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大学生看过来!35万“一流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出炉

导读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双一流”建设名单。名单公布之后,引发了全社会高度关注。最近,各大双一流高校都相继公布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其中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已有39所均公布了各自学校的就业质量报告。根据报告,从中我们可以一窥中国重点高校就业情况。



求职大学生看过来!35万“一流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出炉_第1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为中国实力最强的重点高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中国高校教育顶尖力量的代表,这些高校毕业生的毕业去向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高校实际的就业情况。希望为将要求职的毕业生们提供一些参考。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17届毕业生超35万


近几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2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那么,作为中国实力最强劲的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毕业生又有多少呢?这个数字是超35万。


截止到目前,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已经公布就业质量报告的39所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34.75万,其中本科生达到18.84万,硕士生达到13.16万,博士生达到2.62万。如果加上国防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新疆大学等三所高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17届毕业生人数将超过35万人。


其中毕业生最多的是吉林大学,达到16821人。郑州大学毕业生人数位居第二,达到15970人。四川大学共有15055人,排名第三。其他毕业生人数较多的高校还包括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和重庆大学,毕业生均超过10000人。


求职大学生看过来!35万“一流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出炉_第2张图片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本科生大多选择深造


从39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来看,这些高校本科毕业生大多选择深造。


从结果来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深造率位居前三,其中清华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深造率高达81.50%,北京大学以75.16%位居第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73.80%位居第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造率位列双一流高校第四。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等位居前十位。


求职大学生看过来!35万“一流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出炉_第3张图片


华为、BAT、金融机构和国企依然火爆


从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实际就业单位所属行业来看,毕业生人数较多的行业主要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


流向较多的企业除了华为、BAT等互联网公司外,还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国家电网等国有企业。39所一流大学中各类高校毕业生的流向有较大差异。例如,工信部直属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毕业生去往国防科研单位的人数明显比其他高校要多出很多。


越来越多毕业生选择成为选调生


最近几年,国家和各省市都推出一系列面向重点高校的选调生计划。而从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17届毕业生实际就业情况来看,这些重点高校毕业生选择成为选调生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都有上百人选择成为选调生。


创业人数占比不高


这几年创新创业非常火爆,不过从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17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各大重点高校毕业生选择创业的只占极少数。据统计,清华大学毕业生直接创业人数为68人,创业领域主要集中于新媒体、互联网和文化创意。北京大学校本部创业人数为50人。浙江大学则和清华大学一样,有68名毕业生直接创业。上海交通大学选择直接创业的仅有26人。


截止到目前,未能找到国防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和新疆大学2017年就业质量报告,因此数据中未能统计;部分高校未公布各自毕业生的重点就业单位,因此未能整理毕业生重点就业单位。


给2018届毕业生的一份“就业福利指南”


即将步入社会的你们,站在人生十字路口,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小编为你们分享一份来自各地政府的“鸡汤”。为了留下优秀的你们,不少城市频放“大招”。这些是你想去的城市吗?


上海


据@上海发布12月15日消息,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出台的《关于加快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相关情况。


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对青年人才,把解决“海漂”文化人才安居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加大人才公寓、公租房保障力度探索文创人才享受居住证积分加分等政策,鼓励青年人才扎根上海。探索将文化创意产业重点专业纳入非上海生源高校应届毕业生进沪就业重点专业和紧缺专业目录。


求职大学生看过来!35万“一流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出炉_第4张图片


江苏南京


12月15日,南京市政府发布《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中表示,应届高校毕业生,及全日制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在南京就业创业即可落户。


在宁就业创业且家庭在本市无自有住房的青年大学生,可以申请租住人才保障住房。如果没有租住人才保障住房,可按博士 1000 元/月、硕士 800 元/月、学士和技师 600 元/月的标准,领取相应的住房租赁补贴


对青年大学生、就业困难人员在南京首次创业,并正常经营纳税 6 个月以上的,政府将给予一次性 4000 元的创业成功奖励。


陕西西安


近日,西安市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吸引高校毕业生在西安就业创业的意见》。


近5年毕业或35周岁以下的高校毕业生创业,可申请贷款,额度最高50万元,期限一般为两年,并给予50%贴息。


3年内普通高校或5年内“985”“211”院校毕业大学生被纳入人才公租房保障范围,免于资格审核,给予1-2年租住过渡期,过渡期内执行廉租房租金标准。据介绍,租金每平米仅为2.89元,免收物业管理费和电梯公摊费。


年龄在35周岁(含35周岁)以下的高校毕业生,愿意在西安市市区就业、创业并定居生活的,可持相应学历学位证书等证件,直接申请落户,享受城镇居民公共服务。


求职大学生看过来!35万“一流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出炉_第5张图片


河南郑州


11月,郑州市出台郑州史上最高“含金量”广纳人才新政。

“零门槛”落户范围覆盖职业(技工)院校毕业生、高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对新引进落户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35岁以下的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生,三年内按每人每月1500元、1000元、5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鼓励先落户后就业,落户后暂未就业或创业的,按上述标准发放6个月的生活补贴。


对符合上述条件的博士、硕士和“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本科毕业生,在郑首次购房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2万元购房补贴。


求职大学生看过来!35万“一流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出炉_第6张图片


湖北武汉


自2月打出“五年留下百万大学生”口号后,武汉几乎每月都有政策出台。现在,武汉已经放宽落户制度,大学生几乎可以“零门槛”落户,并将推行“社区公共户”“人才住房券”等制度。而且武汉市大学生在就读期间就可以个人名义缴存公积金。


未来5年,武汉将建设和筹集250万平方米以上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满足20万人的租住需求;争取“让更多留汉就业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安居房、以低于市场价20%租到租赁房”


湖南长沙


今年8月,“长沙人才新政22条”正式落地。湖南长沙对新落户并在长沙工作的博士、硕士及本科毕业生(不含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两年内分别发放每年1.5万元、1万元、0.6万元租房和生活补贴


博士、硕士毕业生在长沙工作并首次购房的,分别给予6万元、3万元购房补贴。新进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博士后科研人员,给予10万元生活补贴。


求职大学生看过来!35万“一流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出炉_第7张图片


辽宁沈阳


对新落户并在沈工作的全日制博士、硕士和本科毕业生,在沈首次购买商品住房的,分别给予6万元、3万元和1万元购房补贴


原籍非沈阳的全日制高校毕业生首次来沈就业创业,可享受博士800元/月、硕士400元/月、学士200元/月、不超过三年的租房补贴


四川成都


今年7月19日,成都发布“人才新政12条”,推行“先落户后就业”,普通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即可落户。同时,在本市同一用人单位工作2年及以上的技能人才,可凭单位推荐、部门认定办理落户手续。


成都今年还提出“蓉漂”计划,为前来成都找工作的人才提供7天免费住宿。


求职大学生看过来!35万“一流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出炉_第8张图片



内容来源:综合光明日报客户端、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网络


求职大学生看过来!35万“一流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出炉_第9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求职大学生看过来!35万“一流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