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楼市格局——“除了上海,全TM在下雪!”

不知道大家最近发现没有,打开天气预报一看。

云南下雪、安徽下雪、河南下雪、湖北下雪、湖南下学、山西下雪......

在上海的同志们都要吐槽上一句,“除了上海,全TM在下雪!”,一样吹着冷风,却无法感受到一丁点下雪的喜悦。俗话说,瑞雪兆丰年,这好像也暗示了未来一年中国楼市两极分化的格局。

再加上——

国务院刚刚批复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其中一点是到203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左右。

但在2015年,上海总人口就超过2400万。所以总体来看,2018一定会延续2017的调控政策。

所以这漫天的“瑞雪”,怕是撒不在2018的上海了。

1、

放弃奢望吧,上海的“限制”不会松动。

前天去现场听了丁祖昱评楼市的新年数据发布,任志强、林中等地产大咖悉数登场。

2018中国楼市格局——“除了上海,全TM在下雪!”_第1张图片

发布会上,一向犀利的任大炮提出两个劲爆观点:

1、2018年出不了房产税。

2、2018年楼市调控有可能放松。

第一条我举双手赞同,第二条却保持怀疑。往年从未预测准过的丁祖昱,同样在发布会中“大胆”地进行了2018年的十个预测。

其中一条和任大炮的的观念完全相悖:不要幻想限价政策会松动。这回我倒是更加认可后者的观点,毕竟预测这么多次全不中,总能对一条吧。

2018中国楼市格局——“除了上海,全TM在下雪!”_第2张图片

2017年,上海楼市成交低迷、供应几度挂零、土地低溢价出让等状况不断。但原因并不是因为市面上没米可供应了,相反,上海有170个项目,6000亿的预估货值。这庞大的开发商的米粮,已经深陷“预售证黑洞”——

政府不放松限价,开发商们就像是闹脾气的小怨妇一样,嫌弃价格太低回不了本,不伸手拿预售证。预售证不拿,房子卖不了,中介销售食不果腹,买房人的钱流向急需去库存的三四线城市。

你会发现,以上海为例,整个中国楼市的势能在向下传递到二三四线城市中,所以我们常常会看到很多不那么热门的城市,一遍遍地出现在媒体、房企的宣传单页上。

2018中国楼市格局——“除了上海,全TM在下雪!”_第3张图片

当然也有不少人坚持留在这个尴尬的赌局中,政府坚持不松口,开发商坚持不妥协,买房人坚持等开发商妥协。

前两个坚持当然好理解,一个是庞然大物,一个是庞然大物的尿壶。

但买房人的坚持理由就有点好玩了——等着开发商降价。我想大多数人都低估了地产开发商的忍耐能力,几十年来被夜壶一样甩来甩去,再忍上这一年不是难事。

而普通人最忌讳的就是等,手里攥着全部身家去参与这个赌局,最后往往等不到房价下跌,踩错一步就损失惨重。

其实只需要关注自己的购买力,购买力合适、地点合适、时机合适,就不要想太多。

上海无疑是个好的地点,对有购买力的一小撮人来说,2018也是好的时机。因为的确会有一些扛不住又不甘心出局的小房企最终妥协,6000亿的一小小部分也许会像挤牛奶一样挤出来。

但总归,会有很大一部分倔强的人伸着脖子一直等,所以上海的楼市热度在2018依旧会是冰冷的。

2、

上海沦为三四线城市们的“血袋”。

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全国人都在拿着放大镜盯着上海的市场,特别是楼市。

几百个地方政府盯着上海的动向,恨不得在舞台上搔首弄姿,像一台抽血机一样吸引从上海流出来的人才、企业、创意、资金以及有价值的一切。

2018中国楼市格局——“除了上海,全TM在下雪!”_第4张图片

环一线城市像一台抽血机,吸干了一线城市的活力。

除了买房意向客户的流失转移,高素质的年轻人才也被慢慢抽干了。

我国二三线城市曾经面临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留不住高校人才,对于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来说,留的住人才就是抢到了未来的房地产市场。

去年武汉就做出了大动作,只要毕业生来武汉工作就可以直接落户,而且将建设和筹集250万平方米以上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无论租买,大学生们都可以享受到低于市面20~30%的价格得到自己满意的房子。

这些具有致命吸引力的条件,在未来5年会吸引100万大学毕业生扎根武汉,这也就意味着武汉未来100万套的房产销售就有了保障。

所以归根到底,人还是这个社会的第一源动力。

2018中国楼市格局——“除了上海,全TM在下雪!”_第5张图片

和上海的速冻相比,各个城市更像是百花齐放。

与上面这些中小城市的形成强烈对比的是——

国务院刚刚批复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其中一点是到203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左右。

但在2015年,上海总人口就超过2400万,上海又一次提前18年完成这个指标。这就意味着以后的18年,上海的人口政策将在尴尬和左右两难中反复。

而且可以明确,上海此后的一系列调控都会围绕一个词,“限人”。

所以总体来看,2018一定会延续2017的调控政策。

该限的限,该改的改,该甩的甩。

3、

一线和二三四线,完全是两个国家的楼市。

包括房产中介在内的行业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眼下各种在二三四线城市大行其道营销手段和推广套路,都是在北上广给玩烂了的。

这蕴含着一些很简单的“中国特色市场逻辑”——懒、缺乏创新、流动性大。

所以,中国的一线楼市已经在向发达国家发展,一直拾人牙慧的二三四线楼市才是真正的发展中国家水平。

当然,也不存在谁看不起谁的问题,发展中反倒是好事,证明有机会、有活力、有商业发展的温床。

反观北上广,信贷持续收紧的情况下,“房住不炒”的方针被贯彻得结实,以2018年为界,可以说正式进入存量房+资产运营的时代。

2018中国楼市格局——“除了上海,全TM在下雪!”_第6张图片

一句话,用“永不落幕的老一线”来形容,可以说十分贴切,虽然货值任在而不至落寞,但老态已现,增长点又在哪里呢?

而对于二三四线来说,趁着这一波被动资产转移,倒有了不少掘金的机会。

当然,这也不意味着所有的二三四线城市都可以为所欲为。我们可以看下土地储备最多的,以及50强房企所看好的一些城市。

2018中国楼市格局——“除了上海,全TM在下雪!”_第7张图片

土地成交前十,基本都是在二三四线城市。

2018中国楼市格局——“除了上海,全TM在下雪!”_第8张图片

北上广不再是房企眼中的香饽饽了。

但我们仔细研究会发现,这些城市大都集中于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带。

要么位于一线中心城市周边,要么自身经济较活跃。

这两类城市都有大量的人口流入作为支撑。而大多数小城市,尤其是中西部城市,则因就业空间狭小而缺乏吸引力,人口流失现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房价也难以上涨。

很简单,如果一个城市弱到连饿了么、滴滴、高铁、星巴克都没有。那基本已经在短期内被判了死刑,想要在这里掘到地产的金,等于做梦。

你看,虽然都是一个国家,承载着一样的梦想,但就像阳光不会公平地洒在每个人身上,具体到每个城市地区,楼市也享受着冰火两重天的待遇。

所以,2018的楼市格局大概就是这样:

一线不相信松绑、

二三四线不甘心陪跑、

无人问津的城市不操心就好。

至于被亿万双眼睛盯着的上海,好像只有等,可惜这瑞雪,又不知何时能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中国楼市格局——“除了上海,全TM在下雪!”)