不十分连贯。现在都这么长了,如果连贯了够一本书了。慢慢看还是能发现其中的主线和我要表达的意思。各位读者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